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手攀岩

记录片美国2018

主演:亚历克斯·霍诺德,汤米·考德威尔,金国威,米奇·谢弗,萨妮·麦坎德斯,迪尔德丽·沃尼克,彼得·克罗夫特,丹·奥斯曼

导演:伊丽莎白·柴·瓦沙瑞莉,金国威

 剧照

徒手攀岩 剧照 NO.1徒手攀岩 剧照 NO.2徒手攀岩 剧照 NO.3徒手攀岩 剧照 NO.4徒手攀岩 剧照 NO.5徒手攀岩 剧照 NO.6徒手攀岩 剧照 NO.13徒手攀岩 剧照 NO.14徒手攀岩 剧照 NO.15徒手攀岩 剧照 NO.16徒手攀岩 剧照 NO.17徒手攀岩 剧照 NO.18徒手攀岩 剧照 NO.19徒手攀岩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4:36

详细剧情

  亚历克斯·霍诺德从2009年就梦想着徒手攀登酋长岩,此后尝试了1000多次,而徒手攀登酋长岩是自己的 “终极目标”。为此,他准备了一年半的时间,借助绳索攀爬过近60次酋长岩。他表示,自己这样做并非为了进行预演,而是反复尝试不同的岩点,研究攻克最难的区域。纪录片拍下了约塞米蒂国家公园及酋长岩的壮丽景色及霍诺德登顶的历史时刻。除此之外,片中还回顾了他怎样处理极限目标带来的生命风险,以及他如何追求卓越完美,从而在无绳索保护的情况下保证万无一失。

 长篇影评

 1 ) 一次对这个世代最伟大户外冒险的记录

来自Jimmy Chin的Instagram,攀登中的Alex Honnold

Free solo就是无保护自由攀登。简单来讲可以使用的装备只有攀岩鞋和粉袋,不能使用绳索和机械塞一类的保护设备(无保护),也不能使用上升器一类的辅助设备(自由)。很多人讲这是最纯粹的攀登,其言非虚,这的确就是人类直觉中的攀登。相比于体力,free solo更是一种心理的战斗;是的,这种攀登毫不容错,在几百米高的岩壁上,一个失手就意味着死亡。完美或者死亡是唯二的结局。历史上也的确有一些最优秀的攀岩者死于这种尝试。一切关于free solo的探讨天生就是激烈的:攀登者面对怎样的恐惧?这种尝试是否值得?但不需要探讨的是,每一个free solo的实践者,作为攀登者都要被致以最高的敬意。

《Free Solo》这部2018年上映的的纪录片纪录了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free solo之一,Alex Honnold完成优胜美地El Capitan巨石上的Freerider路线。实际的攀登发生在17年6月,是当年最重量级的攀岩新闻。导演Elizabeth Chai Vasarhelyi和Jimmy Chin是夫妻。Jimmy Chin是一个知名户外摄影师,专精攀登运动(他自己也是出众的运动员),和Alex Honnold长期合作,为国家地理工作。

影片的主角,Alex Honnold,无疑是个奇迹。他85年生,小时候接触室内攀岩之后视为一生所爱,19岁从UC Berkeley退学进行职业攀岩。在攀登圈子里他是著名的奇人:他离群索居,常年住在一辆房车里奔波在各个岩壁间不断挑战,在和现在女友建立关系前是一个游离在社会边界的人。现在攀岩界流行大概有几个方向:竞赛(抱石、难度或者速度)和难度挑战(抱石、运动、传统),而他和这些都无关。他的追求是现在已超过1000次的free solo。他虽然不是唯一一个free solo的实践者,但的确是影响最大的而且最优秀的。

一点花边是他找到女朋友震惊了所有人,大家都不知道这个女人为什么心这么大。另外片中也有提到,根据MRI,他的确不太能感觉到害怕,所以是完美的基因了……

一个开心的Alex Honnold,完成free solo Freerider后

影片的另一个“主角”,El Capitan(中文一般叫酋长岩,简称El Cap),是美国加州优胜美地国家公园最著名的景点之一。片中把这块花岗岩形容为“the center of whole climbing universe”,对于rock climbing来说是一个很正确的说法。

Alex在片中攀爬的路线是难度5.13a的Freerider,总计长度超过3000英尺(900米左右),共33个组结。路线的难度小有争议,有些人认为是5.12d(据说和前一段时间有一块石头脱落有关)。Alex认为路线最难的部分是一段17个动作的V7(第22组结)。这条路线一般是三到五天的多日传统攀,要用吊帐挂在上面睡几个晚上,不过Alex只用了3小时56分。技术上主要是slab和crack:前者指内斜角度,注重平衡,一般手点脚点都极小,很依赖摩擦力;后者指以岩石缝隙为主要攀爬特征,是传统攀中最有代表性的。个人的感觉slab是爬起来最没有安全感的,难以想象在几百米的高处free solo一大块光滑的slab是什么感觉。

另外这面岩壁的速度记录是他和Tommy Caldwell合作完成的,双人传统自由攀登,不到两个小时,路线是难度5.8的Nose。

国家地理做的路线说明

整片的剧情很简单,就是他准备和完成free solo El Cap的过程。结局的话关心的人很久以前就在新闻里看到了。这部电影的价值就是它真的能让每一个人明白free solo El Cap是怎样一件事,有多难,要经过怎样的过程。说几个印象深刻的地方:第一是对于slab岩点的特写镜头。我上面讲slab最没有安全感,这几个特写就能让人明白为什么:slab的岩点都是薛定谔的,你不知道它们存不存在,只有2mm的突出算不算?对于slab还真的就算……三分靠形状七分靠摩擦。第二是对中间那段V7的详细刻画,还包括Alex几次失败(在正式free solo之前的有保护试攀)的镜头。这几次失误的镜头告诉观众,整个过程没有那么简单,是可能失败的。而观众也明白失败意味着什么。看这部电影我从头到尾手心都在出汗,是我看过最刺激的电影没有之一。如果需要观影建议的话我推荐带上攀岩的粉袋,吸一吸手心的汗。

你说这算不算点,算不算

另外这部电影还在如何拍摄这次壮举上着墨颇多,可以说回答了很多人的“这是怎么拍的”的问题。Jimmy Chin为这部电影建立了全部是职业攀岩运动员的团队。简单讲拍摄者要先从岩壁另一边走上山顶,然后使用辅助设备下降到提前设置好的保护点待机,十几人分布在岩壁的关键部分,待Alex到达该部分拍摄。细节上懂的人看片中的画面就能明白个大概了。

不可避免的,Alex面对的生命危险是片中大量讨论的。他虽然对恐惧不敏感,但是也理性的明白一切的后果并对El Cap保持着敬畏。他2007年第一次有保护攀登Freerider路线,之后用了整整十年在心中建立自己可以free solo它的信心。在拍摄中,整个团队都在关心这种拍摄会不会给Alex更大的压力,进而增加攀登的危险性。这种压力不仅在他自己身上,也在所有人身上。

紧张的拍摄

片中还谈了很多他和身边人的关系,其中最重要的是他女朋友Sanni McCandless。这个女人很大程度是普通人(除了和Alex恋爱),在结识Alex之前不攀岩,第一次出席他的签名甚至不知道他是谁。我猜可能是这种一开始没有期待的感觉才让他们走到一起。其实我看过影片之后也不知道Alex到底怎么看待她:她说Alex非常不善表达,但我觉得不止于此——他是一个把生命寄托于使命的人,其他人在其生命中的位置真的很模糊。Sanni更多的是一个Alex和普通人世界连接的纽带,带着他做普通人也会做的事情,建立普通人也会建立的羁绊。从这个角度讲她是个无私的人,让我觉得她以前保护失误摔了Alex也可以原谅。

正片放映后Alex本人做了Q&A。其中提到特别有趣电影中也没有明说的一点是他的外号Bambi(小鹿斑比)。用代号是因为他们整个摄制组在拍摄过程中是需要对讲机联络的,其使用的无线电频段是开放的。团队不希望拍摄过程中有人意识到正在发生什么并影响拍摄。叫Bambi的原因是Alex的眼睛很大。真的很大,我见到了。

影片结束之后他在外场和粉丝合影拍照,灯光非常不好黑乎乎他也没有意识到,和演员真不一样。不过现在一点不害羞了。和他握手时我心中一直在说这是世界上最有力的手。不过握起来意外的柔和。

荣幸的合影

 2 ) 【GQ报道】他的成功我不羡慕

原文载于【GQ报道】,编辑/熊阿姨。微信搜索“GQ报道”关注,中文世界少数还在认真做长报道的媒体。

摩擦力的游戏

《徒手攀岩》获奥斯卡最佳纪录片的第二天晚上,我在大理住的老院子里组织了一次内部放映。这部片子以真实的惊悚攀岩镜头为看点,我们不想在小电脑屏幕上毁了它。绞尽脑汁,高个子美国翻译家室友从他房间搬来一块落满灰的电脑显示器。6个成年人挤在一起,做好了将被吓坏的准备。

纪录片全长100分钟,讲述了33岁攀岩家Alex Honnold在2017年6月徒手攀爬1000余米高酋长岩的故事。影片拍摄历时两年,记录了Alex从准备到最终完成这次史无前例的攀登全过程。

酋长岩是世界上最具标志性的岩壁之一,位于美国优胜美地国家公园,它看上去几乎是一块直上直下、没有植被的花岗岩岩壁。Alex的这次经历之所以值得被记录,是因为他全程徒手攀爬,不使用绳索作保护,只有一个人、一双攀岩鞋、一个镁粉袋。

图片来源: Samuel Crossley, National Geographic

酋长岩刚在屏幕上出现,我们就「哇!」地惊叹了一声,大家都是攀岩人,越是有经验,越明白这件事的难度——酋长岩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就是“攀岩的宇宙中心”。就像创业的人去北京,攀岩的人都想去酋长岩一展身手。攀爬酋长岩大体两种方式,攀爬能力较弱的人利用器械来辅助攀登(Aid climbing),另外则是全靠个人双手双脚来攀爬的自由攀登(Free climbing),注意,这两种方式都系着攀岩绳。而徒手攀登则相当于不系绳子的自由攀登,没有任何外部保护措施,一脚踩空就会付出生命的代价。

除极个别奇才外,大部分自由攀登高手能在4天左右登顶。我攀岩近6年,至今连去酋长岩的信心都没有。即便是带绳子的自由攀爬,完成酋长岩也是世界无数攀岩人的终极梦想,大多数攀岩人则想都不敢想。

我只认识两个自由攀爬过酋长岩的人,一男一女,都是澳洲最顶尖自由攀岩高手。他们是赞助运动员,攀爬年限是我的好几倍,即便如此资深,二位也会骄傲地把“爬过酋长岩”写到个人简历的前面。目前还没中国人自由攀爬过酋长岩,就在Alex 完成他历史性的徒手攀爬后没几天,一队由阿迪达斯赞助的专业德国攀岩队在上面爬了5天也没能完成。而在片中,Alex只用了3小时56分钟就登顶了。

那么难,还一点错都不能犯,这自然很惊悚。但这不是故事的全部。

我曾在加拿大攀岩地Squamish度过两个夏天,这里在攀岩圈内有“小优胜美地”之称,有一堆与酋长岩类似的光滑花岗岩,攀岩风格也类似,只是角度不如酋长岩那么陡峭,难度因此也小得多。

在Squamish,我每天都能看到人徒手攀爬,他们常常是一群人结伴,爬到三四十米就登顶从上面走下来。不过高度并不重要——离地十几米后掉下来后果都一样。更重要的差别是攀爬的线路类型:绝大多数徒手攀爬的人,只选择那些带裂缝的、能把手掌塞进去的路线。Alex在纪录片里也提到,当你把手塞进岩石裂缝里,以一种特定方式转动它,就能感到骨头和肌肉被牢牢卡在里面,很稳当,也很有安全感。除非你选择放手,否则不会脱落。

影片中Alex面对的挑战是,一千多米长的酋长岩,不可能一路上都是完美的手掌尺寸裂缝,甚至不可能一路上都有裂缝。整个岩壁涉及数十种不同风格的线路,每一种涉及不同技巧,得全部精通了才有可能。

本质上,攀岩爬的是岩石的弱点——裂缝是弱点,岩面上的岩石凸起也是弱点。要一路爬到顶,就要找到一系列持续、不间断地岩石弱点。Alex选择了一条叫“搭便车”(Freerider)的线路,全长900多米,只有差不多100米的完美手缝,其余是只能塞进手指一两个关节的手指缝,或者是要塞半边身体的宽缝,或者是没什么岩点的大光板等。

“大光板”是一种线路类型,指没有真正岩点的岩壁,整个人全靠摩擦力挂在石头上。我们戏称这种攀爬主要靠“信”,信念越大,脚踩得越狠,摩擦力就越大。越是害怕,越不敢下脚,就越可能会掉下去。这是我最害怕的一种线路类型,在系着绳子时,我也常常怕得动弹不得,因为它毫无安全感可言。

想象一下,你趴在一个几乎垂直的岩壁上,指尖扣着岩壁上一个小凸起,脚尖和岩壁的接触面积只有小指甲盖大小,全靠攀岩鞋底上的粘性橡胶和岩石间的摩擦力承受一个人的身体重量。摩擦力是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对这么小的接触面积而言,哪怕脚尖稍微转了一点点方向,摩擦力也许就小了,平衡瞬间消失……光想想我已经双腿发软。

这种紧张让我反胃,我打心眼里没兴趣,即便是徒手攀岩的人,对大光板这种线路也总是避而远之。大家选择徒手攀爬有很实际的原因,比如不好找搭档,或者时间有限,不带装备爬更快。我听说过最实际的一个理由是腰不好,穿不了攀岩安全带,只好徒手爬了。Alex 二十岁不到时开始徒手攀岩,起初只是因为太害羞,不敢开口找搭档。

显然,十几年后的他离这个初衷已经太远了。

这家伙的所作所为不是一般的疯狂。

攀岩教科书

Alex并不是个疯子,《徒手攀岩》拍摄的是一个周密的攀岩工程。

事实上,影片中真正惊悚的无保护攀爬酋长岩的镜头只有13分钟,前一个半小时讲这个目标在Alex心里怎样酝酿了8年,他又如何集中花2年时间来准备。在奇观背后,整个准备的过程像是一本攀岩教科书,所使用的方法和技巧是所有人都能学习的。

不知情的人看到Alex不带绳子攀爬的视频时,往往以为这是他第一次爬这条线,自然觉得他这种想法和他所表现出的能力一样不可理喻。其实在真正不带绳子攀爬之前,Alex会在绳索的保护下一次又一次地练习线路,直到弄清楚其中的每一个细节。

拿酋长岩来说,他记得线路上1000多个动作中的的每一个,知道每一个手点摸起来、每一个脚点踩上去的感觉。他甚至特意爬错,这样万一出错也不会慌张,知道怎么应对。那段吓人的大光板,他系着绳子至少练习了90次以上,有次他连着不用手爬了5趟。

为了训练头脑,Alex专门采用一种叫“视觉心像”的技巧。他会在面包车的地板上打坐,闭着眼睛在脑子里爬这条线。如果爬错了,或感觉不对,他就从头开始再想一次,直到对每一个细节胸有成竹为止。不仅如此,他还会想象所有出错的可能性,体会自己坠落入百米空气、身体撞击地面爆炸的感觉。

这个技巧在攀岩中运用很广,属运动心理学范畴。它一方面也能增强肌肉记忆,同时有助于突破头脑里的障碍,不管这个障碍是对坠落的恐惧,还是对自己能力的怀疑。

我也在使用“视觉心像”这个技巧,在攀爬难线时,我难免会在同一个难点处掉入空气几十次,这种挫折记忆对人的自信心打击巨大,以至于下次我再爬到同样地方时,在脱落之前便期待着失败,连试也不想试。克服这种困境,我会躺在床上在脑子里“爬”这条线,从系绳子、穿攀岩鞋开始想,做每一个手部动作,精准地踩上每一个脚点,画面以与现实中攀爬同样的速度展开。

尽管躺在床上不动,随着脑子里爬得越高,我会开始感觉到手臂酸胀,心跳加快,呼吸短促。我强迫自己更深长地呼吸,将心跳慢慢降下来。我来到掉落了无数次的难点,看着头顶那个要抓握的手点,没有丝毫犹豫地出手,因为用力而不自觉地发出呐喊声——想象中的这次攀爬没有掉落,一路爬到了线路顶端。

这样的练习一次又一次,直到我能打破头脑里的障碍,下次在现实中攀爬时不再期待失败。

当然,所有技巧和方法管用的前提是攀爬实力,这需要经年累月的练习。Alex从5岁起就开始攀岩,至今他爬了28年。在这28年里,他几天不爬就不舒服,就算不能去野外,也要去岩馆里练一练。任何人在任何一件事上投入这么多时间都能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Alex是其中的佼佼者,他的身体也被训练得专门化了。

Alex的手指不同常人地粗壮,他自己开玩笑说是“香肠手”。指力是攀岩人的“超能力”,我自己才爬了不到6年,已经能负重几十公斤,悬挂在10mm宽的木条上,此时手指和木条的接触面积不到第一个指节的一半宽度。我这种指力在攀岩界不值一提,Alex可以在这种大小的木条上做引体向上,而最强壮的攀岩人甚至只靠小拇指,就能把身体拉上去。

一个冷知识是,手指其实没有肌肉,主要由骨头和肌腱构成,有研究发现攀岩人的手指肌腱比普通人要粗一倍。从这个角度看,攀岩人的手指和能在水下几十分钟的自由潜水家的肺一样变态。

攀岩人的身体肌肉,也不像健美运动员那样大块。因为攀岩是一项对抗自身重力的运动,讲究肌肉力量和重量的比例,这主要有两点表现。一是攀岩人的肌肉更细长,更追求效率而不是大小,看起来就是精瘦型。再则上肢肌肉明显比下肢发达,所以攀岩人的腿往往细如竹杠。

攀岩人最发达的上肢肌肉,主要集中在背部,因为攀岩时要用肩背将身体往上拉,结果造成后背用于上拉的肌肉与前胸用来下推的肌肉大小不均衡,出现典型的攀岩人含胸驼背身姿,Alex 在这点上也挺明显。

影片就是这样用了一个半小时细致地塑造Alex这个人物,展现他作为攀岩人的生活状态和为了徒手攀登酋长岩所做的准备,所有这些铺陈,都是给最后的惊人壮举祛魅,也更容易让大众从中得到共鸣。

不,我不想成为Alex

“那么你想成为他吗?“电影结束,室友转头问我。潜台词是,既然你也是攀岩人,又觉得他这么了不起……

答案是否定的,可千万别成为他。

一个人做事的动机也许很复杂,在影片里,Alex把这种极限挑战简单总结为“武士精神”:在拿生命当筹码的这场攀爬中,他逼近个人极限来获得完美体验,哪怕只有短短一刻也会满足。这光听听就觉得热血沸腾,谁不想在这个缺陷的世界上,以不完美的人类身份去接近完美呢?

我差点就全信他了。可惜这个诚实到残酷的人对自己也不例外,Alex在片中暴露了另一个动机——片中2016 年他第一次尝试攀爬酋长岩,到达大光板一段时感觉不好,便放弃了。之后开车离开优胜美地,他丧气地说,“也许我就是烂透了”。

哈,原来这家伙跟我一个样:厌恶自我。

我多么熟悉这感觉,一种自我厌弃的无底洞。某种程度上,我成年以后的人生几乎都被这个东西驱使着。它是只住在身体里的饥饿怪兽,以人类的自我厌弃为食。“你烂透了”,“你一无是处”,“你的人生没有意义”…… 它通过发起周期性存在危机达到目的。

在心理学家看来,厌恶自我与童年经历息息相关。Alex自称小时候有颗“黑暗之心”。父亲被怀疑患有艾斯伯格综合症,从小到大很少与他交流。“我们会开几小时的车都不交谈,表达自己的情感对他来说不太舒服“,他在自传中回忆。

母亲则很少鼓励和赞赏他,不管他做什么,总是“还不够好”,Alex父母的婚姻不幸福,家里人从不拥抱,也几乎不用“爱”这个字眼,是个非典型的美国家庭。

幸好他年幼接触攀岩,一拿起就再未放下。等到19岁时,Alex尽管考上加州伯克利大学,却与环境格格不入,在这个理应充满了有趣灵魂的精英环境中,他交不到朋友,觉得自己在浪费时间。度过了一生中最隔绝和孤寂的一年后,Alex选择退学,向攀岩寻求庇护。

徒手攀岩带有一望即知的危险性,后果越严重的极限运动,在做成之后成就感越高,越能让那个哇哇大叫的怪兽闭嘴。Alex 承认自己好几次因为经历感情的失败而去徒手攀岩,听来其中不乏自我毁灭的意味。

在看完纪录片后,我和攀岩的伙伴们,有两三天时间,一凑到一起就会反复热烈地讨论这部《徒手攀岩》。大理小院的居民们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在全职攀岩之前,我们都曾有一份主流社会认可的学历和职业,也许更容易站在中立的立场上回看Alex。

在电影获得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后,我在很多文章中发现,观众们正在把Alex塑造成一个人定胜天的英雄,大家同时对影片的另一个重点避而不提:他与女友的相处。

在“正常人”女友的对照下,Alex的很多想法显得又可怕又可怜。女友问他,在做决定时能否将她考虑进去?“如果我有要活得久的义务,显然我得放弃徒手攀岩”,Alex回答,“但我觉得,我没有这个义务。”

“你总说让我小心,我已经尽力了。我可以不再做(徒手攀岩)这些事,但这会让我对你生出憎恨,因为我此生最热爱的事情被碾碎了。“Alex的回答冷静,又冷酷。

这让我更觉得Alex很可怜:这个人无法从平凡生活中获得满足,也没有可以依赖的亲密关系,他所有的只剩攀岩,而且还是最危险的一种。

我如今也离不开攀岩,对我们这些人而言,攀岩是个人身份认同的关键。如果几天不爬,就开始焦虑不知所措,心里反复质疑自己:你还是攀岩人吗?如果不是攀岩人,那你是谁?这是个可怕的无底洞。我不希望自己成为Alex 那样为攀岩一次又一次放弃亲密关系的人,更成熟的态度是正如他的女友所说,“你可以鱼和熊掌兼得”。

对Alex而言,攀岩的筹码更大。不管Alex怎么将徒手攀岩去危险化,怎么在外人面前不把它当一回事,都无法改变它极其危险的本质。

四五年前,Alex在墨西哥徒手攀爬了一条500多米的大岩壁线路,那里是一种石灰岩的岩石,跟花岗岩不一样,几乎没有裂缝,而且石头质量差很多,岩点更容易断裂。他成功完成了攀爬,跟徒手攀爬酋长岩的疯狂程度有得一拼。

几年前我也去了那里,当地攀岩人告诉我,因为风化,Alex曾经抓握的一个大石片已经崩塌掉落了。我忍不住想,如果Alex正好遭遇了崩塌呢?除了技巧、毅力和周密的准备,极限运动最终还要面对变幻莫测的大自然,他能每次都这么幸运吗?

回到影片,Alex2016年的第一次尝试因为感觉不对劲,提前结束。下山后,摄影团队、合作的朋友都告诉他,这次放弃是好事。然而Alex后来承认,如果没有摄影团队在,那一次他很可能会硬着头皮继续爬——硬着头皮的结果,也许就是失败,失败就是丧命。

《徒手攀岩》记录了一次完美的极限挑战,获得了奥斯卡这样顶级行业奖项的最高认可,可摄影团队说,Alex徒手攀爬酋长岩那天是他们生命中最恐怖的一天,再也不想经历第二次了。

影片是结束了,可Alex 的生活还会继续。他会就此收手吗?█

纪云,前互联网媒体人,现定居云南,全职攀岩。

 3 ) 生与死的相切线

(文/杨时旸)

有些运动就只是运动,而有些运动近乎哲学,因为它们会逼问出对“意义”的拷问,旁人都会疑惑和好奇,“为什么要从事这样的运动”,甚至连从事者自己也会如此对自己发问,但谁都没有答案。或许再没什么比徒手攀岩更接近于“哲学运动”,就像纪录片《徒手攀岩》中那位资深的职业攀岩者所说,“想象一下,有一项奥运会水平的运动,你要么拿到金牌,要么死。”

孤身绝壁,没有任何保护措施,只凭借手脚,勇士和疯子混合体,有人赞叹他们是英雄,而有人视他们为病态,是的,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这样的运动和从事这项运动的人。人类都是趋利避害的动物,而这群人是异类,始终反其道而行,所以在很多人眼中,他们的心理是扭曲的。在纪录片中,主角亚历克斯参与了一个医学项目,大脑成像显示,用来接收外界刺激的区域与常人完全不同,对于可以使大多数人产生刺激反应的内容,他无动于衷。他自我调侃,“我的大脑完整吧?”这个项目只是想弄清楚为什么有人对于极度危险如此着迷,但仍旧没有什么确切答案。

《徒手攀岩》这部纪录片注目着一些极度危险的时刻,却有着一个异常安静的主角。亚历克斯是个清瘦的小伙子,有着深色头发和巨大的黑色瞳孔,他与世界始终隔着一层难以名状的隔膜,不会被外界影响,也不屑于对旁人解释自己。他只是要做徒手攀岩这件事,没什么可说的。他也会有“正常”的恐惧,对于一座向往已久的岩壁心生胆怯,但他终究还是要爬上去。这个故事有着非常标准的结构,主线记录了亚历克斯征服不可能任务——酋长岩之巅的全过程,其中穿插了他的回忆、自述以及家人、恋人和朋友们的采访,追溯了他的童年和成长经历。这个故事的核心本身就是一个奇观,人们不知道下一步自己将见证奇迹还是见证毁灭。在这个故事的背景中,穿插着很多同伴的讣闻,一个个著名的攀岩者死在一处处绝壁之下,这究竟会给圈内的人带来怎样的影响呢?每个人在岩壁底端登上第一脚的时候,到底是带着必胜的信念还是怀揣着赴死的决心?这是属于他们的谜。

《徒手攀岩》中有一条隐线,关于亚历克斯的情感,他自小生活在一个关系不太亲密的家庭中,从没被父母拥抱过,他承认自己的阴郁,但也并不太以此为意,他依靠攀爬绝壁成名之后,出书、演讲,但仍然居住在一辆房车里,每年拿出三分之一的收入成立了基金帮助贫困的人们接通电力,他也经历过一些感情,但最终不了了之,而如今有了一位稳定的女友。你看,这些回溯像是心理分析,但最终也无法导出什么结论,有时与众不同,有时也与常人无异。其实,人类基因中总有自毁的倾向,烟草与酒精,速度与激情,其实哪一项也都很危险,只不过徒手攀岩将自毁的可能性变得显性有放大到极端。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件事情能让自己感知到自我的存在,对于亚历克斯以及他的伙伴们而言,徒手攀上峭壁是唯一的自我体认和自我认同的途径。这些登山者们有一些慢慢老去,不再能重登岩壁,有一些死于壮年,而以他们的标准去审视一生,那些坠落于山崖的和那些老病于床榻的,哪一种才算圆满?这是属于他们的又一个谜。

亚历克斯开始登攀酋长岩的时候,拍摄团队也在做着准备,那些人也都是登山者,是他的朋友,在摄像机后面,有时,他们不忍去看,这个团队要记录下朋友的壮举,但也可能会目击死亡,好友从山崖坠落的最后一瞬将永远蚀刻进他们的大脑,永不消逝,那将会是怎样的记忆。没有什么工作比这个更残忍,他们工作的常态是注视生与死的相切线。

这个故事中的情感极其隐忍克制,最后登顶成功,亚历克斯在电话里对女友说出了“love”,一个曾经他不会表达的词汇,对于有些人而言,向死而生是疗愈自己的唯一方式,他们只能以可能的殒命作为代价,维持生命中的火焰不会熄灭。

 4 ) 以初恋般的热情和宗教般的意志成就伟大

看这个电影,我的手心大概也就出了一公斤的汗吧。一般看电影抱着尊重电影,尊重他人的原则,我很少出声,但这部电影在好几个关头我都没能忍住惊呼。作为纪录片来说,这部电影也是难得的紧张刺激了。

看的过程中我想起了路遥的话:“只有初恋般的热情和宗教般的意志,人才有可能成就某种事业。”我觉得对于Alex来说,他对于徒手攀岩不仅有初恋般的热情和宗教般的意志,同时他还有普通人所没有的一点,那就是热爱攀岩超过生命,虽然小心谨慎,但是也随时做好了以身殉道的准备。所以他成就的不仅仅是事业,而是一种伟大,他是他的领域里,最接近神的人。

Alex这个人,不爱说话,身材消瘦有劲,一丝赘肉也没有。他没有什么别的欲望,吃得很少很绿色,穿得很普通,住在一辆房车里,一点点空间就足够。他话不多,很固执,不会因为别人妥协,也不会讨好别人。就是这样一个普通到无趣的人,他的眼睛里却有星光。他有一双很特别的眼睛,不大,圆圆的,但是黑眼仁很大,给人单纯无畏的感觉。他平时表情不多,但是谈到攀岩的时候总会咧着嘴笑得像个孩子。他的女朋友Sanni是一个很可爱的金发女孩子,但是能看出来Alex虽然爱她,但是距离他对攀岩的爱还是少很多。他在人际关系上是一个冷漠到有些残酷的人,对别人对自己都是一样,他会在评价前女友的时候说,“她们都说在乎我,可是如果我死了,她们也不过就会难过两三天罢了。”他会选择不告诉Sanni自己哪天打算徒手攀爬酋长岩。他评价Sanni时候说,“她很可爱,把房车点亮,又不会占很大地方”,“她不是一个好的攀岩者,因为她的原因我受伤的时候我想过和她分手”,“她追求快乐和安逸,但我追求成绩,世界上没有哪个伟大的事是靠快乐和安逸成就的”。听着这些话,我真的怀疑Alex究竟有多爱Sanni。Sanni也是可怜,她是天才身边的普通人,拼命想刷存在感,如胡兰成之于张爱玲,或者是《魅影缝匠》里的女主角之于男主角。当Alex想和她分手的时候,她卑微地请求,“和我分手也不会让你更快乐”。天才是不需要爱人的,他们有着比爱人更高的追求。我并不看好他和Sanni的爱情,他这样的天才注定孤独,注定会拥有烟花一样短暂而绚丽的一生,而Sanni则适合嫁给一个小开,吵吵闹闹养几个孩子。

优胜美地的酋长岩,对于普通人来说,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是气势宏大的通天岩石。对于Alex来说,是一个要征服的最终梦想。攀岩这件事,不懂的人觉得没什么,懂的人却知道有多可怕。我第一次室内攀岩的时候,上到三五米的高度就觉得手心和腋下出汗,那是一种对前路无法完全掌握的恐惧。后来慢慢习惯了这种感觉,也能在室内上到最顶上了。但是Alex做的比我所经历的要难成千上万倍。他没有绳子保护,靠得只是一双手,一双脚,一个装了粉的小袋子,面对的是几乎不可能的一面巨大的光滑的岩壁。他没有室内攀岩里设置好的五颜六色的落脚点,有的只是岩石表面微小的凸起和石缝,一阵风,一只鸟,一个小石块的掉落,甚至是手掌心里多出来的一滴汗,都有可能让他坠落殒命。他走的每一步,都是游走在生死边缘。

他说他得直面自己的恐惧,尤其是当他的目标必须要求他这么做的时候。他开玩笑说,自己做攀岩的准备工作的时候,就好比武士慢慢地拔出自己的剑的过程,一样的纯粹,一样的专注。他让我想起小时候看过的古龙的一部小说《浣花洗剑录》,里面有一个日本武士,剑术高手,东海白衣人。和Alex一样,他也是除了对剑道的狂热以外,对其他的事情都是无欲无求,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不重要了,只是人称白衣人。白衣人远赴中土,只为追求剑道的极致,他说:“武人本应殉武,我纵死在刀下,亦是求仁得仁,虽死无憾。”Alex也说过,人每一天都是要面对死亡的威胁的,我只不过是在追求一种完美。

白衣人会狂热地琢磨一个剑招,Alex也会狂热地琢磨一个难点,手脚每一步的运用,他写了整整一个笔记本,最终做到心中有数,倒背如流。

当Sanni和Alex聊起两个人都认识的徒手攀岩前辈丧生,他的妻子很痛苦的时候,Alex不以为然地说:“她难道心里没有准备?”Sanni很震惊,说:“我的心理也没有准备啊!”但是Alex是有准备的,要么完美,要么死亡,这就是他的追求。

电影本身很有艺术感,导演Jimmy Chin本身也是优秀的攀岩者,同时也是国家地理的摄影师。他组建了一个全部由有经验的攀岩者组成的摄影团队,团队也跟着攀岩,吊在绳子上给Alex 录像,同时也利用无人机和望远镜远程拍摄。对于他们来说,最重要的是不影响Alex,因为他们对Alex的一丁点干扰,发出的一个声音,踩落的一个小石子,都有可能导致Alex丧生。这种随时可能导致Alex丧生,或者哪怕他们不犯错,也会目睹Alex丧生的可能,让拍摄团队的每一个人都心情沉重,如履薄冰。远程摄影师好多次都不敢看镜头里的Alex,他说“Alex在享受他人生中最快乐的一天,我可不是,我再也不要干这个了。”

当Alex最终登顶,镜头慢慢推远,Alex的红色身影越来越小,大大的IMAX屏幕上雄伟的酋长岩占据了整个屏幕,巍峨耸立,伴随着越来越恢弘的交响乐,我忍不住感动到流泪,仿佛也能感受到着天地间攀岩第一人所能感受到的激情和壮美。这个大自然设计出来藐视人类的难题,也不是完美无暇的,而Alex利用了这块巨大岩石的一点点微小瑕疵,可能是一个凸起,可能是一条裂缝,找到了一条向上攀登的路,最终以凡人血肉之驱征服了这个天险。

登上峰顶后,Alex笑得像个孩子,语言上却没有那么激动,只是说:“我很快乐。”导演问他,你今天要做什么。本以为他会讲要怎么庆祝,或者好好休息,结果Alex想了一下说,fingerboard,就是引体向上,但是只用手指,是Alex经常练习的。果然镜头一转,他又回到自己的房车里,只用两根手指把自己挂起来,表情又回到了专注。

最后讲个花絮,Alex爬了一点点的时候遇上了两个也是一样攀爬的人,但是那两个菜鸟(对于Alex来说是菜鸟,对于你我来说也是大牛了)不但用了一大堆绳子,还在平坦的地方睡了一觉,正好被Alex弄醒,其中一个人还穿着粉色的独角兽睡衣,毛茸茸的有个蓝色的尾巴,头上还有红色的角。下面用望远镜摄像的摄影师不禁吐槽:“WTF is this guy doing”本来很严肃,很追求极致,很危险的一段攀爬,让这个人给搞得有些好笑。Alex轻松地啥也没带地走过这两个人,虽然离得远,但是观众仿佛也能感受到这两个人心里遭受的两万点暴击。

电影结束后,我有个疑问,Alex有没有买保险呢?他买保险得花多少钱啊。

 5 ) Find your dream and Defend it

作为一名极限运动观赏爱好者,我大概应该推荐你去看这部电影;但作为一名自废武功前跑者,其实我对此类题材已有所回避,而且我恐怕无法回答你的问题:为什么Alex要solo El Cap?如果一失手就粉身碎骨,他为何要赌上性命放手一搏?

1.Alex

我没有明确答案,尽管Ale自己曾尝试回答这个问题:略孤僻的童年,攀岩可不与他人交谈,从未拥抱的妈妈,带他入门的父亲,对大自然的热爱,吃素和环保理念等等,也许都是缘由,但也可能都是借口。

我可以从我的角度理解他对此事的执着。如果人迟早难免一死,不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活着能有多大意思?冒险只是为了自己高兴而已,当Alex挑战成功,他在草地上开心得像个孩子:“我从未如此笑过~”

我觉得人生曾经拥有过这样的一刻也就够了。

Alex并不鲁莽,他的训练计划与强度,攀爬前他对酋长岩各个难点的反复推敲与演练,以及生活方面的其他舍弃,常人都望尘莫及。

他也有过迷茫,第一次挑战时他放弃了,随后跟另一名攀岩者确认自己被拍摄是否为正确选择。对方反复强调他带着“一个马戏团”在攀岩,他没有回答,但没有因为拍摄团队在场而坚持显然让导演大为欣慰。

Alex很自律和专注,笔记上只会记录训练情况和气候,没有“我想念…”或是“今天下山时见到一条可爱的柯基犬”。

徒手solo酋长岩是梦想,他为此准备了8年,但无疑他极其内敛。开始那一天非常普通,没有任何祈祷或多余的仪式,只是放下背包,纯粹的往上。爬上去之后也只是笑笑(想必某国人铁定会掏出一面国旗挥舞),然后下午照常用手指做引体向上。

所以当女友问:你觉得你没有为我确保生存的义务吗?(大意如此,具体忘了)

Alex坦然的说:“没有。”

然后Sunni又问了一次,Alex直视她又重复了一遍。

这时我内心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像他这样的人,如果因为某人阻扰而放弃梦想的话,那他就不是我想象中的勇者,我很高兴他对荣誉淡然处之,他也不多愁善感。

除了父母对未成年的孩子有抚养义务,我认为没有人需要为另一个人放弃追求。这也是我非常讨厌女友要求Alex在她和攀岩之间择其一的原因。

2.女友

Sunni是在Alex图书签售会而认识的,她早就知道他是什么样的男友,那为什么强求他要提供一个温暖的家庭?你明知道那并不是他想要的。喜欢住房车的Alex买了房子,给冰箱换门,我认为已经很贴心了。女友居然还指责他没有过来帮忙量长度,要知道那两次摔伤对运动员而言可是意味着职业生命的缩短,每天要吃布洛芬对身体的伤害你能明白吗?最后爬完时她说:I hope he's DONE.

她并不真心爱他,她也不懂得一个人有了热爱事物之后的执着与疯狂,这一点无需反驳。

女友其实是聪明的,当Alex萌发分手念头时,她说:你想想,没有我你的生活会比现在好吗?

多么理性冷静的思考!我几乎要因为这一点而欣赏她了~老实说,当我考虑是否要与某人分开时,我也会如此衡量得失。而Alex经过反复思量后,也选择了继续与她携手同行。我推测他渴望人世的温暖,但并不想要那么多。

因此我没有在指责女友,我只想强调你得想清楚自己想要什么,随时准备为此付出代价且不能抱怨。比如我登山前买的包括遗体遣送的保险,跳伞前签的合同,以及目前暂停训练的决定。

3.导演

你知道,纪录片并不等于真实。它只是导演选择让我们看到的素材和剪辑,并不完全客观。

我喜欢这片子的节奏。前面叙述了Alex日常生活,最后只用十来分钟展示那些激动人心的过程。没有煽情,没有去采访之前的女友,很多现象就只是呈现,但你能感觉到他的态度。

导演之一华裔Jimmy Chin也是职业攀岩高手和登山者,他和自始至终没有露脸的另一导演Elizabeth是夫妻(感觉这一对更有意思),之前的作品MERU也是令人叹为观止。

Jimmy在拍摄前和Mark Synnott(记录1996年珠峰山难《进入空气稀薄地带》一书的作者—)聊过此事,原则是绝对不可干扰攀岩者,最后他是用无人机和远距离拍摄实现了这一点。

4.其他

众所周知,胜利背后是日常枯燥单调的训练。为了辉煌一刻,你必须付出锲而不舍的努力,并忍耐很多并不喜欢的事物。

看这部片子的前一天,我终于一咬牙回复前辈说2020年不跑UTMT了,目前我的状态不能系统训练,不想勉强自己。实际上,我打算近期不再跑50以上的比赛,至少最近几年。

现在看完了片子,我的决心没有改变,但不知道这是否正确,我依然感到懊悔与不安。

P.S. 关于Alex这一壮举的细节具体可见Mark所著The Impossible Climb一书,等我看完再来分享一下。

 6 ) 看看到底山石难爬,还是人心难爬

这部电影里其实有两个人在free solo。一个是主角Alex,他梦想徒手攀上酋长峰;另一个则是他的女友Sunny,她想要攀上他的心。

这两件事,在故事一开始看来,是不兼容的。因为前者要求“自私地独对生死”——即我不为别人而死也不因别人而活。就是Alex说的“我不会为了你而尽量延长自己的生命,我不觉得自己有这个义务”。看Sunny一次次地试图抓住他,而他一次次地推开她,我总以为后面会变成《爆裂鼓手》那样,他说“我需要百分百集中注意力”,然后跟她分手。

但是并没有。

他因为她摔成了骨折,提出分手,却被她挡回来了。后来他又拐了脚 ,Alex虽然说着“我觉得这跟Sunny有关系,我以前从没受过伤,自从跟这个不会攀岩的妹子约会后,就连着摔了两次”。但他这回根本就没提分手的话。

我那个时候发现这部电影真的很有意思。明面上看,它是在讲极限运动员实现人类突破,暗线上看,它其实是部爱情片。

一面是Alex在为攀登酋长岩做准备,一遍遍地勘探路线,练习动作,自我训练。一面是Sunny在为攀登Alex做准备,从教(逼)他违心地说“我理解你为什么有这种感觉”开始。他在抱石角那里遭遇难关的时候,她也在他这里碰了钉子。

第一次尝试酋长峰未果时,Alex还是他自我描述的那个样子——不习惯人群、不擅表达感情、对危险与死亡低敏感。

但是Sunny跟Alex一样,锁定目标之后有耐心不放弃不惧困难。从某个角度来说,她也是个了不起的登山家。

第二年Alex再出现的时候,他已经不再长住房车而买了房子(主要是为了Sunny),甚至想到为女友煮咖啡。他自己都说变开朗了。这次出发前,他没有再瞒着Sunny。也不再介意摄影人员的存在(甚至在攀登过程中跟摄影开心地招呼)。最重要的,他登顶之后,打电话给Sunny非常自然地说出了“我爱你”。

他不仅登上了酋长峰,而且变成了一个更加平常也更快乐的人。她的存在不仅没有分散他的注意力,反倒解开了他的束缚让攀岩变得更加放松。这简直像童话一样。

这部影片里还有一对半隐藏的情侣——两位导演。他们一家在Alex吐槽万圣节的那一段出现过。Jimmy Chin本身也是登山家,而且做素材拍摄的工作危险也不小。这样一看,这部电影根本就是一封情书。

我特别喜欢这一点。讲极限运动的影片假如追求“孤绝人境”,仿佛宗教殉道一般,反倒叫我感到不舒服。

以前我也会跑到深山险谷去,做一些别人看来十分危险且完全没有必要的事情。母上知道了,打电话的时候就骂“空捞捞的吃饱了没事干”。每当这个时候,生死才变得有份量。我就知道自己是活着的,人类是可爱的。

 短评

3.5 事件本身>拍摄。最后20分钟才是电影的意义,那前面80分钟的铺垫显然太长太长了,完全没有必要讲这么多,尤其是讲他的爱情。因为,这样的人不该有女友,如果有,那么女友对他也不是真爱。P PS:楼下说两人爱情没问题的,还说什么饭圈文化,的确Alex也渴望这段爱情,但作为女友,你会愿意你的男友去死吗?爱上一个将死之人没有错,可爱上自杀之人大错特错。

5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推荐

不觉得他女朋友有任何问题,Alex方方面面都很渴望这一段关系,批评这一点的人大概只是在造自己心里的神。这和饭圈文化也没什么区别。

10分钟前
  • 阿暖
  • 推荐

Alex的女友一出现他一个月就受了两次伤,“还没结婚就撺掇他买大房子”,最后爬完说'i hope he's done'. 看不出来哪里supportive了,完全就是个女粉丝。这么完美主义的人,在我心里没有女友/有个Amy这样的女友才算完美。确实可以拍的更好,但是有Alex这样的主角,已经够五分了

14分钟前
  • blublu
  • 力荐

赞赞赞。希望有生之年能把中央公园两块石头free solo了

19分钟前
  • 黄小米
  • 力荐

3+1。如果你是 Mac 用户,可以把桌面背景改成了酋长岩,激励自己。

22分钟前
  • 木卫二
  • 推荐

善泳者溺于水,每个徒手攀岩的人都死于攀岩,却没能阻止一个又一个后来者:这就是极限运动的精神。前1个小时的平凡生活和最后30分钟的超人攀登形成对比,攀的过程紧张得想喊救命!如何在不干扰纪录对象的情况下进行纪录也成为一大看点。主角小哥的眼睛里有星辰啊~~~

23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力荐

Alex和徒手攀岩这两样本身已经很有魅力了吧,真的没必要加那么多黏黏糊糊的爱情戏码啊!那个女朋友每出来一次我就要翻一次白眼,感觉像好好的纪录片里莫名其妙被塞入了一大段瑞秋麦克亚当斯主演的爱情片。最后又是I love you 、I am proud of you的,为什么要把那么独特的人硬拉进美式肥皂剧里啊!

28分钟前
  • 王大根
  • 推荐

真是看到全程紧张,心脏受不了。也由衷佩服这种疯狂的勇士。感觉男主是那种完全没有物欲的人,不过,也恰好是对一切享乐没有欲望,才会放开自己,去挑战一切吧。

33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力荐

这么不合适的女友迟早得分。干啥把这个恋爱关系放进去,讲爱情如何改变了Alex的表达方式?一个绝顶伟大的攀岩运动员应该需要另一个同样对征服悬崖上瘾的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不是这个冒冒失失的小妹妹。buh

35分钟前
  • 饭夫斯基
  • 推荐

请问看电影看出恐高症该怎么治疗?

37分钟前
  • 无语邻
  • 推荐

手心确实出汗,但看完觉得拍的太一般!摄影队都是登山者所以技术到位,攀爬的几个难点(大概)都记录到了。但是导演太没想法!这么有意思的人物什么都没挖掘出来,浪费了大量胶片在没有任何表现力的内容上。大篇幅记录他和女友,但这个女友除了年轻、相貌可以,感觉在他的生命中没有影响力,跟主角的眼中熠熠生辉的生命力比平凡的像路边的石子。还没结婚就撺掇男主买漂亮大房子住…… 男主是对物质丝毫不在意、天天捧着平底锅直接吃饭的人。男主还很有钱、不用工作只登山就有各种赞助,收入相当于顶尖牙医。所以这个女的真的很emmm... 另外导演太懒了,懒得思考应该怎样呈现这个主角,他觉得主题本身不用任何雕琢,只要简单把他的登山壮举拍下来就可以让人肾上腺素飙升、吸引大票观众,但其实拍的很欠火候

40分钟前
  • 水脉
  • 还行

大半的篇幅是在拍前期的准备,Alex的训练和摄制组的安排,一遍又一遍地在El Capitan上上下下,低情商直男式的日常生活,每次拿个锅吃饭观众席都笑出声,以及女友的不理解和思想斗争,非常全面地展现了Alex的生活。我觉得他真的就是把climbing看作一个信仰,我不赞同很多人批判他不顾女友的感受,做这种挑战极限的事情必须要有一个非常坚持的自我,顾盼左右对自己对旁人都是很危险的。最后登顶的过程虽然只有十几分钟,但还是超震撼,Alex爬过了最难的那两段都冲镜头傲娇地笑,所有的对话都超级耿直,感觉像个没长大的小孩子。

42分钟前
  • Cherry樱桃之远
  • 力荐

作为一部纪录片,《徒手攀岩》没有老老实实地把亚历克斯攀登酋长岩的视频放一遍,大部分都是亚历克斯的生活和思想,真正进行徒手攀岩其实只占了最后10分钟。这样拍可能戏剧冲突没有商业片那么强,会有一点平淡和沉闷,但观众收获的感动和震撼都是最真实的。没有心灵鸡汤,没有成功学,没有说教,也没有刻意编排的剧情,有的只是一个人热爱爱好胜过生命。人固有一死,不如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活法。他做了很多人想做却不敢做的事:大胆追求热爱的事物而不在乎他人的看法。导演并没有神话亚历克斯,与之相反,他也有过摔倒,有过放弃。但正是摔倒,才让我们学会如何站起来;正是放弃,才让我们明白坚持的难能可贵。的确,成功登顶的一刹那如果他哭了会更好看,但导演的目的不是拍一部好看的电影,而是记录一位攀岩者剽悍人生的真实写照。

47分钟前
  • 朝暮雪
  • 力荐

Alex不喜欢过节,是因为不想让别人告诉他,什么时候该去找乐子。他喜欢及时行乐。徒手攀岩这种旁人望之生畏的极限运动,他就乐在其中,反正恐惧是可以尽力消磨掉的对手。很多同行者对生死都有超然的看法,Alex母亲也觉得,儿子在攀岩的时候是最有生命力,最有感受力的时候,而她哪怕担忧,又怎么舍得夺走。这样的心态,真是很触动。如此危险而叫人敬畏的电影真该在影院看,尽管要是3D制式,会吓得脚软。

49分钟前
  • Mr. Infamous
  • 推荐

一定是因为看过那么多常人无法想象的美景,他的眼睛里面才有闪亮的星星。

54分钟前
  • PELOU
  • 推荐

因为从小父母没有给过肯定的爱 母亲总是要求完美 所以Alex就养成了这种追求完美performance的性格 虽然理论上讲Alex性格缺陷很大 可是这样充满缺陷的他做成了这么伟大而不可思议的事 这样想人生真的充满机会和可能性呀 即便你原生家庭充满缺陷 你的人生也可以如此登峰造极。

56分钟前
  • 楚。
  • 力荐

说句不相干的感想:人与人之间最理想的关系或许就是友谊。最理想的师生关系就是如同朋友,最理想的夫妻关系就是如同朋友,最理想的父子关系就是如同朋友。或许朋友听起来不如家人爱人亲密,但是如果把每一段亲密的关系提纯,在最核心支撑着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无外乎是朋友一般平等的理解,信任,与共情

59分钟前
  • 小狐汔济
  • 还行

技术团队做得非常出色,无论是开场秒入人心的音效处理,还是行至中段看到摄影师们扛着机器与主角Alex一起攀岩,真的都是一个个神人。攀岩段落让人处于目瞪口呆的惊骇感里,最后20分钟对我而言甚至有点“极端影像”了,实在吓得不行。 也许有人会认为本片作为人物纪录片,材料组织较一般、人物形象挖掘浅表(后半段有一幕,导演与团队某人交谈时,对方说“我其实都不了解这个人”)。但换种思维去想,其实这样也没什么不好,因为能真切匹配于“把自己全部奉献给梦想”的例子万里挑一。所以,对Alex人物本身的具象细节描绘反而不需多独特,毕竟就连他的生活、他的所有一切,都是他的攀岩事业的一部分。

60分钟前
  • 徐若风
  • 推荐

最后爬上顶的瞬间简直令人热泪盈眶,一个人要有多么疯狂,才在大自然面前显得不渺小。要怎样藐视地心引力,才有资格象征至高的勇气。主角最后出现和大家互动,还打趣说这说不定是你们最后一次看到我了…… 😂

1小时前
  • NarvikAustin
  • 力荐

爬完el captain当天下午,Alex继续了他的锻炼。

1小时前
  • 呜一呜一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