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川

科幻片大陆2020

主演:张译,吴京,李九霄,魏晨,邓超,欧豪,邱天,周思羽,刘显达,石昊正

导演:管虎,郭帆,路阳

播放地址

 剧照

金刚川 剧照 NO.1金刚川 剧照 NO.2金刚川 剧照 NO.3金刚川 剧照 NO.4金刚川 剧照 NO.5金刚川 剧照 NO.6金刚川 剧照 NO.13金刚川 剧照 NO.14金刚川 剧照 NO.15金刚川 剧照 NO.16金刚川 剧照 NO.17金刚川 剧照 NO.18金刚川 剧照 NO.19金刚川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13 04:06

详细剧情

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进入最终阶段,志愿军在金城发动最后一场大型战役。为在指定时间到达,向 金城前线投放更多战力,志愿军战士们在物资匮乏、武装悬殊的情况下,不断抵御敌机狂轰滥炸,以血肉 之躯一次次修补战火中的木桥。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在暗流涌动的金刚川上徐徐展开......

 长篇影评

 1 ) 被牛仔帽恶心到了

逻辑硬伤加结构硬伤,真实的历史事件被改编成了一段谎言。

优点:演员的表演很到位。

缺点1:编剧痕迹过于明显。主角明叫张飞,是一个软巴巴慢吞吞的人,师傅嘲笑他都对不起莽撞人这个外号(那个时候《八扇屏》相声也许已经随着慰问团推广到了志愿军那里,这个就不深究了),经过敌方的几次挑衅,师傅的牺牲,张飞完成了爆烈的性格转变,在丢掉一腿一脚的情况下,唱着戏,打落了敌机,完成了向莽撞人这个称呼的蜕变。莽撞人这个不是评弹不是太平歌词而是一个相声段子,唱这个相声段子,好奇怪,好刻意。

缺点2:取景的马虎,导致了故事逻辑出现问题。根据史料和资料来看,当时金刚川的桥和这个地形有很大的区别。第1盒面没有这么宽,第2个是连接两岸比这陡得多,不容易从水面向两岸攀爬。第3个是正值山洪爆发,第4个是当时的高架炮有6架还不是两架,有基础的防空能力。当时用人来架桥的可能性根本不存在,如果能使用人来架人桥的话,那么解放军就完全可以泅渡过河。所以故事的底层逻辑就出了问题。

缺点3、叙事结构出了问题: 这种站在不同角度反反复复讲同一个段落的故事,适合悬疑剧和喜剧,因为它可以精准地揭示不同人物的动机和事件的不同层次真相引爆悬疑和笑点,这些东西只有悬疑和喜剧才需要。战争片本身需要表现的是大历史事实下每个人物的不同表现,《金刚川》这种反复多角度的叙事破坏了故事本身的史诗感和完整性,这是高手犯的低级错误。反复讲一个故事,实在是没有必要。

缺点4、主旨含糊,立场矛盾。说实话,飞行员拿起牛仔帽载在头上这个细节,我真的恶心到了。主创要表达的是什么中心思想,是牛仔精神吗?飞行时还要特意多戴一顶帽子上飞机这真的合适吗?这是一个容易产生歧义的动作,我知道主创不想魔鬼化美军又需要有一个战争狂人来挑起剧情矛盾,但一个飞行员这样的行为要么是英雄行为要么是魔鬼行为,绝不适合用牛仔精神来诠释。

缺点5、主次不分。最开始看剧情简介的时候,我的心硌磴一下,觉得管虎真牛逼,找到了新的视角来写战争,肯定是讲工兵连的故事。因为在抗美援朝中,后勤真的是功劳重大。当第一段故事推进到大家都不愿意当后勤的时候,我还以为故事会围绕后勤展开。结果,回到炮兵身上,真是浪费题材。角度创新是对的,但你的材料本身不能给忽略掉了。

 2 ) 《金刚川》不能解释我们为什么胜利

《金刚川》不太行。还是戴锦华老师评价《八佰》的那句话,我们太习惯用他人的视角来证明自己的正确性,而忽视了自身的视角。《八佰》里的他人视角是苏州河对岸的「中间派」,因此显得没那么突兀,而《金刚川》里的他人则变成了本是敌人的美军。从这个角度出发,事实上影片是回避了对抗美援朝战争的进一步探索的可能:我们为什么能胜利?我们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影片的很多地方都可以用工期短解释,这也情有可原,但在这种情况下依旧表现出了较高的工业水准,因此我们不用对此苛责。在电影工业水平已经整体上升的时候,我们更应该清楚地回答一个问题:我们到底要拍什么?

抗美援朝战争是一场反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志愿军是有正义性的。当影片不断地呈现出战争的惨烈与战士的牺牲时,大家都会感动的。但如果影片只停留在这里,那么最终的落点就只能是战争是残酷的,我们应该杜绝战争。如果看到最后留在观众心中的只有这样一个粗糙的反战思想,那它在表达抗美援朝这件事上一定是有失偏颇的。这话很正确,可这是一句废话,因为战争不是我们挑起的。

当影片无法通过视角效果而只能通过片头片尾的旁白来传递抗美援朝的正义性时,观众显然是不买账的。无法正确表达我们为何胜利,只能用一个接一个的惨烈来震撼人心,那带给观众的事实上就只剩下了战争要靠一个接一个的牺牲来实现胜利这样的印象。这不是胜利的根本原因。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是抗美援朝战争是正义的,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是在党的领导下的,是全国各族人民是在党的动员下的。回避这三重的表述,那落点只能在外部视角。

在影片最后,当那座通过志愿军和后勤的桥被飞机炸了数次又被修了数次后,志愿军一个个立在江中,以肉身为桥墩,撑起了桥面,让志愿军通过。而美国飞机上的驾驶员看到这一幕后,认为大部队已经通过了没必要再炸了,对上级说要派轰炸机编队支援,然后自己开着飞机来回盘旋,毫无动作,最后感慨了一句我知道你们不信神,但你们让我看到了神迹。

这一幕看起来很感人,但深究起来荒诞滑稽又不可思议。

为什么要修桥?因为岩里江在夏季江水湍急,根本没法涉水而过。这是修桥的小背景。这才有了工兵连一次次冒着生命危险架设桥梁,而桥梁一次次地被美国侦察机炸毁的事情。这是影片在前3/4讲述的内容。

然而戏剧是需要有高潮的。当前面已经铺垫到了这个份上,当牺牲的人已经有许多之后,最后的高潮点应该如何设置呢?影片选择了人身作桥的方式。而这种方式无论从戏剧逻辑还是历史落点看,都是有问题的。

从戏剧上我们看到,之前之所以志愿军们要搭桥过河,而不是涉江而过,是因为江水湍急。在真实背景中,原工兵连长张振智回忆过江水与山洪的恶劣条件。

无论从真实背景还是戏剧背景看,江水都无法直接通过,因此才需要不断地修桥搭桥,但影片最后的是选择人身作桥,恰恰违背了最初的设定:如果志愿军们可以在江面上顶着桥,为什么还要修桥过人?是的,在长征、解放战争与抗美援朝战争中,确实都有过类似的情况,但事例是不能随便移植的,它必须考虑到更深层次的内在逻辑(一方面是戏剧逻辑,另一方面是现实逻辑),否则张冠李戴就会显得滑稽,仿佛之前那一次次的牺牲都是没意义的。

如果说为了戏剧的高潮点,设置这样一个困境还可以理解,毕竟困难是一步步递进的,递进到最高点如果确实情绪可以烘托上去,那么是可以忽略逻辑上的纰漏的。

从戏剧上看,整部影片中志愿军面对的困境有二,一是江水湍急,二是美军凶残。现在既然将江水湍急的困境回避掉了,那接下来要做的就该是强调为了打跑美军,我志愿军是如何英勇抗敌的。从而表现出志愿军的胜利来源,并以小见大,衬托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来源。

但荒诞的是,情绪不仅没有被烘托,而且被高拿轻放了。

影片选择了让美军无动于衷。

美军飞行员看到了这一幕后,给了一个说服自己的理由,然后呼叫了轰炸机编队过来,但他自己被震撼了。是的,影片在最后表现使用的是美军飞行员视角,这种视角呈现翻译成文字就是:连美国人都对中国人的行为表示了尊敬,那抗美援朝难怪会胜利。

这是什么逻辑?

从戏剧角度说,观众并不能因此产生在绝境中翻盘的观影感受,观众看到这里,在已经接受了人身桥的设定后,是想看到志愿军是如何更加勇猛地将美军干趴下的,可是这里居然连张译扮演的张飞单挑的困境都没有展现。用这种方式做结尾,在戏剧上是偷懒的,在逻辑上是不过关的。

事实上,这同样表现出影片对抗美援朝胜利原因的模糊性。当故事和情绪已经推进到这一点时,当张飞都直接用高架炮打下一架飞机时,影片唯一能做的,只能是进一步干掉更多的美军。这是戏剧上的无奈,但也是价值观上的无力。

因此在美军呼叫了轰炸机编队过来后,影片就戛然而止了。为什么?接下来不好拍了。是拍志愿军英勇反击吗?那为什么现在不拍?是拍志愿军失败吗?那问题更大。所以最后只能留一个不写明的结局。影片在这里遇到了阻碍,而这种阻碍事实上在影片一开始就埋下了种子,终于到最后,一发不可收拾。影片显然无法回答本文最一开始的问题,因此只能将话筒交给美军,并寄希望于通过美军对志愿军的认可与尊重来完成影片的价值观落点。

如果把胜利的结果都归结为外因,那整部影片的落脚点是什么?

为什么能打赢?靠的是人身作桥让敌人尊敬吗?不是的。靠的是中国人民的保家卫国意识觉醒,靠的是党对军队的领导,靠的是党对全国支援前线的动员力量,靠的是我们打的是一场正义战争。

从这里我们也能理解,为什么在第二段落时,影片称呼美军为「对手」,而不是「敌人」。因为无法理解我们是怎么靠自己打赢的,无法理解我们为什么是绝对正义的,所以只能模糊交战双方的对错。当战歌唱着「打败美帝野心狼」时,影片却对此产生了不确定性的表述。

好了,下面还剩下最后一项工作:如果我们要以金刚川上的桥为背景,我们应该拍什么?

按照上述的思路,很显然我们需要先理解抗美援朝战争为什么会胜利。如果不理解这个但又不愿读资料的话,推荐对以下影视作品仔细观看:《古田军号》《大决战之辽沈战役》《南征北战》《渡江侦察记》《铁道游击队》《英雄儿女》,此外《激战无名川》这种同样在讲抗美援朝中修桥的电影总得看看。

我军之所以能在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时英勇奋战、在面对装备极其优良的敌人时纹丝不动,靠的是我们愿意用肉身去堵枪眼吗?不是的。不是说你拿着大炮硬生生跟对方死拼才是英勇,《地道战》也没什么特别激烈的战斗,但是照样战胜了敌人。一个落后的农业国为什么能够战胜工业国?一支装备装备不如人家、后勤后勤不如人家的部队靠的是什么打赢的?靠的是什么?靠的是人民群众,靠的是党指挥枪。

现代化不只是工业化,要完成工业化,现代化的组织更重要。否则一旦出现大量的封建残余,三十年代的德国和日本欢迎你。所以现代化的组织形式是我党、我军最终战胜国民党和国军的关键,当很多人认为我们战胜国民党只是侥幸时(功德林里大量的国民党将领这样想),我们战胜了美军。从那一天起,杜聿明们开始认真反思自己失败的原因。

这种组织形式不是来自大都仍是粤军的南昌、广州和秋收,而是来自秋收上山以后的改编,当党指挥枪与土地政策两样被贯彻后,我军的组织能力才真正做到如臂指使。

那么这样的话,影片的叙述视角首先不该是美军这个「对手」,它并不能反映出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必然性。其次影片的叙述视角也不该是士兵,士兵是过桥的人,他们无论是否能够最终通过,他们的主战场都是金城,更何况高连长死了以后的冲动放枪其实是没必要的,子弹很宝贵,要留到战场上去有效地打敌人。

所以只剩下了高架炮和桥了。

高架炮的设计可以保留。为了给修桥的工兵连做掩护,高架炮的炮手甚至甘愿暴露自己,这一点的设计很好,这是体现我军英勇壮烈的一面。不过关班长和张排长之间的关系可以再深入一点,这不仅仅是兄弟情、师生情,更重要的是战友情、同志情。现在更多展现的是二人之间的情绪。而革命理想维系着二人的情感,这种组织关系是可以与远在家乡的组织关系直接挂钩的,观众会立刻从情感上明白组织性与纪律性下的情感是一种什么样的神性。

至于桥。说实话是可以不要的。本文前半段事实上都是在分析人身桥这个设置在戏剧上和价值上遇到的困境。这样的困境本身就是影片要将桥作为最后的落点。但是真正的落点是桥吗?

不是的。

是工兵连。

我不是很清楚影片为何最终将工兵连的戏份弱化。但无论是从戏剧角度,还是从历史角度,工兵连才是应该真正大书特书的对象。

有了工兵连的存在,才能以小见大,通过金刚川上的桥反映出抗美援朝为什么胜利。

影片花了大量篇幅表现了战场上志愿军的英勇,只花了较少的笔墨刻画工兵连一次又一次地将桥梁搭起。但在真实历史中,受到的威胁最大、遇到的困难最多的,是这支没有在前线战场上打过仗的华东军区工兵第10团1营3连。

任务下达后,张振智立刻带着排长们到岩里地区勘探时差,在短短几天内,他们跑遍了下游每一个可供选择架桥的地段,最终选择在悬崖下的一段河岸。这里有一个凹部,是敌人观察死角,炮兵射击也难以直接击中,甚至连敌机也不容易低空俯冲投弹。

这是张振智在报告中所陈述的选择桥梁的原因。从这短短几句话中我们就能看到,在选择桥梁之前我军事实上已经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尽可能地避免了被敌军侦察到的情况。但在影片中所呈现出的,却是为了表现战争的残酷性,而特地将桥架设在极易被察觉的地方。我可以理解这样做的戏剧用意,在戏剧中对历史适当的改编是可以的,但最终的价值落点如果没有能够完成,那这种戏剧就只是戏剧本身了。

尽管做了这样的部署,困难依然很多。首先是架桥装备的稀缺,人手一把土木工具,能够拿到的器材也只有铁钉和炸药,而架桥的材料只能在现场采集。

可事实上这些材料的采集非常困难。由于附近山上的树木大都被敌军炸断,因此连队必须从四十里外去运木材。但在面对这种事时,没有一个人抱怨,也没有一个人认为不能在战场上杀敌是遗憾,每个人都任劳任怨,并且在连队政委的说明下,明白了任务的光荣与重要。终于桥梁被架起来了。

这是一个能真正反映现代化组织的时刻。党指挥枪、依靠人民群众,因此在战争中没有人逞强,没有人冒进,上级的任务坚决执行,战场上的每一个战士都是至关重要的。而对于无法完成任务的士兵来说,他们是难受的,因为他们会不断强调说,没有完成党交代的任务,没有完成人民的重托……

所以我们会看到,真正能体现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点就在这里。当联合国军还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而战时,当大多数人都是糊里糊涂入伍时,我军指战员已经跟每一个战士说清楚了每一个行动的意义,思想动员是很重要的。一定要动员,而不是冷冰冰地下达命令。

我们要的不是在牺牲中展现人性,而是在点点滴滴中呈现人性。不是某一刻的转变才是人性,时时刻刻的尊重也是人性。而后者是我们胜利的源泉。因为我们把每个战士当人看。

这就是我党我军的正义性。

在这样的背景下,敌军的空袭和炮击就能激发起观众对敌人的反对情绪而不是在战场上的换位思考了。当架起来的桥一次次地被炸毁时,我们要怎么反击,我们要怎么预防,我们要怎么行动?

这是智慧。这是来自人民群众几千年来的智慧经验。而不是莽撞。

我们不要拍盲目地奋不顾身去迎敌。我们要保存有生力量,我们要尽可能地在劣势中回避冲突,然后积极寻找主动。

而张振智当年是怎么做的呢?

非常巧妙。

首先,他们将桥梁伪装成断桥。

其次,他们利用黑夜,准备好两三套桥梁的材料预备。

第三,他们在桥梁下游再架设一座轻型吊桥,保证至少物资和伤员可以输送。

当这些准备工作都做好后,尽管桥梁屡次被炸,但3连始终可以保持不断地提供新的桥梁搭建材料,不断地避免人员与桥梁伤亡,最终确保了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

在以工兵连为主要叙述对象的影片中,场面可能不大,主要的激战画面可能是由炮兵连完成的,但它能真正体现出我军胜利的源泉。就好比张振智后来被授予二级模范与工兵英雄称号时所说的那样:

「他虽然是一名基层指挥员,事迹看起来好像只剩架桥、修路,但却为我军的工程保障技术作出了有益的贡献。他虽然身处基层,但有高度的全局观念,能够从合同作战的全局利益出发,以有力的工程措施,去保障合成军队的战斗胜利。他善于创造性地把技术手段与战术的运用巧妙地结合起来,并把利用部队的装备器材与充分地利用现地就便器材(包括敌人的器材)结合起来,使我军劣势的工程技术手段,也能发挥很大的战术效益。他善于灵活地运用原著,从不墨守成规,能注意依据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况,机动灵活地指挥分队完成任务。他具有坚定沉着、临危不惧和知难而上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能以身先士卒的模范行动去影响和带动下级。」

小人物可以拍吗?当然可以。而且要大拍特拍。但拍小人物不是要拍他们在战场上面对的残酷,那样的话得出的情绪是单一的;也不是拍他们被推动着走,更不是拍他们的一个个为牺牲而牺牲。我们要拍的小人物,事实上也是拍大人物。以小见大,关键得能见到大。怎么见到?我想,在金刚川真实的背景中对张振智的这段评语已经说明了一切问题,回答了本文从开始就提出的所有问题。

当然,在观看影片时,哭泣是很应该的。我自己也有很多地方被感动到了,但我们一定要明白,我们归根结底是为了抗美援朝战争里的烈士们而哭泣,为了他们的牺牲而让我们今天得以和平而哭泣。向他们致敬。影片有瑕疵,但影片毕竟在今天承载了这样一个任务,所以我们要承认它的局限性,也要明白它的意义。

最后,抗美援朝战争我们为什么会胜利?因为我们是正义的。


来公众号「书林斋」(Kongli1996)、微博「孔鲤」及豆瓣「孔鲤」。

 3 ) 一星给比较没存在感的江西话

之前有个朋友问我有没有去看金刚川,我说没有,看他说一定要去看一下,我问他为什么,他说他有一些朋友去看看过了,都说很感人,最后十几分钟大家都哭了,那时我就觉得有点不妙,因为我这个朋友啊,就是属于那种看侏罗纪公园都会哭的那种人。 等到12月初,终于网上有了高清资源,而且还是那种17个G的非常清晰的资源哇,我很虔诚地把它下载下来,挑了一个周五的晚上,准备好好的地要进行一次战斗的洗礼。说实话,电影刚开始的时候有这种历史的资料啊,讲抗美援朝啊,开始打仗啊,毕竟打小看南征北战,上甘岭等打仗片长大,有这个解放军情结,还是有点小激动一下。 第一个片段士兵的角度,当时一看还挺有新意的啊,不是那种平铺直叙,原来是多角度叙事,有点意思。看着看着啊,特别是第二个阶段反方角度看完的时候觉得有点不太对劲,很多镜头不是都重复的吗?这这这,毕竟这是一部商业电影啊,不行的话压缩时间不要搞那么长也好么。 对不起啊,从这里开始我就玩起了手机。。。这部电影如果只是蹭抗美援朝的热度,蹭爱国情绪的热度,如果不是这两个的话,完全没有存在的必要。 要说最后,我确实眼眶也有一点湿,但是跟这部电影没有半毛钱的关系,是这三个原因,第一个是我的祖国钢琴曲,第二个是解放军战士的遗骸归国,第三个是片尾曲久违的英雄战歌。 给一星是没有办法,只能打一星,那么我这一星就都给邓超的南昌话吧,毕竟在电影里面很少听到南昌方言,毕竟是江西人,听着亲切。

 4 ) 符合逻辑才能真实,真实才能共情,共情才能感动

对于这种根据抗美援朝历史改编的战争片,如果拍成战狼那种带有个人英雄主义的超级英雄电影,显然是不合适的。当然这里不是说金刚川全篇充满超级英雄电影的味道,而是其中的高潮情节,太过不符合战争逻辑。

张译饰演的张飞被炸断一手一腿,愣是能用仅剩的两发高射炮弹,凭借一己之类完成锁定瞄准射击的全部步骤,完成之前一群人用39发炮弹都没完成的击落希尔的战机的任务。要知道,从前面的剧情来看,正常操作一架高射炮需要五到六人,前面的剧情里有“五炮手就位,六炮手就位”的台词。其中有人负责拿着类似望远镜的工具搜索战机,报战机位于几点钟方位,有人负责转动炮台调整射击的横坐标,有人在副炮位,有人负责补充弹药,主炮手负责转动转盘调整射击的纵坐标以及脚踩开炮。如此多的工序,满编人员的时候打了39发炮弹也没打下希尔的飞机。张飞只剩一手一脚,无法调整炮台射击的横坐标,只有一只手也无法快速转动转盘调整射击的纵坐标,也就是说,此时的他几乎只能等着希尔钻入此时炮台正在瞄准的位置,然后踩动开炮。这种情况下一发命中的可能性比中双色球还低。但是编剧导演大笔一挥嘴皮一动,张飞就做到了。虽然拍的很壮烈,张译的演技也没的说,但是在我潜意识里就觉得这不符合正常的逻辑,所以大脑会本能的告诉自己这是虚构的,自然就很难代入进去,这里本来应该是催泪的重头戏,但给我的感觉就是导演在我旁边切洋葱,硬邦邦的告诉我:小伙子,这里是高潮,要煽情了,你该哭了。

如果是武侠片,奇幻片什么的,有强烈的主角光环,存在打不死的小强都可以理解,但是根据历史改编的战争片,还是抗美援朝这段我们耳熟能详的历史,情节还是应该尽量符合逻辑和客观物理规律,否则真的会有点跳戏的感觉。

最后的人桥,很悲壮,但为啥面对比木桥还要容易轰炸的人桥,美军出动了数量更多的五六架轰炸机却没一个炸弹扔到人桥上?最后配上字幕说全员顺利越过金刚川,就让人很莫名其妙,这是怎么做到的?

这里并不是带着放大镜硬找茬,而是看完情节之后几乎没经过思考脑袋里就第一时间蹦出来的疑问。这就有点类似于你用很多重型机械都没抬起来的重物,最后用几个人光靠人力就抬起来了,然后你告诉我人定胜天,事在人为,那我只能黑人问号了。

另外不知道有没有人关注片尾的演职人员表。石头,三娃子,蛋炒面,我真不信这世上有这么多巧合。管虎在抗美援朝的献礼片里公然夹带私货,卖弄自己的小聪明,其心可诛。联系之前美国海军帽子,拜访逃跑将领后人等等一系列举动,这些事情单拎出来可以说是巧合,是无心之举,但所以事情结合起来,全部是巧合的概率就可以忽略不计了,可以看出管虎和方方本质上是同一类人,恳请广电封杀。

 5 ) 两星,简述扑街原因

更新一波被亲爱的豆友们轮骂之后的感想:

1.我就是中午吃个饭想写个短评,结果字数写超了就放长评里了,结果被豆瓣搞得手机滴滴响,打开一看,原来豆央已经决定了,让我来上热评。我很懵逼啊,我只是个短评狗啊,不怎么写长评啊,你们另喷高明好不好。

2.改星是不可能改星的,这辈子都不可能改。不过我也很纳闷为什么豆友们都对别人打几颗星这么执着,咋了我这两颗星把电影评分拉低了三整分还是怎么回事?我就从不拿自己当回事啊,也请各位大大别拿我当回事行不行。

3.打星本来就是个很主观的东西,尊重每个人评几星的权利都是应该的。如果老盯着别人打星的人少一半,豆瓣的舆论环境至少会好上五十倍信不信?

以下是原文,一!字!不!改!

最多两星,其中一星给志愿军。 问题1:赶工引发致命伤—— 将故事切成三角度,但一来没能推动剧情,二来割裂了群像的厚重感。前两章节格外拉垮,只有第三章勉强立住了人物。非线性的出发点,是基于线性叙事讲不好这个故事,但本片明显感觉平铺直叙会更出挑,没有玩弄叙事诡计的必要。 问题2:创作思路陈旧取巧—— R级主旋律不应该成为常态,一是要照顾低龄观众,二是会让未来的创作者陷入思维定势,以为“战争残酷=断肢血浆”,进而忽视对人性阴暗面、战争遗留问题的深入挖掘。别以为血浆多就是更敢拍了,其实那才是退步的表现。 问题3:压根没搞清楚自己想表达什么—— 战争片分两种:一种是无关立场,团结人类共同体,歌颂和平的反战类;另一种是突出敌我矛盾,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政宣类。若想做前者,那就淡化意识形态;若想做后者,就没必要夹杂对敌方人性的思索。但主创总想故作理中客,在明知前者做不到的情况下,还非要挖掘美国大兵身上的牛仔精神,所以显得第二章节特别拧巴,硬是立了一个两边都不讨好的扭曲人物。

 6 ) 本来可以更好

《金刚川》上映的第一天就去看了,心情还是很激动的。对抗美援朝这场堪称中华人民共和国立国之战的战争,已经太久没有在主流文艺平台上亮相了,在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并且国内外局势波谲云诡的时间节点上映这么一部主旋律影片,我认为是非常有积极意义的一件事。片子的拍摄制作的时间很紧,但最后拿出来的成品基本上算是合格,电影的场面调度、特效、演员的表演等方面还是有可圈可点之处,然而,整片看下来却总觉得少了那么一口气,似乎本来可以更好的。

首先,片子争议最大的应该是采用了三个视角来表现同一事件的手法,这种拍摄手法其实也屡见不鲜,也涌现出不少经典之作,用在战争片中是否合适姑且不论,但本片中这种手发的应用却显得水平不高,有注水之嫌。同一个事指的是1953年7月12日下午到晚间,美军试图炸毁桥梁而志愿军保护、修复桥梁的事件,在影片的第一段就已经很完整的呈现了这一事件的全貌,第二、第三段又从不同的角度再现了统一事件,而且不知道是不是生怕观众看不懂,大量运用了重复镜头以及时间节点的提示,造成的结果就是观众积蓄起来的情绪不得不再来一遍、又来一遍,并且这三场戏重复的过程中,对事件的整体并没有任何新的信息出现,只是在细节的展示上侧重点不同,这就显得有些车轱辘话来回说的意思了,再加上相同画面一再重复出现,很容易让人出戏。同一个事说三遍(第一遍就可以了解全貌)和说三遍后才对同一个事有完整的认识,是不一样的。 其实,影片采用正序的表现手法,在正常的时间线里切换不同的视角,效果也不会差吧?如果实在要用这种“三一手法”,也不是不行,毕竟更有新意一些嘛,但拍摄每个角度时,能不能不要切换到其他角度的画面,比如拍摄渡江大部队时就不要出现江对面高炮班的画面(可以有远景,但只局限在江的这边看到的),拍摄高炮班的故事时,就不要再出现类似李九霄拿着望远镜往这边看的镜头了。而且,千万不要出现重复画面,重要的事情重复三遍:不要重复、不要重复、不要重复!

其次,影片的高潮,除了最后“人桥”的升华外,是放在第三段张译饰演的张飞排长和美军飞行员史密斯的个人对决上的,这一段也是整部影片中细节最丰富、表演最佳、也最煽情的段落,但看完这一段,却觉得颇有些游离在整场战斗之外。固然,所有的战斗分解下来,都会落到具体的每一个士兵身上,每一个战斗英雄都是我们崇拜的,但他们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他们个人,实际上是他们背后每一个勇敢的士兵,英雄主义崇高不假,但除了每一个士兵的勇敢,要想胜利,更多依靠的是正确的指挥和整个战斗集体的配合,片中在最后时刻放大张飞行为的做法,无疑更多表现的是个人英雄主义。相比之下,前有吴京、后有整个炮兵班的牺牲,似乎都沦为了张飞爆发的背景。这种做法最终效果如何,恐怕是见仁见智。

第三,在意识形态上面,本片似乎颇有不足。我个人也不喜欢动不动就把影视作品往意识形态上靠,但主旋律作品的一个主要的功能不就是意识形态的输出吗?这场战争的正义性在本片中除了片头片尾的旁白,正片当中根本没有体现,至于大到抗美援朝这场立国之战,小到这个修桥护桥的战斗,我们志愿军为什么能够取得胜利,本片没有能够很好的回答。观众看了本片,对最后胜利的原因会得出什么结论呢?勇敢无畏、不怕牺牲、钢铁般的意志?这个固然是对的,但影片也仅限于此了,它没有解答志愿军战士为什么会不怕牺牲,也没有解答仅仅不怕牺牲就一定能取得胜利吗这样更深层次的问题。对此,影片也许是回避,也许是解答不了。 我们为什么能打赢,靠的只是志愿军战士不怕死吗?不是的,绝不仅仅如此,因为光靠不怕死是无法保证取得胜利的,敌人也有牺牲精神,敌人也是一支百战之师,更何况,敌我力量的相差是如此的悬殊。我们能够取得胜利,靠的是全中国人民保家卫国意识的觉醒,靠的是志愿军全体指战员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他们知道,只有打退眼前的敌人,背后的祖国才能享受来之不易的和平;靠的是三湾改编后的党指挥枪,靠的是全国上下同欲者胜,靠的是我们打的是一场正义的战争。这,才是我们的战士具有钢铁般意志、大无畏精神的力量源泉,才是我们能够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 而这些,影片中都没有体现,它只能干巴巴的告诉我们,因为“不怕死”。这其实不怪编剧导演,因为他们自己压根儿也没整明白。

最后,还有一些在逻辑上不甚合理的地方,比如影片最后短时间内就可以通过搭人桥方式通过,那为什么前期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修桥,显然真实的历史不是这样的;比如张译最后缺手缺脚,却能完成正常情况下半个班的战士才能完成的工作,并准准的打下敌人的飞机,颇有些神迹的意味。并且,实际上金城战役前夕,志愿军的弹药已经相对比较宽裕了,而在渡河这种关键战斗中,只剩两门高炮,并且弹药量如此窘迫,也有些人为制造戏剧冲突的意思;再比如李九霄饰演的小班长,在关键时刻却在情绪的带动下,脱离战斗岗位,在战场上没头苍蝇一样的胡乱行动;还比如最后敌人轰炸机大队飞到战场上空,却只表现出对志愿军精神的惊叹,然后因为“主力已经过河,再轰炸也没有意义”这样的结论,草草扔下几颗炸弹,虽然我也明白这里有象征性的意思在里面,不过看起来确实有一丝丝的违和。 以上这些都不一定合理,但在影片气氛的渲染下,观众可能很容易忽略这些,就不知道算不算是瑕疵了。

 短评

看完挺失望,像是小学生在做仿句练习,原文是谁应该不难看出吧。不过这个造句可是太失败了,看到第二视角之后都能猜出第三遍演啥,剧情完全没有任何推进!!可怕!!白瞎了几个好导演好演员……

5分钟前
  • 永恒
  • 较差

张译值得一个影帝,我直说了,金鸡。

10分钟前
  • 糕若萸
  • 力荐

中国速度横行,终究还是踢到了艺术创作的铁板。不怪管虎和演员。

14分钟前
  • K
  • 较差

《八佰》是赵云,长坂坡单骑救主,《金刚川》是赵云后面的故事,连角色名字都明示了,张译叫张飞,吴京是关班长,「长坂坡前救赵云,吾辈张飞,莽撞人」,张译死前的这句唱词直接是把管虎的心里话都唱出来了。可不就是为了救《八佰》吗。单说质量,优点和缺点都非常明显,离《八佰》差很远,重复镜头实在太多,看得人特别累,但是三种视角的形式,真的很聪明。张译那个视角是重点,演得太好了,美军的视角是亮点,这种时局里,把美军也处理的有血肉像个人,很好,很难得。#7分

17分钟前
  • 3号厅检票小哥
  • 还行

3.5。比想象的好点儿,不过也不能说题材好,电影就自动是好电影了。美军视角对于我这种毫无军事常识的人来说还算管用,但就是英语配音太假了,好像是在GTA之类的游戏里听英语听力。看完很想爷爷,人类什么都可以克服,为什么还不能战胜癌症呢。

20分钟前
  • 甄子
  • 推荐

张译是很不错,可是有必要一个故事讲三遍吗?

23分钟前
  • _风靡万千少女
  • 还行

中途睡了个午觉醒来,发现啥也没错过。

24分钟前
  • 应似飞鸿踏雪泥
  • 很差

想学诺兰的《敦刻尔克》,但是很明显没有那个能力。

29分钟前
  • 傲天
  • 还行

看之前有人说形式像敦刻尔克,看之后表示这玩意和敦刻尔克比简直就是登月碰瓷。

34分钟前
  • 水色深瞳
  • 很差

众所周知 张译 谁用谁爽 一直用一直爽👌

39分钟前
  • 大力绵绵冰
  • 推荐

不信神的工兵在金刚川上演魔法,信神的牛仔在苍穹目睹神迹。这桥是通往安宁的路,纵然断了手臂,也要把当阳桥喝断。纵然败走麦城,也要把荆州守好。因可敬的对手前往地狱是幸福的,却有人从此闻着焦味在人间犹如地狱。想不通木桥为何会复原,断桥为何能撤军,不知这个国家,用血肉筑起过多少前行的桥。

43分钟前
  • 西楼尘
  • 还行

即便從開拍到完成只有短短幾個月,已經算是奇蹟,但是終究還是先天不足的殘次品,哪怕對“中國人牛逼,美國人傻逼”這類情緒宣泄式主題容忍,《西游記後傳》般對素材的反復使用,全程用力過猛到只有悲憤的情緒表現,混亂的多重視角和一元的價值表達,都讓人失望。同樣是戰爭題材,同樣是多重視角,明明不是諾吹,也想發自內心地對拍出了《Dunkirk》的諾蘭說一句牛逼,他一個頂四個,不對,他一個比四個加起來強太多太多了!

46分钟前
  • 一條魚佔滿了河
  • 较差

张译生动诠释“如何拯救电影”

50分钟前
  • 徐若风
  • 还行

《八佰》讲赵子龙救存亡精忠护国,《金刚川》讲刘关张扬国威血战到底。主旋律电影和商业战争大片的优质结合品,借鉴《敦刻尔克》《复联》大概是电影人的无奈之举,但这最终结果满意,买账,致敬!

55分钟前
  • 壹安²
  • 推荐

1、没有紧张、没有惨烈,剧情拖沓,可以砍掉一半时间;2、太多的镜头重复,为了让张译上位,至少10分钟垃圾时间给了他;3、感觉这是场没有组织的战斗,中美都那么几个人在玩;4、农村戏班子的水平。5、主旋律,给6分,无聊时凑合着看吧。

60分钟前
  • 哈哈哈
  • 还行

晚上带爸爸去看首映,老头儿说挺好,我其实看到了他中途偷偷抹眼泪 不知道是不是想到了我参加对越自卫还击战的大伯。

1小时前
  • 大金牙呀!
  • 推荐

低配版《敦刻尔克》,有点超出预期,三个导演的风格合成一个,还真看不出那部分是谁拍的。最后说一句,张译是真的牛!!!

1小时前
  • 守望电影
  • 还行

#🍋观影# 管虎拍了一个讲不好的故事。人类历史上的所有战争,哪有输赢,哪有正义与邪恶,对于普通人来讲,只有生死,时刻准备牺牲。管虎把这点说清楚了,好评~至于前后抱大腿,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1小时前
  • Shirleysays
  • 推荐

就一个主线反反复复的拍几遍,使整部电影离散得没了看下去的欲望,已经赤裸裸的在写诗歌了,其他的点是不是合理已经抛诸脑后,只不停的问,这些我都知道了,后面还有吗?结果后面啥也没有,与其看这个,不如看一部实事求是带解读的纪录片,要精彩得多,年度期待,失望扫兴!5分

1小时前
  • 九段
  • 还行

这个电影可能只拍了一天,从早拍到晚,因为机位多,硬是剪出了两个小时

1小时前
  • Silentstorm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