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喜剧班

综艺大陆2021

主演:陈佩斯

导演:董晓峰

 剧照

金牌喜剧班 剧照 NO.1金牌喜剧班 剧照 NO.2金牌喜剧班 剧照 NO.3金牌喜剧班 剧照 NO.4金牌喜剧班 剧照 NO.5
更新时间:2024-04-11 04:32

详细剧情

  该节目首度聚焦喜剧幕后,独辟蹊径打造国内首档喜剧传承类综艺,真人秀和舞台竞演相结合,深度挖掘喜剧背后的故事,展现喜剧大师培养传承人的全过程,以匠心制作呈现喜剧综艺新面貌。

 长篇影评

 1 ) 从一期节目看浮躁社会

先说评分,三位评委,陈佩斯我给5分,英达3分,郭德纲1分;节目整体3分。

很少看这类节目,但对陈、英、郭三位的作品看过无数次,也是冲着陈佩斯看这节目的。

很多人说陈佩斯的点评最真诚、最严格。

这话对,但不全对。其实三个人都很真诚,只是水平不一样。陈佩斯挑出来的那些毛病,郭德纲未必看得出来,甚至他本人就有那些毛病。郭德纲在相声上确有造诣,但对其他喜剧形式的表演,他或许不及格(看看他演的电影和陈佩斯、范伟甚至于谦演的影视作品,就知道差距了)。至于英达,最有名作品《我爱我家》,真正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演员(文兴宇和宋丹丹两位大神)和剧本(梁左这位大神),他作为导演的作用倒在其次。不然的话,《东北一家人》、《候车室的故事》同样是他导的,但缺了文兴宇和宋丹丹,现在还有谁看?而《我爱我家》仍然百看不厌,属于教科书级别的情景喜剧。所以英达至少在表演(而非导演)上和郭德纲不是一个档次,和陈佩斯就差得更远。

陈佩斯的点评,是真正从作品出发、从演员出发,是按照精品的标准来提要求的。有人说他要求太严了,现在都是流量为王、吸金为王,谁还管作品本身?

这观点本身就是错误的。要是这样,大家干脆都学李佳琦和薇娅直播带货算了,何必演喜剧(没有任何贬低直播带货的意思)?现在有几个喜剧演员吸金能力比得上李佳琦和薇娅?郭德纲也不行。

所以,评价任何一个行业、任何一个作品,都不能只看流量和吸金能力,必须回到行业和作品本身。

一个好的作品,必须是让人有回味的,而不是当时热闹一下完事。就像流行歌曲和经典老歌的区别,前者可以流行,但不能流传。

流行和流传,原本是合二为一的。但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影响下,二者的差距越来越大。信息技术的特征是赢家通吃,可以让人一夜成名、一夜暴富,不在乎能否长久流传。这就是“流量为王”的根本逻辑。

这个逻辑,不仅体现在演艺界,可以说无处不在。

当年,史玉柱的脑白金大卖特卖,靠的就是铺天盖地的广告轰炸:今年过年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但现在还有多少人买脑白金呢?史玉柱靠的就是信息技术(铺天盖地投放广告)一夜暴富,反正中国人多市场大,有百分之一的人买一次脑白金,就足以让他成为富豪。从个人财富讲,史玉柱当然算有钱人;但要论产品本身,脑白金根本拿不出手,不要说比不了可口可乐,连娃哈哈也比不了。

说回节目本身。是选择一夜成名,还是慢工出细活,这就是那些参赛演员和陈佩斯的差距。甚至也是郭德纲和陈佩斯的差距,郭德纲名气大、吸金能力强,他的代表作是什么?马三立、侯宝林、马季、姜昆等人都有代表作,郭德纲有吗?抛开传闻中姜昆和郭德纲的不和(并无确凿证据表明姜昆打压郭德纲)不论,单论作品本身,郭德纲确实比不上姜昆。

想走流量为王、一夜成名的道路,是演员的个人权利,旁人无权干涉。但陈佩斯从专业角度点评,同样完全正确,丝毫不存在什么“太严格”的问题。

史玉柱那套抖机灵的战术,只能像割韭菜一样靠国内市场成就其个人财富(脑白金有多少回头客?说白了就是一人上一次当)。但要走出国门,去国际上竞争,脑白金根本拿不出手。所以才需要工匠精神,这是我们最欠缺的。

作为一名教师,我见过很多资质非常优秀的学生(高考成绩640分以上)想走捷径、挖空心思钻营、把学校的制度漏洞用到极致,而不是踏踏实实坐下来读书。但速成的、追热点的科研成果,即便能为个人带来一时名利,终究无法在学术上有大的突破,也就无法对学术有所贡献。大学,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里也很难独善其身。但是,即便99%的人都去走捷径(这是个人权利),作为教师也应该替社会发掘、培养和守护那1%甘坐冷板凳的人。

所以我非常理解陈佩斯的点评,也非常理解他面对大环境的无奈和失落。

 2 ) 近期最好的喜剧节目~

央视的风格真的很爽朗,很让人喜欢,不搞些有的没的来占时长,炒热度,一组一组竞演,没有多余的东西,节目也好看真的非常喜欢这种风格。

看到有人说这是央视的傲慢,我觉得很可笑,难道央视应该像那些哗众取宠的节目一样,开头什么也不干,大家放放狠话,找些花活决定顺序,就可以占他个4,5期,然后整个节目显得拖沓尴尬无药可救吗?还说什么这是压力,这很正常好吗?央视也好春晚也好展现的就是我们国家最出色的艺人之一啊,随随便便毫无压力可以做最出色的艺人吗?不想要压力那竞争什么呢?我们国家娱乐圈有多舒适看不到吗?看看最近的选秀节目,国外的偶像随便都吊打国内的偶像,以韩国为例(不喜欢不粉偷国举例而已),艺人人多钱少活精,不像我们随便几十线偶像演员的工资都吊打人家,业务能力还差,躺着能赚钱,谁还努力呢?不搞点压力,大家都不认真,糊弄了事,任何平台都能变成蹭热度,洗白刷好感的平台,那个跨界喜剧人和吐槽大会就很典型啊。

我们现在的市场就是过分照顾艺人情绪,忽略观众感觉和评价,动不动就不容易,压力大,谁不是呢?艺人有压力还赚的多啊,普通人不仅有压力赚的少,就这样还要包容他们照顾他们怕他们有压力吗???就莫名其妙!

我觉得央视做得很好,就是应该筛选出心理强大,能力突出,应变能力适应能力具佳的喜剧明星,类似贾玲,沈腾这种喜剧的中间力量。

 3 ) 一场专业的喜剧大赛,让观众知道,你们所爱的陈佩斯老师没有辜负你们的期许!

最想说的莫过于陈佩斯老师,无论是从自己的艺术造诣还是挑选学员的角度及培养学员的精神都是大师级别的。就是儿子目前没有太多作品有些失望。

陈老师突然从荧幕上消失,众说纷纭,但究竟是因为央视侵权还是陈老师矫情,今天不得而知。当中国喜剧要走下坡路的时候,陈老师出山了,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优秀演员拜师陈老师门下,为观众带来更多的笑声。

初始陈老师是《吃面》,《演员》中的陈小二,一直以为陈老师如陈小二一般仅仅是个搞笑的喜剧演员,当然,那个时候甚至一度觉得陈佩斯小品能上春晚的舞台,和他的父亲陈强老先生有关。时过境迁,经过岁月的沉淀才知道什么是年少无知。

如今,小品,喜剧人太多了,但真正让人记得住的太少了,本以为是现在的媒体发达了,是现在的喜剧人多了,但回头看看《吃面》,《主角与配角》等等陈老师的作品,才知道,真正记不住不是因为时代,而是因为演员本身没有经典之作。

陈老师从演电影开始就自己给自己加戏,如主角与配角里的一句经典台词:你这个模样,你这个做派,那是千百年才出一个的,什么小偷小摸,地痞流氓,不法商贩。都不用演,往那一站。

真的很怀念年轻的陈老师,也确实欠陈老师N张舞台剧的门票啊。

说了半天,回到《金牌喜剧班》。

今天看完英达老师学院的毕业演出,算是所有老师的学院都演出完毕了。

不知道大家有什么感觉,我个人的感觉:

差距很大

郭德纲的学员,演出属于垫底水平,且演员没有太大的提高;

英达老师的学员,喳喳的表演紧凑有内容,其他的没有把观众吸引住;

陈老师的学员,作品恨不错,第一部其实还算不错,重要的是将京剧的活和喜剧的元素结合,剧情安排的也很不错,不过包袱确实少,其他的作品剧情安排上还是很到位,但笑料没有英达老师门下的喳喳那么搞笑是真的,不过何欢办公室的那个作品还是很不错。

要论笑料,我个人还是很喜欢英达老师门下喳喳的表演。

但笑过后,仔细看看,陈老师门下的学员,在新作品中,确实别于往常作品,有很大的一个提升,整个喜剧看下来有剧情,有笑料,让你能一直看下去,这就是大师带出来的。

反观郭德纲的学员,本质上没有太多提升,更确切的讲,没有实质的内容。

而英达老师的学员,演出和郭德纲学员的演出一样,没有真正本质的提升。剧情依旧是乱套,可能主要培养喳喳了。

在这场赛事中,其实郭德纲和英达老师与陈老师完全都不是一个级别的。

郭德纲是民间艺人出身,又是说相声的,而相声确实难,通过语言来进行场景塑造,嘴皮子功夫厉害的不得了,且更重要的是“落地”,讲的是hold住场,与观众互动,且不能让观众拿住,这是一个演员最难得的功夫,俗称“不要脸,豁出去”。

英达老师拍场景剧祖师爷,算是一个很厉害的导演,导演的功底绝对是一流的,不做过多评价。

陈老师是真正喜剧出身,小品加话剧,这是一个高要求和高水准的演出,没有暂停和回放,必须一步到位,且当中发生了演出事故要及时的更正,力求观众没有察觉。

从这个角度看,郭德纲和英达老师在排练剧目上,与陈老师确实达不到一个层级。

 4 ) 陈佩斯20多年后再登央视,点评切中要害,字字玑珠,值得回味

文章首发在公主号:寸草小园,我是作者晓草。

在中央三台的《金牌喜剧班》中,晓草见到了久违的陈佩斯。这是他时隔20余年后回归央视舞台的首秀,确实令人期待。

图1 陈佩斯《金牌喜剧班》海报

《金牌喜剧班》是一档喜剧传承类综艺,恐怕只有央视这样级别的媒体才能一下请到三位国内顶尖的喜剧人代表陈佩斯、郭德纲和英达。

图2 三位国内顶尖的喜剧人代表陈佩斯、郭德纲和英达

三位导师的点评各具特色,郭德纲老师点评学员时结合自己多年的相声演出实践经验,同时还不忘抖包袱、时不时调侃学员一把;英达老师主要运用多年的拍戏经验从舞台表演方面点评学员,而三位导师中晓草印象最深的还是陈佩斯老师,因为他的点评将喜剧研究上升到理论层次,切中要害、字字玑珠。

01 陈佩斯的点评语重心长、良药苦口

第一期第1个出场的许可嘉的小品《保安队的春天》塑造了一个格斗业务能力过硬,在比赛中还打败了领导的保安形象,但是他很木讷实在,不仅不懂得恭维领导,还无意中把领导的钱包踢飞了。

图3许可嘉参赛作品小品《保安队的春天》

晓草感觉整体故事有些没交代清楚,逻辑不够通顺。

例如,在男主人公将领导的钱包踢飞这个情节上,晓草看了三遍才似乎明白是说许可嘉饰演的保安之前和领导进行格斗比赛时,领导的钱包掉出来了,许可嘉以为是暗器就给踢飞了。现在,为了向领导解释再现当时情境时,又一次把领导的钱包踢飞了。

图4 许可嘉饰演的保安踢飞领导的钱包

同事见状对他说:“兄弟,等以后找到新工作给哥来个信儿。”这话根据剧情应该指的是同事认为男主人公已经得罪了领导,这份工作保不住了,需要去找新工作。可是许可嘉给出的回应让我有些匪夷所思——他高兴地跳着秧歌步说:我找着新工作啦。

陈佩斯老师的点评从喜剧创作的角度指出:喜剧的点设置前后不连接,显得有些随意,不是结结实实从性格、事件中生成的,强调包袱的东西多了一点,其实强调心理过程和人物真实感受再多一点,可能会更好看。

图5 陈佩斯点评许可嘉的表演

这句点评应该是道出了目前很多喜剧作品的一个通病,或者说普遍现象,那就是创作者往往是先有了包袱,然后再为这些包袱创作一个故事。这样就会产生让观众连故事都看不太明白,人物性格不鲜明,人物心理发展断裂的情况。

正如节目的宗旨所说:“力求将喜剧文化高质量传承下去”,陈佩斯老师的点评可谓是语重心长、良药苦口。

02 陈佩斯老师注重情感过程和演员交流

再来看第一期的第3个小品是由开心麻花的演员李海银和高海宝演出的《忘不了》,讲述了一位送餐的快递员(高海宝饰)在送餐时被客户家中患有阿兹海默症的老奶奶(李海银饰)误认作是自己的丈夫,老奶奶的家人为了勾起她的记忆请求快递员有偿地配合老奶奶聊聊天。

图6 开心麻花的演员李海银和高海宝演出《忘不了》

快递员本来是冲着能挣的一部手机才答应聊天的,可是随着谈话的深入,快递员了解到老奶奶的丈夫赴前线打仗牺牲的往事,他深受感动,最终没有收老奶奶家人给的物质奖励,怀着崇敬的心情离开了老奶奶家。在结尾处,他还背上老奶奶丈夫生前的行军包,装扮成从战场凯旋归来的样子,让老奶奶喜极而泣。

晓草看这个小品第一遍时感动得想哭,为了写这篇文章又看了一遍,仍然是很感动的。但是,晓草注意到一些网友对这种“感动中国”风格的喜剧小品已经出现了审美疲劳,觉得煽情得很刻意。

图7 李海银和高海宝演出《忘不了》

郭德纲和英达老师都对这个节目表示赞赏,只有陈佩斯老师毫不留情地点出了作品的问题:表演一直在结果当中,一点过程都不给。这个作品是靠人与人之间相互猜进去的一个过程,可是一点点的过程都没有。海宝的表演基本就在两个结果之间,瞬间就过去了。这个作品特别吃演员交流的功夫,在台上谁都不理谁,各演各的。

图8 陈佩斯点评开心麻花的演员李海银和高海宝演出的《忘不了》

小品在快递员即兴编造了老奶奶的丈夫写的信后,直接就转入老奶奶朗读真正由她丈夫写的信。信中说到:丈夫即将赴前线,如果回不来,就让老奶奶找个好人家改嫁。

在老奶奶的读完这封信后,快递员的态度已经发生了改变,从最开始敷衍完成任务以获得物质报酬,转变到深受感动,没有拿老奶奶家人给他的手机和蓝牙耳机,就离开了。

我猜想陈佩斯老师所说的“交代过程”是希望老奶奶的老公赴前线牺牲这件事是通过老奶奶和快递员一来二去的对话逐渐表露出来的,这样快递员态度的转变就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而不像现在这样,由老奶奶一人读信,全程没有和快递员的交流,而读完信后快递员的态度已经发生了改变。快递员内心情感变化的过程没有机会展现,并且老奶奶和快递员也没有交流。

图9 李海银饰演的老奶奶朗读丈夫的信

还有一点,就是这种朗诵加配乐的形式晓草看了是很感动,但也不得不承认表现手法比较套路,让人有刻意煽情的感觉。如果放在央视春晚或八一建军节的晚会上,是非常合适的,可是如果用来参加喜剧比赛,不会让观众和评委眼前一亮,是属于求稳不求新的一类作品。

陈佩斯老师最终选择落榜,英达老师选择推荐,只有郭德纲老师选择录取了他们。

图10 李海银和高海宝被郭德纲录取

03 陈佩斯老师关注人物性格和行动

第一期最后出场的天津相声演员盛伟,跨界演出了一个小品《天津大哥》。

图11 天津相声演员盛伟演出小品《天津大哥》

盛伟用天津方言饰演一位热心但有些健忘的出租车司机,原本定在后天送一位老板和几位模特去塘沽的展销会,老板突然改到了当天下午,这位司机也没多想就答应了。

结果,他忘记了今天原本还答应他的二伯去赶集。为了能同时完成这两趟车,这位天津出租司机可谓煞费苦心,左右周旋,从而产生了喜剧效果。

图12 盛伟饰演的出租车司机左右周旋

最终,盛伟以三个录取成为全场最佳成绩学员,不过,盛伟最终选择郭德纲老师而没有选择陈佩斯,和晓草的预想不一样,也许盛伟还是想回归老本行相声吧。

陈佩斯老师点评依然注重人物塑造:多从行动出发,他是一个有性格的人,由性格生出的事件。而且这个性格已经带有了一定残次的成分,就是这种残次恰恰是我们要掌握的最根本的东西,要从这儿出发去寻找行为,由此再有其他人对这个行为产生矛盾和冲突。

图13 陈佩斯点评盛伟演出的小品《天津大哥》

这就点出了我们创作喜剧并不是以包袱为中心开始创作的,而是以塑造一个有鲜明个性特征的人物为出发点开始的。喜剧也是戏剧的一种,人物、情节、对白这些仍然是重要元素。

喜欢在dou音、kuai手平台刷小视频的网友,可能已经习惯了开端便是高潮、高潮立马结局的快节奏,但是这样的小视频不是喜剧小品,因为它没有完整的人物塑造和故事情节。

喜剧有很多种,讽刺、幽默、出洋相都会让人发笑,但是,有一些笑是值得回味的,有一些笑只是短暂的快感,过后什么也留不下。

陈佩斯老师这次重出江湖,在采访中说:“我希望我们的年轻人。能更多关注一些喜剧的方法论,在方法之前还要研究喜剧的本质,研究戏剧的本质。从这些东西出发,然后再去思考怎么创作。……老是用包袱来评价一个作品,我觉得这是本末倒置。”。

这是晓草看第1期《金牌喜剧班》的一些感受,后面还会继续和朋友们分享,敬请期待。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欢迎点赞、评论和关注公主号寸草小园,我会经常与大家分享精彩的内容。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5 ) 期待了很多年终于盼来了陈佩斯

暂时是3星。

———第一集———

三星给神一样的导师——最喜欢陈佩斯,神隐多年的小品大师,这一天我等了太久,看见他我哭了;英达次之,喜剧界的王者,童年的《我爱我家》是神作,我没想到他能上节目;郭老师太熟悉了就算了,这些年他上了太多节目我对他已经是左手摸右手的感觉了,他应该说是目前在线的咖高资深相声界大佬,是节目必备的顺应时代潮流的商业性中和剂。

二星扣谜一样的作品。原因和陈佩斯老师说的一样。而且我真的看够了煽情了,我觉得贾玲上来做选手可能要落榜,喜剧应该让人笑还是哭现在是个问题,喜剧不喜,假装让你笑其实让你哭,都是为了哭才去看一个喜剧那喜剧还能叫喜剧吗?煽多了都搞得好像煽情才叫有深度一样,道德绑架很无聊。

没有弹幕很烦,央视空瓶太严重。真吐艳。

学员当然要站队学员,说老师严格而不是说作品不好,毕竟你自己说完别人的作品肤浅之后又能贡献什么好作品呢,所以在尊严和艺术信仰面前还是选择尊严吧,不要搞坏同行关系(《天赐的声音》vava被丁太升批评后嘻哈人抱团同理)。

郭德纲和稀泥没啥毛病,有人唱黑脸就要有人唱白脸鼓励人是传统艺能,只要选择的时候中肯就好了。

一个建议,喜剧界北方人太多了,南方人太少,北方梗南方人也听不太懂,南北方很多习惯也不太一样。心疼汪东城坐在里面,很尴尬。其实可以试试地方代表队同台竞技,由专业导师评选,实现南北喜剧文化交流。

———第二集———

新派相声终于有点意思了,不过还是欠点儿打磨。其他的剧本我就不太能get到,表演就无感。

———第三集———

这两集我都没有太喜欢的,就是觉得这几集都很平,看完下来没有印象很深的,也没有让我发笑的,主要还是剧本太弱了,哪怕表演过关,剧情有高潮,最后难免还是回归平庸。偷文件的剧本和表演都能打6分,但是我觉得设定上有点弱了说服不了我。也可能我自己的问题,我没进去内个剧情。其他节目就不行。我想起我小的时候就很喜欢讽刺类的东西,喜欢到我周围的小伙伴也都知道我喜欢这一类的题材,用现在长大之后的话说其实就是这类题材都言之有物,不浪费别人的时间。很感谢陈老师在我还是个无知小儿的时候就拉高了我的审美上限,整个节目只有陈老师最好看。

———第四集———

选手也开始正经评价同行作品了?吃饺子我怎么没觉得深度,是我审美不行了吗?我最喜欢木偶戏。

节目组很懂啊,不管是站还是坐陈佩斯老师一直C位。

英达老挖苦郭德纲干什么,虽然我也觉得郭德纲比起另两位商业了点浅薄了点,确实郭德纲资历不如他和陈佩斯,但是郭德纲开的玩笑都没有过分玩笑,英达的玩笑就让人误会。论情商,给人台阶,cue流程,这节目没有郭德纲我看还真不行。

———第五集———

郭德纲组内。最后个小品不算是无病呻吟,相声前半段有点无聊。

———第六集———

陈佩斯组内。这节目里有能正确认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的吗?理论是来源于实践,形成对实践的总结才可以去指导实践,给实践分类。你要明白观众为什么笑,为什么不笑。什么笑点高级,什么笑点就low。创意需要灵感,可以形成千变万化的作品,但内核都是可以归类的。我觉得这些人真的不珍惜学习的机会,陈老师辛苦。我推荐金靖上节目。第一个作品紧凑度有了立意稍弱,第二个太强了,节奏、本子、表演。郭德纲其实也是有审美的,但是他和市场妥协了。第三个题材很好,给现场选手拓宽了一下题材范围。

陈佩斯老师是真的来教课的,非常实在,倾囊相授。毕竟现在国内喜剧可以说青黄不接后继无人,这个时候陈佩斯老师出来是因为有责任感在的。他说过他希望自己被遗忘,因为这说明后面还有好的喜剧作品。但就是因为没有好的作品,大家都太怀念他了,所以他不得不出山了。他是为了中国喜剧的传承才出来的。

———第七集———

英达组内。对课堂剪的不多,可能是没有啥子。

———第八集———

小毛巾挺有创意,设计上再完善点就好了,这个剧情我就只能理解为闹鬼。醋内个故事和节奏都行,就是要再压缩一下。女演员说话有点闷?

对英达失望。郭老师我之前也知道他水平也就那样,他教不了什么我也能理解,但好歹人在节目里还发挥了一个主持人的作用,能cue流程,能给尴尬的学员一个台阶下——虽然是用开玩笑和稀泥的方式,郭德纲老师无疑是这几个老师里面最接地气、最好相处的。英达我没想到能拍出《我爱我家》的人对学员的作品居然毫无帮助,指导了些什么登西?大兵淘汰不可惜吗,剧本什么登西?又演了个什么登西啊?汪东城就是凑数的,我感觉他在里面也很尴尬,找个机会送人头就溜了,太难了啊!英达组都太奇怪了!他好像就是来完成zz任务的!

经过陈老师调过的作品虽然还是避免不了冗长,但好歹从剧情琐碎立意全无变成了节奏紧凑立意不高了——我原以为陈老师能给提供剧本呢,结果还是学生创作。陈老师真的是来下决心授人以渔的啊。

现在在我心里郭老师已经后来居上了。当然从水平来讲,他们都没资格同陈佩斯老师坐在一起,不如老老实实做主持人啥的。

———第九集———

郭德纲没风度,小气,一句话百样说,剧本bug纠缠着你一直都进不去?微调就能解决的问题。

整个儿看下来,对作品最严厉的是陈佩斯老师,对学员最仁慈的也是陈佩斯老师。他是真正通透的艺术家。 另外俩人不配和他坐一起。

———第十集———

烦了郭

———第十一集———

烦了英

———第十二集———

gai来干啥

 6 ) 第四期有感

刚看完了《金牌喜剧班》的最新一期,郭德纲组内小考。

首先吐槽一如既往的稀碎的剪辑和切屏,看看导师反应也就罢了,来回看观众和后台第二现场干嘛,怕我们忘了吗(确实忘了很多旁听组)。可能是我综艺看到少,get不到这个节奏。

陈印泉走了,很可惜。他表现不是最出彩的,但是确实是在尽自己所能表演喜剧,他更符合我们这种在自己所专长道路上不停在奋力向前进的,所以看着很有共鸣。表演的内容很正,我猜这一定是多方整合后,适应国家一级演员的同组人做的编排。对他的结果,感觉很是惋惜。

和印泉一组的留下了,喜剧综艺淘汰了喜剧演员,留下个就会表演吉剧的,国家一级演员,还是所谓观众大比分投下去的。

另外一个出局的金铭老师,本就是来玩票的,两次表演都被减的七七八八,已经很说明问题了。

胜出的两组确实表现很棒,旁听组不敢上是对的。

郭德纲老师一组很优秀,期待陈佩斯老师。

 短评

没有张大大 就是好看!

7分钟前
  • 趁熱_拿鐵
  • 推荐

整体水平还可以,比隔壁那些个喜剧综艺好一些。三位导师,感觉英达差点意思;陈佩斯还是有东西的。学员里,盛伟,海银、海宝,何欢、蒋诗萌,陈嘉男,韩云云不错;可惜许建只是来助演的。期待第二季。把英达换成赵本山吧😂😂😂

10分钟前
  • 書衣偵探華斯比
  • 推荐

看了第一集。三星给神一样的导师,二星扣谜一样的作品。学员当然要站队学员,毕竟你自己又能贡献什么好作品呢?还是不要搞坏同级关系。郭德纲和稀泥没啥毛病,有人唱黑脸就要有人唱白脸鼓励人是传统艺能,只要选择的时候中肯就好了。

14分钟前
  • 黏巴粘儿
  • 还行

陈老师真诚,起码第一期来看,和陈老师观感大致相同

15分钟前
  • 鸵鸟进化录
  • 还行

这不赤裸裸的打欢乐喜剧人第七季的脸吗,不但把脸打肿了,把脑袋都打没了

17分钟前
  • 炜君子
  • 力荐

陈佩斯老先生的点评很到位啊

21分钟前
  • 院长大人
  • 推荐

最有看头的是导师对表演的分析,干货很多,尤其是陈佩斯老师。

25分钟前
  • 居无间
  • 还行

四星给陈佩斯老师。这个主持人能换一个吗?

28分钟前
  • 有几年久。
  • 推荐

竟然挺好看。。陈佩斯一开口就不一样啊,可是为啥没人选他。。。

33分钟前
  • 凌晨四岁打你
  • 推荐

没想到啊没想到,几千年才出一个的陈佩斯竟然也投靠央视了,而且还在认真点评

34分钟前
  • 千寻亿选
  • 还行

陈佩斯好,郭德纲坏,英达稳,演员别的不会光知道煽情了,应该出台一个规定,喜剧禁止煽情

38分钟前
  • 雅俗共赏
  • 还行

回归单纯的喜剧,没有烦人的煽情和教做人,就足够了。

39分钟前
  • 啊哈小阿飞
  • 推荐

也没特别好,全靠同行衬托,作品质量比《欢乐喜剧人》高太多了,可惜剪辑和赛制太迷,热度始终上不去,没怎么破圈。陈佩斯的点评很有干货,让人敬佩;郭德纲就是来调节气氛的;英达不知道来干嘛,有点没找准定位。

42分钟前
  • 张兮兮
  • 推荐

奔着导师看的,说实话,选手很一般。

46分钟前
  • 木木三又二
  • 较差

比省台的喜剧综艺品质要高很多啊。没有那么多喜头悲尾的不快乐了。听陈佩斯的点评是一种享受。

47分钟前
  • 鹿鸣
  • 推荐

可以叫金牌龙套班了 贾玲的龙套 大潘佳佳的龙套 宋晓峰的龙套 开心麻花的龙套 贾冰的龙套 东北一家人的龙套 全是龙套 选手的质量真挺一般的

50分钟前
  • liuxin800711
  • 推荐

煽情不刻意就让观众可以接受

54分钟前
  • 愁容骑士
  • 推荐

只有第一集是高开的

59分钟前
  • 斑点
  • 较差

光是看陈佩斯老师的点评就够我们学习了,那些学员为什么一直在说他严格的问题?

1小时前
  • 捕快
  • 推荐

很难想像,导演怎么找的这么三位,还看啥选手啊,导师对话就能播一天一宿

1小时前
  • Cyniciiiiiii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