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命地铁

爱情片俄罗斯2014

主演:谢尔盖·普斯科帕里斯,阿纳托利·比利,斯维特拉纳·库德钦科娃,亚力克萨·巴杜科夫,凯瑟琳·斯皮茨,艾琳娜·帕诺娃

导演:安东·梅格迪契夫

播放地址

 剧照

夺命地铁 剧照 NO.1夺命地铁 剧照 NO.2夺命地铁 剧照 NO.3夺命地铁 剧照 NO.4夺命地铁 剧照 NO.5夺命地铁 剧照 NO.6夺命地铁 剧照 NO.13夺命地铁 剧照 NO.14夺命地铁 剧照 NO.15夺命地铁 剧照 NO.16夺命地铁 剧照 NO.17夺命地铁 剧照 NO.18夺命地铁 剧照 NO.19夺命地铁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1-21 20:10

详细剧情

在莫斯科两站之间的地铁隧道因施工问题产生裂缝,隧道天花板渗漏下来的水滴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结果引发莫斯科河水倒灌,载有数百名乘客的地铁列车陷入洪水之中,不仅令地下隧道面临崩溃,也将毁灭整个城市。安德烈加林和他的女儿捷尼亚医生被困在隧道中。加林医生试图营救乘客,其中包括他妻子的情人。他必须克服怨恨,愤怒和恐惧。除了生存,他还要找回自己的爱情和家庭。

 长篇影评

 1 ) Тебя ждут 你被温柔地等待

作为学俄语六年的人,我一直不太喜欢俄罗斯电影,因其过分的文艺腔调,觉得有点煽情;因其执著的艺术追求,总嫌太冗长。但这一次,我给这部灾难片打满星。
       本人在彼得堡,去过莫斯科,这部电影里有我熟悉的地铁、列车、城市景象,有熟悉的俄罗斯人的倔强、坚强、歇斯底里,让我流了一包纸巾的眼泪。这样的电影,让我看得以后坐地铁都心惊胆战,想到家人都心头一暖。以前看的那部俄国灾难片是讲潜艇沉没的《78米》,当时只是一味的难受,很压抑。而这部灾难片,更贴近现实生活——在这里生活的人都知道地铁、下水道、楼房都有多么老旧,我们宿舍就是四十多年的老房子,电梯经常坏,屋顶有裂缝,白粉灰一片片地掉。而且剧中人物不乏喜感角色,都很有俄罗斯人特色。
        比如大胖子米沙,他是一名最最普通的邮递员,胆小没用,却十分爱他的工作和家人,即使在灾难面前都小心保护工作文件,时时刻刻挂在嘴边的都是他的妻子有多么爱他,没了他的妻子,他什么都不是。当然也有玩忽职守的工作人员,比如片头的地铁管理员,明明修检工老爷爷告诉了他,隧道有问题,他还是自负地无视警告,导致了最后的灾难。这种自负、敷衍的公职人员在俄罗斯十分常见。还有领导们在开会时犹疑、无能的样子,也是俄罗斯人民对上层不满的直白讽刺,在人民心中,当官的就是这副德行,人民对权力阶层从来没有好感。
        我还很喜欢那个流浪女加宁娜,她很有意思,看破凡俗,心地善良(在超市帮修检工老头儿付钱买酒),有酒喝就知足,乐天派。那对年轻男女之间的联结让人感到命运的不可思议,男孩只为一见钟情,三番五次舍命为女孩找抗过敏的药,再骄傲的女子也为之动容。小狗家福也是灵动的一笔,俄罗斯人对动物的感情真的很深。
       谈及中心人物安德鲁和瓦尔德的情敌关系展现,倒在我的预料之中。再隐忍的俄罗斯汉子,爆发起来都是一头发怒的公牛。他之前的隐忍,不过是没有找到发泄的对象,他太爱自己的妻子,舍不得向她发脾气(其实,这样的男人在俄罗斯稀少得如同熊猫~~)。而对于情敌,他没有丝毫的宽容之心。女主的名字和我的俄文名字一样,好囧……感觉自己想换个名字了。
       其实,与其说这部电影表现的是几个主人公,更不如说是从这几个主人公在灾难中的扶持和矛盾,还有外面的亲人们对他们的热期盼,表现灾难面前人类唯一的支柱——爱。灾难是不可测的,毁灭性的。支撑受苦的人坚持下去的,除了对生命的本能渴望,还有爱的力量。小姑娘可休莎一直说“妈妈在找我们”。这让我想起2008年汶川地震时的情景,如果不是相信外面的亲人们在等待并寻找,被压在巨石下的人们如何支撑得下去?这一点在第三者情人瓦尔德身上就体现得明显。当两个年轻人成为一对相互扶持,安德鲁抱着女儿寸步不离,而他只能戏谑地喊着流浪女加宁娜的名字,说“呵呵,所以说,加宁娜是留着我的了?” 但因为没有爱的联结,他也不过是象征性地喊了几句,并没有用心去找。那个流浪女只能自生自灭,靠自己游出隧道。当所有人被救出来时,女主人伊莲娜把温柔的目光投向女儿和丈夫,虽然后者一脸怨恨,根本不理她,她还是更重视自己这个12年的家的联结,而无暇顾及在一旁孤零零的情人瓦尔德——等待他的只有恭敬的下属。这时,我就想起夏天去机场的时候,看到别人都是在热切期盼亲人朋友团聚,而我却是在等毫不相关的陌生人时,那种幽幽的凄凉,感同身受。
       生的希望,源自于爱,爱的体现,就是你被温柔地等待,如是,你才会觉得,你活着是有意义的。所以,常想着,人与人的相处再复杂、困难,总还是要融入人群,积极地去寻找各种爱。友情也好,亲情也好,爱情也好;长长久久,却并非时刻在身边的,有如亲情,虽不能给你时刻的陪伴,却能给你最坚强的后盾;萍聚萍散,有缘相逢,无缘长守的,有如友情,或许你不知道哪一天就不再说话生疏了,但当下,朋友们总是你最温暖的陪伴;寻寻觅觅,缘去缘来都捉不到影子的,有如爱情,你不知道在哪一刻遇见,但一旦遇见,便相信此刻便是永生。
       希望你在这个世界被温柔地等待。

 2 ) 若没有地铁更要命!

其实不太该看这电影,毕竟地铁早已是我生活在深圳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幸好,竟然没留下什么后遗症。如果一个航拍可以看到深圳地面上所有的人,别以为那就是能看到的全部,在地底下还有深圳的另一半,成为城市的另一个生活圈,里面流动着深圳总人口中不小的单位,深圳的人和地都因此变成双倍。我每天有两个小时都要在一个既属于深圳又不能算是深圳的地底下穿梭,嗯,一直都觉得自己像是地鼠一样。

很好奇地铁是如何运行的,每次列车进站都盯着车头的驾驶车厢看,司机那里是什么样的视角?如何操控?整个城市的地铁网络实现正常运行太神奇了,深圳还算是简单的,目前只有五条线(今年要增加三条),仅仅和广州比就小意思多了。电影用很多镜头表现地面车况的密集和堵塞,非常写实,也正是因为城市的快速发展,才有了地铁和各种城市快线。现代化真好,但也带来了好多意外,新闻时有发生,庆幸自己没有遇过,但经历过好多次紧急停车,都是上班高峰期,停在黑暗的隧道里,一脸懵逼地听着广播反复说“临时停靠,不要打开车门”,感觉真的很废话,你倒是说说为什么停下来啊(当然,如果真有什么严重情况还是不要说的好,知情会引起更大的恐慌)。地铁里也经历过“新手”司机突然加速减速,全车人一起猛然倾斜的,而电影里的灾难是让人难以想象的紧急刹车,把一车人压缩成一堆肉,留下几个空荡荡的车厢,灾难发生瞬间就被挤死的不在少数。如果司机当时不刹车会怎样?

灾难往往是接二连三的,灾难电影的高潮自然就在这些灾难发生的瞬间,而如果角色的旁白太多往往让人有点讨厌。每一场救援,一定都会有不停在希望-失望-希望-绝望中等待救援的人,如果等不来,只能以一种没人知道的方式死去,甚至永远不见天日。与此同时,另一边是更让观者同情的,他们就是每次都与逃难人群方向相反的人,明明受灾遇难的不是他们,却要深入灾难中心,去一个不知道能不能全身而退的地方,为什么这个世界上有那么多勇敢有奉献精神的人?

有一条情感线一直在撞击我心,丈夫凭什么不原谅不理睬救了他们的出轨的妻子,瞬间泪崩,明明一开始是你们男的不像样啊,你们没有尽丈夫的责任,我得不到想要的,我冷,自然无意识地走近有火源的地方,我们是犯错了,可别忘了是你把我推向这境地!有时好怕,自己犯的错会不会报应在爱的人身上,就像电影中那样。

 3 ) 俄罗斯电影--意外惊喜

因为前不久刚去了莫斯科,还做了传说中的莫斯科地铁,所以特意在上映电影的时候“包场”看了这部电影,算是意外收货吧,反正我是觉得挺好看的。下面总结该影片的几个特点:

1.水平完全可以和hollywood媲美了吧,而且拍出了自己的风格。非常喜欢片中的另类配乐,主题曲也很好听;

2. 个人经验:莫斯科地铁很深,坐电梯要3分钟才到达地面,而且装潢的非常漂亮,像地下宫殿。从片中看出俄罗斯的基础设施确实有待改进,还有腐败现象。

3. 最喜欢的一段就是急刹车那一段,真是太太太美妙绝伦了,美国电影也没有拍出这个水平的!怎么说呢;真实、残酷、还有点“黑色幽默”。

4. 模仿了好莱坞的亲情戏,感情部分,觉得应该结尾再突出一下,这样会更有感染力。

5. 几个大场面镜头座的还不错,因为刚去了莫斯科,所以有些感同身受。群众演员都表现的挺好的。

6. 如果是去莫斯科之前观看了此影片,估计不敢做那儿的地铁了,呵呵……

 4 ) 其实还是挺不错的一部电影

等了好久才等到一个俄语机器翻译英语后翻出来的中文字幕,看了一下还不错,很多小细节有点感触。

1. 地铁撞来撞去之后,小女孩的爸爸从人堆中翻出小女孩,因为不确定小姑娘有没有伤着骨头什么的,然后让小女孩依次活动手→胳膊→……关键的时候这些小知识可以救命啊!

2. 小女孩妈妈的情人看到地铁上的灯还亮着,意识到地铁里面现在还有电,如果下车进到水里,很可能会被触电,这一个想法救了几个头顶光环的主角的命啊!

3. 电影里面提到了列宁格勒地铁的事故,我觉得这个电影就是以列宁格勒(圣彼得堡)1974年和1995年两次地铁1号线地铁事故为原型写的。

列宁格勒地铁1号线事故简介:

1974年4月8日在开掘下线隧道时开挖了一片未冻区, 导致流砂突出, 流砂体积超过4万立方米, 紧接着上线隧道也发生了流砂突出。隧道很快淹没, 在6 h的过程中, 2条隧道从工作面到工作井(约600m)都被疏松的沙子填满,最终在森林站砌筑2垛3m 厚的封堵墙才得以控制事故。事故导致地面产生沉降, 形成400m×200m凹槽, 在流砂突出的中心部位最大沉降达3. 5m。在沉降区域内楼房和建筑物都产生了很大的变形, 而且其中一部分发生了毁坏。事故发生后采用液氮冻结, 这是全世界首次采用液氮冻结, 全国的液氮槽罐列车都开往圣彼得堡。隧道恢复工作直接在水中进行, 在- 185℃的温度下流砂也没有停止, 使用了超过8 000 t的液氮, 事故终于得到了成功的控制。当时完成了长达70m的冻土封堵体。

1995年12月3日夜, 下线隧道大量涌水, 上线隧道急剧下沉, 灾难发生。1995年12月4日, 隧道运营终止。1995年12月10日紧急状态小组会议决定, 灌淹上部隧道。1995年12月16日, 下线隧道也封堵灌水。

对这次事故列宁格勒真理报有这样一段描述: ,20年前预先安装的3 t重的钢制防水闸门从两头永久地关闭了圣彼得堡地铁这条500m 长的繁忙线路, 再砌上了6m 厚的混凝土封堵墙。咆哮的地下水灌满了封闭的区段, 导致事故区域上覆土层的巨大沉降, 综合技术大街和红色十月厂区的民宅和厂房遭到破坏。掉入地坑的汽车, 布满裂缝的房子, 滚滚而上的地下水。。。

从此以后, 地铁红线被一分为二, 每天超过50万人的长期客流要在森林站或英勇广场站转乘免费公共汽车越过被关闭的地铁段, 然后再下到另一侧的地铁线继续他们的行程。

导致该事故的政治因素:

就线路规划而言, 采纳了不合理的线路。穿越地下河的方案是施工难度最大的, 之所以被选中是因为该方案工期短, 如果在重大日子前交工, 隧道掘进者就可以获得奖励, 当时的重大日子是苏共第25届代表大会。

4. 北京地铁9号线穿越玉渊潭,13号线穿昆玉河,不知道这个防水靠谱不靠谱。北京应该还有一些地铁也是在河下面的,9号线和13号线比较熟悉而已。

 5 ) 一部值得所有人反思的电影

    放假在家也有半个月了,一直没怎么看电影,今晚偶尔搜到这部电影后,直接就看,133分钟的影片,我在看完之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电影对我的震撼不止那些特效,更重要的是我接下来要讲的东西。
    影片的开始,用一种纪录片式的开场方式,快镜头和城市风景,拥堵的街道,静静流淌的莫斯科河,还有那高峰时期极度超载的地下铁,这诸多的因素在一开始就为影片埋下伏笔,之后,画面停在了隧道,一名上了年纪的地铁维修工哼着前苏联的曲子,拿着手电,出现在了画面中,当他看到墙上的裂缝时他并没有注意,而是走开了,这时画面一转,一转嘈杂的电话铃声将女一号和正在和她偷情的男二号带入了电影画面中,打电话的是女一号的老公,此时的他坐在医院急诊室,接到了急诊,不得不放下电话和心中的无奈去抢救病人,而另一边老维修工二次检查时发现了异常,本着自己的高度责任感,老维修工将情况反映给了车站,可惜的是车站并没有重视,镜头中老旧的地铁控制系统告诉人们,苏联解体后的俄国基础建设依旧薄弱,这也为后来的剧情发展埋下伏笔,回到剧中,此时命运就是这样的阴差阳错,男主角和妻子的情人——土豪男二号竟然坐上了同一班地铁,而他们不知道的是,这将是一班驶向命运终点站的地铁,此时老维修工从维修站垂头丧气的出来,遇见了老伙计,随口说的那段隧道是我父亲修建的让人们不禁想到了那个年代的红色俄国,可是时过境迁,一切都灰飞烟灭,随着故事的深入,灾难也在一步一步的像乘客们逼近,此时,拥挤的地铁车厢,不时发生的争吵,喜欢上一个女孩儿而跟着女孩儿上车的年轻导游,抱着狗的老妇人,夹着公文包的大胖子,一切看似如此和谐,安稳,还有和车组打哈哈的司机,突然,列车司机看到了路轨的异常,竟然做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没想到,也是直接造成灾难发生的动作——紧急刹车,想象一下,时速超过50的庞然大物,瞬间轮毂抱死,这段想象,导演运用了王家卫式的慢镜头将一瞬间的灾难用了三分钟时间,刻画的淋漓尽致,让人不禁感叹,人真的很脆弱,平时不管你是什么人,不管你多骄傲,灾难面前,你束手无策,被人堆挤死在车厢尾部的男青年,被离心力甩出车厢的乘客,被飞来的人砸断脖子的老妇人,这一幕一幕都在挑战着观众的视觉神经和心里极限,一阵无声的沉闷后,心存的人开始自救,可熟不知,本来能活下来的人有很多,但是人们在慌乱中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跳车在浸满水的铁路上逃跑,上千伏电压也就决定了多数人的命运,在生死逃亡的过程中,能看到失去亲人的悲痛欲绝,也能看到依旧不忘在遇难者身上摸索财务的小偷和人性的冷漠,此时的男主角就在这个场合遇见了他——妻子的情人,但是在灾难幸存后,不管有多大仇恨,活下来是最重要的,此时男主角最伟大一面父亲的冷静和怀抱给观众展示他不是个懦弱的人,一部分逃过死神手掌的幸运儿在好不容易逃到站台上后有经历了拥挤和踩踏的恐怖场面,而同样被困这个隧道的另一趟列车在老列车员沉着冷静的操作下,安全的回到了站台,不得不说这些人是幸运的,当剩下的最后六人经过艰难万苦终于被救出后,影片也进行到了结尾,当妻子试图握男主角的手时两次被甩开,但是一家人还是做救护车走了,影片的最后,救护车与土豪男二号的奔驰擦肩而过都停下的时候,没想到是女儿在呼唤那条可爱的小狗——家福。故事在此就结束了,留给观众太多的思考。
    看完整部片子,印象最深的是那个女运动员说的:“要不是93年被退队,那可能是德国人的冠军”。虽然影片没明指,但是懂的人都会知道她心中的心酸,还有让所以俄罗斯人为之心痛的日子就是1992年8月19日——苏联在那一天消失了。这也是许多老俄罗斯人心中的挂牵。这个片子客观上反映出,苏联虽然解体,但是老苏联人对于苏联时代的眷恋是割舍不掉的。同时,影片也有个最大的亮点就是老维修工买酒的时候和老运动员异口同声说“普京牌”,可见,普京大帝在现在老俄罗斯人心中的分量。
    整部影片没有戏谑的无趣,没有冗长的杂质,故事情节的紧凑,灾难发生瞬间的详细记录,略有瑕疵的CG技术(其实场面非常震撼了,可以媲美HOLLYWOOD)就是在告诉观众们,在现代化的钢筋丛林中意外随时会降临,当灾难降临时,我们该如何保护自己,如何自救,同时也是给有关部门敲响了生命的警钟,灾难不可能无缘无故发生,都是由一连串的失误和因素积累而成的,也许在工作中的认真仔细多一点,责任心再强一点,那么将会挽救千千万万鲜活的生命!

 6 ) 真实的灾难

这是我见过为数不多的,能让我感觉如此真实动人的电影,尽管看上去它在一些方面一点都不真! 在浩瀚的科幻片灾难片阵营中,讲述的故事大多是一小帮人的故事,这样的好莱坞标准做法在这部电影中同样的体现,但我仍然觉得它更加真实,这种真实来源于自己的不安或是不可遇见的未来的一种反应,以及对于人类本性的恐惧。

看完电影,我少有的不批评电影各种bug的想法,却以领会的方式去感悟电影中的精髓,而不是以极其苛求的目光去看待这部作品。
  
  依然清晰可见:
  1、地铁急刹车那一段,我能想象那每一分每一秒可能发生的事,镜头缓慢的记录这里所发生的一切,如此真实的还原;

  2. 地铁撞来撞去之后,小女孩的爸爸从人堆中翻出小女孩,因为不确定小姑娘有没有伤着骨头什么的,然后让小女孩依次活动手→胳膊→……如此真实细腻的细节体现,表现力极强。多少科幻片忘记了这些不为人知的处理方式,细节。 这些可圈可点的细节描写在电影中随处可见,尽管有些不合逻辑,但至少 他们不是马虎的拍电影,而是在科普。
  
 
  
  3、这应该是苏联时期发生过的真正有过的自然灾难(人为灾难),他告诫着我们这些建筑设计师们,任何一个错误,都将带来毁灭性的影响,这不是极刑所能解决的。。 。
  
  
  4、在处于感情戏份上,也是很有意思的,一对年轻情侣及妻子出轨后,二个男人的聚首,实在是少见的组合; 在通过女儿表现这两个人的人物行为上又并没有一概的偏袒,结局依然让人回味。
     
         ……

    这几年,发生在南京,武汉等地的地铁修建过程中的地陷,我能说什么?
  人类的无知和错误都是未来无法预知灾难的巨大隐患!没有人希望看到历史重演的一幕,而我们要做的,还有太多!

  

摘录:
 
列宁格勒地铁1号线事故简介:
  
  1974年4月8日在开掘下线隧道时开挖了一片未冻区, 导致流砂突出, 流砂体积超过4万立方米, 紧接着上线隧道也发生了流砂突出。隧道很快淹没, 在6 h的过程中, 2条隧道从工作面到工作井(约600m)都被疏松的沙子填满,最终在森林站砌筑2垛3m 厚的封堵墙才得以控制事故。事故导致地面产生沉降, 形成400m×200m凹槽, 在流砂突出的中心部位最大沉降达3. 5m。在沉降区域内楼房和建筑物都产生了很大的变形, 而且其中一部分发生了毁坏。事故发生后采用液氮冻结, 这是全世界首次采用液氮冻结, 全国的液氮槽罐列车都开往圣彼得堡。隧道恢复工作直接在水中进行, 在- 185℃的温度下流砂也没有停止, 使用了超过8 000 t的液氮, 事故终于得到了成功的控制。当时完成了长达70m的冻土封堵体。
  
  1995年12月3日夜, 下线隧道大量涌水, 上线隧道急剧下沉, 灾难发生。1995年12月4日, 隧道运营终止。1995年12月10日紧急状态小组会议决定, 灌淹上部隧道。1995年12月16日, 下线隧道也封堵灌水。
  
  对这次事故列宁格勒真理报有这样一段描述: ,20年前预先安装的3 t重的钢制防水闸门从两头永久地关闭了圣彼得堡地铁这条500m 长的繁忙线路, 再砌上了6m 厚的混凝土封堵墙。咆哮的地下水灌满了封闭的区段, 导致事故区域上覆土层的巨大沉降, 综合技术大街和红色十月厂区的民宅和厂房遭到破坏。掉入地坑的汽车, 布满裂缝的房子, 滚滚而上的地下水。。。
  
  从此以后, 地铁红线被一分为二, 每天超过50万人的长期客流要在森林站或英勇广场站转乘免费公共汽车越过被关闭的地铁段, 然后再下到另一侧的地铁线继续他们的行程。
  
  导致该事故的政治因素:
  
  就线路规划而言, 采纳了不合理的线路。穿越地下河的方案是施工难度最大的, 之所以被选中是因为该方案工期短, 如果在重大日子前交工, 隧道掘进者就可以获得奖励, 当时的重大日子是苏共第25届代表大会。
  
 

 短评

题材不错 演员演技欠缺

4分钟前
  • idocomo
  • 力荐

结局的意思是情夫不如狗

6分钟前
  • Anakin
  • 还行

特效视觉感确实略逊于美国大片,结局被强行拨乱反正有点意难平,倒不是说我思想陈旧,而是想表达只有真感情才是维系婚姻稳定的基础。

10分钟前
  • 元宝宝
  • 还行

“能把你的电话号码给我吗?”这一段有点小感动。2014.1.10成都太平洋电影城(盐市口店)

12分钟前
  • 朝暮雪
  • 还行

且看战斗种族如何解决豆腐渣危机,地铁急刹车内段儿乘客大撞击做的真不错。

16分钟前
  • kingkongofkhan
  • 还行

几个大场面都拍得很好的,但是真的太~~~~~罗里吧嗦了。出轨的事情有这么重要吗?俄罗斯也有这种谐音梗吗?

19分钟前
  • T.V.Zoe ி
  • 还行

太长了,可以压缩半个钟头……一个个都爱闹脾气,内斗,歇斯底里,嘚啵嘚啵话多,真想给他们每个人抽一嘴巴,尤其是小姑娘,女的只会添乱;上去后把下面的防水门关上啊……手球队员亮了;记者竟然做好事;莫名其妙就逃出去了不科学;他老婆真是个bitch;战斗民族就是都活不了还要打一架;片尾是真好听

21分钟前
  • TellTale
  • 推荐

后面是在学海神号吗 情节一点都不紧凑 看的差点睡着 话说男主不应该是高富帅情人吗 绿帽老公懦弱无能 脾气又不时暴躁发泄 压力山大的中年妇男形象 在CM里肯定会变serial killer的好嘛 最后竟然老婆孩子全家团圆了 很难合理啊

23分钟前
  • t0psh1t
  • 较差

白富美嫁给了矮穷锉,却恋上了高富帅,一场灾难,再现了患难见真情的点点滴滴。在你向左我向右的最后时分,两车嘎然而止,本以为已经明朗的感情纠葛会再生波澜,哪知是编剧给为之动容的观众们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赞一个。

27分钟前
  • 奋斗者
  • 推荐

影院版不知少的是哪25分钟…… 死胖子注定立FLAG啊,因为前头不立,后面也钻不出来啊。哮喘女和铁道迷作家男这一对子挺好,居然没被棒打鸳鸯,我还以为FLAG会一个接着一个呢。

32分钟前
  • 恶魔的步调
  • 还行

好莱坞标准灾难片模型。

37分钟前
  • 宅拾叁
  • 还行

俄罗斯低成本灾难片

42分钟前
  • 李小坏
  • 还行

比好莱坞差的那一点气就在于流畅的火急火燎的节奏感,感觉大家都太喜欢讲话了,讲着讲着被水淹了,讲着讲着摔倒了,讲着讲着被车子压到了,为什么毫无性命攸关感啊!!

46分钟前
  • 小岩菽
  • 还行

看到后半部分有点疲惫,感觉还能精剪一下……紧急撒车的瞬间帅爆了。

50分钟前
  • 方小孬
  • 还行

撞车前后都很好,紧张和恐怖都挺到位,之后的剧情就……本片的最后高潮是原配大战情夫,狗血得比较无语

54分钟前
  • kylegun
  • 还行

太拖沓。

56分钟前
  • 24city
  • 还行

故事精彩,制作精良,尤其是作为一部俄罗斯电影来说。另外,我真心觉得正牌老公应该退位让贤,人家情人真比你强多了

59分钟前
  • 千山远
  • 推荐

很真实的灾难片,或许会加重我的地铁隧道恐惧症。落后的俄罗斯及其腐朽的官僚作风,和拥堵不堪的交通现状,有力地提升了中国观众的幸福度,比起生活在噩梦中的俄罗斯人民,我们现在就生活在他们的美丽中国梦中

1小时前
  • regainworld
  • 推荐

最后男二的车跟急救车擦肩而过高喊的那声停车让我差点泪崩,太可怜了!十二年的时间.经历.感情,浪费在了一个过分优柔寡淡的女人身上,哎!!

1小时前
  • 生命是幻觉
  • 还行

三星半,剧情虽俗套,但灾难场面和慌乱的人群令人印象深刻,俄罗斯的灾难片效果不俗,人物冲突理想化中带着写实,人情味浓,后半段虽有刻意安排拖沓之嫌,但来回几次惊险情节足够精彩,人物设定很出众,女主角相当矫情,哮喘妹很靓

1小时前
  • 乌鸦火堂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