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赢家

喜剧片大陆2020

主演:大鹏,柳岩,代乐乐,张子贤,田雨,孟鹤堂,陶慧,许娣,王戈,杜源,阿如那,张绍荣,张帆,夏甄,杨砚铎,臧鸿飞,李萍,乔晟一,孟非,屈菁菁,腾格尔,叶晞月,杜维瀚

导演:于淼

 剧照

大赢家 剧照 NO.1大赢家 剧照 NO.2大赢家 剧照 NO.3大赢家 剧照 NO.4大赢家 剧照 NO.5大赢家 剧照 NO.6大赢家 剧照 NO.13大赢家 剧照 NO.14大赢家 剧照 NO.15大赢家 剧照 NO.16大赢家 剧照 NO.17大赢家 剧照 NO.18大赢家 剧照 NO.19大赢家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4:42

详细剧情

  在银行同事们眼里,严谨(大鹏饰)是个十足的怪咖,凡事认真恪守原则,总是得罪行长,以至于连累大家奖金泡汤。一次偶然的机会,银行接到公安局举办的抢劫演习的任务,大家都想糊弄过去早点回家,严瑾却认认真真当起了“劫匪”……

 长篇影评

 1 ) 横向对比《大赢家》与日版《游戏永无结束时》及韩版《率性而活》的剧情段落,看看各版本的优缺点

笔者将这3部电影的剧情梳理一下,进行横向比较,看一看每个作品的优缺点。

由于没有找到原版小说,所以这里仅针对3个电影来进行对比。

下文用日本版指代《游戏永无结束时》,用韩国版指代《率性而活》,用国内版指代《大赢家》

★上映时间:

日本版1991年、韩国版2007年、国内版2020年

虽然都是同一部小说改编的,但3部电影年代相差较大,所以符合时代的改动是不可避免的。

★主角身份:

日本版是巡警,韩国版是交警,国内版是银行职员(退伍军人)

日本和韩国都是警方的人,而国内版则是银行方面的人,在讽刺效果上肯定是要打折扣的。

★人物形象:

日本版和韩国版都是帅哥一枚,国内版的大鹏……就相形见绌了。

三版男主角颜值对比图

不过国内版的女性角色倒是比日本版和韩国版要强一些。

★事件开端:

日本版是开场就已经接到命令去扮演劫匪,迅速切入了剧情;

韩国版是主角作为交警给新来的局长开罚单,之后被黑箱操作选为劫匪人选;

国内版是主角叫严谨,在新闻发布会上局长提出严谨的要求,主角误以为被叫到,于是被选为劫匪人选。

日本版很精炼,韩国版和国内版都铺垫较长。

韩国版突出了人物死板的性格,并体现了警察内部的官僚作风,埋了一个主角被市长降级为交警的线索;

国内版除了突出人物性格之外,对于人物关系介绍较多,似乎与家人和同事相处的并不是很好,尤其是行长,因业务有矛盾。

从矛盾尖锐性来说,韩国版明显要强于日本版和国内版的。这个改编应该是与韩国电影流行的反映现实主义题材的审美有关。

★抢银行前期准备:

三个版本都有主角研究抢劫银行的情节,国内版多了被群众举报而提前被抓的情节,很合国情的一个笑点。

相比日本版和韩国版,国内版除了主角一板一眼之外,还有点蠢蠢的感觉。

主角进入银行之前剧情所用时长分别为:日本版8分钟;韩国版24分钟;国内版10分钟。

看得出来,韩国版是三个版本里最重视前期剧情铺垫的,但也显得比较罗嗦,剧情推进缓慢。

★银行顾客方面:

日本版和韩国版都由警察扮演顾客,而国内版只有一名便衣警察。

日本版的顾客除了男警察之外,还有一名抱着假婴儿的便衣女警;

韩国版的顾客除了男警察之外,也有一名便衣女警,此外还有真正的银行顾客祖孙2人和1名孕妇;

国内版的顾客除了1名便衣警察之外都是真正的顾客,有祖孙2人和夫妻2人,其中妻子怀孕,而丈夫在抢劫开始后自己逃出银行。

从这里可以看出,国内版和韩国版的人物基本一致,但与日本版是不同的。

★抢银行开始:

日本版由一个同伙开车载主角到达银行;

韩国版是主角自己到达银行;

国内版由妹妹开摩托车载主角到达银行。

给柜台小姐看写在存折上的抢劫文字,这个段落日本版、韩国版一致。由于年代不同,2020年几乎已经没人用存折,所以国内版用带头套取号的搞笑情节代替了这一段落。

日本版和韩国版的银行职员对于抢劫是稍有惊讶的,但国内版是早有准备,完全没惊讶,反而催促尽快进行。

★枪杀警方卧底情节:

日本版为一名假扮顾客的便衣警察进入银行,站在主角身边,结果因枪被主角看到而遭射杀;

韩国版则是便衣警察问主角是哪所高中毕业的,结果因枪被看到而遭主角射杀;

国内版的便衣警察没有重视演习,跟主角说闲话,结果因枪被看到而遭射杀。

日本版的抢劫气氛比较浓厚,韩国版比较搞笑,国内版一般,但突出了各方对演习都不认真这一点。

用嘴给开枪配音这点三版都一致。日本版和韩国版拿的是仿真枪(真枪),而国内版则是塑料水枪,喜剧感较强。

★对峙开始:

银行报警之后,警方出动,之后进入主角和警察对峙的情节,这里三个版本是不同的。

日本版,主角在外面接应的同伙被警方逮捕,同时便衣警察进入银行逮捕主角。警方觉得万无一失,根本没想过便衣警察会被枪杀,在获得确切信息之前,就开始向记者们宣布2分59秒即逮捕劫匪,大肆吹牛之后才知道便衣被打死的情况,被严重打脸。之后主角来到银行门口对警察开了一枪,退回银行,关闭大门,对峙开始。

韩国版,有主角多次和局长电话沟通的情节,之后直接开始对峙。

国内版,多了主角被大爷英勇制服的情节,爆笑。之后主角和妹妹配合逃跑失败,只好返回银行,和警方开始对峙。这里国内版有柳岩故意拖延关门的细节剧情。

对比三版,日本版和国内版比较流畅,韩国版则过多突出了主角和局长的对手戏,稍显拖沓。

★劫持人质:

用挂牌的方式表示被绑和死亡这一点三版一致。

解释捆绑方法也基本一致,不过日本版在捆绑顺序和方法方面解释的比较细。而且日本版里抱孩子的便衣女警并未捆绑。

监控日本版和韩国版都是用写有破坏字样的纸遮挡,而国内版则是有人质们嚼口香糖粘贴监控器,给后面口香糖掉落买下伏笔。

被射杀的警察讨论防弹衣是否能挡住子弹的剧情在三个版本中出现时机前后稍有差异,但基本情节一致。

★外部情况:

日本版围观群众众多,秩序混乱,警方拉警戒线也无法有效控制。电视台声势浩大,由强势主持人现场直播,有兴奋过头的倾向。主角父母这个时间才通过电视知道主角去抢银行,并不知道是演习。

韩国版也比较重视媒体,尤其是女记者和摄影师的组合戏份较多。

国内版媒体不是很有兴趣,还以为能尽快结束。

日本版和韩国版都是由于有媒体的推波助澜,导致警方不得已继续进行演习,而国内版则主要由警方判断继续进行演习,又是个符合国情的改动。

日本版和韩国版在这段剧情前后有很多突出警察无能的剧情。国内版则没有。

日本版此段情节最为混乱,基本可说是全民癫狂,非常的讽刺。主角这个银行劫匪几乎变成了影视明星,收获一堆粉丝。有学生妹打进银行电话,兴奋的给主角加油打气;银行外面围观群众给主角摇旗呐喊;还有人摆起了小吃摊位叫卖,把抢银行现场变成了庙会;电视台带摄影机进入银行进行现场直播(电视台的人身上挂着空气的牌子……),逐个介绍各个人物身份和背景,就像是一场明星表演秀。介绍了美女职员之后,还介绍起了尸体,这位阵亡的警员是个官二代,原本是来捞功绩的,结果失败了,大好前程毁于一旦。之后电视台还去了主角家里进行报道,对主角的个人隐私一顿揭发,不过也因此让认真的主角的好感度一再上升,银行职员里的美女都对他有了好感……

★父母规劝情节:

父母规劝,在三个版本是不同的。

日本版是通过电视进行的,言辞非常的苦楚,不过全都是演技,最后父母还笑出来了。博得了周围一片掌声。

韩国版是现场进行,只有母亲,一开始按照警方给的台词说话,但最后却开始询问男主钥匙放在哪。

国内版也是现场进行,父母奇葩轮流上阵,甚至还现场征婚,爆笑连连。

这个情节在三个版本里插入剧情的顺序并不一样,国内版的笑果最好,韩国版的最无聊。韩国版还有男主解释为何母亲劝说无效的情节,真是非常的尴尬……算是剧情败笔了。

★俯卧撑强X情节:

俯卧撑强X,这段剧情是本作最经典的一处,所以三个版本都保留了。

国内版代乐乐的戏份比日本版和韩国版多一些。

★女警发难情节:

女警在三个版本也是不同的:

日本版抱着假婴儿的女警抡起孩子,残暴的将主角打倒在地……结果被电视台判定无效,怎么可能用孩子揍人……

韩国版女警假装要去厕所,然后开始攻击主角,女警会武术,而主角会拳击,谁更厉害呢?有枪的更厉害。

国内版女警假装医生来给孕妇做检查,不过大家都看出她不是医生,于是问主角抗揍不,之后开始和男主对打,这段打戏是国内版的亮点,最后被男主用从便衣那里得到的纸手枪击毙。

三个版本都很搞笑的一个桥段,各有优点。

★警察突入情节:

日本版并没有;

韩国版是从储藏室突入,主角关闭了空气循环系统,导致警员窒息身亡;

国内版是从后门进入,破解了柳岩设置的炸弹,但是被第二机关的电击陷阱致死。

这个情节韩国版非常的不合理,关闭空气循环导致警员窒息,如果没控制好时间,是会真的死人的。

★交换人质情节:

日本版没有此情节,因为原本就有电视直播;

韩国版孕妇要生孩子,交换了摄像师带摄像机进入,之后靠拍摄来提出条件;

国内版也是孕妇要生孩子,交换了摄像师带摄像机进入,之后靠拍短片来给警方设了圈套。另外交换了行长,出现了下面击毙的情节。

★狙击手误杀情节:

狙击手击毙人质,在三个版本里稍有差别:

日本版是主角让一个人穿上他的衣服站在窗前,结果导致被狙击手击毙;

韩国版是有人去窗口的饮水机处倒水吃药,结果被狙击手击毙;

国内版是银行行长要强行制止演习进行,穿上主角的衣服故意被击毙。

日本版和韩国版都导致了警方被施加了更大的压力,进一步讽刺警方无能。而国内版则无此含义。

★关于火锅:

日本版里主角的肚子饿的咕咕叫,女职员问他是不是饿了,主角说劫匪用了兴奋剂(音同吃了火锅),不饿,逗得女职员直乐(这里看出来女职员对主角有了很大好感,对后面与主角一起逃亡进行了铺垫)。

韩国版没有相应情节。

国内版主角们直接肆无忌惮的点火锅外卖,出现了全片最搞笑的一幕:警察同志都在饿肚子,你们居然点火锅!

★杀人质的情节:

日本版和韩国版都是在最后要逃离银行的时候出现的杀人质威胁,而国内版有职员急着回家,所以出现了争相求死,爆出“让领导先死”金句,既讽刺又搞笑。这个桥段国内版还是很出色的。

★关于尸体:

日本版由于有电视直播,对成为尸体的警察最为严格。于是日本版有了其他两个版本没有的情节:已经变成尸体的官二代想去厕所,但是主角觉得身为劫匪没权利让尸体去厕所,需要请示上级。气的官二代大骂,结果被电视台的人抓住把柄斥责警方腐败,在各处的谩骂声中,官二代自暴自弃的继续躺着装尸体,厕所也不去了……憋尿的样子还被电视台大特写……而最后这名官二代失禁了……其父亲用衣服盖住了他……居然还颇有些让人感动?

★最终警方突入银行情节:

日本版和韩国版都没有这段,国内版增加了警方最终突入银行的情节。假装粘贴监控器的口香糖掉落,利用摄像机拍摄的视频迷惑警方,造成了警方的贸然突入银行,最终被机器人挂着机枪全歼,算是国内版的高潮部分,小机器人大火了一把。这段细节的前后布置是国内版的精彩之处。

★逃出银行的情节:

日本版为挟持两名女职员,打着雨伞冲到被释放的同伙的车上。

韩国版为全体人质打着雨伞光着脚,在狙击手无法判断犯人的情况下,到达准备好的灵车上。

国内版为全体人质蒙着白被单光着脚,在警方无法判断犯人的情况下,到达准备好的大巴车上。

这段情节日本版有点简陋,不过随后出现了撒钱吸引围观群众哄抢,制造混乱的逃出重围的剧情。所谓的撒钱其实撒的都是纸片,周围群众竟然当成真钱抢的不亦乐乎,到处混乱不堪,而警方进行了真枪实弹射击,才把局面控制住,超级讽刺。

韩国版保留了雨伞这一点,但迷惑方式比较不合理,雨伞虽然遮住了头,光着脚看不到鞋子,但整个下半身都很清晰的展现在警察面前,从衣着上大致上就能知道有谁……

国内版的白被单把人捂的严严实实,根本看不到是谁。是最严谨的逃跑方式。

★关于结局:

日本版结局:两名女职员泛起花痴,陪着男主和同伙坐着劫持到的直升飞机飞走了,据说要去西藏……

女职员对男主的好感早有铺垫,这个结局虽然无厘头,但基本上还是有合理成分。

韩国版结局:警方不知道有爷孙两人存在,人质们吸引走了警方的注意力,男主和一个女职员留在了银行里。两人暧昧了一阵,之后碰巧发现了市长贪污的证据。最后,两人逃亡时被警方发现,无路可逃之后,男主枪杀了女职员,自己自杀。

韩国版这个结局……碰巧发现市长贪污证据这个情节比较牵强……女职员对男主的好感也几乎没有铺垫……最后自杀的情节虽然有向某影片致敬的成分,但还是有点怪……

国内版结局:人质们开车引开了警察,主角和卧底柳岩躲在了银行天花板里,等待9点半自动取胜。虽然最后被局长猜到了,但也算是取胜了。

在合理性上来说,国内版其实比日本版和韩国版都要好一些,把结局概念转换为游戏取胜。

★故事主旨:

日本版的讽刺性非常强,不仅仅突出了警方的无能,也表现了普通人的认知偏差和好坏不分。

韩国版突出讽刺了警方官僚主义,加入了揭发贪腐情节,稍显俗套。

国内版讽刺了形式主义,增加了少量煽情的东西,算是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改动。

韩国版在观众认知度上是最高的,所以很多观众先入为主认为韩国版为经典之作,对国内版颇有唾弃,但实际上细看韩国版也是有很多漏洞和不合理的地方,国内版在顾及审批的基础上,尽力在娱乐性与内涵上进行平衡,也是有着很多可取之处的。

 2 ) 大赢家:韩版非原版不该有光环,请摘下有色眼镜再看本片

3月20日晚8点于西瓜视频等流媒体平台上线的《大赢家》豆瓣已经开分,截止3月22日时为6.8分。笔者认为这个分数可能并不能代表本片的真实质量,因为通过观察部分网友的评价,会发现很多人在评论时是带有一定的偏见的,甚至同时戴上了三副颜色不同的有色眼镜。

那么《大赢家》究竟如何呢?笔者将从多个角度进行剖析,相对客观地评价一下这部作品。

在具体讨论电影前首先必须明确一下各个版本之间的关系,这点非常重要。

本次大鹏柳岩主演的《大赢家》是改编自日本作家都井邦彦的小说《游戏永无结束时》,跟韩国版电影《率性而活》一样都属于基于原著的改编,非翻拍自韩国版。

也就是说两者属于平行关系,并非迭代关系。当然,其实最早的一版是1991年日本电影《永不结束的游戏》。

上方为2007年韩版《率性而活》,下方为1991年日版《永不结束的游戏》,下方才是这个故事的第一个影视化版本,但是此片几乎没有多少人看过,豆瓣甚至尚未产生评分,韩版具备一定群众基础,评分较高。除了豆瓣评分外,两者在IMDB都有评分,日版为7.7分,韩版为7.4分。

另,根据文章《专访于淼、李潇:海外IP改编要找准中国观众的共鸣点》获悉:

“然而要获得中文版翻拍权,还是只能得到原小说作家都井邦彦和日本版电影编剧斉藤ひろし的授权才行。小说是三十多年前创作的,作者都井邦彦如今已经是白发苍苍的老先生,基本处于隐退状态,而且不会使用电脑和智能手机,连日本出版社都无法联系上。几番周折后,终于通过其他渠道与原作者取得了联系,并获得了该作品中文电影的独家授权。

所以确切的说法是《大赢家》改编自日本原著小说,并非从韩国版电影脱胎而来。

好了,这属于客观事实,笔者认为应该很容易取得共识,在具体讨论电影本身之前,诚如标题所言,能否先放下一些可能存在的固有偏见呢?主要有三点:

01对改编电影的偏见

上文已经明晰,《大赢家》并非翻拍自韩版《率性而活》,而是同样改编自原著小说。因此即便所谓的原版带有光环,这个光环也不属于韩版,日版才是第一个影视化版本。

02对国产电影的偏见

这个由来已久,我们必须承认国产电影依然有巨大的进步空间,但是确实有不少影迷朋友似乎对国产电影有着天然的排斥,不管电影如何,即便没看过先差评再说,这是非常病态的心理。同样没看过直接5星也是不妥的。而电影行业的进步,离不开观众理性地反馈,倘若一部电影无法得到相对客观的评价,电影人又如何进行相对正确的调整呢?

03对大鹏柳岩的偏见

大鹏和柳岩在当下中文互联网都属于自带招黑体质,具体原因属于另外的话题不作分析。于是也会招来一批不理性的黑粉进行无脑恶评。你当然可以不喜欢一个演员,但是明明讨厌他们又知道他俩主演,你还特意去看岂不是属于自虐行为?你说你没看过,没看过你好意思打分?对于没有真正看过电影就打分的行为无论出于什么理由都无法接受。包括打高分亦是如此!

好,当我们摘下这三副有色眼镜以后,或许就可以相对心平气和地看待这部电影了吧。下面将主要以国产版本《大赢家》和看过人较多的韩国版本《率性而活》进行一定层次的深入对比,看看我们的改编水平究竟处在怎样的一个界面。

下面进入具体电影内容分析对比

小说原著梗概大致为:讲述了一位工作认真负责的模范警察,在银行抢劫演习中接到扮演劫匪的任务,由于过于认真执行而闹出种种意外,喜剧冲突不断。

我们经常听说演习,但是很少经历或者亲眼看过演习,因此这是一个非常棒且很有意思的题材,确实值得挖掘。

因为是日本小说,无论韩国还是中国都需要进行本土化改编,在主角人设上,韩国延续了原著小说的设定,也是一名警察,不过是一个从侦查科降至交管部门的交通警察。而《大赢家》中的大鹏则是一名退伍转业后的银行职员。

也就是一开始从人设上两者就有比较大的差异,因此之后衍生的内容也就有很多不同,而不同的改编方向也决定了电影质量的高低,笔者将直接从一些最致命的电影设定谈起。

01应该用真枪还是假枪?

《大赢家》:

显然,中国版改编中主演大鹏饰演的角色严谨使用的是假枪,从剧照上即可清晰判定。虽然玩具枪看似儿戏,但是反而符合故事设定,一方面这是演习,而且是大家都当做过场一样随便糊弄几乎无人重视的演习,不该有真枪,也不会用真枪。而主角“严谨”作为认真负责的银行职员在中国这样一个严格禁枪的国家也不可能有真枪。而使用玩具枪的同时也能增加喜感,荒诞感,这样的道具使用是准确的。

《率性而活》:

同样从剧照中可以看出韩版男主手中的枪则是真枪,也许你会说可能只是仿真枪呢?不是的,请我们往下看。

韩版大概在60分许,也就是摄像对男主进行拍摄期间,放在一旁的枪不慎掉落产生了擦枪走火的情况,引发恐慌。也就是说不仅是真枪!还是真子弹!还上了膛!!!

所以韩版之后一开始就壮烈“牺牲”的警察才会非常生气,因为男主居然是用真枪指着他。这个意外走火看似增加了电影的戏剧性,其实属于非常严重的漏洞。

首先韩国和中国一样严格禁枪,男主作为一名认真负责的交警,被安排进行一次作秀的演习,是不可能持有真枪的,这属于犯罪行为!而且这把枪也不是普通的警用手枪,警察署长也对此深感意外,所以并非刻意安排。

那么问题就来了,演习结束后为什么没有任何人质疑男主是如何得到真枪的?为什么男主没有触犯韩国法律?

可见韩版在这方面的设定非常不严谨,属于重大漏洞,然而这又是电影的基本设定,在这个环节出现问题其实非常致命,男主使用真枪无法进行合理解释的话后续内容就全部不成立了。

反观大鹏饰演的严谨显然就严谨多了,人如其名,不仅考虑到了长枪,“牺牲”警察的手枪也做了既合理又搞笑的设计:

在严谨制服伪装的女医生时使用的是用纸折叠的假枪,喜剧效果max,同时也交代了为什么是用纸,因为警察显然不可能把自己的配枪就这么交给一个银行职员呀,如果走火怎么办?如果丢了怎么办?再拍《寻枪记2》咩?我们再看回《率性而活》:

不仅长枪是真枪,警察的左轮手枪也被男主拿走了,笔者真想发一张黑人问号.jpg。

02是否时刻考虑到了狙击手的存在?

《大赢家》:

两个版本中后续特警都来支援了,但是不同的是中国在改编的过程中至始至终都注意了狙击手的存在,使得严谨这个角色的设定更加严谨,也使得这个故事的合理性得到了充分的证明。

严谨在和特警进行谈判的时候,就已经注意到了楼顶的狙击手,当时还有弹幕询问门打开了怎么没有直接击毙?于是下一个镜头就是用前景遮挡的拍摄模拟瞄准镜内的视野,显然狙击手被前去谈判的特警挡住了目标,无法射击,这样的分镜头设计相当不错。

你看,是不是非常严谨?注意哦,《大赢家》对于狙击手的设定是贯穿始终的,我们再看两张剧照:

银行里吃火锅的时候,不忘给下狙击手镜头,旁边的工人(俞白眉饰演)正在吃面,还吧唧嘴,妹妹在喊话的时候也提到了楼顶狙击手。

这两个点都在形成笑点的同时还起到了强化设定合理性的作用,是非常不错的剧情设计,妹妹出场时,满屏【塞班】弹幕。中间出门枪杀人质的时候也通过狙击手的台词表明严谨手中有炸弹不能轻易射击。那韩版呢?

《率性而活》:

一样有特警,一样有狙击手,可是且不提男主角多次明显掀开百叶窗观察外侧情况,暴露自身目标外,甚至有一段非常荒谬的设计,对,是荒谬:

注意看上方韩版剧照,男主居然为了进一步喊话胁迫警察满足要求居然大大方方拉开百叶窗后,用杂物砸碎玻璃,而当时他手中也没有任何武器!WTF!!!此时此刻,不击毙更待何时?如果这是一次真的抢劫的话,男主早死了!你说呢?为了让读者更清晰看明白这段分析,又该到了上gif的时候了。

是不是?是不是?警察居然就这么呆呆地看着他砸玻璃,没有选择击毙歹徒!从画面中也可以看到,警察距离男主也不是很远,这时是进行射击的绝佳机会,就这么白白错过了!这部电影就算是要黑韩国警察,也不能当作弱智一般去黑呀!

严谨是不是确实很严谨?

03白布遮挡好还是雨伞遮挡好?

《大赢家》:

在考虑到时间已经很晚了,而且局长答应只要熬过9.30就算获胜之后,严谨决定通过让所有“人质”赤脚,同时用白布完全罩住的情况下登上列车。一方面可以让这些同事们尽快下班,另一方面也可以迷惑警察,使得警察不知道劫匪究竟还在银行里还是登上汽车逃跑了。

当时看到这段,笔者真的是哈哈大笑,确实出人意料。另,昆汀应会很喜欢这段吧,毕竟脚控,哈哈哈哈。当然,韩版也是赤脚,但是韩版的处理就显得有些不严谨。

《率性而活》:

释放人质的目的同《大赢家》基本类似,但是方法是通过突然来临的一场大雨,同时所有人质使用相同的雨伞进行歌舞般的表演并进行非常风骚的走位,来,我们看大屏幕:

这一点韩版又非常不严谨,为什么?至少有2点:

1、这雨说来就来啊,如果没下雨呢?看到我们会发现,人质上车以后这雨就突然停了,说停就停啊。真的只能用四个字解释——剧情需要!非常不严谨。倘若当时没有下雨呢?歹徒在抢劫前做了精心准备大量笔记,后面也胜券在握,怎么能寄希望于不稳定的天气呢?也许你会说,即便不下雨也可以打伞呀。没错,但是显然导演为了增加雨伞使用的合理性,以及下雨增加狙击手瞄准的困难程度,人质撑伞在雨中来回如同舞蹈一样走动也形成了很唯美的效果,因此雨是特意安排的,不可或缺的。反观《大赢家》的方式,完全受控,更加体现了一切尽在歹徒掌握中。

2、整个过程虽然有一两个人质可能稍微没有分清方向,但是整体也算很熟练了,快速的方阵变化甚至让警察署长产生了幻觉。此处需要一张【地铁老人手机.jpg】,对于歹徒来说也许早就计划好了,可是对于人质来说,这是临时安排啊,居然可以配合得如此天衣无缝,使得警察在望远镜和瞄准镜的情况下完全晕头转向,不知所措,可见这部电影为了黑韩国警察下了很足的功夫啊。

04叙事节奏要快还是慢呢?

《大赢家》:

首先要明晰一个概念,本片属于什么类型的电影?毋庸置疑,是一部非常轻松愉快的喜剧类型片,两个版本在豆瓣的类型分类中的标签也都是喜剧。同时《大赢家》又启用了大量的喜剧演员,主要受众是中国的普通观众,因此有很强的商业属性

那么就很清楚了,对于一部目标受众清晰的商业喜剧片,自然是要短平快,让观众迅速进入状态,不应该有太多的前戏铺垫,《大赢家》只用了10分钟时间就交代了大致的故事背景,直接进入抢银行的正戏,这也是观众想要看的。

大概在第11分钟的时候,严谨就开始正式抢劫啦。

《率性而活》:

片长102分钟,却一直到24分钟左右才正式进入抢银行环节,此时电影已经过去了1/4了,正餐才端上来,太慢啦!

而且后续过程中韩版叙事一直非常拖沓,起承转合间也显得婆婆妈妈,并不像《大赢家》通过密集的笑点来进行无缝链接。

05是否形成了人物弧光?

《大赢家》:

先来简单了解一下所谓【人物弧光】的定义:

“就影视评析的语境中,它指影视或文学作品中人物随着其遭遇的不公际遇与处境而随之发生着变化这一涵义。比如讲,人物在刚开始出场时呈现着一种特定角色与性格,到后期经历着许多事情之后,其性格乃至角色渐渐变成另一种类型。”

举个小例子,汤姆汉克斯曾经主演的《幸福终点站》中有一个重要的配角,即潜逃美国的印度杀人犯,在机场进行保洁工作,一开始极度怀疑汤姆汉克斯所饰演的角色是间谍,对其非常不友好,然而经过电影一系列的发展推进以后,这位印度老大爷慢慢转变对于主角的偏见,最终居然愿意为了主角而像唐吉坷德战风车一般阻拦飞机起飞,非常勇敢,而这样的转变被称作人物弧光。

人物弧光可以使得角色更加丰满,故事更加曲折,也能带给观众更多的思考和感受。《大赢家》在最后严谨被行长冤枉的时候,之前对他各种埋怨、苛责的同事、警察都在内心深处对严谨的判断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比如之前以牙疼为名不断给严谨添麻烦后来不幸被“强奸”的一位女职员在最后也愿意主动站出来为严谨伸冤,并将严谨从地上扶起来。

这还只是一个例子而已,《大赢家》中不少角色前后都出现了明显的改变,大堂经理、老爷爷都是如此,这样的剧作设计使得这些配角的形象立刻丰满起来,不再只是一个莫得感情的工具人,而是一个真正有血有肉的角色了。前后呼应的段落比比皆是,可以说《大赢家》的整体群戏是非常精彩的

《率性而活》:

一样举例这位先被击昏后又惨遭“强暴”的女职员作为对比,她之后有什么具体的改变吗?在玻璃上画个爱心算是小小浪漫,可是人物形象还是比较单薄的。其他大量配角就更不用说了,很多角色完全沦为了纸片人。

06主题表达谁将更胜一筹?

《大赢家》:

这似乎是一个仁者见仁的问题,非也。同样的故事在不同的团队手里,展现的主题层次是决然不同的,有时候是可以分个高下的。

《大赢家》开宗明义,非常爽快,直接将电影主题作为角色名字,一开始就明明白白说清楚了:严肃认真,谨慎负责。凡事,就怕认真!对于这样一部定位为商业喜剧片来说,简单明了,清晰直白,对观众是非常友好的,看起来轻松自在,毕竟又不是看什么文艺片甚至是艺术片,对不对?

而且一开始就明确主题也能增加主角行为合理性,为其之后的各种在常人眼里无法理解的行为进行背书,增加故事的可信度。

而这个主题也契合了对职场中广泛存在的形式主义、追求成功捷径的批判,重新发掘像严谨这种【阿甘】式人物的价值和光辉。虽说是一部商业喜剧,但是也不乏一些相对深刻的现实意义。

很多人会批评《大赢家》娱乐性有余而批判性不足,故而更加肯定韩版电影,其实《大赢家》里几乎讽刺了所有人,漫不经心的同事,疏忽大意的支队长,骄傲自满的特警队,虚伪恶心的银行行长,虚荣小市民心态的父母,胆小怕事的老公,不当回事儿的主持人等等不一而足。

焉能说《大赢家》只有娱乐没有批判呢?何况还有这句台词:

更重要的是《大赢家》在兼顾娱乐性与批判性的同时,还有大量的温情与感动,有着对真善美的执着追求,这些本身也是闪光点,在哈哈大笑的过程中顺便喝点味道尚可的心灵鸡汤,也是不错的,总比那些心灵砒霜要好多了。

当电影结束开始走字幕后,还安排了一些独具匠心的小彩蛋,柳岩饰演的角色把严谨每天赠送的小花儿都一支支粘贴在了笔记本上,然后非常幸福地一页页翻开,真是充满了恋爱的酸臭味儿啊!

《率性而活》:

而韩版嘛,你懂得,不黑一下公权力的韩国电影是韩国电影吗?于是原本非常奇思妙想的故事设定表达的主题还是老生常谈,陈词滥调。

嗯,男主演习后顺手撸掉了一个贪污受贿的市长。

emmmmmmm....熟悉的味道熟悉的配方,就是这个味儿。

当然考虑到韩版电影上映于2007年,那时候北京奥运会还没开呢,所以对于当时的中国电影迷来说,尚未形成对韩国电影套路化拍摄的审美疲劳,会觉得韩国电影真大胆呀,针砭时弊,尚属情有可原,所以评分也相对高一些。

只是放在当下的话,韩版的主题表达对于观众来说是极为无聊,味同嚼蜡。


行文至此,两部电影的对比基本上就是这些,不过有一个小小的意外惊喜想要额外强调一下,即《大赢家》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所谓【真时时间】的概念,类似于瓦尔达的《五至七时的克莱奥》,那部电影时长90分钟,如果你从5点开始看这部电影的话,那么电影中的时间将与你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时间保持一致,因此上影节曾经展映此片的时候特意安排在了下午5点整。

而《大赢家》似乎也恰巧达到了类似的效果。众所周知,电影是在晚上8点上线的,而在电影接近结尾处,局长对着严谨说只要熬到9点30分不被抓,就意味着严谨获胜。此时给了时钟一个特写镜头,电影中的时间的是8点30分,这个镜头位于片长的第78分钟,也就是说如果8点准时打开《大赢家》,那么当时的真实时间是9点18分,接着往下看:

而随着剧情进一步推进,当电影中时间来到9点30分时,片长97分钟的《大赢家》也正好来到了电影的第90分钟!距离8点上线刚好1个半小时。也就是此时此刻,电影中的时间与现实生活中的时间完美对应上!妙哉!

显然除了我之外,也有不少其他观众发现了,纷纷弹幕留言正好9点半!!可以说额外给观众提供了一份观影乐趣!

其实《大赢家》里还有非常多的巧思妙笔,读者有兴趣的话也可以再回味回味,也许会有一些新的发现。而有一些设计想必多数人都会印象极为深刻,比如大堂里的自助机器人,非常贴合当下的现实生活,彭飞、孟非、腾格尔的客串也使得电影增色不少。

不得不感叹大鹏的好人缘,总能请到各路神仙客串一把他的电影,形成很不错的菜单效应。而自助机器人真的是太好玩了,可凶神恶煞,可人畜无害,可逗逼搞怪,简直是旅行居家之必备良宠啊!

当然《大赢家》也有其自身的不足,比如说柳岩最近如同连体婴儿般出入在大鹏的电影中,她所饰演的角色一定不会普通,会起到关键性作用,当观影过程中察觉严谨应该有个帮手时,很容易猜到这个人一定就是柳岩,因此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最后结局的意外感。

至于笑料是否庸俗,煽情是否刻意诸如此类,则更多是见仁见智的事情,不同的观众或许会有不同的判断吧。

总体而言,当你完整看完笔者上述的对比分析之后,想必大多会承认《大赢家》是一部相当不错甚至比较成熟的商业喜剧类型片了。至少肯定不能算差,和韩版比起来不仅毫不逊色,甚至设定更加优秀。

最后用电影中的一段台词结尾吧

我的微信公众号:连城易脆

我的个人微信号:eleven0270,昵称也是【连城易脆】

 3 ) 《大赢家》?我们输的太多了!

《大赢家》并不是《率性而活》的翻拍,它与韩版一样都是购买了日本小说《游戏永无结束时》的版权。 这样的话,两者都在同一起点上,理应比较一番。但在看完《大赢家》之后,我感觉并没有什么好比较的了。并不是因为差距过大,而是一些让人心底发凉的原因。 先来看看人家韩版好在什么地方。 相比于装疯卖傻,喜剧有一种高级玩法叫做讽刺,也可以理解为戏弄权威:把高高在上的人或事(相对的高,而非绝对的高,比如《小鬼当家》也算戏弄权威),一脚踹下来,观众看的痛快。这种搞笑方式,非抖机灵、屎屁尿类段子所能比。 讽刺喜剧是基于特定的人物关系,在特定的情境下,延展出来的一系列剧情。里面的人物动作都有一个清晰的动机,故事情节都在一条主线(当然也可以有副线)上。这样的话,搞笑就不是硬挠出来的,而是符合人物性格、服务故事主线的。 动机清晰需要把人物性格做扎实。 主线流畅需要搭建巧妙的故事结构(故事概念)。 回头看韩版。主角的人物性格设定就很扎实。电影用了将近20分钟来铺人设。韩版里的抢劫犯是一名JC,他看到有人违章,明知是自己的上司,也要开罚单。所以当署长让他完成假扮抢劫犯的任务时,他那个一丝不苟的轴劲就体现出来——我就是歹徒,一切都要来真的,你们说什么也没用! 在这种人设下,编剧的那些精妙设计,比如做俯卧撑、挂绑架的牌子、爆头躺地上不能动,就会让人觉得真实而有趣。 再看韩版的故事结构:署长故意设计了这场局,让媒体来报道,就是想通过这种形式主义,来突显自己的政绩。而他却打错了算盘,抢劫犯越是认真对待,越是让JC们束手无策,越是突显了署长的无能。 就是这个牛逼的结构,让电影的讽刺力度上来让电影上了三个档次! 抢劫犯努力完成局长交待的任务,反倒成全了局长的自作聪明,搬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这种结构带来的荒诞感,让观众爆笑之余,还能细细品味。 这种喜剧我们称之为黑色喜剧,是比较高级的玩法。 回头再看《大赢家》。 首先我们应该有一个包容的态度:讽刺JC?还想不想在影视圈混了!!!所以,当我们看到电影里有真JC出现,就应该想到:这个剧本有多难写! 那个牛逼的结构不可能有了,再去评判电影,没有丝毫意义。 所以《大赢家》只能是平庸的、努力的大鹏式喜剧,而已。 但即使失去了原作的精髓,类似“俯卧撑”桥段依然能让观众感到惊艳。没有原创能力,改编也束手束脚,只能靠照搬别人现成的桥段来讨好观众——这才是最可悲的地方。 大赢家?在某些方面,我们好像输的太多了!

 4 ) 【C+重述】大赢家:恰当的改编,碰上了不恰当的主演

在大东亚文化圈的范畴内寻找改编素材,是内地电影市场不可忽视的趋势之一。这其中固然有商业目的的考量(以同等或更低成本换回更成熟的内容),社会发展上的时间差,则是这一趋势得以形成的重要背景。

在这一基础上,随着影视工业的发展,限制创作者们的天花板就不再是原创力,而是本土化移植的能力——这与前者不在同一考量维度,但难度要相对低一些。

就《大赢家》而言,其原始文本《永不结束的游戏》出现在日本泡沫经济破裂前夜,“稳定中反日常”的母题有着一定的前瞻性和反思性,更有着明显的时代特征——长期稳定的社会环境和经济增长,并没有真正为个体注入活力,反而在某种程度上反对和消解了其独特性。

类似的状况在90年代后期至21世纪初的好莱坞也有过集中体现,从《美国丽人》《搏击俱乐部》,到《黑客帝国》乃至《通缉令》,都在书写不可逃离的琐碎日常和无法满足的精神欲求之间的矛盾关系。而在次贷危机之后,好莱坞电影则出现了旷日持久的,对社会资源再分配的阶级诉求。

考虑到内地社会文化的特殊性,尽管已经出现了“诗和远方”,对物质需求的追逐依然是进行时;这一群体特征——“格子间电影 Cubicle Movie”(语自Now You See It)——对既有规则的反思,也远没有成为真正的思潮。

但从《战狼2》的抗拆开场,到《大赢家》的劫案演习,或许某种群体无意识的先声也在酝酿之中。

【改编】

《大赢家》的改编是大致成功的:既没有明显的舶来痕迹(反例如《深夜食堂》),也没有古怪的架空感(反例如《动物世界》)。主要的不适应点之一,在于局长和刑警队长之间的关系,显得有些企业化,离传统印象中的警务上下级并不完全一致。

电影主要的讽刺对象是形式主义(毕竟这是官僚制的通病),但在新闻媒体的处理上就有点踩空了:无良媒体的概念虽然不会出现理解上的偏差(《肥龙过江》也刚刚用过),置于内地情景中却并不那么恰当。此处若改做公众号自媒体,将电视新闻报道换成短视频,似乎更加准确和得当一些。

这也是《大赢家》另一个问题的集中表现: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如何本土化移植,但在基于此的二次创作上,则并不尽如人意:多个支线情节有头无尾甚至无头无尾(例如严谨妹妹),使得故事主旨并不清晰,也减弱了电影的整体表现,从有力度的社会讽刺喜剧,在多数时间里更像是无目的的闹剧。

但除此之外,《大赢家》对一干次要角色的描写尚属准确。同类喜剧电影的一个常见误区,就是误以为打着“小人物”的旗号,就可以将其标签化功能化,反而丧失了烟火气。殊不知这些标签原本就应该是从言行举止中提炼出来的概括性描述,而非是以此去再定义角色——当然,这与演员的表演也不无关系。

得益于电影制作团队的成熟(于淼和李潇的搭档比《来电狂响》时要更有效;摄影高虎和两位香港资深剪辑师,林安儿和麦子善更是功不可没),所有的配角都有自己的高光时刻,并没有出现顾此失彼的状况。相对而言出彩一些的是孟鹤堂和代乐乐,但总体上还是非常平衡。

这里的一个难点在于顾客组的设计(孕妇和祖孙),相对其他角色要更处于状况外。《大赢家》并没有处理得很好,前者尚有吵架的底子在,后者则几乎完全定位失败,在故事/事故中只有作用没有位置,同时自身也没有什么矛盾得到了解决。

【主演】

和之前出演的多数电影类似,《大赢家》的最大问题,还是出在了大鹏自己身上:一半是因为选角,一半是因为表演。

选角而言,本土化改编不得不去掉了严谨的警察身份,让冲突仅仅留在了银行内部。这失去了让故事形成更大戏剧冲突的机会,同时也让主人公的身份背景出现了不必要的复杂性——尤其是退伍老兵。都市喜剧出身的大鹏自带“活泛”印象,“一根筋”的人设勉强搭得上线,但无论如何都不是出演这一角色的最佳人选。

这样一个角色,更适合一个需要转型的硬汉型演员,而非烟火气息浓重的“文员”。而在更大的范围内,吴京、张家辉或王宝强都曾经处在类似的阶段;而在《硬汉》中出演过类似角色的刘烨,更应该是最佳人选。这几匹骆驼即便瘦死,也完全扛得起这种玩票性质的喜剧电影。

尽管有着赵本山关门弟子的名号,“面瘫脸”的大鹏却并不像个传统的喜剧表演者。他的冷幽默在《屌丝男士》这样的段子集里并不违和,因为它和《屌丝女士》一样,是依靠其举止言行的出其不意,与配戏演员的反应而形成笑点的,不需要主角自身有多么夸张的肢体或表情。

换句话说,能把《屌丝男士》拍到第四季的大鹏并不缺少喜剧才能,但他不是喜剧的中心,段子才是。

而对于大多数喜剧电影来说,拥有一个能够从头carry到尾的喜剧明星,才能真正值得观众投入。

绝大多数演员的表演,大致都能归纳为以下几个类型:我在做我;我在做戏;瞧,看不出我在做戏吧;瞧,我在做戏耶;我没在做戏;千万别让人看出我在做戏。前三类往往更会讨好观众,甚至是各大奖项的常客;后三类就让人有点糟心了。

而放不开/不敢放的大鹏,经常在最后一类打转转。这对于一名普通演员来说或许是必经之路,但对于喜剧演员来说,是避之不得的死穴:在喜剧中,能放得下身段和夸张起来,是至关重要的。大鹏在海报上露出的大笑表情才是观众和喜剧所需要的,但在正片中他却似乎羞于露出自己的这一面。

当搭戏的柳岩也比大鹏这个第一主角更有意思时,观众自然就会失去对他的兴趣。

如果说他想和郭涛一样,不想(只)做一个喜剧演员,这并不会构成什么很大问题——《我不是潘金莲》中的角色就是一例——但这对他的喜剧才能显然是一种浪费,比起德云社/“喜剧人”捧出的各路星星,他更有撑起内地喜剧大旗的底气。

“小人物”并不是角色可以平淡无奇毫无起色的托词:绝大多数的周星驰电影都是小人物,但你不会觉得这些形象缺乏特点。就大鹏而言,以他的外形和头脑,完全可以参考7080年代的许冠文,学习如何在“不起眼”和“夸张”之间把握分寸。

【总结】

《大赢家》远不是一部失败的改编电影,甚至不是一部失败的喜剧。优秀的镜头、剪辑和本土化内容,极大地弥补了电影在故事情节上的缺憾(包括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在内的多处情节转折显得非常无厘头),以及主演大鹏在表演上的不足。

虽然不是什么值得过多关注的话题之作,但《大赢家》基本对得起90多分钟的时长;而大鹏自己,似乎有两条路可以选,要么向内磨练演技,尽早从喜剧圈脱身;要么大方放弃无意义的克制,补齐自己在外放型表演上的缺点,成为货真价实的内地喜剧一哥,也不算辜负柳岩如利智“利美人”一样,多年如一日的支持和力挺。

 5 ) 认真你就输了?那不一定,但一直认真你肯定会赢

抢银行吗?很认真那种

说下这个片子。《大赢家》。

与春节前后类似,免费看电影,感谢平台。但不要以为免费,就可以因为面子工程搪塞过去,不可能的。就像电影的主题一样,任何情况下,我们必须要认真对待。始终要牢记,一部电影是要给观众看,不能有“拿人手短,吃人嘴短”这种心理,能否让观众满意,才是根本。

从个人的观点,《大赢家》算是一部合格的喜剧片,观影过程很轻松,得益于原版不错的底子,本着不“一捧一踩”的原则,这里只是就事论事。 电影我给3.5星,正片三星,有不足之处,也有无能为力的地方,退一步,喜剧片以视频播放的形式折损率不高,能看个乐,打发时间可以,加分


区域化革新

这部电影是翻拍,毫不回避,有一部韩国电影叫做《率性而活》,也有一部日本电影叫做《游戏的时间不会结束》,确切的说,是日本1985年的同名小说,有兴趣的可以了解一下。(片中这么一根筋的角色,典型的“死脑筋”日本人)

有些朋友总是抓着“翻拍”这个梗不放,其实duck不必,“翻拍”不是原罪,但也不是万能,还是要看翻拍的目的性和需求性,从这方面来判断一部电影这样的做法是否值得。

一般情况下,翻拍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技术性翻拍,一种是区域性翻拍。

★技术性翻拍比较好理解,对老片的翻新,或者有导演觉得换一种方式,我能比前辈拍得更好,比如徐克翻拍胡金铨经典名作的《新龙门客栈》,根本是两种类型的作品。

如今这种翻拍又有了一个新名词,叫做“重启”,所以大家就明白这种现象的普遍性了。

★区域性翻拍更好理解了,就是跨地域甚至跨区域的拍摄,太多的例子不胜枚举,不过这样的翻拍也是最容易趟雷的所在。

把一个故事从一个地方搬到另一个地方就可以了?显然不是,成功的例子就是《无间风云》与《无间道》之间的区别,失败典型就是中国版《深夜食堂》。成功与失败的原因都一样,就是“本土化”是否成功。

不过比起这些优劣鲜明的翻拍作品,更多的区域性翻拍作品其实难以界定,这其中既有票房超过10亿的《误杀》,也有商业表现一般的《破·局》,二者的共同点,就是把一个翻拍的故事,放到其他国家,这就很难说了

这些作品因为故事限定的原因,无法本土化,用泰国或者大马作为背景一言蔽之,那还拍个什么劲儿?但这些作品其实不难看,也有自身特色,您说这样的翻拍应该吗?该不该拍出来?也是很纠结。

所以,从这一点来看,我是要站《大赢家》的,因为这部电影敢把这样一个故事放在本土,虽然是一场演习,但也是正面表现抢银行内容的,而且一度让JC叔叔很是下不来台,有一定的讽刺效果,最后还是“反派获胜”。

电影这个故事没有完全照搬,也没有为了逃避电检跑到外国,用自己的方式演了一出内地版“游戏的时间不会结束”,这是区域化革新。

但是,看过原版的朋友会了解,讽刺效果很强,这位越是来真的,就越突出官僚的浮夸。到了这里,显然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进行了微调,,淡化了原版对系统的讽刺,对我们身边、生活中一些不正之风进行了侧写,用一个小人物励志进行了反衬。

对于此,你可以说是避重就轻,也可以说是本土化,总之在可行范围内选择了一种自己的方式去呈现,这比于淼上一部《来电狂响》单纯的照搬要强。


脱力式无能狂怒

然而并没有没什么卵用,作为喜剧片,不搞笑的话上述一切都是白搭。

典型的小人物喜剧,也可以说对于主演大鹏来说,很适合这个角色,某种程度上本片与他上一部《受益人》有异曲同工之处,都是笨手笨脚且很“轴”的角色,一个与周遭格格不入的杠精,把一场假的抢银行演习演成了真的,大鹏演这种“欠揍”形象太合适了。

假戏真做,舞台剧式的小空间群戏,原版的佳构特色成就该片的错位喜剧属性,就是在在主流环境氛围下,主角所坚持的一切都是“错的”,但他没有放弃主见,反而一直坚持,随后在故事发展中再一点一点不断改变环境氛围,进入到自己的节奏中,这是错位喜剧的典型特征。

而“错位”带来的另一个特色就是脱力幽默。

主角的行为推动故事发展,在小空间建立的秩序,一切都被代入到主角的节奏中,如此错位反差下,格格不入的环境氛围让大伙都变成了“吐槽党”,唯有主角依旧沿着自己的方式我行我素,让所有的针对泥牛入海,最终脱力。

双方的行为和动机是相辅相成的,单独拿出来相当无趣,唯有组合在一起才是趣味点,比如张子贤的牺牲梗,代乐乐的强X梗,这种“无能狂怒”的地方是最好笑的。

然而问题来了,第三幕的转折是相对突兀的,就是人质的斯德哥尔摩式反映,电影只是解决了代乐乐留下来的问题(小哥哥来了),对其他角色并没有突出呈现。虽然可以说的过去,但剧本第二幕与第三幕之间生硬的摩擦感还是明显的。

我们可以参考一下“尼克弗瑞”的经典之作《王牌对王牌》,后者在第三幕之后让所有人质很自然的产生了斯德哥尔摩式转变,得益于主角对自己清白身份的坚持,以及在窗口面向媒体的慷慨陈词,让原本格格不入的环境氛围瞬间进入到自己的节奏中。

所以本片的转折可以说的通,但缺少上述那一段“带节奏”的效果(只是用妹妹嗓音的梗来充当转折),所以才会生硬,假如把大鹏最后那段发自肺腑的个人独白提前,作为二、三幕之间的转折点,效果会更好!


何必认真

说回电影的主题,《大赢家》依然是一部讽刺喜剧,只不过淡化了原本对系统的讽刺,而是对我们日常处世哲学中不正之风进行了批判。说白了,就是在一个受限制的环境下,自由表达的最大限度了

一个努力工作的人,任何事情都一丝不苟,反而成了异类,经验主义、形式主义充斥其中,这样一个环境,这是电影的所要表达的。

电影的主题是浅显易懂的,就是要反驳的这种形式主义,但没有对立。说句不好听的,这是人类社会属性阶级化的表征之一,尤其是我们在儒家氛围下,是自古以来追求中庸之道而产生的副产品:

差不多得了,凑活了、得过且过、何必认真、你咋这么较真?就这样吧!这种词我们不单听多了去了,实不相瞒我自己有时也这样。。。

这是因为我们的中庸之道,在很多情况下会被曲解乃至故意滥用,就拿“认真”这件事来说,发挥作用是需要分场合的。比如开玩笑的场合,你如果过于认真,肯定有人说你真人太较真:“何必认真呢?”;但如果是在奥运会比赛现场,假如有人说“何必认真呢”,那人绝对会挨揍的。

对于“认真”两个鲜明特点的例子,相信绝大多数朋友不会用错场合,但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的周边并不是如此鲜明的特征,反而是更多的是那些模棱两可的环境,比如演习、应付检查、做汇报这种,很容易让“认真”或“何必认真”用错地方,所以也就出现了形式主义、浮夸风、糊弄事等等。

这种“副产品”是不正之风,但说实话,大多数情况下也是无能为力,这种根深蒂固的处世风格,可不是朝夕就能说改就改的,别说我们,全世界也都这样。

就拿近期某些事情来说吧,我们跟外国很多地方都犯了同样的错误:假如早点认真对待,也不至于搞成现在这样。这是什么?经验主义啊、得过且过啊。

所以才会出现本片这样的讽刺、反衬效果,通过戏剧化的方式,刻画努力奋斗的小人物,让其最后获得成功,来达到电影的目的,用喜剧和励志来淡化说教,这就是讽刺喜剧的魅力。可惜结尾正能量来得有些突然,这是我们电检大环境下的唯一过*审方式

想起了一些老相声,侯宝林的《打百分》,高英培的《欢迎批评》《不正之风》等,不正是如此吗?只不过跟高英培和姜昆相声不同的是,后者大家都是正能量,主角都是反面教材,最终通过自食其果的出洋相笑料,来达到讽刺效果。本片则正好相反,主角才是正面教材,很典型的正能量。

但不要忽视正能量的背后,是一个个的反面教材,这起假戏真做的“作秀”结束之处,不少当事人要倒霉喽。


综述

最后还要说下在线看电影这种形式。其实个人不太习惯用手机看电影,还好西瓜视频有投屏效果,我看得是“大屏”。

抛开观影习惯和特殊事件的影响,不容置否的是以后这种形式会越来越多,家庭影院甚至移动平台,也无需吐槽。我虽然喜欢进电影院看电影,但并不是“大银幕原旨主义者”,反而更喜欢在家看片。

我一直坚信,电影院不会消失,反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大银幕和小荧幕之间的差别会越来越大,无论是3D、激光IMAX还是VR,大银幕体现的是小荧幕无法达到的奇观效果,诸如复联4这种大片,李安去年也开拓性的尝试了120帧电影,无论成功与否,这些非常适合去电影院“朝圣”。

而其余电影,就有很多选择渠道了,《大赢家》这种喜剧片以网络形式上线,效果也挺好,并不是说喜剧片、剧情片以后不适合院线,而是多种选择,毕竟这种作品,不同媒介渠道之间,折损率不高。

所以不要瞧不起网络发行的电影,之前有个词叫做“网大”,恐怕业外朋友不了解,这是贬义词,是院线的人对网络发行电影的一种鄙夷。电影都一样,只不过发行渠道不同而已,而有的烂片,他们只是不配叫电影而已。

所以,谁不喜欢在家看电影呢?


公号:电影文酷

dreamcrowflim

微博:乌鸦·火堂

 6 ) 一个“轴”人对抗一个世界

改编自都井邦彦的小说《游戏的时间不会结束》(1985)。原著电影化的顺序为:日本版《永不结束的游戏》(1991)、韩国版《率性而活》(2007)、中国版《大赢家》(2020)。

中国版的改编把银行劫匪的扮演者从警察换成了银行职员,开场就跟随主人公“严谨”观察了一家银行网点的日常工作和职场环境,直击300万银行从业者的内心。

抛开结尾强行把主人公的人际关系和谐成“人间处处有真情”的状态,中国版的改编是相当成功的,不仅因为表演细节上做了本土化的处理,更重要的是,比之前版本更加突出了主人公的“轴”,以及如何用“轴”对抗和改变着外界的态度。

在模拟演习中,最关键也是最困难的一环,不是演习本身,而是如何说动一群“随便”的人,让他们相信大家此刻一起做的事情是有必要、有价值的,是值得用最认真的态度全力以赴的。打劫财物也许只要用枪抵住一个人的头,而坚持信念可能需要向全世界宣战。

当然,光靠“说”是不能服众的,还得靠“做”,也就是过硬的实力。严谨在演习前做足功课、计划周详,过程中发挥稳定、不卑不亢、能打能抗,对内控制人质情绪,对外防备警察偷袭,以一人之力周旋一众特警,来一人“杀”一人,来一队“毙”一队。专业加执着,赋予严谨向全世界宣战的勇气,把原本的“走过场”变成一场真正的演习。

严谨最后的两张底牌非常精彩,高超的犯罪技巧给本片在荒诞感之外又注入一层悬疑元素。“谁说劫匪只能有一个了?”于海娇入伙充当“内鬼”,大大加强了严谨的战略纵深。最后一招声东击西、调虎离山,成功拖到演习结束。

躲在天花板的隔层上,是这两个“轴”人最幸福的时刻。躲在这里,他们仿佛可以暂时避开外界的质疑与袭扰,仿佛可以暂时卸下抗争的紧张与疲惫。虽然两个人挤在一个小小的空间,但他们仿佛拥有了整个世界。

说说我自己对“轴”这个事的看法。

影片中,严谨的“轴”具体表现为不通人情、不随大流,大家都觉得可以“随便”搞的事情,他非得拖着大家一起“认真”干。在高度依靠人与人分工协作的社会里,这似乎并没有什么值得提倡的。因为如果你不通世故,那么他人就会担心与你的沟通成本过大,从而不愿意把你纳入协作体系,导致你更加难以整合资源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但是,我真正想说的不是“轴”的具体对象,而是“轴”这个动作本身。一个人前进的源动力少不了信念,而信念都是“轴”出来的,不“轴”的信念是无法真正支撑一个人的精神世界的。

比如犹太教的安息日传统就很“轴”,要求信徒在周五日落到周六晚上都不能劳作,只能休息和敬拜上帝。虔诚的犹太教信徒在安息日甚至不能开关灯、打电话、开车、出远门,更不用说娱乐活动了。安息日的规定来源于犹太教信仰中的创世论:上帝用六天创造世界,第七天休息。信徒守安息日,实际上是在纪念上帝创造世界,从而与上帝之间建立起了某种联系。于是,之前六天的辛苦工作也不只是繁杂琐事、柴米油盐了,而是为了给安息日敬拜上帝做准备。虽然安息日的规定看似很“轴”、很不近人情,但日常生活就这样被赋予了一层神圣的意义。

我想起了一个发生在我身上、对我触动很大的故事。那是在我读小学的时候,在一堂数学课上,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一道命题,然后发问:认为这个命题正确的同学请举手。下面只有稀稀拉拉几只手举了起来,其中包括我。老师不置可否地笑了笑,又追问道:这道命题真的是正确的吗?大家再想想看!老师的反问语气似乎在暗示着这道命题的错误,刚才举着的几只手先后放下了,只有我仍然举着。老师扫了我一眼,加重语气命令道:谁觉得这道命题正确的给我站起来!毫不犹豫,我站了起来。老师看着我,走下讲台,快步向我冲来,握起我的手,说道:全班只有你一个人回答正确!

如今,许多年过去了,我连青春的尾巴都快抓不住了。但是,无论走到哪一天,我依旧还会是那个课堂上独自举手、独自起立的少年。

 短评

看到南京,真要老泪纵横。大鹏又挑准了一个升斗市民来演,轴到几乎失真,于是一开始故事可以架空,人情可以荒唐, 就连戏中人都在嘲弄,但事先张扬的错谬与尴尬,还是给几个包袱制造了足够的反差。鸡汤泡得有点着急,但万家灯火中的一点失落,还是勾起些许伤怀。从蛮牛一样的严谨里争一份尊敬,非常童话,但也许演到底,别人的故事也还是讲成了自己的过往吧。大鹏跟柳岩的银幕官配挺好嗑的。另,意想不到的强奸戏真笑出来了。(看来是翻拍,到时找原版瞅瞅。)三星半。

4分钟前
  • Mr. Infamous
  • 还行

抢银行的套路不算新鲜,以演戏的方式来抢就有点意思,本该走个形式草草收尾,偏偏假装劫匪的银行职员假戏真做,万分投入,当所有人都在演戏或是看戏的时候,只有他自己最认真最严谨,鲜明的立场反差导致了荒诞的喜剧效果,从劫持人质到打击特警,越来越入戏,也越来越真实,而个人的真实反而能看出很多人的不真实。大鹏本就自带喜剧感,主角叫严谨,演得也很严谨,他将劫匪的穷凶极恶透过黑色幽默的形式演绎出来,这一点既好笑,却又能引人深思。我们常说认真你就输了,但认真的严谨反倒成了最后的赢家。97分钟下来哈哈一笑似乎云淡风轻,回头再想五味杂陈,也许,这就是相对高级的幽默吧。

9分钟前
  • 独狼映画
  • 推荐

也算某种程度上的架空剧了,可惜架劈岔了。“大鹏系”喜剧的正常水平,硬挠观众痒痒那种。

13分钟前
  • Marni
  • 较差

银行职员和警方一起演习抢银行🏦,刚开始所有人都没当回事,但是职员严谨特别认真,最后警方和职员还有客户都认真地完成了演习。好有意思的题材。

16分钟前
  • 别叫我起床
  • 推荐

我只看了20分钟,坚持不下去了,好尬

20分钟前
  • 恍惚
  • 较差

看了半小时,烂到天际,希望大家看到我这条评论,能够及时退出,节省自己的时间

22分钟前
  • 泡泡茶壶
  • 很差

这是一个连城市名和银行名都不能用真的创作环境,不敢太认真,也不允许胡闹,翻拍(不是我说的哦)和开心麻花(万语千言一句话,正能量)成了内地喜剧电影唯一出路,本片终于集齐两张王牌。

24分钟前
  • 哪吒男
  • 还行

对手是《囧妈》,它是大赢家。

27分钟前
  • [未注销]
  • 还行

不错不错▹▸于海娇喜欢严谨看出来了但是她也是帮凶倒很意外▹▸录制的视频说的那些事情其实都是误会也让我意外还莫名有点感动虽然一开始也在想严谨父母看上去不像会对他很冷漠那种啊▹▸严谨趴下做俯卧撑是寓意强奸 真的是笑出声🤣我觉得这部戏真的挺有意义的有很大的讽刺意味在里面 真敢拍啊全程都替警察尴尬太不把演习当回事儿了演习就该认认真真生活中我们各种演习都不太认真就是缺少真的认真的那么一个人PS. 现在群众防范意识那么高的吗 因为一个人可疑就打电话举报啦??可怕🥴

29分钟前
  • 漫漫云端
  • 推荐

百姓心里的脍炙人口,绝不是装装样子。人民眼中的喜闻乐见,决不能是走走过场。当金钱利益捆绑了人心,一定有人顶风作案。当人情冷暖陷入了昏迷,必须有人排除万难。我们将本该给生活的漫不经心给了工作,把本该给工作的严肃认真给了家人,而我们总有一天会明白,人生的输赢只是表面,最难得的是心安。虽然是翻拍片,但依然值得尊重,关键在于其故事内核是当代中国喜剧片中最缺乏的“社会理想主义关怀”,也就是说,当一位堂吉诃德式人物出现在真实生活中,我们究竟是进行自我反思,还是开启群嘲模式。这当中既包含了群体对个体认知的尊重,也包含了对社会运行法则正在逐步失效这一事实所进行的思考。立意虽好,卖相确实不佳,几个社会价值观的融合做的不好,很零碎,笑点多但都十分尴尬,基本属于四线城市脱口秀的级别。不过大鹏柳岩CP真的挺甜,三星。

33分钟前
  • 拔剑四顾心茫然
  • 还行

一分钟就看出是翻拍韩国电影

38分钟前
  • Tri玄
  • 还行

虽然说是翻拍的,但是确实不错,喜剧外壳下的人性,大鹏老师还是有进步!

41分钟前
  • 蒋浩
  • 力荐

“让lingdao先死!”3.5星,原版剧本很厉害,但翻拍不是原罪,区域化革新才是可取之处,因为这是华语片中少见的正面描写抢银行的过程,而且是“反派”胜利,更点出了形式主义和得过且过的风气,在受限的环境下挺讽刺挺大胆。错位喜剧的反差效果配合脱力幽默,强X戏那段最搞笑,第三幕斯德哥尔摩式转折突兀,结尾正能量来得也过于突然。电影值三星,退一步,喜剧片以视频播放的形式折损率不高,能看个乐,打发时间可以,比那什么强,加分

45分钟前
  • 乌鸦火堂
  • 推荐

大写的尴尬。

46分钟前
  • 放开那个浪味仙
  • 还行

这个长假放的真是救了大鹏和徐峥……

47分钟前
  • 城南草木生
  • 较差

西瓜视频在线免费的这种方式非常值得好评,虽然支持知识付费,但是和家人在家看一场新的电影,准备好零食饮品,一家人温馨的围坐在一起,不好吗,不会像电影院一样开场炸耳的广告,途中的电话铃声,叽叽喳喳嘻嘻哈哈,最讨厌的是踹座位的后排,拍的好的影片会是欠一张电影票,拍的不好的就是浪费了一次饭钱。虽然是翻拍韩国电影《率性而活》,但还是挺好的。

48分钟前
  • Leon·Yang
  • 还行

这世道,大多数人都活得轻省而浮躁,相反,认真的人不讨喜,严谨的事不受理。电影呈现一个小人物身上的“轴”,即使是演习,也有种韧劲儿,这或许是现代人所缺失的东西。PS:那一排特警肌肉小哥我都太可了。

51分钟前
  • 不良生
  • 还行

张子贤再提大鹏主演档喜剧,其演技越来越耐看了。不仅成功演绎了在《受益人》中的诈骗犯,这次他又被分配了正面的角色,塑造了非常丰富的人物形象,油腻中带着睿智。故事向喜剧,比起抛旧梗,很多反差梗更让人耳目一新;一场虚拟警匪对决下的人性喜剧,轻松又严肃,给我笑死了,哈哈哈!

55分钟前
  • 光士源
  • 力荐

还行。翻拍韩国率性而活翻拍日本永不结束的游戏,致敬香港人民英雄致敬热天午后有个愿意主动陪你抢银行的心上女孩真让人嫉妒臧鸿飞演张驰?哈哈哈

60分钟前
  • 深水酒
  • 还行

没看过日版原作,看韩版时就觉得设定有趣,可是中国版对喜剧的理解还是不在一个层级。问题还挺大的,整体过于散漫,如同过家家般尴尬,节奏也有问题。演员没能很好地理解角色,对人物塑造只是浮于表面的空洞。对于斯德哥尔摩症候群的人质转变亦缺乏顺理成章的过渡,里面所有人物都不能让我信服。

1小时前
  • 大奇特(Grinch)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