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太空 Return to Space

记录片美国2022

主演:伊隆·马斯克

导演:金国威,伊丽莎白·柴·瓦沙瑞莉

播放地址

 剧照

回到太空 Return to Space 剧照 NO.1回到太空 Return to Space 剧照 NO.2回到太空 Return to Space 剧照 NO.3回到太空 Return to Space 剧照 NO.4回到太空 Return to Space 剧照 NO.5回到太空 Return to Space 剧照 NO.6回到太空 Return to Space 剧照 NO.13回到太空 Return to Space 剧照 NO.14回到太空 Return to Space 剧照 NO.15回到太空 Return to Space 剧照 NO.16回到太空 Return to Space 剧照 NO.17回到太空 Return to Space 剧照 NO.18回到太空 Return to Space 剧照 NO.19回到太空 Return to Space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4:36

详细剧情

奥斯卡获奖导演伊丽莎白·柴·瓦沙瑞莉和金国威(《徒手攀岩》《泰国洞穴救援》)首次将镜头对准天空,讲述了 SpaceX 鼓舞人心的崛起历程,以及埃隆·马斯克 20 年来为重振美国太空旅行野心所做的努力。这是自 2011 年航天飞机退役以来首次在美国本土执行载人任务,这是一次难得的机 会,带领观众深入了解这一历史性时刻的背后功臣工程师和宇航员。《回到太空》记录了 NASA 资深人员鲍勃·本肯、道格·赫尔利和其家人在发射前的准备工作,将带领观众前往国际空间站进行激动人心的旅程,并探访马斯克和 SpaceX 团队的任务控制中心,见证其如何以“海面溅落”的方式将太空人送回地球。

 长篇影评

 1 ) 偶像马斯克

这个世界是虚拟的,就像游戏,当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就会触发事件新的科技会诞生,指引人类文明进入下一个阶段。很荣幸,在有生之年见到了这载入历史的一刻。而马斯克就类似与GM,来执行这个操作,而且是让我们能够接受的程度进行的。

如果说,这个世界不是虚拟的,那好吧,我真的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就一句话,马斯克就是神!

但是,马斯克自己都说这个世界是虚拟的可能性是百分之99.9999999999999999999…

 2 ) 关于国家矛盾的个人理解

最近看了几个纪录片,一个是这部马斯克的,一个是美国对外战争和金融霸权的,这两部片毫无疑问都是事实,下面我来说一下我的观点,不输出情绪。

很多民族矛盾,种族矛盾,个人对国家的敌视,其更本原因在于个人把本该是一群人的组合理解成一个活生生的人,其结果就是当这个理解成一个人的组织或国家或企业,做的坏事是很可恶的,做的伟大的事是有不轨之心的,无论做什么他本质就是坏的,和文革时期的红卫兵并无二致。

其实,无论是国家,组织,企业,都是想象的共同体,是便于理解和对话及凝聚力量而打造的虚拟名词(可参考人类简史)拿一个国家举例,国家里有不同的利益群体,不同的利益群体有不同的诉求,进而转化为政治诉求,侵略伊拉克可能就是能源企业的政治诉求,这对于当地平民来说很坏,但你不能因此就认为所有美国人都是恶魔,因为一小部分资本家不能代替所有美国人。

同理,美国债务高涨,运用金融霸权印钞票,你能说和普通老百姓有什么关系吗,华尔街的资本家应当承担责任吧。

马斯克搞的火星计划,计划实现火箭的多次利用,对于太空探索来说是伟大的,而他一个公司也不能代表美国就是伟大的,马斯克只是国家的一个个体,不能代表整个国家。

作为个人,当看待一件事物时,不能用一种孤立和静止的眼光去看,这样很幼稚。当美国在做坏事时,你要看到不是美国这个人在干坏事,以至于联想到,美国这个人有很多企业都是坏蛋,美国人都是坏蛋。

而应该清楚做坏事的是一小部分利益群体,借用国家这个工具在干坏事,发射火箭,是马斯克在用公司这个工具实现他的太空梦,科学研究,是科学家在用国家的资源和机构在进行真理的探索,你在读书是你利用学校这个学术机构过去知识,各自的利益不同,所产生的结果也不同,而作为主体的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正确无疑的,但在旁观者看来,你做的事可能损害了我的利益,矛盾和阶级利益就此产生!

————致所有在用狂热的思想抨击一切的国人,多看点书吧,这样会更好地了解这个世界的!

 3 ) Godspeed to the Crazy Ones

一首孤勇者送给 Elon Musk 和他的 SpaceX 团队!从一开始不被理解,遭受老辈航天英雄的抨击,到接连 3 次发射失败陷入破产和崩溃的边缘,最后顶住压力,在 Falcon 9 摘得「快速、完全、可复用火箭」的圣杯,开创了商业航天的新纪元,

几处细节令人动容:

1)EM 在哽咽中坚毅的眼神,感慨 Sometimes the people that you looked up to can let you down.

2)首次成功发射的指挥室, EM 紧张得连吐 F 话

3)一群最倚赖科学的航天人,面对未知的太空,在发射前也会各种迷信

4)其中一名宇航员带着孩子的恐龙玩具进入太空,商业航天带着更多人情味朝平民化的方向奋进

5)宇航员置身太空,感受着脚下的地球,会更容易意识到它是一个整体(entity),人类充满了脆弱和渺小。这样直观的冲击会无比震撼,再冷酷的人都会为之动情。

全片最深刻的一个反思出现在结尾:科技是否会随时间而不断进步?EM 认为这不是必然的。埃及人已经忘了如何建造金字塔,人类也有半个世纪无法登月。太空之旅无比困难和凶险,it takes determination, endeavor and sometimes failure.

Godspeed to the crazy ones!

 4 ) 人类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看了SpaceX的纪录片《回到太空》🌟🌟🌟🌟🌟

之前一直觉得特斯拉作为马斯克的重要产业之一已经算电动车届的Apple了。这次看完SpaceX的发展史,甚至想要消费一些马斯克的产品(可能目前只有特斯拉了)或者贡献一点力量

和乔布斯一样,马斯克也是满腔热血投入到自己热爱的事业中去,几点从纪录片里知道的:

1.这个旅程居然持续了18年(2002-2020)才终于有了期望的结果(演示任务二号实验成功)

2.作为私营企业与NASA合作,双方都克服了许多争议的声音

3.🇺🇸漂亮国在几次毁灭性的灾难后一直是通过俄罗斯送宇航员上太空的,所以SpaceX的成就意义非凡

4.马斯克从PayPal挣钱,在SpaceX花钱,尤其早期完全在为爱发电

5.SpaceX的核心理念之一是通过大量的试错、极限实验获取成功的宝贵经验

6.美国在上一次登月后未再次登月的原因之一是月球旅行的高额费用,同理火箭发射的费用也是航天领域的难题之一,SpaceX的目标是通过回收节省成本

不知道有生之年能不能看到人类征服火星 👀 摘抄片尾马斯克的这段话作为结尾:

“技术不会自动改进。像古埃及这样伟大的文明创造了金字塔,但他们现在忘记了如何去做。机会的大门正向我们敞开,但我们不能指望他能敞开很久。我们得趁它敞开的时候好好利用”

 5 ) 有些梦想,遥不可及!但做着做着,就真的很近了

In the history of spaceflight, only four entities have launched a space capsule into orbit and successfully brought it back to the Earth, the United States, Russia, China, and Elon Mush.

在宇宙飞行的历史上,只有四个将太空舱送入轨道,并成功返回了地球,那就是美国、俄罗斯、中国和 埃隆马斯克!

有谁知道,这个在30岁就已经是亿万富翁的年轻人,凭借一己之力把所有的资产投入到Space X火箭研发上,告诉同事,我的钱够咱们发射三次!

没有人喜欢失败,尤其是太空火箭,每一次爆炸失败都是在燃烧巨额的金钱。但马斯克和他的公司几乎是在拥抱失败。

有些梦想,遥不可及!但做着做着,就真的很近了,回头一看,已经和巨人在一个高度了!

 6 ) 马斯克年度公关又成功了

看完觉得应该是年度最佳。

生而为人渺小又伟大。

浩瀚星河中的沧海一粟,却又一次次在外太空创造着奇迹。

马斯克和Space X的确是企业家精神的鲜活载体,内心要多强大才能背负无数个陨落的火箭,只为下一次可能会被命运眷顾的成功。在极度垄断官僚的美国航天系统实现商业化运营、让每一个火箭可回收,确实让人叹为观止。

18年的努力成型。

当“龙”飞船终于载着两名宇航员划破天际,宇航员Bob儿子的恐龙玩具也一路跟随,漂浮在太空舱的每个角落。科技和人性的光辉相互交织,人类群星闪耀的又一瞬间。

到了外太空,人类的成就不分国籍,不分种族,我们都只有一个统一的名字,人类。在愈演愈烈的俄乌战争和四分五裂的世界局势里,如果所有决策者能放眼外空,从穹顶之上遥望那个没有分国界线的地球,是不是就能减少一些无谓的纷争和伤害?

 7 ) 回到太空 有感

2011年nasa做了最后一次航天飞机的飞行,后续美国的宇航员都乘坐俄罗斯的火箭去往空间站。唏嘘和感慨,时代变迁,这群万里挑一的人才在2011年也感到无比迷茫吧。

看完它才知道马斯克的space x成长有多艰难,当他们这类新兴势力闯入这个行业时。旧势力(波音)带着阿姆斯特朗等往届宇航员+国会议员来阻挠和否定他们,其中充满了金钱交易和旋转门,理想?no,生意。

Space x的早期充满了巨大的不确定性,尤其对创始团队来讲,这就是一场赌博,虽然行业政策是鼓励的,但造火箭这件事基本没有容错率,而且还是从零开始,失败就意味着失去绝大部分。我想压力是极大的,同样,选择这么做的人,想必拥有着对理想的坚定信念,极度渴望自己梦想的画面,好比小时候无比渴望玩到游戏机。

紧接着是连续3次失败,账户资金吃紧,顶住压力,在失败中学习,不容易太不容易。第一次成功进入轨道后,拿到NASA15亿美金合同。然后解决火箭再回收利用,精准落地的问题。然后我好奇为什么NASA都没能做到的事他们这个初创公司搞定了?官僚的保守的,成功过的但被很多条条框框限制住的NASA,注定搞不定。而充满着信念,“追求”失败,从失败中不断总结,加上我推测市场化的薪水招募到有能力来解决问题的员工,这些是space能成功的原因。

这是一场持续的,不断地突破新的挑战,参与的人需要持续保持紧张的努力的状态

另外,这个纪录片也提醒我,不能只关注他们的政府,也应该关注他们的先进的领域。

一个行业、一个国家、一个物种的进步,是需要不断的有前行者,前行者影响后来者,不要停滞,技术和科技不是随着时间就会进步的,金字塔、长城我们都已经忘记如何去建造了,很多年前我们能登上月球,但后来我们也忘了。趁着还没忘太久,赶紧去做!

 短评

敢想,敢干,敢失败,必成功。

4分钟前
  • Novichok
  • 力荐

片尾曲赞

7分钟前
  • 你的益达
  • 推荐

精心包装的资讯重复与狭窄的角度呈现,连同此前也同样是在Netflix登陆的《发射倒计时》,至多成为对SpaceX最好的推广总结片或是有些激荡人心的赞歌。即使可能看到属于Elon Musk有些感性的一面,抑或研究中充满温度的地方,更或是它提出的“超出国度”之外的构想,但收纳于一部足够长的纪录片还是显得薄弱。“金柴夫妻档”被给予许多允许,得以触及很多难得的材料;但从《徒手攀岩》到现在,陷于可能会削弱“羽毛”的项目并不是一个积极的讯号。

9分钟前
  • 基瑞尔
  • 还行

其实讲SpaceX发展历程的前半部,要比讲龙飞船首次载人飞行的后半部好看得多。和后者题材接近而且拍得更好的纪录片还有不少,可只有前者才是独一无二的。身处封控中、乱世凶年般的上海,看这样一部纪录片,也差不多应了王尔德的那句名言:“我们都在阴沟里,但仍有人仰望星空”了吧~

11分钟前
  • 猪头妖怪
  • 推荐

没有人知道这个星球上有过多少个“世界首富”,但埃隆·马斯克绝对是目前最牛逼的一个。

15分钟前
  • xTnis
  • 推荐

很喜欢Elon Musk最后说的那段话:“重要的是要意识到这(进步)并不是必然的,当人们认为技术会自动改进时,那他们就错了,技术不会自动改进,如果你看看像古埃及这样的伟大文明,看到他们之前能够建造金字塔,但他们现在忘记了如何去做,还有罗马,他们之前建造了那些令人难以置信的沟渠,但他们忘记如何去做了。1969年,我们能够把人送上月球,然后我们忘记如何去做了,机会之窗现在敞开着,但我们不能指望它能敞开很久,我们需要趁那扇窗还开着的时候好好加以利用。” 虽然这段话是建立在技术的角度上,可却同样精准凌厉地点出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运动态势,更警醒着我们当下所处的位置,即重蹈覆辙的十字路口面前。人们总是理所应当地认为人类是一直向前进步的,可事实是,有时会倒退,有时会停滞,但如果不去为之奋争,便再无可能希望。

17分钟前
  • 低级趣味
  • 推荐

只有太空。安慰了我的政治抑郁

21分钟前
  • 撒野
  • 力荐

就挺…流水账的。上一秒还沉浸在人类大同、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下一秒就想起来🇨🇳因为zz原因被NASA从ISS除名。坐在DEN terminal大落地窗前,看完全片抬起头正好看到一架飞机落下,远处就是科罗拉多连绵的雪山,思绪万千。

26分钟前
  • hansglz
  • 还行

让我给出一个买特斯拉的理由的话,埃隆·马斯克…

31分钟前
  • 可真豆
  • 力荐

像是看了两小时 porn

33分钟前
  • Crepuscule
  • 力荐

这他妈得值一百个星!这么牛逼的电影一分十秒的主题曲,牛逼! 这才是人应该干的事情啊! 这导演真是个狠人,拍的都是狠人!徒手攀岩拍出了人的体能极限,回到太空则见证了人的智力极限!

36分钟前
  • 左右
  • 力荐

还是会有激动或者感动瞬间。

38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跟《泰国洞穴救援》同期进行吧,疫情第一年,这对导演夫妇实在太有事做了。对着两个重大事件的大量素材,做归纳整理。《回到太空》估计有从几年前就开始的跟进采访。纪录呈现方式依然纯熟而扎实,却没有《徒手攀岩》亚历克斯那样性格的主角(马斯克当然不错,某种意义也是主角,但并非他上天嘛),揪心的细节也从事件性质上比不了《洞穴救援》,因此不大可能继续无敌抓人眼球。另外,可能出于乌克兰战争和全面抵制俄罗斯的时局原因,国际空间站的两位俄国宇航员只被匆匆带过。因为中国没有参与这个空间站的建设和运营(美方出于政治原因反对中方资金),也就没任何对同时期天宫系列发展的对比讲述。

42分钟前
  • seamouse
  • 推荐

不愧是奥斯卡系的导演夫妇,对素材的选择和编排非常精准,观看期间几度哽咽,既感叹于世界航天已成过去时的黄金三十年,又对spacex等私营航天力量的崛起充满期待。奥巴马处在时代的交接点,做出了最正确的决定,多米诺骨牌效应开始显现,终点是月球或者火星不再重要,过程已足够美丽和震撼

43分钟前
  • 陈以泉
  • 力荐

扎克伯格想把人们拉进元宇宙,马斯克想把人们拉进真宇宙。我想在太空里感受自己的渺小,不想在虚拟世界里沉溺于自身的“伟大”。

46分钟前
  • 鹅岭懒人
  • 推荐

这对夫妻档拍片真稳,编排素材的能力很强,看他们的纪录片都像在看剧情片,观赏性非常高。

51分钟前
  • Mr. Lei
  • 推荐

在上海疫情最严重,且解封看似遥不可及的那一刻看完了它。被各种负面消息打散的情绪平复了很多。这是一部能让人抽离当下琐碎的,纷扰的日常之事的纪录片,让人以更大局更全面的视角与心态去看待此刻,重新审视自己。 如果此刻的人生,有更大的机会窗口展开在你的面前,那就好好抓住它吧。

55分钟前
  • Jaguar@sh
  • 力荐

很意外,不是什么马斯克个人传记,小到科研人员,大到宏观宇宙,大小细节都详略得当,比洞穴和攀岩都更稳了,对史料递进式情绪做的很好,算是对于太空题材的一个简单尝试

59分钟前
  • Sanders03
  • 推荐

古埃及人当年可以建造金字塔,但是他们现在忘了如何去建。运气是最好的超能力。

1小时前
  • 二月鸟语
  • 推荐

不能接受任何失败的NASA在纸上解决所有问题,SpaceX则一直建造东西,看看有什么突破,然后从那里迭代。这也是两种体系的碰撞,僵化的庞然大物与充满活力,敢于试错的年轻个体。

1小时前
  • 差不多查理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