九月刊

记录片美国2009

主演:安娜·温图尔,Grace Coddington

导演:R.J. Cutler

 剧照

九月刊 剧照 NO.1九月刊 剧照 NO.2九月刊 剧照 NO.3九月刊 剧照 NO.4九月刊 剧照 NO.5九月刊 剧照 NO.6九月刊 剧照 NO.13九月刊 剧照 NO.14九月刊 剧照 NO.15九月刊 剧照 NO.16九月刊 剧照 NO.17九月刊 剧照 NO.18九月刊 剧照 NO.19九月刊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4:36

详细剧情

  由荣获美国艾美奖导演R·J·卡特尔执导的全新纪录片《九月刊》,聚焦时尚界女王级人物安娜·温图尔,记录了这位任职《时尚》杂志长达20年的传奇女主编,以及围绕在她身边的时尚编辑团队们,共同准备、创作杂志2007年九月刊的出版的全过程。全片历时三年筹划,进驻位于纽约时代广场的VOGUE集团总部跟拍长达八个月,累积超过300小时的影像素材,详实纪录史上最具份量的9月号VOGUE专刊,由企划到付印的精彩全过程。  安娜·温图尔,她的名字不仅在平面媒体行业里如雷贯耳,更成为时尚界极具影响力和极富标志性的代名词。这位电影《穿普拉达的女王》里讲述的“时尚女魔头”,在本部纪录片中褪下神秘的面纱,畅谈时尚以及家庭对自己的影响,让人见识到她隐藏在冰冷外表下,对工作与亲情的热爱与执着。

 长篇影评

 1 ) 虽然我还是过时

买过一期VOGUE,年末版,相中了附赠的台历,翻了几页发现是广告是广告还是广告,于是就束之高阁,看《九月刊》的时候突然记起,又拿了出来。第一次知道原来最重要的是九月刊。

通过《穿普拉达的魔鬼》知道美国VOGUE的主编是个让下属很是抓狂的一个人,那么通过《九月刊》发现她其实是个精益求精强迫症的人,有些专制。《九月刊》很好的讲述了杂志如何筹备,模特如何拍片,灵感如何突现等等。看过后有种找机会买一本美国版VOGUE的冲动。

但是说到底时尚和奢侈品离我还是远了些。

片中安娜想要从事法律工作的女儿说到“时尚圈里有很多怪人。”。唔,其实我有相同的看法。

看一些街拍达人的照片,有些是根本想都不敢想、觉得绝对无法穿出去的颜色搭配,衣服搭配,还有头型搭配。而我理解的所谓的“潮”,还是脑袋受潮吧……前卫另类并不代表美,抓人眼球也有很多方法,把抽象的路子直接搬到现实生活中……果然自己还是无法接受。

我的审美还保持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也许甚至更早,不喜欢雪地靴,不喜欢流苏靴,不喜欢裹着一圈皮毛的靴子,不喜欢鱼口鞋,不喜欢罗马鞋,不喜欢带金属链子的包,不喜欢颜色不正的衣服,不喜欢奇奇怪怪的撞色,不喜欢夸张的头饰,不喜欢黑丝……就算即将毕业最喜欢还是穿着牛仔裤t恤衫,爸爸看中的耸肩式的牛仔外套穿着觉得别扭。我果然过时。

当然这并不代表不追求美。很希望自己会搭配衣服,会对色彩敏感,会发现美,会构图,会有新视角,会有气质,会有气场。甚至突发奇想去学学美术会不会有所提高?

写之前好像有挺多要说,最后还是词穷甚至跑题。

另:安娜二十一岁的照片秒掉了我。

 2 ) 每一期杂志都是一场挑战

碰巧的是,这两天我先是被Prada的SS11发布会邀请函的事儿折腾的乱七八糟,之后昨天晚上又抱着不可名状的心态重新看了《穿Prada的女魔头》这部脍炙人口的时尚入门篇。而今天看到《九月刊》时,我才感觉到其实这一切仿佛就是一个必经之路,这部纪录片其实才是我的最终目的。

毫无疑问,这部电影不能按照演技和剧情来设定,记载了美国版VOGUE九月刊出刊的一整个月和主编Anna Wintour的故事,通过一个月的跟踪拍摄来表现这位穿着Chanel或者Prada的美国时尚女魔头的故事。

每一个热爱工作的人,不管你是不是媒体,你都会在工作中有一个最好的搭档,无疑Anna Wintour的最好搭档就是Grace Coddington。无论Anna Wintour砍掉了Grace在九月刊中专题多少的大片,但是她们两人的默契永远都是在一种无对白和无交流的状态下逐渐产生和磨合。

相信任何一个报社、杂志社的编辑或记者都有过费心写的专题或稿子被砍掉的惨痛经历,我们都会自命清高的去骂砍掉这篇杰作的人是个ass hole,但是与Anna共事了20年的Grace在九月刊中被砍掉的内容之多是任何一个杂志编辑或记者都无法承受的。或者这么说,如果一个人花重金去拍摄或者去采访的内容被砍掉这么多,那么你的boss会怀疑你是否真的有能力做好这个工作,之后你的日子会很难过,你很有可能会自己辞职或者被fire掉。但是Anna相信Grace是可以在最后一刻创造奇迹的。话说咱们这些做内容的,谁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在无数篇稿子被fire掉之后,在截稿的前一天晚上开始熬夜通宵,咖啡、茶、烟、泡面,塞着耳机,穿着睡衣,蓬头垢面,心里骂着boss的赶稿子,但是等出刊之后,看着头天晚上的那篇稿子,心里还在想,我还真牛逼,这篇专题还真不错。当然,我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剧中的Grace相比其实差的还很远。毕竟自尊心在那儿摆着呢!

对于我这么一个半路出家,基本没有经过什么科班教育就踏入媒体行业的人来说,《九月刊》向我展示了一个杂志社运营和采编的流程化操作。报纸讲究的是新闻的快速和准确,以及评论的深度和即时性,而杂志则是对于新闻的挖掘以及对读者观念的全新导向。借由明星效应的传导而造成对大众审美的渗透这或许是Anna Wintour在美国版VOGUE做出的最有实际意义的一件事,而她的独特审美以及那种英国人身上特有的清高更让她在处理周围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社交网络上被人们誉为女魔头的称号。当然从这部纪录片的自白中,能够看出Anna Wintour在每一期VOGUE出版之前都背负着极大的压力,不但内容要新颖,更要传导出她个人在VOGUE中必须去影响读者和整个品牌的一种气质。

而在线下她也已被人称为时装界的伯乐,在这段纪录片中Thakoon Wang原本是一个在纽约并不被人所熟悉的设计师,在Anna Wintour的提携下先是成为了GAP(这牌子现在是我的最爱之一……)的设计师,之后又被Anna推荐去了Mango(这我真没法爱,女装穿不了),她所扮演的伯乐角色在这个九月刊已经焦头烂额的情况下依然非常漂亮的成就了一个设计师的梦想。

拜《全美超模》(American Next Top Model)所赐,这部纪录片中不少人物我也都已经并不太陌生,看到他们的工作状态,其实真的要比国内的很多所谓圈内人要专业和认真的多,而他们这些善于创新的大师们和Anna一起并没有坐吃山空的去在这一本已成帝国神话的杂志下碌碌无为,他们在美国都已是家喻户晓的明星,但是他们的工作依然很努力。

无论是Anna还是Grace,或是VOGUE的团队,对他们来说,每一期杂志,都是一次挑战,这就是对媒体人,或者说杂志人最大的挑战。

 3 ) 导演R.J.Cutler访谈(转贴)

《时尚恶魔的圣经》(The September Issue) 导演R.J.Cutler访谈 --2009,巴黎 导演: 我对她了解很少,换个角度来说,这是我的优势,因为我对她一无所知,以及对时尚界的陌生,使得我可以纯粹地出于好奇和被吸引而成为这部片的导演。 我可以问这样的问题:「谁是安娜温特?她是怎样工作的?她是做什么的?跟谁一起工作?」对我而言,这一切都是为了发现。你刚才说我不是一个时尚记者,我根本就不是记者,我是导演,我讲述人们的故事。我关心的是那些在自己领域里表现出色的人,他们热爱自己的事业,而且会尽全力去做好。付出很多也在所不惜。这就是我的动力。 有人问过我:「你从何时想拍这部电影?」 我看完『The Met Ball』里的文章之后就开始有这个想法。 但直到跟安娜见面,我才对自己说:「我想拍这部电影。」 那篇文章引起了我的兴趣,驱使我打电话给他们,让他们帮我安排见面。接着他们邀请我去纽约跟他们会面,但我是见到安娜之后才…那时候我在她的办公室,只有我和她。我捕捉到她与人沟通的方式,看到她更人性化的一面,于是我想:「这可以拍成一部电影。」 我们马上就开始了工作,我们马上就我的想法展开讨论。这个想法就是:去观察。没有任何先定的框架,设想,我只跟着自己的好奇心走。 我跟她说:「我想看妳工作,重点就是看妳工作,还有跟谁工作。」 她回答说:「这样的话,你就要追踪我们九月号的设计。」 她的理由是,他们剩下的所有工作都跟九月号的设计有关,而这要花去他们一年的时间。这就等于说我可以花一年的时间跟他们在一起。 我跟她说:「如果要拍这部电影,我得知道谁是这部电影的总指挥。最后的剪接必须由我作主,不然这部电影还会有什么说服力呢?」 她说:「我明白。我父亲是记者,我也是记者,这不是问题。」 我觉得太棒了。 我们探讨了拍摄的方法、电影的结构、还有谁来做最后的剪接。这是多么有成效的会面啊! 还有一点我觉得很有趣,一个像安娜温特这样的人物,这个神秘莫测的人,在我们第一次会面中就跟我讲起她的父亲,这为我定下了这部电影的总方向。这次见面收获很大。所以走的时候,我自己想工作已经开始了。 我们跟康德纳斯订了合同,但这合同没有财政的约束力,我们双方都不用付钱,图像的版权不属于他们。这个合同规定了,如果我损坏东西我必须负责。如果我的设备把墙损坏了,我们就要修墙。合同里还限定了他们的商标使用权。”Vogue”是一个商标,它有特定的排版样式,我可以在电影里使用它,但不能用在我自己的公司上。 除此以外,里面很明确列明了我拥有最终的剪接权。 --关于葛蕾丝? 她一度很强硬,正因为如此,其他人一开始感到不太能接受,直到她进入镜头之后,所有的人都充满激情地纪录着她。拍摄时,人们跟我说:「你竟然能让葛蕾丝作你的演员,太不可思议了!连安娜也能搞定!」 没有人敢相信,但我们确实做到了。 --你是怎样做到的? 因为我很有魅力。我跟她说我们需要她。作为一个导演,我尽量找寻一种令人都满意的拍摄方式,否则就不会想拍这部电影。 跟安娜和葛蕾丝在Vogue公司合作了一段时间,了解到她们的工作方式之后,我知道我应该拍一部怎样的电影了。葛蕾丝也明白。在这之后我认真地思考过,我意识到葛蕾丝的整个人生都是跟摄影师和讲故事的人度过的。于是我渐渐知道,我不需要说服她去作她不想作的事,而是要让她意识到,是她自己想做这件事。这给了我信心。我去见她的时候,我向她保证她会享受这个过程,我只要求她给我一个小时:「妳给我一个小时,很快就会知道。如果你不喜欢,我们可以马上停。」 --安娜的故事 她是焦点所在。所有东西都受她的影响,这一点我已经有所听闻。但你看到她的时候,比如在电影中,尼曼马库斯公司的总经理,伯顿坦斯基请求她帮忙运送设计成品。还有一件事很让我惊讶,安娜温特广为人之的一点是:她有很强的控制欲和决策欲。但人们很少了解到她的另一个重要本领,就是招揽人才的能力。替她做事的,不是一些只会服从命令的人。他们真的很有能力,我指的是性格,和才华上的能力。比如:萨力星格,拖那古得曼,葛蕾斯,柯丁顿,安得列,泰立。哈米司包尔斯,马克或尔盖特。。。。。还有上上下下全体工作人员。。。。。都是很有才华的人。当然他们都必须听她的话。但他们确实很有才华。 人就是人,人人都有爸爸妈妈,人人都有自己的出生。这部电影里,经常有一些感人的场面,比如:你刚才提到的「作战室」,在那里,詹姆斯卡维尔,发表了一段很感人的谈话,他讲到自己的出身,他说自己直到三十岁,都没有去过华盛顿和纽约,因为他来自路易斯安娜洲的一个小城。那怕出生寒微,我们也是有出身的,这故事讲起来非常有趣。人有一个特点,就是渴望说出自己的故事。如果人们没有故事,我们就不会拍电影了,因为无法拍。如果人们不想讲述自己的故事,我们就不会拍他们。 很多人问我:「她为什么会答应?」 那跟我无关,这是她自己的事。她答应了,我不会问为什么。我们不会问这个问题。就像你请别人吃饭,别人答应了,难道你还要问:「你为什么要答应?」这是别人的事。 我没有楞在那里不停地说:「我的天啊!」虽然这是安娜所到之处都会引起的反应。我刚刚说过了,我有一个优势:因为我不懂时尚,我可以更客观地看待她。拍摄的时候,我看到的不是大人物斯特凡诺派拉蒂在搞创作,而是一个正在努力工作的并且在她的领域里,很有天赋和能力的人。 他在为明天一个很重要的走秀做准备,接着,有一个举足轻重的女士来看他,他知道她很有影响力,她的意见对他很重要。我看到的就是这样。这使得我可以更真实的将他呈现出来。我没有试图使她看上去变得更好或更坏,对她也是,所有东西都是一目了然。事实就是这样。观众看到的不是一个久负盛名的设计师,而是一个认真工作的设计师。看到他出色地完成了工作,看到他很有责任心,还有他的强硬,就这些。 电影里关注的不是他们的地位或名声,而是他们的工作。这是一部关于工作的电影。我的全部电影都是时代的见证。尽管他们只描述了今天的事情,他们仍然是一个时代的见证。 我非常希望故事中的人物可以摆脱时代的烙印。这是一个关于安娜和葛蕾丝的故事。 不管你是在2009年还是在2029年看它,这故事永远属于安娜和葛蕾丝。当然在不同的时候看,你会产生不同的看法。但所有电影都离不开这一点。 ************************************************** 看完导演访谈后,给我最大的启示是:不管你想要求别人做什么,一定要注意方式,要让对方认为是他自己想做,而不是你要求他做的。 我们太习惯要求别人,对小孩更是如此。以为自己是他们的父母长辈就有这个权力对他们的生活指手划脚。 让他人做他不想做的事,就好比:骑在他身上,然后告诉他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4 ) 真实的职场,真实的时尚

昨天刚看了<annie leibovitz的浮华视界>,今天又看了<九月号>,感觉更喜欢。
anna wintour的动态比静态照漂亮多了,她的身材保持得非常好,穿的衣服并非奇装异服,但就好像是她身体的一部分,非常和谐贴身,却又引人注目。

看了这部<九月号>,回头看看国内的杜拉拉,真是苍白的可以,<9月号>里的职场女性才是真实的,无论是感性的Grace,还是克制的Anna,她们无论身居何等高位,都得随时准备面对失败、挫折、失望和无奈。

anna wintour睁大眼睛直视镜头的时候,非常美。一个五十多岁见惯世面的女人,居然眼里还保留了一丝懵懂、脆弱和惶恐。特别是当她遇到不满意的事情的时候,她明显表示出了这种不适。

最有趣的就是她去见YSL的Stefano Pilati,好像老师检查小学生作业那般,Pilati对着她结结巴巴地介绍,她有点出了神,最后直接来一句”架子上没看见晚装,你没做吗?”,"还没做。。。但是。。",(女王打断)“那布料确定了吗?“Pilati在没表情的女王面前慌神了,言左右而顾他,anna后面明显没有了兴趣。

anna wintour对于她女儿选择法律作为未来职业也是很无奈,后来她讲到她的其他3个兄弟姐妹全部都是在世界各地做公民权益和政治相关的工作,兄弟姐妹们对自己工作的评价是"amused"时,她眼神中明显流露出一种不安,anna是否对自己凌驾他人的生活状态感到可耻呢?呵呵。

 5 ) 时尚媒体的社会价值

据说此片中的安娜是几年前电影《时尚女魔头》的原型。看过那片几年后的今天,我不再去任何地方前都随便套个什么衣服,不过根本感觉还是跟那片里的小实习生相差没太远。
现实生活中,“时尚女魔头”的父亲和哥哥都是严肃新闻报纸的编辑,妹妹在拉美一个NGO帮助当地农民,还在上高中的女儿表示对她的行业没兴趣以后要学法律。镜头前的她说到这些时情绪似乎并不怎么好,看来他们对她的职业价值不够认同?
我自觉与他们是同类,生而为Intellektuelle。前年由于工作原因出现中国时尚集团的一次大活动现场,整个过程一直感受到内心的强烈抗拒,觉得自己不属于那里。
今天有人说,是安娜等人的工作决定了我们现在穿的衣服的样子,为什么是这种料子,为什么是这样的颜色。撇去浮华装13的表层,这个行业其实是有真正价值的。
不过想到在北京上海接触到的时尚媒体的人包括某中国区高层,还是觉得不舒服。然后又有人表示,据自己所见,中国时尚杂志的选题大多都是跟着品牌走,自己创意很少,还有好多内容是从国外抄来的,从业者也只是学到了安娜那个圈子的浮华装13表象,其他什么都没有。
反正我会继续在有兴趣的时候研究一下这些杂志上的搭配照片,看看眼影指甲油什么的有什么以前没注意过的好颜色,然后在翻到“推荐阅读书目”的时候“呵呵”。

在豆瓣评论里看到一个八卦线索,查了一下是这样的:周信芳的儿子周英华是英美知名高级中餐馆Mr. Chow的老板,此片中的Grace,就是旧日模特车祸后转当编辑的那个,是他第一任妻子。周信芳1949年后留在中国大陆,加入了执政党,有了各种京剧院和戏曲协会院长和会长之类的头衔,1953年冬天还去朝鲜慰问过中国人民志愿军。1952或者1953年他和妻子送这儿子还有女儿周采芹去英国留学(怎么做到的!虽然周妻的外祖父是苏格兰人还是很难吧。真有远见啊没送去苏联也没让学完了回来)。后来周英华开了高端餐馆,如今整天玩收藏,前后几个妻子都是名模。周采芹成了知名演员,演过邦女郎,近年还回来在红雷梦里演了贾母。周信芳和妻子都一直在中国大陆,直到文革中分别被整死。
看这片还挺喜欢Grace的。

啊还有,今天还听说,中国最有名的时尚杂志之一年盈利已经快赶上其美国版了,而美国版中层人员月薪8万刀(没错是月薪!),所有员工打车都报销,而中国版招个刚毕业的人大学生才给一月3千人民币,正是传说中“月薪*千的编辑教月薪*千的读者月薪3万该买什么”。
对日韩的时尚产业有了点好奇,他们似乎还有自己的创意。

 6 ) 还原一个真实的时尚教皇

<图片1>

时尚教皇、时尚掌门人、时尚圣经、美帝最有权势的女人、世界上第25个最有权势的女人,、她广交社会名流、人脉遍布全球。为名人政要提供时尚建议。一句话就能决定一个设计师的生涯。这些都是贴在VOGUE杂志主编ANNA WINTOUR身上的标签。时尚离普通人很远,更何况处在时尚中心的关键人物。

九月刊带观众走近了ANNA以及她的VOGUE。影片以VOGUE9月刊从筹备到上市过程为主线,分别从主角WINTOUR以及下属一干人等审视VOGUE。影片没有花费笔墨去探讨时尚。而是聚焦于WINTOUR以及杂志背后的人们。写实还原一个有血有肉而非神化的VOGUE和WINTOUR(短发、墨镜、能洞穿一切的眼神)。她的高冷,不近人情以及人性弱点等等。但WINTOUR的成功从内在说得益于她的果断和持之以恒以及明确的人生目标。

杂志社工作过的人以及摄影师都能从本片中找到很多共鸣和有趣的启发。影片最有意味的一幕是WINTOUR发现另外一组硬照的摄影师并没有按照既定要求拍摄完照片,喊摄影师来编辑部。摄影师进到WINTOUR的办公室坐下,谈天说地,而WINTOUR一脸难看,一言不发。这个场景成了本片剧情转折点。

而影片高潮一幕发则是CODDINGTON重新拍摄被WINTOUR毙掉的硬照。CODDINGTON把本片剧组拉进片场参与拍摄。从摄影角度来说,个人觉得这组很有创意(剧组在片尾贴了一张)。CODDINGTON、WINTOUR和本片摄影师之间的对话(要不要PS掉摄影师的肚腩)。也给CODDINGTON加分不少。这些主观和客观POV,以观众的视角走进了时尚,给影片增添了一份人情味的触感,更真实,也并非一味冷眼旁观。不愧是在时尚界摸爬滚打了二十多年的老资历(CODDINGTON也与WINTOUR共事了二十多年)。

从本片中能深深感受到时尚界的男性有多麽的娘,从VOGUE的男性主编再到设计师。这些更加凸显出WINTOUR有多麽强势霸气。除了CODDINGTON私下底坚持己见之外,所有人都对WINTOUR言听计从。为啥?WINTOUR一来很有性格魅力。二来她非常有资历。时尚女王。有意思的是08年WINTOUR想让希拉里上VOGUE封面。但希拉里退出了,觉得自己太女人。WINTOUR后来在杂志里写道:
“很多人觉得女人变得阳刚一些就是想攫取权力了,这种想法让人沮丧无语。”
看完片子,写完这些文字,我路人转粉了。

Fashion world in the eyes of fashion pope.

As is known before, ANNA WINTOUR has unuqie personal branding etches in the fashion world. And September Issue, a documentary by J.C.Cutler, as a peep into WINTOUR's fashion cosmos the way she sees, brings us WINTOUR's saber-like eyes, almost piercing your body while she's looking straight at you. Unlike the news stories and newspaper features which pulls more mystery on the lengendary editor and her magazine and fashion world she spearheads, this movie demystifies the icon.

The film walks us the smooth storytelling of the magazine from planning to shipping interwoven by narratives, interviews from WINTOUR's workmates & employees(running the gamut of fashion from editors to models to photographers to fashion designers), as testimonials to reinforce WINTOUR's epic clout over magazine AND in the industry, plus her magnetic personality.The story might as well resonates with some magazine fellows and photographers as they could find that feel and experience. But it's not the point.What counts is capturing an illusory and risky realism how professionals think about fashion pioneered by WINTOUR in their eyes, instead of runways and catwalk shows.

For me, a dramatic moment comes when WINTOUR throws a sober face to summoned prestigious cover photograher MARIO TESTINO, who fell short of photo shoot on at his will. Clearly, WINTOUR IS unhappy. That twist paves the way for CODDINGTON's creative reshoot thanks to an ironic kill by also capricious WINTOUR. WINTOUR made a right decisive desion again with her eyes.

Added up to a funny, warm and humaternian touch, texture and emotion is CODDINGTON, with experience spanning over 25 years and coworking with WINTOUR seeing VOGUE growth, ideates the crew (Bob the cameramen goes first) into an imporvised reshoot, metaphorically a fresh a closeup and POVs into the fashion waves symbolized by VOGUE. A closer eye straight on fashion. A little Behind the scene dialogue on whether retouch BOB's belly or not delivers another intersting dimension and to personalities of WINTOUR and CODDINGTON. They ARE humans and accessible.And CODDINGTON is funnier that icewoman.

In the film, eveyone shows obedience to WINTOUR, and the men looks womennish. Frankingly dismaying. Why? Partly because WINTOUR is much too powerful,even Queen falls behind her. And she is an super-over-arching fashion authority with laser-percing eyes.

After finishing up the movie and this review, I feel myself being in thrall with WINTOUR. Like a fan.

 短评

看这个片子最大的感受:时尚,是美的创造,美的大量生产,同时也是对美的无情浪费。创意总监Grace Coddington才是真正有灵魂、有才华、真正懂得“时尚是一种生活态度”、真正具有“时尚精神”的,有丰富维度的人。而安娜.温图尔,只让人看到那副装逼墨镜之下的“空虚”及“单薄”。

8分钟前
  • 匡轶歌
  • 还行

戴上墨镜就是闪光灯下的神 摘了墨镜就是为了事业忙死忙活的孙子

13分钟前
  • 披着人皮的鬼
  • 推荐

Grace不是应该因为这个片子红起来了?她在罗马眺望开阔的绿色花园的场景,我当时就觉得这女人太美太浪漫了。

18分钟前
  • feelflame
  • 推荐

Grace Coddington its nice to know that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people in the fashion industry is actually a mad red-headed, softly-spoken, only-wears-black old dreamer. 三星是给grace的。anna只是一个空洞缺少灵魂为工作而工作且臭脾气的时尚圈怪人

23分钟前
  • UrthónaD'Mors
  • 还行

令人意犹未尽的纪录片,比the Devil wears Prada更现实也更振奋。不要说把编月刊当主题大惊小怪,重点是这样的题材也能拍的很精彩。另,Grace Coodington和Bee Shaffer是两大收获。

27分钟前
  • 一叶
  • 力荐

★★★安娜温图尔,一个好编辑!

29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其實我看完了覺得Anna Wintour是一個很孤獨的人。她的女兒覺得時尚界滿是怪人,所以寧可去讀法學院。她的兄弟姐妹覺得她的工作很amusing。她在說到這些事的時候,表情很無奈,也很心痛。

34分钟前
  • Griet
  • 推荐

1\你的优点是什么?果断;what's u strength? decisiveness;2辛勤、努力、有的时候还需要注入一些情感的涌动在其中的阵痛3\站在某个领域最顶端并能很好的运筹帷幄,即使身处在一种被高度关注的环境之下,却仍然可以很好地完成自己的职能,顺便再推动发展

37分钟前
  • 达达ZEN
  • 推荐

做过媒体的人看起来百感交集,看到意大利摄影师进来的时候,安娜整张脸都是黑的,乐死我了,就像发生在隔壁办公室一样。别嫌安娜装b,虽然我最喜欢也是GRACE,但是这满楼的妖孽,只有安娜这样的才震得住。GRACE太温和了,更适合搞创意。

42分钟前
  • 水木丁
  • 推荐

Grace坐在车里望着窗外说:always keep your eyes open cuz you will miss sth inspire you.她提议被安娜否决后说,也许我跟不上时代了,但她看外面事物的表情让我觉得,她对美的热爱超越了一切。Grace已经70多岁了。

47分钟前
  • Chelsea
  • 力荐

“我不喜欢时尚圈,因为里面有很多怪人” --------安娜她女儿 囧

48分钟前
  • 现在叫shelly
  • 推荐

原来Grace是Mr.Chow的首任老板娘!怪不得这个姓这么耳熟。

49分钟前
  • Wobbit
  • 推荐

魔头真相。每个行业都有ANNA WINTER。但其实里面很耐玩味的是她的同事GRACE。

50分钟前
  • Asuraa
  • 推荐

the point is they made this a film!

52分钟前
  • RITA
  • 推荐

为什么ANNA自己穿的并不是那么有型……

54分钟前
  • 珍珠大爷
  • 还行

just admire her!

59分钟前
  • 皮皮牙子
  • 力荐

1小时前
  • 光与影
  • 力荐

"priestess? Nah, Pope!"---"amused" //Grace Coddington于2016年1月20日辞去美国版Vogue创意总监职位;4月,以“创意合作伙伴”身份进入Tiffany & Co.,和Comme des garcon合作香水“Grace by Grace Coddington”(主调玫瑰香)。和爱人Didier Malige一起为猫出了一本《The Catwalk Cats》。*1969年,她曾与京剧大师周信芳之子周英华结婚——有着“华裔食神”之称的周英华在伦敦创办Mr.Chow餐厅,G是他的第一任妻子。is it me or she does look like her majesty the first? #another charming red

1小时前
  • 花岛仙藏
  • 推荐

marvelous. 一本840页的杂志,一组$50,000的shoot说砍就砍的魄力,那个沉默而有着巨大压力的繁华世界,值得一提的是Anna Wintour的书桌与the devil wears prada里面一模一样。

1小时前
  • Misshesitate
  • 力荐

我会忍不住代入Devil wears Prada,而且许多人谈起Anna稍欠客观,但展现这种主观或许就是纪录的客观视角。中意Grace和Anna之间的较量与合作,比别的什么都真实。噢,还有Anna那个读法律的女儿~为什么Anna与其兄妹无法互相理解呢?兼容并包不就是世界的真相吗?

1小时前
  • 小锡兵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