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侠:侠影之谜(国语版)

科幻片美国 / 英国2005

主演:克里斯蒂安·贝尔,迈克尔·凯恩,连姆·尼森,凯蒂·霍尔姆斯,加里·奥德曼,基里安·墨菲,汤姆·威尔金森,鲁特格尔·哈尔,渡边谦,小马克·布恩,莱纳斯·罗彻,摩根·弗里曼,拉里·霍尔登,杰拉德·墨菲,柯林·麦克法兰,莎拉·斯图尔特,加斯·刘易斯,理查德·布雷克,拉德·舍博德兹加,艾玛·洛克哈特,克里斯蒂尼·亚当斯,凯瑟琳·波特,约翰·诺兰,杰克·格里森

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

播放地址

 剧照

蝙蝠侠:侠影之谜(国语版) 剧照 NO.1蝙蝠侠:侠影之谜(国语版) 剧照 NO.2蝙蝠侠:侠影之谜(国语版) 剧照 NO.3蝙蝠侠:侠影之谜(国语版) 剧照 NO.4蝙蝠侠:侠影之谜(国语版) 剧照 NO.5蝙蝠侠:侠影之谜(国语版) 剧照 NO.6蝙蝠侠:侠影之谜(国语版) 剧照 NO.13蝙蝠侠:侠影之谜(国语版) 剧照 NO.14蝙蝠侠:侠影之谜(国语版) 剧照 NO.15蝙蝠侠:侠影之谜(国语版) 剧照 NO.16蝙蝠侠:侠影之谜(国语版) 剧照 NO.17蝙蝠侠:侠影之谜(国语版) 剧照 NO.18蝙蝠侠:侠影之谜(国语版) 剧照 NO.19蝙蝠侠:侠影之谜(国语版)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7-21 05:38

详细剧情

布鲁斯 韦恩(克里斯汀•贝尔 Christian Bale 饰)童年亲眼目睹了父母在高谭市街头被歹徒枪杀,韦恩充满怒火。在继承了父亲亿万家产后,韦恩开始环游世界,希望凭自己的力量复仇和打击犯罪!

 长篇影评

 1 ) 《蝙蝠侠:侠影之谜》中你可能错过的隐藏细节

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的黑暗骑士三部曲第一部《蝙蝠侠:侠影之谜》,是影史上最具深度的超级英雄起源电影之一。本文将带大家浅谈影片主题,找出电影内外你可能不会注意到的隐藏细节。

克服恐惧,就要成为恐惧

全片围绕着一个主题——恐惧

正反派角色的发展都是由他们与恐惧的关系展开的。

“蝙蝠”是布鲁斯·韦恩小时候内心最大的恐惧

父母的死,在他心中正是由于他惧怕舞台上的蝙蝠形象,提早离开剧院而间接造成的,这让他对蝙蝠的恐惧蒙上了一层憎恨

为了克服自己的恐惧,他选择的方式却是——成为恐惧,因为害怕蝙蝠,所以他偏偏要做夜里行事的蝙蝠侠,甚至利用声波吸引蝙蝠行动,将恐惧作为自己的武器。

影片中的反派都在利用恐惧达到自己的目的。

忍者大师以散播恐惧来摧毁城市;

法尔科恩依靠恐惧得到权力;

而稻草人则利用恐怖幻象来对付敌人,甚至自己就是恐惧本身(这一点与蝙蝠侠相似)。

托马斯·韦恩临终前,对小布鲁斯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不要害怕”

忍者大师与蝙蝠侠最终大战时,也对布鲁斯说了同一句话。

但此时的布鲁斯已经不是当年被恐惧和仇恨充斥的小孩,他拥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黑暗,因此最终战胜邪恶,拯救了整个城市。

致敬漫画

作为探索蝙蝠侠起源的电影,影片剧情主要参考了讲述蝙蝠侠初出道经历的漫画《蝙蝠侠:元年》

每一个蝙蝠侠起源故事,少不了小布鲁斯目击双亲被杀的名场面。

高谭市的单轨列车,曾出现于《元年》的第一幕。

在《元年》中,腐败警察佛拉斯骚扰他人,乐于滥用权力,戈登毫不掩饰自己对其行为的厌恶。

蝙蝠侠利用靴子上的声波装置召唤蝙蝠,分散警察的注意力,这个桥段正是来自《元年》。

与《元年》结尾里一样,电影的结尾中戈登提及到一名自称“小丑”的罪犯。(漫画里提到小丑扬言要对哥谭市的水库投毒,与电影中忍者大师的阴谋一样)

小丑预告

在影片结尾中,蝙蝠侠从戈登手上接过一张小丑卡,这张卡牌是一个名叫J. Kerr的警察找到的。

J. Kerr是小丑(Joker)的别名之一,两个名字的读法也十分相似。

此处意味着,这位J. Kerr可能是小丑安插在警察局里的卧底,甚至也可能是小丑本人,毕竟在续集《黑暗骑士》中小丑就假装成了警察企图刺杀市长。

不死之身

影片中,杜卡再次出现在布鲁斯面前,揭示自己才是真正的忍者大师雷霄古

雷霄古对布鲁斯说:“也许忍者大师不会死?也许他有特异功能?”,呼应了漫画中忍者大师的不死之身。

在漫画里,忍者大师是一个活在世界上数百年的魔王,依靠拉撒路之池延长寿命,这个地方能治愈他所有的创伤(包括死亡),而使身体能恢复到壮年。

第四个反派?

影片中除了黑帮大佬卡迈恩·法尔科内、稻草人、忍者大师外,还有了一位著名的DC反派——维克多·扎萨斯,出现在稻草人克莱恩医生初次登场的法庭场景中,克莱恩为黑道杀手扎萨斯做假口供辩护,让其转送到阿卡汉精神病院,免于承担杀人罪名。

标志性的光头,脖子上可见刀疤

在漫画里中,维克多·扎萨斯是一名连环杀手,每杀一个人就会在身体上留下疤痕作为记号。

在影片的后期,忍者大师引发阿卡汉病人逃脱,扎萨斯再次登场,意欲袭击瑞秋和乔佛里,最终被蝙蝠侠制服。

歌剧隐喻

看过漫画的人也许知道,小布鲁斯失去双亲前观看了电影《佐罗的印记》,从而驱使他效仿这个蒙面英雄的形象惩治罪恶。

而在影片中,布鲁斯与父母观看的是歌剧《梅菲斯·托费勒》(Mephistopheles)

剧情取自诗剧《浮士德》,讲述魔鬼企图通过帮助浮士德实现愿望,以此腐化浮士德的故事,在故事的结尾,浮士德没有败在魔鬼的诱惑中,而是转而相信上帝。

《侠影之谜》的剧情某程度上对应了这个故事,布鲁斯(浮士德)接受忍者大师(魔鬼)的训练后,得到能力上的升华,但并没有追随组织的理念,而是用自己的方式追求正义,化身为蝙蝠侠(上帝)。

意想不到的选角

是否觉得韦恩企业的白发CEO有点眼熟?

他正是《银翼杀手》中仿生人罗伊的扮演者鲁特格尔·哈尔。

事实上,《银翼杀手》是诺兰非常喜爱的电影,该片更是他拍摄《侠影之谜》的“模范样板”。在电影开拍前,诺兰曾组织全体剧组观看了《银翼杀手》,借鉴其中黑暗破败的视觉风格来打造罪恶之都哥谭市的风貌。(甚至女主角也叫瑞秋)。

也许你在初次观影时并不知道,影片中在天台遇见蝙蝠侠的小孩,后来成为了《权力的游戏》中令人恨之入骨的乔佛里·拜拉席恩

导演的叔叔约翰·诺兰,在影片中饰演了韦恩企业的高层之一。

高谭市水务局的技术人员之一,是诺兰首部长篇作品《追随》的男主角杰里米·西奥伯德

高级餐厅中的女客人之一,是《追随》的女主角露西·拉塞尔

隐藏的蝙蝠

除了影片中的细节,电影的原声音乐大碟里也隐藏了有趣的彩蛋。

看看歌单里的词汇,是否觉得自己瞬间不会英语了?

这是因为曲目的名字都来自不同的蝙蝠品种,再留意看歌单中第4至第9首音乐的首字母,它们刚好拼成了"BATMAN"

文 | 彩蛋君KL

【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授权】

个人公众号「电影彩蛋堂」(movierush),专注分享电影彩蛋。

 2 ) 我是来吐槽瑞秋的

   很激动地在电影院看了黑暗骑士崛起,听说第二部更好看,于是索性从第一部看起了。
  没想到那个演员居然还能演忍者,他不就是love actually里那个妻子过世然后跟继子一起生活的那个父亲么。很喜欢他的说。
  第一部是七年前的了,有些情节好像模糊还有些印象,但是大多还是记不得了。看下来,感觉确实不如第三部好看,于是还是打四颗星吧,哈哈,把五颗星留给今晚上准备看的第二部。

  不过,我很不喜欢瑞秋啊!!!
  那些说什么放弃私仇的都是冠冕堂皇的话,设身处地地想,想要报仇是非常能够理解的一个行为,尼玛有什么资格还甩别人两个耳光。
  好吧,你不知道他的身份,各种吐槽挖苦,这也就算了,不知者不罪。
  但是!当知道了他的身份后,我还以为他俩就在一起了,那倒也罢。结果脑残般来一句,自己喜欢的那个bruce还在世界的某个角落。
  我!!!擦!!!
  突然想到前段时间很火的那个阿三吐槽女友的。
  如果你是平凡人,女友就会说你怎么这么没有用!!我不要跟这么懦弱的男人在一起!!如果你是蜘蛛侠,女友又会说,我只想要平凡人的生活!!!
  我靠,看来英雄身边的女人,都不怎么样。

 3 ) Batman Begins

   三部曲就要结束 大部分地区已经上映 中国香港更是比全球提前一天上映。 而苦闷的中国大陆 对于此片的上映仍是扑朔迷离 有的说已经过审 有的说题材敏感上不了。而在没有片看的 某局保护的国产电影保护月 我也只能看看前两部了。

  这是第二遍看 侠影之谜(开战时刻) 其实这两个名翻译的都不错。影片前半段大多在描述韦恩的心理变化 诺兰依旧运用了他所擅长的碎片式的表述手法。但这前半段的节奏绝不拖沓 仍旧伴随着剧情的发展 详细讲述的蝙蝠侠的诞生 将这一人物的内外都清清楚楚的刻画出来。

  来到后半段 就是商业片所应具备的大战 在这里各种蝙蝠侠的装备一一展现 完全不走老版蝙蝠侠的套路 都是极具现代化的装备 完全满足了观众的好奇心。 后半段的动作戏显然不算好 打斗也不算有特点 可这并不是一部动作片 再加上各种装备的运用和戏剧化效果 这后半段的大战仍是看得很爽。

  此片的唯一缺陷是 爱情的那条线貌似把握得不太好 在结局处的仓促交待也很别扭。

  最后 希望 The Dark Knight Rises 早日在大陆完整上映。

 4 ) 绅士的老人

蝙蝠侠5里头的老管家,对老爷少爷忠心的一塌糊涂,遇上什么事儿都极其耐心,天掉下来了也依旧风度翩翩,鼓励之余还不忘幽默一把,沉稳处事冷静善思,对关心的人始终信任不放弃,总结一下:简直就是一绅士。眼神里流露的善良与关爱,还有坚定不移的信赖,对着谁谁不会融化呀!而布卢斯聪明的父亲只会说:It's ok!空洞而乏味!就像持枪抢劫夺取布卢斯双亲之后,警官面对无助的孩子说的话一模一样,It's ok!!反复说了很多次。一次如果是安慰,多说则无意。虽然父亲会用善意的谎言掩盖布卢斯的恐惧,用身体挡了射向妻子的第一颗子弹,却丧失了抚平儿子心里创伤的机会和把握他人生方向的使命。倒是老管家,在关键时候总是能够用精准的话刺激少爷,比如那场火灾中布卢斯被木条压昏在地上的时候,老人说:你成天健身连木头都抬不动?一句话把原本想要放弃的少爷从恍惚中重新又拉了回来。简直就是智慧老人的化身嘛!!也是他告诉少爷不能整天睡到下午三点,一个么有社交的富家公子会引起大众的怀疑!!年轻的少爷么有想到的琐琐碎碎事儿老人都为他考虑的面面俱到。处处维护少爷的他,唯一一次训斥布卢斯是为了点醒少爷不要败坏了韦恩家族的荣誉和尊严。

好爱这样体面、修养好、懂得在不适当的时候适当的调侃的绅士老头。英国是不是盛产这个类型啊,还是已经最后一批都赶不上了,拉拉拉,要去伦敦抓紧。。。。

 5 ) 蝙蝠侠的开战时刻,诺兰的开战时刻

现在回过头来看,2005年的《开战时刻》对于诺兰职业生涯的意义非凡。他的处女作《追随》那时还不广为人熟知,成名作《记忆碎片》虽然技惊四座,但随后的《失眠症》明星云集下作为翻拍作却不温不火,他究竟是一颗流星还是恒星尚无定论。毕竟,导演一两部亮眼的作品之后泯然众人的例子并不算少,远的不说,尼尔·布洛姆坎普在令人惊艳的《第九区》之后就几番挣扎再无佳作,邓肯·琼斯虽然一开始也有质量不错的《月球》和《源代码》,但在平庸的《魔兽》之后几乎断崖式下跌。

真正的才子和江郎之间,云泥之别,只有长跑中才能真正优胜劣汰。但在那个时刻挑战蝙蝠侠系列的三十出头的诺兰,和刚接下魔兽的琼斯的水平高低并不显而易见。小成本独立电影有让人叫绝的新意固然会赢得喝彩,但是商业系列大片是另一类东西,首当其冲的是自由度的限制,你不能随心所欲的设计电影的内容和架构,必须遵循一些已有的俗套——无论是蝙蝠侠的形象习惯还是魔兽的族群关系,但是在俗套限制之下的创新能力才是一个真正的好导演需要做到的。于是,有很多也很有才华的导演因为想要自由永远游离于主流商业电影之外,拍一些小众的艺术片,也的确有小众的拥趸,这选择无可厚非,但我始终觉得接受媚俗的挑战拍出既有深度又能卖座的导演更值得敬佩。

在拍摄花絮的某部记录片中,DC漫画的一个负责人回忆说诺兰找到他的第一个问题是:蝙蝠侠标志周围的那圈黄色能否去掉。任何熟悉提姆波顿的老蝙蝠侠系列电影的影迷都不会忘记那圈黄色,它甚至是第一部蝙蝠侠蓝光套装的封面。这是诺兰给蝙蝠侠系列打下的第一个风格烙印。黄色的亮标充满了童话般的孩子气,而提姆波顿标志性的童化般“孩子气”,如同扎克施耐德标志性的“中二气”,虽然在各自最好的作品中和内容相得益彰(《大鱼》里童真的父亲和《守望者》里中二的罗夏同样让人动容),但却并不适合蝙蝠侠,所以迈克尔基顿和大本的蝙蝠侠至多是差强人意。而诺兰的标志性风格,如同严谨派大师黑泽明和库贝里克,是压力感。纯黑的蝙蝠标就是压力感的风格体现。实际上,诺兰最差的两部电影-《黑暗骑士崛起》和《敦刻尔克》-就是差在压力感的缺乏,前者主角受到的挑战不足以让人信服因此最终的胜利沦为普通漫画电影的肤浅,后者充斥着动机不明的桥段而缺乏剧情张力。然而在《开战时刻》中,黑云压城的风格无处不在。拍摄花絮中一位华纳的高管在电影制作前提出必须加入蝙蝠车,于是诺兰也把这些要求容入了剧情,"这车有黑色款吗"是预告片中最闪亮的桥段。

当然,色调仅仅是表像,故事内核的张力是压力感的深度实现。诺兰嫂,也是诺兰大部分电影的制片人,原本以为诺兰不会对一部蝙蝠侠电影感兴趣,但是诺兰说他一接到这个项目计划就想到应该拍一部起源电影,因为"蝙蝠侠最初的成长从未在电影或者哪怕在漫画中完整描述,而这是我最感兴趣的"。于是我们看到了布鲁斯韦恩的脆弱和彷徨,错信和失误,恐惧然后崛起于自己的恐惧中,即便是披风的装饰也是失败经验之后的实用性改进(很难想象这样一个人怎么还需要《黑暗骑士崛起》中所谓“信仰一跳”)。——为什么要选择一个起源和成长的故事?我宁愿相信这是诺兰自己成长的映射。和韦恩一样,他扛住了压力,他完善了自我。正如华纳的高管事后说的:这不是一部蝙蝠侠电影,这甚至不是一部漫画电影,这是一部克里斯诺兰的电影。batman begins即是nolan begins,我更喜欢《开战时刻》这个译名,因为蝙蝠侠的开战时刻也是诺兰本人的开战时刻。

蝙蝠侠主演的选择也是压力感的载体。我曾经以为贝尔和诺兰也会像德尼罗和斯科塞斯那样成为稳定的演员导演搭档,特别是贝尔主演了非蝙蝠侠系列的《致命魔术》之后,然而仔细想来其实贝尔的气质是冷静和城府中带着疯狂和极端,他只适合演一类角色:表面正常实际有疯狂另一面生活或秘密的双面人,蝙蝠侠和《致命魔术》中角色都是这样,而除了这两部之外贝尔最好的表演作品也是这类角色:《美国精神病患者》、以及(体重)变化惊人的《机械师》。《盗梦空间》中小李子的敏感而脆弱的压力感气质,以及《星际穿越》中马修麦康纳的更类似于普通人七情六欲的压力感气质都是和影片的质感更加相配,也和贝尔的气质大相径庭。

作为一个影迷,时至今日,我依然记得当年进电影院看 Batman Begins 之前的心情:期待而不确定。结果它并没有让我失望,而且一直是诺兰的蝙蝠侠三部曲中我个人最喜欢的一部。尽管也许《黑暗骑士》的艺术成就和票房更高,但我们需要记住是《开战时刻》的好口碑和好票房让第二部有了可能。十三年之后,今年这部电影和其他几部诺兰电影一起发行了4K UHD蓝光。虽然相当一部分4k蓝光只是噱头,但是这部诺兰亲自修复的胶片扫描实在是完全刷新了之前1080p蓝光的粗糙,真的让我仿佛回到了当年在异国凌晨看首映时的激动。兴致所至,挥笔补上这篇十三年后的影评。

 6 ) 蝙蝠侠三部曲看完,没找到特别精的影评,转个故事还算介绍的比较详细的

英国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的蝙蝠侠电影三部曲随着《黑暗骑士崛起》的全球上映终于宣告终结。电影应该带给观众喜悦、享受和启示,回首三部诺兰版蝙蝠侠,铭刻在我们心中的东西太多,超级英雄电影史上的一座难以逾越的里程碑,每看一遍都能令人起立鼓掌的史诗杰作。
上世纪90年代的《永远的蝙蝠侠》、《蝙蝠侠与罗宾》两部作品让原本风靡美国的漫画英雄蝙蝠侠沦为笑柄。在接近10年的时间里,我们都没有机会从电影院再次看到蝙蝠侠翱翔在夜空之中的飒爽英姿,直到凭借《记忆碎片》技惊四座的新晋导演诺兰接过这个烂摊子。2005年,《侠影之谜》上映,蝙蝠侠重返大银幕。
在《侠影之谜》的片头,一大群蝙蝠黑压压地从天空中掠过,组成了一个巨大的蝙蝠图案,象征着新版蝙蝠侠的正式启程。《侠影之谜》的主题是“Fear”——恐惧,从影片一开始,童年的布鲁斯·韦恩跌落井底,被一群蝙蝠袭击,恐惧,这一人类的本能就被激发出来了,贯穿整部影片。第一集中的哥谭市是滋生罪犯、藏污纳垢的黑暗之城,黑帮横行霸道,警察贪污腐败,警匪勾结,民不聊生。韦恩亲眼目睹自己的父母被匪徒残忍地杀害,从此内心烙下了无法抹去的阴影。韦恩痛恨自己的无能为力,他要变强,于是他云游世界,四处修行,他遇见了影武者联盟,遇见了拉斯阿古。“如果你能超越自我的极限,为了一个崇高的理想而全身心投入,他们就无法阻止你,你也将成为另一种人,一个传奇。”这是拉斯阿古在监狱中对韦恩说的话。如何超越自我?那就要战胜自我。如何战胜自我?那就要战胜自我的本能——恐惧。经历洗礼的韦恩回到哥谭市,回到那个曾经让他恐惧的井底。“布鲁斯,我们为什么跌倒?这样我们才能学会站起来。”这是韦恩记得最清楚的父亲说过的一句话。当他从一群尖叫着飞行盘旋蝙蝠中站立起来的时候,他战胜了自己的恐惧,一个传奇即将诞生。
《侠影之谜》对恐惧的描写还从反派稻草人做了侧面反映,稻草人使用具有迷幻作用的毒气激发出人们内心的恐惧,从而控制或者消灭他们。而在奈何岛,这种毒气被扩散,并且将要蔓延至整座城市,其实是人们的恐惧在蔓延。一旦有了信仰,恐惧将不再那么可怕,就像瑞秋保护的小男孩说的,“我知道他一定会来。”本片的终极反派是蝙蝠侠的老师拉斯阿古,蝙蝠侠的格斗技术皆由他传授,但是当初拉斯阿古并不知道韦恩具有多么坚定的信念和不可动摇的良知,这一点,从韦恩坚决拒绝斩首莫须有罪行的男子就可以得知。击败了拉斯阿古,保护了哥谭市,布鲁斯·韦恩终于找到了自己生存的意义,不再之前仅仅为了替父母报仇,而是成为这座城市的守护者。在片尾,蝙蝠侠在屋顶和戈登警长对话,人们已经重新看到了希望,哥谭市有了复苏的迹象,但是犯罪并没有被根除,正义和邪恶仍将继续战斗。一张扑克牌,瞬间点燃了影迷们对下一集的热切期待——小丑是谁?他为什么要装扮成小丑?他做了什么事情?他和蝙蝠侠之间的对决将会如何?随着蝙蝠侠展开斗篷,飞翔在哥谭市的夜空,《侠影之谜》成功地为三部曲开了一个大大的好头。而诺兰导演这种片名在正片结束后才显示的新颖创意也得到了大家的好评。
2008年,《黑暗骑士》上映,纵然前作获得了媒体、观众和影评人的一致肯定,但是谁也不会想到这一集将会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
片头蓝色的火焰在燃烧升腾,逐渐形成了一只蝙蝠的形状,仿佛说明蝙蝠侠将经历严峻的考验。《黑暗骑士》的主题是“Chaos”——混乱,这一切都是由一个人——小丑造成的。影片一开始便是一场节奏紧凑的银行劫案,引出了小丑的闪亮登场。希斯·莱杰饰演的小丑也许是电影史上最精彩的反派人物,他的忘我表演太让人着迷了,无法被超越的经典形象让人不得不起立致敬,希斯·莱杰的突然离世则让人无不扼腕叹息。蝙蝠侠存在的意义是为了守护这座城市,小丑存在的意义呢?他不在乎钱,可以一把火烧掉一座美元堆成的小山。他只是想有一个有意思的对手,能让他发挥一下自己的智慧玩弄这个对手、击败这个对手。于是,他开始制造一系列混乱,让人们重新陷入恐慌之中,并对蝙蝠侠开始产生怀疑。为什么死了这么多人?为什么发生了这么多事情?小丑要的是蝙蝠侠,蝙蝠侠却不肯站出来?
哈维·丹特,新任检察官,和戈登警长、蝙蝠侠一起致力于铲除罪恶。他在明处,带给了人们光明和希望,成为了哥谭市的“光明骑士”,蝙蝠侠在暗处,不愿露面却默默地守护着这里,成为了哥谭市的“黑暗骑士”。他们联手活捉了小丑,他们以为他们赢了,可是他们错了。被捕入狱只是小丑阴谋的一部分,整个哥谭市都是小丑的游乐场,一座小小的警察局只是一间不起眼的娱乐室罢了。瑞秋死了,她是韦恩青梅竹马的挚爱,她是丹特的女友。一个女人的死亡,可以同时对两个男人造成巨大伤害,而这两个男人,偏偏是对哥谭市最重要的两个人。面对重创,两个人做出了截然不同的选择。小丑早已抓住了这座城市的命脉,将所有人玩弄于股掌之间,他跟蝙蝠侠玩起了一个游戏,两条船,一条船上满载着普通市民,另一条船上则是被关押已久的穷凶极恶的犯人,午夜之前,哪一条船先炸掉对方,哪一条船上的人就能活命。小丑以为他已洞悉人性的丑恶,人类的求生本能会使得他们自相残杀,但他忘记了人类的另一个本能——良知。当叫嚣着要按下炸弹按钮的那个男人颤抖着犹豫了很久最终还是回到座位上的时候,当一脸凶神恶煞的犯人抢过警察手中的遥控器扔进海里的时候,哥谭市民的良知底线经受住了考验。
然而,蝙蝠侠并没有赢。心爱的人死去,对两个人都造成了极大的震动,“黑暗骑士”选择了继续战斗,“光明骑士”却崩溃堕落成了被仇恨蒙蔽双眼的“双面人”。哈维·丹特认为瑞秋的死是警察们的错,开始了他心中的“复仇”。蝙蝠侠杀死了丹特。丹特是这座城市的英雄,如果大家知道了他的真面目,人们刚刚建立起来的信念又会轰然崩塌,“黑暗骑士”选择承担起丹特犯下的罪责,只为了不让人们再次绝望。蝙蝠侠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他将成为这座城市唾弃的恶魔,警察会追捕他,人们会诅咒他。但是,他能承受。“哥谭市需要我是谁,我就是谁。”这句话久久在我耳边回荡,一个真正的英雄,哥谭市应得的英雄,而不是现在需要的英雄。在警犬的吼叫声中,蝙蝠侠骑着摩托消失在夜色之中,为影迷们留下了一个有史以来最震撼的超级英雄电影结尾,足以载入电影史册。诺兰导演凭借此片将超级英雄电影带到了一个全新的难以企及的高度,超级英雄电影不再只是单纯的爆米花商业片,它同样具有了深刻的内涵和启示意义。作为第一部片名没有蝙蝠侠的蝙蝠侠电影,《黑暗骑士》是绝对完美的。
在亿万影迷的翘首企盼中,我们终于在2012年迎来了蝙蝠侠三部曲的终章——《黑暗骑士崛起》。
《黑暗骑士崛起》的主题是“Pain”——痛苦。片头是暗黑的冰层慢慢开裂,隐约形成了蝙蝠的模样,色调几乎完全黑暗,预示着蝙蝠侠将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是的,蝙蝠侠的最强对手——贝恩一开场便用一次惊心动魄的劫机让观众们目瞪口呆。蝙蝠侠已经销声匿迹了八年之久,布鲁斯·韦恩也不再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之中,昔日的超级英雄甚至已经拄起了拐杖。韦恩正承受着许多痛苦,身体逐渐老去的痛苦,至爱瑞秋死去的痛苦,作为蝙蝠侠被人们误解咒骂的痛苦。性感妖娆的猫女神偷赛琳娜·凯尔、一心想要启动韦恩集团新能源计划的董事米兰达·泰特,两个女人在这时候进入了布鲁斯·韦恩的生活。猫女偷走了韦恩的指纹,戈登警长身负重伤,为了阻止贝恩的惊天阴谋,蝙蝠侠决定复出!当黑暗骑士终于再次出现在哥谭市的夜幕中时,只有看过前两部的忠实影迷们才能体会到他的归来有多么的艰难和重要。但是当蝙蝠侠发现因为他的出现,全城的警察都扔下劫匪不顾统统将矛头对准了他的时候,他的内心有多么的痛苦和无奈。他是全城公敌,他是杀死城市英雄哈维·丹特的刽子手,人们不了解真相,蝙蝠侠也自愿承担着这不属于他的罪责。然而韦恩的商业竞争对手联合贝恩设计陷害,致使韦恩倾家荡产,从千万富翁变成了穷光蛋。米兰达在韦恩最脆弱的时候给了他温柔的呵护,韦恩也许是时候从失去瑞秋的阴影中挣脱出来,面对新的爱人了。但是他还有心愿未了,他必须去打败贝恩,守护他的城市,即使这座城市带给他无论如何也抹不去的痛苦。
显然蝙蝠侠低估了贝恩的实力,他落入了贝恩设计的圈套,被贝恩打残,脊椎断裂。韦恩被送到了远方的一座古老监狱,接受贝恩最严酷的惩罚。何为最严酷惩罚?让韦恩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守护的城市被摧毁。没有了蝙蝠侠的城市变成了贝恩和雇佣军肆虐的混乱之地,贝恩清楚贫富差距带来的阶级矛盾有多么的可怕,煽动穷人们和罪犯们起义造反,洗劫富人,推翻政府。在核武器的威慑和所谓自由的迷惑下,哥谭市变得一发不可收拾,几千名警察们被困在地下,通往外界的大桥也被尽数炸断。只有戈登警长和年轻警探约翰·布莱克等少数警察还在勉强想方设法拯救哥谭市。而布鲁斯·韦恩此时此刻正经历人生中最大的痛苦,无论是肉体,还是灵魂。希望有时候比绝望更可怕,韦恩一次次想要爬出监狱,却一次次失败坠下。“布鲁斯,我们为什么跌倒?这样我们才能学会站起来。”父亲的话再次响起。陷入绝境的韦恩抛弃杂念,以恐惧为力量,从黑暗之中崛起,终于爬出了监狱。
重返哥谭市的蝙蝠侠得到了猫女的帮助,哥谭市决战在即。被救出的警察和贝恩的雇佣军在积雪的街上静静对峙,当蝙蝠战机突然出现击毁对方的战车时,所有警察爆发出激动的怒吼声,冲向对面荷枪实弹的雇佣军开始一场万人巷战。那一刻,是蝙蝠侠终于被这座城市所承认的时刻,是知道真相之后的人们下定决心和这座城市真正的英雄并肩作战的时刻。当熊熊的蝙蝠火焰在夜空中燃起的时候,哥谭市民终于明白了自己应该信仰什么。贝恩被击败,温柔的米兰达终于原形毕露,她是拉斯阿古的女儿塔莉亚,前来完成拉斯阿古的遗愿。核弹即将爆炸,时间所剩无几,蝙蝠侠执意驾驶战机将核弹带离哥谭市,猫女深情一吻不知击中了多少观众柔软的心。猫女曾经说,“你不欠这些人什么,你已经给予了他们一切。”蝙蝠侠的回答是:“并非一切,还有未竟之事。”那时他就已经下定决心,将会不顾一切保护这座城市。核弹爆炸,蘑菇云升起,戈登警长宣读着催人泪下的布鲁斯·韦恩遗言,哥谭市为蝙蝠侠铸造了一尊铜像作为永久的纪念。约翰·布莱克,信步踏入了蝙蝠洞,“我喜欢你的本名,罗宾。”诺兰再次给了蝙蝠侠粉丝们一个惊喜,罗宾本是原著漫画中蝙蝠侠最忠实得力的助手,在影片结尾将接过蝙蝠侠的衣钵,成为哥谭市新的守护者。
很多人都在争论《黑暗骑士崛起》的结局是否完美,不同于诺兰以往给人遐想空间的开放式风格,这次阿尔弗雷德在佛罗伦萨微笑着亲眼见证了活下来的布鲁斯·韦恩和赛琳娜·凯尔的幸福生活。很多人说,如果蝙蝠侠真的壮烈牺牲了,或者最后只给一个阿尔弗雷德点头微笑的镜头,影片会变得更好。其实或许诺兰导演只是希望给大家一个明白的好的结局,能让大家彻底安心,以此作为三部曲的收场,倒也不失为圆满。
最后想说一下汉斯·季默为蝙蝠侠系列创作的配乐,气势恢宏,让人感同身受。在《侠影之谜》中配乐就令人称赞,到了《黑暗骑士》,配乐和剧情的结合让人震撼,而在《黑暗骑士崛起》中,配乐已经成为了神一般的存在,为影片整体增色太多。
      蝙蝠侠三部曲已经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但是我们可以拥有很多很多的时间去重新细细回味,电影史上最精彩最震撼最成功的三部曲系列电影。

 短评

it's not who i am underneath, but what i do that defines me.

7分钟前
  • [已注销]
  • 推荐

大片的格局!

8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力荐

每次看诺兰蝙蝠侠系列中的任何一部,都会有“嗯,这部才是最好的”感觉。

12分钟前
  • 邓若虚
  • 力荐

蝙蝠侠没那套装备的时候套个头套就出去了,把我笑抽了

15分钟前
  • 飞客流依
  • 推荐

如果怕什么就得成为什么的话,本人应该会是蠕动肉虫侠吧……(已经是了

16分钟前
  • 王大根
  • 推荐

先看过前传2再回头看这部,对蝙蝠侠的刻画十分到位,但反派的背景理由却交代得不是太清楚。不再那么英雄的蝙蝠侠,有了更多人性的描述,给我带来的感受并不比黑暗骑士差。★★★★

21分钟前
  • Q。
  • 推荐

毫无争议的重启经典,导演克里斯托弗 诺兰完成了自己有史以来最为华丽的一次转身,他不再迷恋于自身所擅长的碎片化的叙事技巧,而摇身一变“自甘堕落”的被黑暗所侵袭,他一改传统漫画电影的科幻风格,而直接将电影中的高谭“变成了”混乱纽约,正反派角色的决斗,也俨然一副纽约黑帮火拼的场景。

22分钟前
  • Leon Winters W
  • 力荐

为什么我这么喜欢稻草人。。。。为什么!!!

27分钟前
  • A L E X
  • 力荐

三个系列的蝙蝠侠电影的导演都是讲故事的个中好手。Tim Burton擅长氛围塑造,而Joel Schumacher擅长场景戏, Christopher Nolan擅长人物塑。

30分钟前
  • 恶魔的步调
  • 推荐

诺兰赋予了蝙蝠侠以新的生命~~

32分钟前
  • 战国客
  • 推荐

诺兰将蝙蝠侠的由来演绎的完整,一个伟大的系列电影由此开始。

37分钟前
  • 罗弘霉素
  • 推荐

自幼失去双亲并不意味着了解人性的丑恶,亲眼目睹犯罪也并不代表知道民间疾苦。因此,他四处闯荡,走遍世界,洞悉犯罪心理,感受人间冷暖。从当初以报仇雪恨为目的,到后来拯救天下苍生;从当初以暴制暴,到后来坚守不杀人的信仰;从当初懦弱的花花公子,到后来正义的化身,这就是成长。要想让别人心生恐惧,就必须先战胜自己内心的恐惧。要想战胜恐惧,就要成为恐惧本身。曾经惧怕蝙蝠,于是他成为了蝙蝠侠。人人都在扮演超级英雄,唯独他是在扮演布鲁斯·韦恩。布鲁斯·韦恩是面具,蝙蝠侠才是真身。你外表下是谁并不重要,你的所作所为才重要。

42分钟前
  • 朝暮雪
  • 力荐

大侠不是你想当相当就能当,要有钱要有高科技还有有智慧的老头来帮忙(▔/﹏\▔)

47分钟前
  • 伍德与夏洛蒂
  • 推荐

看了第三部回头重看第一部,觉得第一部好纯真,贝尔好美颜,结构很精致。

50分钟前
  • 火火火火花袭人
  • 力荐

诺兰把蝙蝠侠系列带到了全新的高度,完整地诠释了布鲁斯·韦恩为什么会成为蝙蝠侠:克服内心的恐惧、武装自己、坚守道德底线和无与伦比的自制力。他是我们每个人的影子,所以才这么迷人。

55分钟前
  • Lan~die
  • 推荐

黑暗骑士留下深刻印象,盗梦空间让我决定重新看Nolan的电影。前传1,Nolan在片头少少地用了个叙述技巧,然后平稳地讲故事,但不放弃对一个有童年阴影的主角的心理塑造,再加些007的摆酷。看这些,会知道一个导演是如何摸索成长的,他探寻电影的叙事技巧、表现形式,更追求对人物的塑造。

56分钟前
  • 时以星
  • 推荐

韦恩父亲的一些细节很好

60分钟前
  • 暖鱼
  • 推荐

非常好,手法到位,结构经典。

1小时前
  • 木鱼水心
  • 力荐

诺兰好文艺啊 还到中国习武。。。

1小时前
  • 米粒
  • 力荐

这才叫大片

1小时前
  • island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