噬罪者

台湾剧台湾2019

主演:庄凯勋,夏于乔,曹晏豪,蔡淑臻,林子熙,隆宸翰,应采灵,蔡瑞雪,颜毓麟,罗光旭,王道南,李璇,金凯德,许孟甯,罗思琦,黄舒湄,廖钦亮,陈文山,夏大宝

导演:张亨如,赖孟杰

 剧照

噬罪者 剧照 NO.1噬罪者 剧照 NO.2噬罪者 剧照 NO.3噬罪者 剧照 NO.4噬罪者 剧照 NO.5噬罪者 剧照 NO.6噬罪者 剧照 NO.13噬罪者 剧照 NO.14噬罪者 剧照 NO.15噬罪者 剧照 NO.16噬罪者 剧照 NO.17噬罪者 剧照 NO.18噬罪者 剧照 NO.19噬罪者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7-21 02:46

详细剧情

  「罪,不因刑满而消失,噬罪的人如何得到救赎?」-《噬罪者》  涉嫌杀害高中女生李晓君(蔡瑞雪饰)被判刑的王翔(庄凯勋饰),过了十多年的牢狱生活后终于假释出狱。王翔回家,对妈妈(应采灵饰)和弟弟王杰(曹晏豪饰)原本平静的生活带来不少冲击。  原本打算安静展开新生活的王翔,却因一桩交通意外事件,让他的过去被曝光,却也因此与大学时期的女友沈雯青(夏于乔饰)意外重逢。此时又遇上因缘际会下认识的青少女意外失踪,警方、少女的母亲,和当年受害者的家人都认为是他再度犯案……  当大家认定的加害者,变成了无处辩驳的受害者,他要如何突破社会的歧视、获得被害者家庭的原谅,重拾平凡的人生?

 长篇影评

 1 ) 我们可以选择宽容吗

想打五星的,看完最后一集就打消了这个念头。最后的结局都是些什么鬼啦,生硬到不行,真的很气。 是很好的题材,更生人,主角是个代弟弟坐牢的大三男生,这牢一坐就是十二年,出来之后难得的克制和隐忍,似乎这十二年的牢狱除了让他更加沉稳之外,没有什么太大的改变。他理所当然是主角,不仅是周围人,连看戏的人都想知道一个犯过错的人到底能不能真正悔改,遇到冲突的时候会是什么样的反应。我很惭愧,虽然希望他得到很好的待遇,但如果我是身边人,我可能做不到不用有色眼镜去看他,我知道这对于更生人来说是不稳定的空气炸弹,但我没办法。可能这就是这些人做这部剧的初衷吧,希望改变一点大众看待更生人的方式,哪怕一点点。

王翔一开始做司机的时候,真的看得出来是个很聪明的人,可能入狱前做过助教的原因,很知道怎么对付叛逆的小孩,看得真的很解气很舒爽,也就没怎么去琢磨他的过去到底带给他什么,然后带入,慢慢铺开剧情,讲他出狱后的生活,偶尔插叙当年的细节。侦查队那个王队长也说,王翔看着也是不可能做这件事的人,可是他就是凶手,这大概是铺垫吧。全剧没有怎么解释他为什么代弟弟坐牢,事实上全剧下来很多留白,没有过分渲染,更倾向于平直叙述,是比较客观中立的叙述风格,挺棒的,这个题材始终是很大胆的尝试。

很值得唏嘘的,是周围的人看待更生人的方式。邻里街坊提起更生人就深恶痛绝,家人因此搬了好几次家。受害者爸爸一直放不下女儿的死,一心想要置王翔于死地。抓捕王翔的侦查队队长,眼里一直有怀疑,根本就不相信他会悔改,一有风吹草动就抓他去侦讯室。媒体的相关报导,充满了明晃晃的指向和暗戳戳的怀疑。整个社会环境就是不友好的,充满恶意的。想要重生,真难啊。

怡安是被编剧抛弃了的,本来就是可有可无的存在,就连杀了人坐牢,也是淡淡地一笔带过。但她为什么会杀人呢,连受害者爸爸都能在最后一刻收手,怎么她就不懂。怡安的内心就没有真正地表露出来过,或者是不知道怎么写吧,就连她知道小杰才是真正的杀人犯,她什么都没做,连思想挣扎都没有,就选择不离开他,这个选择还是在知道小杰出轨不久以后,爱情都这么盲目的吗。然后去见小三,没有发神经,连下手都很安静,很恍惚,没有一个细节经得起推敲。

 2 ) 你们那儿的12年我还以为是12个月

12年之久爱情默契没变,12年之久李晓君他爸他哥还在幻想她在,妹妹衣服还能完好无损拿给止玲穿,12年之久没向妈妈透露哥哥是顶替的。

最狠的还是平时那个最蔫儿的,烟灰缸砸一下算了,还能不停地往死里砸,一尸两命,口怕,王杰杀人还只是失手闷死。

王翔人物塑造的太高大全了吧,他弟杀人才高中,不是会判的更少吗。伟大到没有一点点自私的男主。

 3 ) 《噬罪者》撕裂的现实,掩埋的真相

有很多人说结尾很憋屈的感觉,而我个人感觉却截然相反,结尾就像是最精妙的一笔,它带给我一种很讽刺的感觉,尤其是最后一集的标题在全文结束的时候出现,就加深了这种讽刺感,“重生”,在结尾落下帷幕,没有人得到救赎,真相仍然被掩埋在地底,本应得到惩戒的人也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这些被罪恶包裹而吞噬的人活成了这样子,被虚无假面上所覆盖的“重生”,实则没有人得到重生,大家又陷入了更深入的泥潭和地狱之中,蛮现实的。

然后剧整体而言,开头很吸引人,抛出了一个关于更生人该如何生活融入社会,遇见偏见的话题,大家的角色塑造的也很好,看了就上头的感觉,再往后中间几集讲的就是那种比较纯粹的剧情了解了,中规中矩,对我而言,没什么特别出彩的地方(我不是很注重剧情向,更倾向于对人性思考方向),不过演技还是一流,尤其是一些细节环环相扣,比如看到王杰和怡安交往,会很自然地感觉到洪怡安身上是有李晓君的影子的,剧情很合理,包括唐娟这个角色,蛮出彩的,她那里关于爱情和金钱的认知变化,是需要我们思考的。

看到中间那里,其实我已经没什么特别大兴趣了,但是又想着看完,没想到下半场给了我一个很大的惊喜。第一个就是李晓君哥哥那边,他和父亲的那个长对话,引起了我突然的很大的共情,就很难过,后面王翔被绑,和李晓君的父亲那一场,随着他拿铲刀一下下打的时候,我是自己心也跟着颤的后面还有一些,等等,就让我觉得这部剧发力点是在后面。

还有一个,就是我本来以为王翔会被打死的,没想到,画面一转,他还活着,李父最终没有下死手,不过他把自己的私愤发泄出来,那个场景(看过的都懂)真的侮辱性极大,没有走正当程序,被自己的仇恨蒙蔽双眼,而王翔也同样不是什么善良的哥哥,帮弟弟顶罪,我更倾向于是他从小树立的一个要照顾弟弟的观念,他看到李晓君死后,第一个反应不是李晓君怎么了,打救护车,而是给王杰处理这件事情。当时画面一转,看到王杰没死,感觉就是一种戛然而止的味道,但是后来又很绝,就是我开头说的那样。

这部剧每个人物塑造地都立体化,都有我们每个人复杂性的体现。

 4 ) 噬罪者 观后感

首先这部剧没有让我感到枯燥无味,一口气看下来的,内心非常触动。

特别喜欢其中的唐娟这个角色,非常有魅力,但是对和王杰之间的感情却非常傻,内心空虚,两个人相互取暖,却从来没有想过要结为夫妻,偷情暴露,最后唐娟被王杰的结婚对象洪怡安用烟灰缸砸死,看的让人非常难过。

洪怡安是这里面最无辜的人了吧,最应该进监狱的人是王杰才对,起初就是王杰错手杀害了李晓君,他的哥哥王翔帮他顶罪入狱12年,真希望进监狱的人是王杰而不是王翔。

王翔的不告而别,一句解释的话也不说,过了12年,当年的新闻,让他的女朋友沈文青一直以为是她害的王翔杀死了李晓君,对他的女朋友沈文青也非常的不公平。其中当了备胎的宋克帆感觉也是非常地无辜。

杀人者虽然改造出狱,社会却很难有他们的容身之地,王翔是如此,阿标也是如此,就像《肖申克的救赎》里面被放出狱的那位图书管理员一样,甚至有想要重新进监狱里生活,阿标也是这样,但是最终图书管理员自杀,阿标想要进监狱,却丢了性命。

每个人的生活都有很多身不由己,帮爸爸偷钱赌博的女儿,女儿被杀的父亲,杀人凶手的母亲,生活不易,我们管不了人们的闲言碎语,只能内心向善,心向光明,做个心怀宽广的好人。

 5 ) 摒棄成見,用不同的角度檢視事情的本質,才有可能接近真相!

本劇讓人反思這世上有許多人性探討的灰色地帶,尤其是檢討自己平時看到的事件背後,是否還有不為人知的因果存在?!

如果說《我們與惡的距離》是一部首開探討”無差別攻擊事件、司法精神醫學、修復式司法與媒體如何報導重大刑事案件”之先河的影視作品,那《噬罪者》可以說是接力延續《與惡》的劇情軸線,進一步鋪展那些遭判刑定讞入監服刑的受刑人,一旦假釋或刑滿出獄後,所面臨的社會現實會是什麼樣的光景?!另《噬罪者》劇情主軸為探討更生人與社會排斥的關係,但內容不說人權、不高聲疾呼去標籤化與去污名化,更不談修復式司法的問題,相較於《與惡》溫暖明亮的結局,《噬罪者》試圖展演透過被害者家屬所懷抱恨意的「私法」,去實踐他心目中的「正義」;陰暗、暴力且發洩式的復仇,宛如當代社會的真實寓言。

《噬罪者》英文片名取自甘地名言「Hate the sin, love the sinner」,原是改編自楊念純編劇原著《越界》,其曾榮獲電視優良劇本,劇名雖改,但劇本仍忠於原著的基調。編劇選擇用一位更生人做為主角的反英雄主義,並希望能夠突破台劇男主角高富帥的窠臼。從角色出發帶進故事,讓我們能夠深入每一個人物的內心世界。在道德、法律與愛的界線越來越模糊時,看到人性的美好和黑暗。

《噬罪者》在劇情的結構安排上,並不意在側寫王翔的獄中生活,我們無從得知王翔的監內處遇為何?也未能認識到監內的「教化」是否足以令受刑人自新?!而是選擇以家庭劇的類型模式包圍更生人的主題,透過主角王翔的出獄後,面對社會所面臨的種種阻礙與困境,包含王翔家和其雇主家的家庭成員個性和互動,折射出王翔貼有更生人標籤所背負的有形、無形的社會眼光,那如影隨形的污名與歧視如甩不掉的陰影,隨著一次次的就業困難、社區歧視,以及對更生人是否會「重操舊業」的根深蒂固質疑,不斷地提醒自己身為罪犯的事實,即便已獲假釋資格或刑期已滿,但罪不因刑滿而消失;「重新開始」成為承載了開天闢地的恢宏重量。然而,卻沒有什麼比重頭來過還要更為困難。

殺人犯憑什麼假釋?一條人命只要關12年?被害者家屬那句質問警官的「你覺得公平嗎?」將家屬的憤恨不平現實且寫實地予以再現,這樣近乎原始情緒的展演,反而令觀眾有著滿滿的既視感。

在《噬罪者》劇中,有兩個角色設定最發人深省,一是陳芷玲的賭徒父親,二是被害人李曉君的父親李春生。

芷玲的父親原在工地擔任監工,因一場工安意外而不良於行,日後沈迷於賭博的金錢遊戲,希望能一夕翻身,好扮演稱職的父親一角。而李曉君的父親則因12年前那場喪女之痛,終日鬱鬱寡歡、像是活在一層又一層暗黑無際的永夜中回憶過去,又因過去的苦痛與傷悲而讓自己更陷入萬劫不復的情緒低潮中,在這樣的惡性循環下,「復仇」是他解脫的方式,也是他實踐心目中所謂的正義的手段。

然而,陳爸因沈迷賭博耗盡家財,走投無路之際竟教唆女兒行竊(他說是「借用」)供他花用,卻對女兒與王翔等更生人的互動大有意見,要他「不要跟前科犯在一起」。而李父作為被害者家屬,面對女兒遭殺害棄屍的悲慟,以綁架、凌虐王翔的方式追求他要的公平正義。這兩個父親在王翔面前所犯下的「刑」,若在天秤上秤量,恐怕僅是刻度的差異,卻在「罪」上,顯現出截然不同的結果。

什麼是罪?什麼是刑?刑滿了而罪不曾消失,那麼未被量刑的罪,就無需受道德上的責難與法律上的追訴嗎?作為這場戲的局外人,我們又該如何給予角色行為之評價?若覺得殺人犯竟可假釋,那麼對於李父採取凌虐般的私刑行徑,是認為大快人心、罪有應得、死好?還是在法治國底下無法同意這樣的極端行為?

這些「罪」未被論斷,那麼「刑」便僅是法律上的具文。又王翔所背負的刑其實來自為手足的頂罪,那麼,若將陳父、李父與王翔三人擺上善惡的天秤,又會是孰重孰輕?

雖然《噬罪者》或因家庭劇的類型而開展過多條家庭成員的敘事線,以致於結尾令人有種收不回來的突兀感,但綜合而論,《噬罪者》正因為這樣的類型設定,讓王翔的生命經驗得以完整地展現於觀眾面前,並以家庭成員間的彼此互動,打磨王翔的角色個性,是如此溫柔、敦厚、體貼與保護家人。

這樣的安排或許可讓觀眾更立體地認識身為一名更生人,他是否如前科所顯示般地充滿污點?還是他與你我一樣,首先先是一個人,接著是受刑人,最後才成為更生人呢?

我用罪與罰拼湊生命殘破的自己-王翔-
我的愛,死於李曉君消逝的那天起-王杰-

《噬罪者》十分注重拍攝細節,劇本除了在既有寫實田調的基礎下,在拍攝前置期,導演同時參與了紮實的台中監獄田調,實際了解受刑人的生活細節。而為了完整還原莊凱勛在獄中狀況,導演捨棄已廢棄的監獄搭景,特別借到還在使用的新店戒治所進行拍攝。導演說「因為監獄管制嚴格,必須要同進同出,配合監獄的時間,手機也被列管,連一個小道具都不能少,要確實清點完畢才得以進出。早上八點到監獄現場,等所有人完成安檢,都已經快十點了,拍攝時間其實很短!」而裡面飾演法警的人,實際也是監獄的戒護人員,多方努力才能讓出來的效果可以讓觀眾更去相信也認同整齣戲。

本劇寫實基調比較沉些,雖然不至於太沉悶,但和商業節奏相比還是稍微慢些。在調性節奏上可說是介於連續劇和人生劇展(電視電影)之間,加上是走家庭劇慢慢揭露角色關係和性格的模式,而非事件舖排緊湊的方式在開展劇情,所以觀影者是否會因為角色的心理刻劃及演員精湛的演出而深受吸引,以致於願意去追劇,就是最為關鍵之處,甚且牽涉觀眾過去的觀劇習慣。

其次,本劇由曾獲金穗獎肯定的賴孟傑與張亨如雙導演執導,他們從短片到電視電影,各自累積了豐厚的創作歷練,能把角色與複雜劇幅的「噬罪者」,掌控出懸疑推理中帶著藝術氣息的節奏質感與戲劇張力,令人驚喜與期待。其中多場戲的鏡頭構圖與視框出色,包括一場莊凱勛發惡夢、夢境他做助教時在校園被學生追逐、頂樓陽台灑落考卷、考卷飛落的畫面襯托摩天高樓錯置的天景;抑或第2集「秘密」,莊凱勛與女友夏于喬仰看巨型飛機從頭上呼嘯而過的刺激浪漫拍拖 ,視覺手法皆富創意。

附註:本劇因涉入殺人罪入監服刑的王翔,在服刑12年後終獲假釋機會,而假釋依據則規定在刑法第77條的三要件中,即「有悛悔實據」、「刑期已執行超過一定時間」、「由監獄報請法務部審查核准」。事實上,受刑人要獲得假釋需通過重重關卡審查,不是符合假釋資格便得以一律假釋(同時也絕非所有受刑人都可以申請假釋,如死刑犯、三振條款,以及犯與妨害性自主相關的罪,接受輔導或治療後,經鑑定、評估其再犯危險未顯著降低者),獲准假釋後,雖然意義上受刑人從監所管理轉向自律,但依舊受到一定程度的政府監管,而假釋中犯罪遭判刑,假釋更會遭撤銷。

一名因殺人罪判刑入獄後假釋暫獲自由而復歸社會的兒子,背負這樣的罪名回到社區,有時候連作為自己的「親人」,都難以避免以偏見,或婉轉地說是家庭的包袱來看待..。

導演:張亨如 / 編劇:楊念純

法律上認定的罪有清楚的犯罪事實,可是罪的界定真的就只在「有形」的「行為」上嗎?當我們看到一個罪行深重的人,憤怒、恐懼、謾罵似乎是必然的,但在下評斷之前,你是否了解事情的全貌?愛本無罪,許多罪行卻都是因愛而生,為了愛而犯罪,是不是都值得? 

《噬罪者》的故事是以犯下殺人案的王翔以及小他八歲的弟弟王杰兩兄弟為核心。王翔殺了高中女生李曉君,並將她棄屍在池塘裡。王翔付出代價,坐了將近12年的牢。王翔假釋出獄,王杰和母親終於盼到這一天,但因為當年王翔犯下的案件,他們多年來一直承受著很多壓力,王杰甚至在王翔出獄前,都未曾向身邊的人提過自己有個在坐牢的哥哥。在發現家人對自己的隱瞞、社會的眼光、以及被害者家屬一絲未減的憤恨行為後,一向正向的王翔這才發現自己其實只是從一個小籠子換到一個大籠子裡。

劇名《噬罪者》看起來很像是一齣犯罪、懸疑、推理劇,但其實是藉由一個假釋犯出獄後的生活,來探討人性。為了還原你我所處的世界,我們捨棄類型片的包裝,以寫實的美學基底和拍攝手法來呈現。會做這樣的選擇是因為我一直相信當戲劇世界愈貼近真實生活,觀看者就愈容易去相信這些故事角色其實就在我們身邊,甚至去察覺這些角色可能就是我們自己。

本劇所探討的人性糾葛,就存於我們的生活之中,我們或多或少都曾因為嫉妒、憤怒、執著、恐懼、懷疑,而產生了不好的念頭,但亦或,我們更常不自覺的「以愛為名」對身邊的人索求或控制,這樣的人性若從宗教的角度來看,其實也是一種「罪」的。但我們不談宗教,只是想用不同的角度提出問題,呈現某些社會現象,給觀眾思考的空間。不奢求認同,只要能夠理解,我們生活的地方就會多一些柔暖和溫度。

更生人標籤而來的阻礙,莫過在就業上的屢遭碰壁。事實上,出獄後的復歸之路,若無從監內便進行一系列的職業訓練與重新與社會進行連結,直接在假釋或刑滿離監回歸社會後,期待他能自力更生,這樣的設想未免過於不切實際。

在劇本的架構上,每一集設定了一個小標題。有的標題提示出那一集的重點,第一集男主角王翔出獄,小標題是「自由」,他重新回到社會,但是更生人的困境讓他一度懷疑這是個不需要他的社會,他真的有享受到自由嗎?第四集標題「感染」是抽象的,媒體不斷報導同一則新聞,那種影響力就像病毒一樣散播出去,對很多人都會造成影響。第五集「失眠」,劇中好幾個人因為發生的事情而困擾,難以入睡,在這一集裡安排了三場夢,表現出三位角色的不同心理狀態。每一集的標題可以給觀眾不同的想像,讓觀眾看到劇中角色的另一種面向,用人物帶出故事,用故事的發生,改變人物。

在選角上,很早就決定由莊凱勛來飾演王翔這個角色,有別於他先前給觀眾的印象:深邃的眼神、獨具爆發力的演技,這次,他以一個內斂、壓抑的狀態去詮釋一個經過多年牢獄洗禮的假釋犯,沉穩的演出,十分有說服力,他不慍不火,讓這個角色非常生活化並且更為立體。而擔任汽車業務員的弟弟王杰,則是由這兩年戲劇表現愈來愈亮眼的曹晏豪來擔綱,他在面對家人、女友、客戶和同事時,有非常多面向的詮釋。劇中兄弟倆人有幾場令人印象深刻的對手戲,深刻的表現了一種手足之間最直接、自私、甚至是最無賴的情感。

圖上至下:沈雯青(夏于喬飾)、洪怡安(林子熙飾)、唐娟(蔡淑臻飾)

幾位女性角色:王翔的前女友沈雯青(夏于喬飾)、王杰的未婚妻洪怡安(林子熙飾)、王杰的客戶同時也是另一位女友唐娟(蔡淑臻飾)也都精彩詮釋了女性在感情裡的不同狀態和樣貌。夏于喬演出知性、自主性很強的女記者,在面對現在男友和前男友王翔時,她有不同層次的表演,精準地掌握住這個角色。林子熙在劇中的形象是個溫柔、無害的好女孩,她拿捏得宜,前半段是個很溫暖的人物,後面的情緒翻轉則是令人眼睛一亮。蔡淑臻飾演的是有外遇富太太,玩愛情遊戲玩出她認為的真愛,心境上的轉折和遭遇,讓人對她又愛又恨又同情。

最後特別一提,雖然更生人不是本劇最核心的主軸,但為了瞭解獄中生活及更生人的心情和處境,我們在做田調時,實際走訪了北部地區的幾所監獄,以及訪談了為更生人就業不遺餘力的陳興餘大哥,讓我深刻體會到現行制度下更生人重返社會的無奈和窘境。但很遺憾的是,陳興餘大哥在今年初因病不幸離世,希望他在天上能夠看到這齣戲,也盼他的精神能永留延續。

選擇和大自己20歲的男人結婚,物質生活無虞也被受寵愛,但是後來遇到愛情,意欲為自己革命一次的決心!-唐娟-

黃致豪(執業律師、司法心理學研究者)

身為辯護人,我曾不只一次目睹高踞法檯的藍袍法官,以輕蔑或嚴厲,或二者兼而有之的語氣訓斥被告,內容多半是被告為何小時不學好,長大為非作歹云云。

這時,我多半備感難堪。為了司法感到難堪。

那多半是在我們費盡了九牛二虎之力設法蒐證,去說明刑法第五十七條所誡命要求法院逐一盤點的犯罪行為人脈絡之後。法院的回應,似乎某程度在訕笑著辯護人的無力,映照著被告的蒼白。

那時,我心裡總難免要前思後想,該不該就著刑法的原則說出那句傳說中的名言:「去恨那罪,但要愛那犯罪的人。」(Hate the sin, love the sinner.)這不正是刑法第五十七條要求法律人在面對犯罪者時所必須權衡考慮再三的「噬罪條款」?

這話,據說語出聖雄;話頭聽來輕巧,但在當下的台灣,乃至於當代許多自詡為民主法治的先進國家,看起來卻是那麼不合時宜。別說去愛,有誰願意給來自社會底層的罪人一個重新再來的機會?

「恨那罪我懂,但憑什麼要我們去愛那犯罪的人?」如果當今的台灣社會對於犯罪與犯罪者可以發出一波集體的聲浪,我想大概會是這樣的聲音。「犯罪者該死」,「亂世用重典」,毋寧說是在當今民粹主義思潮當道的各個社會(是的,不僅是台灣)所興起的一種容易廣為接受的直觀想法。畢竟,在各式各樣的成功哲學、奮鬥故事的「自由意志」、「人定勝天」假設背後,我們一而再再而三的遭受各式各樣的成功傳說催眠。於是,我們要求孩子要有「狼性」,我們期待身邊的人要「堅此百忍」,卻忘了個人從一出生開始,無論是遺傳的,環境的,身心的,或者是社經地位的,就有許許多多的因素根本是自己甚至窮一家之力,全然無法掌握的。

我們忘了:人類有多麽無力蒼白與渺小,竟然轉而擁抱成王敗寇的社會達爾文主義,放任弱弱相殘。

我們忘了:社會是一條滔滔長河,個人一旦落水,大多數時候只能隨波逐流,看命運之力把你帶向何方。

猶如我們觀看《噬罪者》時,面對王翔的境遇所生的心情:要去指摘一個人曾經犯過錯,是何等的容易;但是要去理解犯罪者之所以犯罪背後的成因、動機與脈絡,進而檢討體系,進行防範,要耗費何等的氣力,又是何等的艱難?

觀看劇本書的過程,不免令我想起雨果的《悲慘世界》,Jean Valjean出獄後被迫用假身分換新生活那一段。可現代有誰能逃脫體制的掌握,真正重新開始?太多這樣的被告多半後來就是淪入無力的輪迴:犯罪—受刑—離開監所—進入更大的牢籠(社會)--被拒斥—犯罪。端看命運的長河最後決定把他們帶向何方。

我們學會去恨那罪,也恨那罪人。到頭來,又有誰來原諒我們的罪?

有著嚴格的退休軍警父親,感情豐富也渴望愛情,對於王翔少女情懷的心儀崇拜,源於想把愛說出來.. 然而,我的死,是串起所有人的痛苦根源所在-李曉君-

 6 ) 一切都是合理的发展

这部剧我想给满分,虽然男主并没有犯罪,可他在所有人的眼里都是更生人,从他身边人的反应,可以看到大众对待更生人的态度,这就是人性,真实的可怕。而小君爸与怡安的最终选择,更是体现了“善恶就在一念之间”,恨堆积久了人就会失去自己,总是要找发泄口的,乖巧的怡安冲动杀人也是合理的发展。这部剧里一直没变的只有小杰,到最后也没能学会承担责任,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人,可惜了两个爱他的女人,为这样不负责任的男人毁了自己的一生。

 短评

前两集觉得很一般的剧情,没想到看了3/4集,觉得静静地慢慢压迫,人与人之间慢慢接触后感情的变化,再加上夏于乔进来的一条线,加起来情感的纠缠,还蛮厉害的。编剧功力很深。希望不会烂尾。----------看完了,除了结局有些平之外,都很好看。人性本来就很复杂。善与恶,一念间。

4分钟前
  • 蜷在贝壳里的猫
  • 推荐

高开低走。演员演技各个在线没得挑,但不得不说一句整部剧的三观都太歪了。拜托哥哥你不要每个人都想救,这不是救啊!!从顶替弟弟开始就错了,是溺爱!是病态的保护!弟弟到最后也没有学会责任和担当,所有的被害者都直接或间接由弟弟引起。家庭教育非常有问题,对人对事对物方方面面体现了家人角色的扭曲。弟弟是儿子哥哥就不是了吗??剧想展示的东西太多了,社会对更生人的态度、更生人的生活现象、报纸媒体的价值观、家庭与婚姻、被害者家人的光景、底层与上流社会的对比,太浅了全部戛然而止,哪一点都没有深剖,看完后感觉就这样子咯?立意何在,难道只是来欣赏男主的演技喔?失望!

6分钟前
  • 一个人吃吉野家
  • 还行

没有《与恶》那么精致承转起合,但也足够精彩,一个俗的不能再俗的故事,被拍成了罪与罚,如果说《与恶》讲边缘人,这个可以说是更生人,每个人都是道貌伟岸的正义联盟,可谁才是罪人呢?就题材,就把那些热门IP,翻拍,抗日…给打爆了,要是标为国产剧,我觉得是对导演演员的一种侮辱。

8分钟前
  • 晓寒风林
  • 力荐

亲情和人性的羁绊,想做的事情和无法承担的责任,想去人人都践行敢作敢当的成人世界生活。

9分钟前
  • DING
  • 推荐

虽然猜得到是哥哥帮弟弟顶罪,但是很期待剧情走向。

12分钟前
  • 品如别走
  • 推荐

应该是那个弟弟犯错杀人的吧,有点慢哎,还是挺期待下一集的

15分钟前
  • 无聊
  • 还行

陪妈看系列。第一集就能猜到是哥哥替弟弟顶罪,但是总体还是可以看,节奏不快,慢条斯理,演员演技也还不错,女生们颜值都可以。差点以为男主角和大小姐要发展出一段感情。。关于出轨,站在被出轨者的角度,始终感觉是有配偶一方的错,而小三则错在其次。弟弟女友盲目杀死弟弟情人真是傻透腔的行为,用另外两个人的错惩罚自己。没想到弟弟从小到大还真是不用为任何事负责呢。

19分钟前
  • 瑶瑶
  • 推荐

扶弟魔的哥哥,一个更生人的故事……拍出与恶姊妹篇的感觉。

22分钟前
  • 秋霆小朋友
  • 推荐

比《我们与恶的距离》更优秀的台剧,压抑、沉稳、扎实,13集的故事呈现的是一出彻头彻尾的人性悲剧,恶的连锁反应,善的无能为力,男主角清澈地犹如一颗水滴,却依然激起了人心的涟漪。整个剧集的故事看似风格柔软,情感克制、却具有着刺痛人心的力量,它告诉我们,现实就是现实,没有人可以拯救的。

23分钟前
  • 谢谢你们的鱼
  • 力荐

剧本有些地方去戏剧化处理很不错,有些戏剧冲突又太过刻意。每集质量漂浮不定,节奏过于缓慢,比与恶还是差点,但是公视这个档真棒。最后的这个结局真是。。。大概也只有香港和台湾能拍这样的结局。

28分钟前
  • 喵老师2333
  • 推荐

片头萧煌奇,片尾茄子蛋,这得啥家庭啊。

32分钟前
  • 缺觉
  • 推荐

【群体性社会的容忍度】给予重返社会的人一个机会,这是本剧的情感前设。但这个前设的再前设是,主人公的“杀人”是充满了非固定意义。如果是传统意义的杀人犯,即如韩国素媛案凶手,你是否可以给予重返的一切容忍?在大多数生活都艰难的当下,《噬罪者》用更冷峻、严肃的态度讲述更生人出狱后举步维艰的生活,但其实也道出那些从未进过高墙者,最普通群体的同样不易。所谓,普通人何苦为难普通人吧。

37分钟前
  • 老羊
  • 力荐

你想当个十全圣父,但你救不了所有人。剧本写得很好,每个人物的矛盾挣扎都站得住脚。不过因为方方面面都想照顾到,会让人觉得塞得有点太满,太沉重了。

38分钟前
  • 皮皮一号
  • 推荐

特别喜欢这个英文名字《Hate the sin,love the sinner》爱与恨,罪与罚,我们如何分辨?看至结局,终于发现其实冥冥之中注定了罪孽深重者的代价。那些本不该有的偏见与谎言,注定要将一个人推向深渊。

42分钟前
  • 东北偏北
  • 推荐

想到第55屆台灣電視金鐘獎提名戲劇節目獎的5部台劇,《想見你》《用九柑仔店》《誰是被害者》《鏡子森林》都已在機緣巧合下觀看了,索性也來把《噬罪者》(獲得戲劇節目女配角獎-蔡淑臻)補看了。—— 第一集 自由,第二集 秘密,第三集 偏盲,第四集 感染,第五集 失眠,第六集 風箏,第七集 皮囊,第八集 失格,第九集 負罪,第十集 褪色,第十一集 甦醒,第十二集 困獸,第十三集 重生。—— 一場命案影響著“兇手”與“被害者”各自家庭以及周遭相關人物的長遠生活,這個故事聯想到《我們與惡的距離》,最後“真正的犯罪者沒有得到法律的制裁”聯想到《陽光普照》,若是大陸來拍,可能就有類似《誤殺》結尾自首伏法的情節了?!個人覺得扮演小愛的金凱德有點像許瑋甯;第13集裡怡安的衝動之舉編排得有些刻意……片尾曲是茄子蛋的《日常》,小驚喜。

46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荐

《噬罪者》的英文片名叫「Hate the sin, love the sinner」”鄙視罪惡,但愛那犯罪的人”《甘地語錄》,意指罪惡雖然是令人憎恨的,但是我們也要關心那些犯了罪的罪人。《我們與惡的距離》成功讓大家開始關心跟瞭解所謂的「罪與惡」其實距離我們並不遙遠,而《噬罪者》則是延續這個概念,更加深入去探討犯罪者在出獄之後所面臨的難題。在與惡裡面沒有獲得解答的那些疑問,或許可以在《噬罪者》中找到答案,因為在與惡拋出了一個大議題之後,《噬罪者》的角色其實是針對「犯罪者」這個議題繼續去深入探討,並且更加聚焦在「更生人」的描寫上。

51分钟前
  • hopeangel
  • 力荐

ed竟然是《日常》。丨王翔这什么JK情圣体质啊,但是小妹妹们不知道他其实是弟控吗……丨几乎所有的恨都来自于爱而不得。为剧情转折牺牲了很多性格与逻辑的合理性。

53分钟前
  • 山上风下
  • 还行

最近看的几个公视的剧质量都很高!节奏有点慢,但整体还是挺喜欢的,结尾竟然来了个这样的反转!

55分钟前
  • Cherry樱桃之远
  • 推荐

台剧真的进步很大,不再只是家庭琐碎,而是会去反思社会,庄凯勋在我印象中最佳的演技应该是《菜鸟》里面的分手戏,但在这部剧里面,没有太多外露的情绪,有的只是细腻的眼神和小动作,真的很棒!剧情进展略有点缓慢,估计等小爱失踪就会开虐了吧(ㄒoㄒ)

56分钟前
  • 白白海
  • 力荐

从我们与恶的距离到这部,让台湾更让人敬畏和心疼。这到底是一片什么样的土壤。弟弟未婚妻最后一集的情绪反转太亮了,没想到是这样。

58分钟前
  • 康熙队长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