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泽直树2

日本剧日本2020

主演:堺雅人,上户彩,井川遥,贺来贤人,今田美樱,尾上松也,柄本明,古田新太,市川猿之助,北大路欣也,香川照之,及川光博,片冈爱之助,池田成志,山崎银之丞,角田晃広,今井朋彦,粟岛瑞丸,土田英生,小久保寿人,加藤啓,丸一太,持田将史,户次重幸,益冈彻,井上芳雄,南野阳子,山根基世,筒井道隆,江口德子,西田尚美

导演:福泽克雄,田中健太,松木彩

 剧照

半泽直树2 剧照 NO.1半泽直树2 剧照 NO.2半泽直树2 剧照 NO.3半泽直树2 剧照 NO.4半泽直树2 剧照 NO.5半泽直树2 剧照 NO.6半泽直树2 剧照 NO.13半泽直树2 剧照 NO.14半泽直树2 剧照 NO.15半泽直树2 剧照 NO.16半泽直树2 剧照 NO.17半泽直树2 剧照 NO.18半泽直树2 剧照 NO.19半泽直树2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16 20:06

详细剧情

创下日本平成年代收视奇迹的电视剧《半泽直树》续作。   本作的故事将承接前作,从半泽被调往东京中央证券任营业企划部长开始。某天,东京中央证券接到了一桩巨额交易。一家大型IT企业企图动用1500亿日元进行恶意收购。这笔交易的规模创造了东京中央证券交易史上的新纪录。此时的半泽还不知道一场新的同银行之间的斗争即将拉开大幕……在新的岗位上,半泽能否继续迎难而上,化解各种难题与阻碍,对那些百般刁难的对手能否再次“加倍奉还”?!   本作原作为作家池井户润的半泽系列小说中的《迷失一代的逆袭》与《银翼的伊卡洛斯》二作。

 长篇影评

 1 ) 很遗憾,《半泽直树》并不是“职场圣经”

“在这世上,我们要想活下去,有两样东西必不可少,一个是钱,另一个就是梦想。”

在创下收视奇迹的日剧《半泽直树》之中,堺雅人饰演的银行职员像很多年轻人一样徘徊在钱和梦想之间,他信奉“以牙还牙,加倍奉还”,最终活成了上班族世界里的超级英雄。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原定4月19日于TBS周日剧场播出的《半泽直树》第二季也宣布延期播出。这个消息让等待了七年的观众们更加盼望剧集的播出。借着“半泽直树”系列首次授权中文简体版权的机会,我们对作者池井户润进行了一次专访。

在日本,“半泽直树”系列几乎成为年轻职员的“职场圣经”。由于大胆披露金融系统幕后的肮脏交易、职场中的勾心斗角,池井户润也被奉为职场正义作家。不过,池井本人却不这么看,“老实说,我的书对人生没有任何帮助。如果把我的书当成学习手段,那么到底该在何时休息呢?”

”休息“,同样是职场年轻人关注的要点。日本泡沫经济之后,曾兴起“社畜”一词,这个词近年来在中国的语境中也很流行。不过,在池井看来,“劳动时间长≠社畜”,“我们应该考虑工作性质、工作意义这些无法量化(但可以质化)的价值,在这个基础上,再去思考工作应有的状态。”

采写丨杨司奇

日文翻译丨陈修齐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新京报书评周刊,欢迎关注。

说起《半泽直树》这部日剧,不得不提起去年刚刚结束的日本平成年代和2013年此剧热播的罕见现象。当年,在日剧式微的大背景下,几乎每家电视台都在播放《半泽直树》,此剧也创下了日本平成年代的收视奇迹。

如今看来,这既是特殊的时代背景使然,也是小说原作的笔力所致。小说作者池井户润是江户川乱步奖、直木奖等诸多奖项的获得者,是日本除了东野圭吾之外,作品被影视改编最多的作家。不过在国内,池井户润的名字并不像东野圭吾那样为大众所知。他的小说常常以职场中的人性刻画和推理见长,然而若仅仅以职场小说来看待,却也大大低估了他的创作。

年少时的池井户润希望自己将来能写一部能让所有人开心的小说,从某种程度看,他也确实达到了这一理想。但开心之外,却往往有更多的无奈与悖论。这部以日本泡沫经济时期为时代背景的小说,通过半泽直树等众多银行小人物的故事讲述了一代人的遭遇,展现了一幅复杂的时代众生相。这群曾经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在日本经济最繁荣的时代怀揣着梦想进入银行,但随着经济泡沫的破裂,迎面而来的却是现实生活与复杂人性的围困。

虽然故事的背景设定在银行,但其实小说描写更多的,是我们在社会中的生存百态,讲的是所有人的对抗和反抗。随着“社畜”和“996”等词语的流行,我们都处在社会生活的变革之中。只是,虽然我们都知道自己有拒绝996的权利,但我们又有多少人真正参与了争取的过程?

《半泽直树》系列(4册),作者:(日)池井户润,译者:凌文桦、陈修齐、伍能位,版本:现代出版社2019年10月-2020年3月

池井户润出生在日本岐阜县一个海拔高达500米的小山村里。从小学到高中,他所就读的学校只能凑齐一个33人的班级。村里人对“有工作的人”的认识,也仅限于村镇工厂的工人和邮局职员。

但是池井户润的父亲是一位书痴,家中塞得满满的书柜占满了一面墙壁。他回忆起小学二三年级的时候,有一次患感冒卧床在家,父亲给他买来一本科学读本,放在床边的镜匣里,这是他对于书本最早的回忆。后来,从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到江户川乱步的《少年侦探团》,逐渐长大的池井养成了把自己读的书藏在镜匣里的习惯。曾经某个阳光明媚的下午,父亲为他朗读泉镜花文学奖获奖作品——赤江瀑的《海峡》,不禁发出一声感叹:“要是能写出这样的文章就好啦!”由此,成为作家的梦想在池井户润的心中扎下了根。

成年之后,池井户润考上名校庆应义塾大学文学部,但迫于就业和生存压力,他修习了法学部学位,并进入三菱银行工作。在银行工作7年之后,池井又毅然离职,做过打火机、也曾设计过软件来谋生。在此期间,他开始尝试投稿到各大文学奖的评选委员会,尤其是江户川乱步文学奖。在初次挑战失败后,第二年池井户润凭借以自己工作经历为基础创作的《无底深渊》获得了第44届江户川乱步奖。

池井户润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就是《半泽直树》系列。在日本,由于大胆披露金融系统幕后的肮脏交易、职场中的勾心斗角,“半泽直树”系列几乎成为年轻职员的“职场圣经”,池井户润也被奉为职场正义作家。但池井本人对此却深感忧虑。他希望在职场中拼搏的年轻人能够独立思考,不要被大众媒体操控,也不要总是依赖别人的经验解决问题。“老实说,我的书对人生没有任何帮助。如果把我的书当成学习手段,那么到底该在何时休息呢?我的书是给忙碌的人们在晚上十、十一点的空闲时间进入故事里享受的东西,我自己也享受了很多无意义的阅读,希望大家也能将之视为一种单纯的娱乐。”

这样的写作观多少有些与众不同。在大家都在苦苦求索意义的时候,池井户润反而以无意义和娱乐性作为自己的写作目标。他说,没有什么工作比创作娱乐更艰难了。

池井户润,日本小说家。著有“下町火箭”系列、“花咲舞”系列、《无底深渊》《铁之骨》《罗斯福游戏》《空中轮胎》《七个会议》《陆王》等。代表作“半泽直树”系列风靡日本。

1

“我常常认为,写作不应该写‘美文’”

新京报:听说你的父亲是一位书痴?你的童年生活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你对世界的认识以及你的写作?

池井户润:我父亲就是所谓的“文学青年”。他曾心血来潮说要做一名诗人,然后就离开家去寻找成为职业诗人的道路,后来听人说“写诗没办法养活自己”,又悻悻地回来了。这个故事我不知从他嘴里听了多少遍。

小的时候,父亲经常写诗。他喜欢写现代诗,拿过好几个业余诗歌奖,一直努力成为一名职业诗人,结果却没能如愿。有时,他写完后还会问我读后感。老实说,这些经历带给我的全是痛苦。看父亲的诗就好像在窥探他的内心世界,我并不喜欢这种感觉。父亲是所谓的“美文家”,执着于优美文体,喜欢写反映内心世界的诗歌。与他相反,我常常认为,写作不应该写“美文”,而应该写更容易阅读、更具实用性的文章。

我没有以诗歌入行,而是选择了小说这一门类。获得江户川乱步奖、出版第一本书时,读完书的父亲曾说:“书里到处是阿润的脸,简直读不下去。”看来,诗或者小说这样的东西,是不能给家人读的。

因为父亲的缘故,家里有许多藏书,所以我从小在书堆里长大,梦想成为一名作家。父亲常对我说:“作家入行是很难的,可一旦入了行,以后总会有办法。”的确,许多尚未入行的创作者或许跟我父亲有同样的想法。但已入行的我却认为,职业作家的路并不好走。最难的与其说是入行前,不如说是“入行后,怎样在这行生存下去”。为了生存下去,你必须参与激烈的竞争,经受读者的甄别,不断写出让大众满意的作品。

新京报:你最喜欢的作家有哪些?哪些对你的影响比较大?

池井户润:我喜欢推理小说,小时候几乎读遍了江户川乱步、横沟正史等作家的小说。上大学后,我的兴趣逐渐转移到了外国小说,喜欢读间谍小说、冒险小说,还有斯蒂芬·金、杰夫里·迪弗那样的作家写的小说。我喜欢斯蒂芬·金的《克里斯汀》,虽然这并不算一部评价很高的小说。此外,对于那些刊登在Hayakawa’s Mystery Magazine上构思精巧的欧美短篇推理小说,我总是不自觉地佩服其中的创意。推荐艾萨克·阿西莫夫的《黑鳏夫俱乐部》系列,那是个不错的短篇集。还有迪恩·孔茨的短篇Hardshell,结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尽情阅读推理小说的同时,像欧文·肖的《拜占庭之夜》那样所谓的“纽约客”小说也令人难以忘怀。这些小说的构成、会话手法、情节的推动方式间接塑造了我的小说。

Christine,作者: Stephen King,版本: Gallery Books 2016.2

新京报:你毕业后在三菱银行工作了七年(1988-1995),这是怎样的七年?后来为何想要离开?

池井户润:我在银行主要负责向企业融资,那是一份非常有趣的工作。除去第一年的轮岗研修,剩下的六年我都在融资科,负责的企业大概有五百多家。我入职时,金融机构还是香饽饽,简直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架势。

我虽然费尽心思进了银行,七年后却选择了离职。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觉得组织体系过于僵化,并不适合我。工作极其缺乏效率,竞争也缺乏公平性,我无法把自己的后半生托付给这样一个组织。问题的关键在于是否具备敢于冒险的勇气。我迅速离职选择了自由之路。人们总以为一旦进入大型组织,就必须依附于它,否则就生存不下去。其实不是这样的,只要有实力,走到哪里都能活下去。

新京报:不在银行工作后,你做过很多工作,同时也在不断给各大文学奖的评选委员会投稿,那段时间有怎样的经历?

池井户润:在银行工作时我也应征过文艺杂志的短篇小说奖,虽然有幸进入二轮选拔,却在最终选拔时落选。离职后第一次参加评选的是江户川乱步奖,我的作品留到最后一轮,成为最终选拔的五篇之一。得奖是在第二年,也就是说,我连续参加了两年。

辞职后的我靠码字、演讲为生。我认为,离开组织的人想获得工作必须具备两种技能——“写作的技能”和“说话的技能”。我原本是银行职员,所以还具备“融资的技能”。当时日本的现状是,企业很难从银行获得贷款,甚至出现了“融资难”等词汇。所以我的这些技能,刚好也符合时代的需求。离开银行后的数年间,我写了十本商业书籍,某种程度上,我觉得这是一种“成功”。出书以后,杂志社也开始找我写文章、做演讲,渐渐多了许多工作。归根结底,其实是我的技能帮了我。

池井户润

2

《半泽直树》是上班族版的侠客电影

新京报:创作《半泽直树》系列的灵感来自哪里?

池井户润:当时的日本人普遍“憎恨银行”。我的处女作虽然具备相似的世界观,但越比较两者就越会发现,它们是不同的。即便在银行中,也存在能够令世人想要拍手叫好、为他加油鼓劲的银行职员。我把这样一个人的故事写成小说,就成了《半泽直树》系列。

新京报:在小说开篇,押木这个角色令人印象深刻,他是和半泽最合得来的人,我们以为他会在半泽后来的事业和人生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但因为“9·11”事件,他却早早离开了世界,从小说里消失了。设置这样一个角色的用意是什么?

池井户润:押木之死是我献给全体银行从业者的礼赞,它象征了现实性。虽然书中并没有直接描写,但它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那起事件带给社会的影响。小说里,押木的尸体一直没有被找到。有的读者认为,他可能还活在世界上某个角落。真是了不起的想象力。

新京报:《半泽直树》以日本泡沫经济时期为时代背景,平成年代发生的伊藤万事件、尾上缝事件、第一劝业银行丑闻事件、总会屋丑闻事件等说明了当时人们对银行的不信任感达到极点时的社会氛围。这些事件发生时,差不多也是你在银行工作的时期,你是否也曾经历过银行里的恶性事件?对于银行在人们心中由“可靠”变得“不可靠”的历史变化,你怎么看?

池井户润:那些赫赫有名的事件,像伊藤万之类,我是没经历过的。当时,(与那些事件也有关系)对我来说,印象最深刻的,是两名银行职员的死。

一位是在第一劝业银行总会屋丑闻中自杀的宫崎邦次顾问。我当时想,他已经当上了银行行长,却还是必须要死。另一位是不知姓名的住友银行名古屋支行长。当时,那名支行长被人发现惨死家中,死因是遭受枪击,凶手至今在逃。虽然银行给人身家清白的印象,这两起事件却告诉我们,绅士的表面下隐藏着幽深的黑暗。有一位银行前辈曾经说过:“银行职员就是穿着西装的流氓。”这两起事件简直就是对这句话的注脚。

泡沫经济期与紧随其后的经济低迷期,是银行与银行职员失去大众信任、形象一落千丈的时代。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是所谓“护送船团方式”金融行政、银行道德感的缺失,以为“只要大家一起过马路连红灯都可以不在乎”;还有就是危机感的缺失,以为银行永远不会倒闭。

新京报:半泽并非完人,小说中所有的人都是如此。你在小说中提到,半泽偶尔也会对现在的自己心生厌恶,觉得名为银行的这个组织中那令人生厌的部分,已经原封不动地渗透到了自己的话语和声调中。而那个将半泽推入深渊的支行长浅野也有慈爱顾家的一面。你怎么看待人的这种复杂性?

池井户润:这个问题可以说是小说讨论的重点。人经常拥有自相矛盾的情感和思考。表面上说的是NO,心里话可能是YES——这样的经历大家应该都有过。为什么说NO?为什么不能说YES?在现实社会中,大部分人会把理由放在心里,不会对他人明说。但在小说中,是可以知道这个理由的。

通过描写人的心理活动,我们能清楚地知道为什么这个人物会产生自相矛盾的言行举止。明确这一点的有效手段,就是变换“视角”。比如浅野支行长这一人物,站在半泽的视角,他只能是“敌人”。但站在浅野支行长自身的视角,则可以把他描写成爱护家人的好父亲。描写人的多面性,才能使小说变得有趣、丰满、真实。

新京报:由“半泽直树”系列前两部改编的电视剧对小说进行了一些戏剧化处理,你对电视剧的改编怎么看?对堺雅人饰演的半泽直树评价如何?对《半泽直树》创下的收视奇迹有怎样的看法?

池井户润:说出来或许难以置信,在伊与田英德制作人给我角色名单之前,我就认为堺雅人是饰演半泽直树的最佳人选。这样的巧合是很少见的。从制作的初期阶段开始,电视剧《半泽直树》就和原著不太一样了。电视剧走红是玄学,怎样分析都分析不出所以然。但是我觉得,将某种现象与时代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或许是电视剧走红的诀窍之一。

新京报:电视剧对半泽直树“以牙还牙,加倍奉还”的人生信条做了反复渲染和强调,但这是否是你所强调的半泽直树系列的人物品质呢?你是否认为“半泽直树”的形象有些过于理想化?

池井户润:与其说《半泽直树》是写实的人性电视剧,不如说是某种“武打戏剧”。在日本叫作“武戏”。侠客电视剧或电影,本身就是以刀剑交锋为卖点,《半泽直树》可以说是上班族版的侠客电影。写小说的过程中,为了让读者觉得有趣、痛快,我特意进行了许多艺术加工。因此,描写真实的人性并不是我的写作目的。

半泽直树并不是模范性的理想角色。他也有坏脾气,也对他人抱有恶意,并不是完全忠心不二。但他重视友情,性格让人恨不起来。他是上班族世界的超级英雄。

3

当今日本社会对物质的憧憬在逐渐淡化

新京报:你身边的朋友或者亲人有没有一直在从事银行职业的?经历了泡沫经济时代,他们的命运如何?

池井户润:我想,大部分的银行职员都没有选择辞职,而是一直在银行工作。现在,除去那些升职为董事的佼佼者,我的同期大概都被调往银行的关联公司了吧(人事部安排的调职也算连续工龄)。

泡沫经济崩盘之后,银行职员的待遇似乎有所下降。但是,好像看不出给生活带来了什么明显改变。与日本的其他行业相比,银行职员虽然算高薪职业,却也无法拿到像美国投行员工那样的高薪。大家原本过的就不是奢华的生活。这一行里,许多人都是认真且朴素的。

新京报:日本泡沫经济之后,兴起了“社畜”一词,这个词近年来在中国的语境中也很流行,对于“社畜”这个词的出现,你有什么想法?不知你是否听说过“996”?近两年在中国,“拒绝996”成为很多自诩为“社畜”的年轻人们的口号,你的小说和由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常常被大家调侃为“社畜必看之作”。

池井户润:在日本,“社畜”“工作狂”等词汇的流行,是几十年前的事了。“996”这个词我还是第一次听说。最近在日本,大家比较关注某知名企业员工过劳死事件,由此在社会范围内掀起了一场“改革工作方式”的浪潮。简单来说,就是提倡缩短劳动时间。

但是我认为“劳动时间长≠社畜”,我们应该考虑工作性质、工作意义这些无法量化(但可以质化)的价值,在这个基础上,再去思考工作应有的状态。

随着1990年代初泡沫破裂,日本经济出现大倒退,进入平成大萧条时期。日语“平成景气”基本与此同义,有时也包括此后的经济萧条阶段。“平成”是日本第125代天皇明仁的年号,使用时间为1989年1月8日至2019年4月30日,此后,日本年号由“平成”改为“令和”。

新京报:《半泽直树》的新书宣传有这样的宣传语:“在这世上,我们要想活下去,有两样东西必不可少,一个是钱,另一个就是梦想”;“这是一本关于钱和梦想的现实小说”。你觉得是否如此?你是怎样理解钱和梦想的关系的?

池井户润:有钱也不一定幸福。梦想一旦实现,就会变成现实。作为宣传语来说,最重要的是能否令读者产生共鸣,令大家联想到现实生活和自己的工作观。

在日本,很长一段时间,大家的目标(梦想)都是买一栋自己的房子,开一辆好车。实现这个梦想,当然需要金钱。这是将金钱和梦想联系起来的、最简单的例子。但是,当今日本社会对物质的憧憬在逐渐淡化。大家追求的不再是物质,而是生活方式、个性化的表现等。随着这些价值观的发展,把金钱与梦想画等号的想法本身也变得陈腐起来,已经很难再说是一种社会共识。腰封上的宣传标语会被多少读者拿在手中琢磨,又能引起多少读者的共鸣?这一点我也在拭目以待。

新京报:自从《半泽直树》剧版改编大获成功之后,几乎每年都有你的作品被改编成影视剧,你怎么看待自己作品的改编?很有意思的是,有人甚至专门以“为什么池井户润的小说经常被拍成电视剧”“为什么池井户润的作品很受欢迎”为题写过论文。

池井户润:写这种论文还真是闲得慌(笑)。我的小说之所以能接二连三地拍成电视剧,我觉得可能主要有这么几个原因。最大的原因,就是比较容易通过电视台内部审批。曾经走红过的题材通常比较容易通过。但是,我的作品刚开始影视化时,也很难通过审批。在《半泽直树》以前,我的手里哪怕堆积了十个影视化方案,可能都不会实现一个,这是家常便饭。《半泽直树》也没能幸免。当初谁也没想过一部“主角是银行职员”“没有恋爱元素”的电视剧会走红。但是《半泽》很幸运,遇到了有实力的制作人和导演,电视台内部也有伯乐暗中助力,才能顺利拍成。这是个看收益的社会,只要走红一次,马上就会有第二个机会找上门,方案通过的门槛也会大幅度降低。这就是为什么畅销书作家的作品更容易被拍成电视剧。

另一个原因就是题材不足。电视台一方面在拼命寻找有趣的题材,另一方面又面临预算锐减的困境。这种情况下,容错率是极低的。所以,他们会倾向于选择成功率更高的题材。

4

江户川乱步奖是一切的起点

新京报:据说你在创作一部小说之前,会将所有人物的年龄、外貌、在故事中的作用和地位以及符合人物设定的真人照片整理到备忘录里,之后的故事发展会严格参照最初的人物设定。为什么不让人物本身自由发展?很多时候我们笔下的人物会脱离我们的控制,自己走向自己的命运与结局。

池井户润:各位在读书时,应该会对书中的人物产生情感投射。如果这个人物为了迎合故事情节,扭曲自身的信念,变身成另一个人格,那么,你还读得下去吗?

为迎合故事情节改动人物,是作家的大忌,是绝对不能犯的错误。然而,写故事的人往往会犯这样的错误,在越难写的地方,越想通过改变一直以来的人物设定解决问题,从而使笔下的人物做出现实生活中的人绝对不会做的愚蠢举动。对小说而言,这样的情节才是真正的瑕疵。

人物是靠设定好的性格来吸引那些为它投入感情的读者的,所以言行举止一定要符合人物设定。只有这样,读者们才能全力支持这个人物,才能毫无保留地沉浸在小说世界里。

新京报:听说你年轻时一直想拿到江户川乱步奖,1998年,以银行职员经历写的第一部悬疑小说《无尽深渊》终于获得了江户川乱步奖,当时你是怎样的感受?《无尽深渊》从最初构思到最终完成经历了什么?

池井户润:江户川乱步奖是改变我人生的奖。它将“职业作家”这一头衔颁给了一个仅仅是喜欢推理小说,仅凭兴趣在创作小说的人,并让这个人为大众所知。不管怎么说,这个奖对我而言,都是一切的起点,也是原点。获得江户川乱步奖是我人生中最开心的事。

5月份得知前一年的应征作品落选后,我便开始构思处女作《无尽深渊》。12月中旬开始提笔创作,好不容易赶在1月31日,也就是截止日期当天完成。记得当时,我是直接把原稿送到了讲谈社。那段回忆挺美好的,如果没有那些经历,就没有现在的《半泽直树》。

《半泽直树》剧照

新京报:你的小说创作有很强烈的推理色彩,这方面受了哪些影响?你觉得你的推理小说和东野圭吾的推理小说有什么不同?

池井户润:我原本就是个推理迷。大学时还参加过推理小说同好会,那个同好会出过好几位著名评论家(作家大概只有我一个)。

我的小说里有一些显而易见是推理小说,有一些却不是。比如《半泽直树》,它只是在结构上类似推理小说。东野圭吾也获得过江户川乱步奖,是值得尊敬的前辈。他的推理小说,主题往往是家庭或周围的人际关系,给人一种本格推理的感觉。我的许多小说,背景都是公司或者团体机构,硬要说的话,可能更接近社会派推理。但是,我们两个人的作品都是围绕“谜题→解决”这个中心轴铺陈开来的娱乐性小说,这是两者的共通点。

新京报:你创作的很多小说经常关注一些很细微的事物,在你的很多作品中,都有类似“螺丝钉”的意象,它们常常是决定一个人的命运乃是社会命运的重要存在。这是否和你对世界的认识相关联?

池井户润:我没有什么固定的世界观,但是,小说是有其独特的世界观的。我会站在人物的立场上,描写他们眼中的世界和集体。

有的作家创作小说是为了体现自己的思索和想法,但我不是。对于娱乐性小说作家来说,最重要的是怎样把作品世界呈现在读者眼前,怎样使读者毫无障碍地理解这一切。为此,作者必须消灭自我,投身于作品世界中。对我而言,小说的世界与我本人的世界观完全没有关联。

《半泽直树》剧照

新京报:你的小说创作大都与职场经历和社会问题相关,因此在很多人的眼中,你的形象常常是一个畅销书作家、类型小说作家,而非严肃文学作家,对此你怎么看?

池井户润:被称为畅销书作家对娱乐性小说作家来说,是最大的荣耀。我是职业作家,创作小说的目的是取悦读者,除此之外什么都不重要。我当作家不是为了写出纯文学或严肃文学作品。那些“高尚”的作品,应该交给有志于此的作家。

但是,正如世界上存在各种各样的作家一样,读者的需求也是多样化的。一个作家不可能满足所有需求。如果你想看以公司或团体组织为背景的小说,想体验酣畅淋漓的阅读感受,想邂逅一本在读完最后一页时,能由衷地感慨一句“啊,真有意思”的小说,请一定要读一读我的小说,我非常欢迎,一起享受阅读的乐趣吧。

至于那些“今天想思考人生或人之存在”的朋友,请移步纯文学书架!

新京报:你在很多场合说过,写小说的目的是为了让读者看了觉得有意思,“职业作家说到底,就是娱乐工作者”。你也曾说,你的小说“不是企业小说,是幻想小说,是好莱坞式的娱乐小说。”

池井户润:我创作的就是娱乐。许多读者都在翘首期盼这种娱乐性,我的工作就是回应他们的期待。没有什么工作比创作娱乐更艰难了。因为即使没有娱乐,大家也不会觉得对生活有什么不便之处。如果要给生活必需品排一个顺序,那么接近末尾位置的一定是娱乐。

娱乐小说不会以悲剧收尾,我希望呈现给读者的是在结尾有情感宣泄的、丰满的故事。

新京报:这使人想起,你小时候关于写作的想法是:写一部能让所有人开心的小说。你觉得你现在达到了成为作家的最初梦想了吗?

池井户润:好戏还在后头。我正在准备一个比迄今为止的作品更能令读者惊讶并享受其中的小说世界。


作者|杨司奇;编辑|董牧孜,张婷;校对|柳宝庆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新京报书评周刊,欢迎关注。

 2 ) 地表最强上班族

《半泽直树2》完结了,评分相比第一部不降反升。

甚至有新闻说很多观众憋尿看完最终集才去上厕所,导致用水量激增。

《半泽直树1》最后,大和田当着所有银行高层的面向半泽直树下跪认错,半泽直树终于报了杀父之仇。

大和田想把行长拉下台,还想取代行长做新的行长。

所有人都以为他会被开除,结果行长只是将他降职。

而半泽直树让银行通过了金融厅检查,还让行长保住了位置。

所有人都以为他会升职,妻子都提前开始叫他“副部长”了,甚至还有人觉得他会连升两级,成为正部长。

但结果是行长将他调到了东京中央证券。

一旦离开了银行,基本上就回不去了。

原来大和田只不过是个青铜,行长才是王者,才是大老虎。

半泽直树刚刚被调到东京中央证券就接到一个大项目。

电脑杂技集团想收购Spiral公司,东京中央证券接了这个项目,需要尽快给出收购方案。

与此同时,行长没有开除大和田,从而让大和田对他死心塌地。

大和田还有个徒弟叫伊佐山,大和田想把伊佐山推上高位,再让自己重新回归。

而伊佐山现在的上司是三笠副行长。

一边是师父,一边是上司,伊佐山不知道该如何抉择。

最终他还是选择了三笠,背叛了大和田。

他和三笠见了面,还给他看了一份计划书。

半泽直树做好收购方案后,却得知这个项目被另外一家公司抢了。

丢了一个大项目,大家都以为半泽直树即将再次被调职,半泽直树却查出抢了这个项目的不是别人,正是东京中央证券的母公司东京中央银行,而幕后黑手就是伊佐山。

半泽直树还用计谋查出来内鬼是诸田和三木,是他们把这个项目透露给了伊佐山。

既然伊佐山要帮电脑杂技集团收购Spiral,半泽直树就反其道而行之,他和Spiral签了合同,为Spiral制定反收购策略。

他甚至对行长说:“我们会全心全意把贵行和电脑杂技集团联军彻底击倒。”

被调到子公司的员工个个都想回到母公司,可能也只有他敢和母公司对着干了。

伊佐山派一个叫fox的公司骗走Spiral的股票,从而恶意收购Spiral。

半泽直树不仅识破了伊佐山的阴谋,还拿到了fox的经营分析报告,发新闻说fox因投资失败背上巨额损失,导致fox股价暴跌,让Spiral反过来收购了fox。

三笠和伊佐山为了阻挠半泽直树,还向证券交易监管委员会举报,让他们去查东京中央证券。

为了扳倒半泽直树,身为副行长的三笠甚至不惜低声下气地向下属大和田求助,希望大和田同意给电脑杂技集团追加500亿日元贷款。

原来,伊佐山其实一直都是大和田的人,之前他是假装背叛大和田、假装向三笠效忠,其目的就是为了利用三笠推进收购计划。

大和田刚刚才高高兴兴地和伊佐山见了面,结果没过多久又反转了。

行长把重建帝国航空的项目交给了伊佐山,没有交给大和田。

大和田这才知道,伊佐山既利用了三笠,也利用了他,伊佐山既不为三笠效力,也不为他效力,只为自己效力。

半泽直树找到大和田,叫大和田和他联手对付伊佐山。

之前半泽直树让大和田当着银行所有高层的面下跪认错的情形还让大和田历历在目。

大和田说他宁愿去死都不会和半泽直树联手。

结果他最后还是真香了。

半泽直树发现电脑杂技集团有50亿日元的亏损,却为了隐瞒亏损而做假账。

电脑杂技集团之所以执着收购Spiral,是为了利用正在盈利的Spiral把他们公司的假账瞒下去。

伊佐山没有看出来电脑杂技集团做假账,还想给他们追加500亿日元的贷款,差点让500亿日元打水漂,还好被半泽直树及时发现。

半泽直树还查出来三笠长期向电脑杂技集团索贿,作为交换,三笠明知道电脑杂技集团做假账,仍然请求银行给他们放贷。

就这样,母公司被子公司打败了。

三笠、伊佐山被调职了,而半泽直树重新回到了银行。

半泽直树刚刚回到银行,大和田就向行长推荐他来负责帝国航空的项目。

帝国航空是个烫手山芋,他们长期亏损,半泽直树要制作重建方案,帮助他们扭亏为盈,并且收回银行借给他们的700多亿日元。

更可怕的是,国土交通大臣白井议员为了提高她的支持率,宣布要改革帝国航空,其中一项改革就是希望持有帝国航空债权的各大银行一律削减七成的债权。

帝国航空向东京中央银行借了700多亿日元,如果东京中央银行同意了的话,就要损失500亿日元。

半泽直树必须在白井的方案实施前重振帝国航空,还要收回700亿日元的债权,否则就会成为整个国家的敌人。

如果半泽直树成功了,大和田也有功劳,因为是他推荐的半泽直树;如果半泽直树失败了,大和田就除掉了一个敌人。

无论半泽直树成功与否,大和田都没有任何损失,稳赚不赔。

半泽直树制作的重建方案有7个部分,其中之一就是裁员,而且是大幅裁员。

有1000名冗员都拒绝离开,半泽直树不得不帮这1000个冗员找到新的工作。

好在另一家航空公司SKY HOPE要开通新航线,需要大量飞行员和乘务员,半泽直树就帮这群冗员和SKY HOPE对接了。

白井希望东京中央银行对帝国航空削减七成的债权,半泽直树决定和她对着干,拒绝放弃这500亿日元的债权。

白井只好向箕部求助。

箕部是干事长,是全日本地位仅次于首相的人。

箕部派金融厅去查东京中央银行,如果发现东京中央银行存在问题,东京中央银行就将受到业务整改等严重处罚。

金融厅一查,银行果然有问题,向银行下达了业务整改令,行长不得不当众道歉。

不仅如此,白井还驳回了SKY HOPE开通新航线的许可。

SKY HOPE不能开通新航线,帝国航空的冗员就无处可去,就会抗议。

SKY HOPE正要接受冗员的时候,新航线申请就被驳回了,半泽直树怀疑银行内有人向白井或者箕部通风报信。

半泽直树不但受到外界的阻力,还发现银行里有内鬼,受到两面夹击。

半泽直树查出来内鬼就是纪本常务。

这次,轮到半泽直树向大和田求助了。

为了整个银行的命运,两个人不得不暂时放下昔日恩怨,联手对抗纪本和箕部。

为了查箕部和纪本之间的关系,他们查出来一件15年前的事。

30年前,箕部还是个年轻议员的时候,就长期向东京第一银行(东京中央银行的前身)借钱,尤其是15年前一次性借了20亿日元,不仅没有任何抵押,而且这20亿日元至今都没有还。

当时批准贷款的人正是纪本。

大和田转身就向纪本通风报信了,纪本同意推选大和田做常务,大和田就告诉纪本半泽直树在查箕部。

就在你想骂大和田的时候,剧情又反转了,原来这只是大和田和半泽直树合伙演的一场戏,其目的是诈纪本,从而找到箕部当年的信贷档案,即详细的融资信息。

第一部里半泽直树明知道西大阪钢铁公司的东田社长藏了一笔钱,但不知道藏在哪儿,半泽直树也是用这个方法让东田社长自己把藏账户的地方告诉了他。

箕部借了这20亿日元后,用这笔钱在伊势志摩市买了一块地。

他身为公职人员不能买地,所以他把这笔钱转给了他侄儿的公司伊势志摩STATE,叫伊势志摩STATE买这块地。

不久之后,伊势志摩市要建机场。

在选择建机场的地点时,箕部利用他的职位和权力把地点选在了这块地上。

伊势志摩STATE把这块地高价卖出去,赚了好几倍。

半泽直树掌握了纪本的把柄,纪本不得不说出这一切的真相:当年箕部发现东京第一银行存在大量违规贷款行为,就以此要挟东京第一银行给自己无抵押贷款20亿日元,否则就把这些违规贷款告诉警方。

为了避免这些违规贷款曝光,当时的牧野副行长将所有罪责揽在自己身上,然后自杀了。

纪本还说,银行的地下五层有一份能证明箕部的犯罪行为的资料。

就在半泽直树要去拿资料的时候,却发现资料已经被别人拿走了。

这个人正是大和田。

半泽直树去找大和田,却发现大和田、行长、箕部在一起。

行长不愿和箕部对着干,将这份资料交给了箕部。

箕部叫半泽直树向他下跪认错,半泽直树不但不认错,还扬言要以牙还牙,加倍奉还。

之前他曾经要浅野分行长十倍奉还,要大和田百倍奉还,这次他要箕部千倍奉还。

就在你以为大和田、行长勾结箕部的时候,剧情又反转了。

其实那份资料里只有伊势志摩STATE给纪本回扣的入账申请表,并不足以对箕部定罪。

要对箕部定罪,还要找到箕部的秘密账户。

反正这份资料都不足以对箕部定罪,行长不如索性做个顺水人情,把这份资料交给箕部,从而骗取箕部的信任。

大和田讨好箕部也是演戏,是为了接近箕部,找到他的秘密账户。

但真正找到箕部的秘密账户的人还是半泽直树,他成功说服了白井和箕部的下属笠松帮助他。

原来,伊势志摩STATE从13年前开始就定期取出数亿日元现金,其中1000万日元作为封口费分给纪本及其同伙,剩下的钱都进入了箕部的秘密账户,箕部这么多年来贪污了整整100亿日元。

半泽直树当众曝光了箕部,成功扳倒了箕部。

之前写《半泽直树1》的时候我预测第二部里半泽直树会对行长说“以牙还牙,千倍奉还”,还会让行长对他下跪认错。

可惜我只猜对了一半,他的确说了“以牙还牙,千倍奉还”,也的确让人下跪认错了,但是这个人不是行长,而是箕部。

他一个银行职员竟然扳倒了贪污了100亿日元的干事长,虽然常常说自己是上班族,但他应该也是地表最强上班族吧。

为了永绝后患,为了让银行再也不会不被第二个箕部威胁,行长主动公开以前的违规贷款行为,然后引咎辞职。

半泽直树也打算辞职,但最后还是决定留了下来。

让他留下来的人正是大和田。

《半泽直树1》最后行长把半泽直树调职了,本以为《半泽直树2》是讲半泽直树扳倒行长的故事,没想到小说作者和编剧的野心更大,半泽直树的确打了一个打老虎,但这个大老虎并不是行长,而是干事长,全日本仅次于首相的存在。

第一部是讲职场斗争,第二部则是通过讲职场斗争渐渐引出银行和政客勾结的秘密。

第一部是和分行长、常务作对,第二部则是和议员、干事长作对。

第一部是曝光上司的卑劣行径,为银行挽回损失,第二部是曝光政客的违法行为,为整个国家扫黑除恶。

从公司(银行)上升到国家,从一个人的事上升到全国百姓的事,或许这也是第二部的口碑不降反升的原因。

看完第一部的时候以为大和田和行长都不是什么好人,尤其是行长,堪称万恶之源。

看了第二部才知道,行长之所以不开除大和田,是为了让大和田调查那20亿日元的违规贷款。

而行长之所以把半泽直树调到东京中央证券,一方面是保护他,防止他被大和田的人报复;另一方面是为了让他见识证券行业,为将来担任更高的职位,甚至担任行长打下基础。

正如行长所说,他把银行的过去托付给了大和田,把银行的未来交给了半泽直树。

不仅如此,行长最后还将所有违规贷款揽在自己身上,引咎辞职,用自己的声誉换取半泽直树的清白,就像当年的牧野副行长那样。

行长在第二部彻底洗白了,但并不是强行洗白,在意料之外,但又在情理之中。

大和田也是一个形象非常鲜明的角色,虽然他是反派,但也是一个很有特色的反派。

《速激8》明明可以把戴克·肖拍成一个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反派,导演却强行洗白他。

肖杀了多米尼克的兄弟韩,还强行让多米尼克和肖和解。(不过《速激9》又说韩没死)

这种强行圆满结局的电影、电视剧还有很多。

相比之下《半泽直树》就处理得更好。

小说作者和导演并没有让半泽直树和大和田和解,毕竟大和田间接害死了半泽直树的父亲,如果和解的话就太狗血了。

同时也没有让半泽直树和大和田死磕到底,因为那就成了千篇一律的正义战胜邪恶的老套剧情,而是巧妙地让他们保持一种亦敌亦友的关系。

如果大和田没有害死半泽直树的父亲,说不定他们真的可以联手建设银行。

要让主角的敌人成为主角的朋友,很简单,只需要引出一个更大的敌人。因为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这样的剧情贯穿了两部《半泽直树》。

每当半泽直树遇到困难,他就不得不向昔日的敌人求助。

而敌人为了扳倒更大的敌人,就会站到半泽直树这边。

比如三木为了扳倒伊佐山帮半泽直树偷拍收购计划书,大和田为了扳倒伊佐山拒绝追加贷款,白井为了脱离箕部的控制帮半泽直树捍卫债权,等等等等。

而箕部的出现,就让半泽直树和大和田不得不放下昔日恩怨,联合起来。

甚至多次和半泽直树作对的黑崎也站在了半泽直树这边。

这说明大和田、黑崎并不是为了当反派而当反派,他们也是有思想、有主见、能够独立思考的人。

虽然半泽直树、大和田、黑崎平时有很多矛盾,但他们在大是大非前还是分得清孰轻孰重。

半泽直树是大和田和黑崎最讨厌的人,但他们都将矛头对向箕部,因为只有扳倒箕部,才能让国家少一个害虫,让国家变得更好,这正是他们身为银行家和检察官的职责。

半泽直树、大和田、黑崎、白井、笠松全部联合起来对付箕部的一幕太震撼了,感觉像超级英雄电影中出现了大BOSS,曾经有矛盾的英雄们都放下了矛盾,共同对抗大BOSS。

最后半泽直树想辞职,按理说大和田巴不得他辞职,因为半泽直树走了,他最大的敌人就没了,那么下一任行长多半就是他自己了。

之前大和田为了让银行活下来,他宁愿和“最讨厌的人”联手。

如今银行活下来了,为了让银行变得更好,他又通过激将半泽直树从而将他留了下来,哪怕这个人是他行长之路最大的绊脚石。

也许我们误会大和田了。

一直以来我们都觉得大和田是一个为了当行长不择手段的人,是一个只为自己、完全不在乎银行的命运的人,但其实他处处都在为银行考虑。

可能大和田一直都是这样的人,也有可能是半泽直树改变了他,正如半泽直树之前鼓舞了东京中央证券的同事。

当然,大和田间接害死半泽直树的父亲的行为没得洗,但一码归一码,他做的错事不能掩盖他做的另一件好事,他做好的好事同样也不能抵消他做的另一件错事。

那种十恶不赦、没有任何优点、让人恨得咬牙切齿的反派太多了,这种亦正亦邪的反派才让人觉得更加真实,因为不存在完全的好人,也不存在完全的坏人。

人是很复杂的动物,大部分人都没办法用“好人”和“坏人”来简单概括,每个人都做过一些对的事,也犯过一些错,只不过有的人犯的是小错,有的人犯的是弥天大错。

至少大和田最后没有逃避,而是敢于面对半泽直树的父亲的事,说他当年只顾着提升业绩,扼杀了一个优秀工匠的未来。

至于大和田说他并没有做错什么,我个人认为他是故意这么说的。

如果他没有静下心来想过半泽直树的父亲的事,他就会逃避,就压根不会提这件事。

如今他不再逃避,敢于面对这件事了,就说明他反思过了,知道自己错了。

那他是什么时候知道自己错了呢?

我认为早在第一部的最后一集,半泽直树说他害死了自己的父亲,叫他向自己下跪道歉的时候,他就知道自己错了。

但是大和田知道,半泽直树当年选择进入这家银行的根本原因就是要找他报仇,如果此时他承认当年他做错了,半泽直树就了无牵挂了,就可以安心辞职了,银行就会失去一个优秀的人才,而他也会失去一个值得尊敬的对手,就算自己成为了行长,又有什么意义呢?

所以他故意说他没错,从而激将半泽直树留下来,让半泽直树带领银行发扬光大。

当然,这仅仅代表我的个人看法。

你可以觉得大和田是一个为了业绩害死别人的杀人凶手,也可以觉得他就是个普通人。是人就会犯错,只不过他犯了一个很大的错,一个无法弥补的错,就算多年以后他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也没有后悔药可吃了。

 3 ) 虽然它很好看,但它已经不值那么高的分了

当初看第一季的时候,我打了四星,现在我后悔了,第一季和第二季相比值得五星。而第二季,我其实没办法给出一个合适的分数,甚至没办法给出一个合适的评价。它看起来有条不紊地走向结束,实际上仓促又混乱;看起来鸡血又励志,实际上不切实际又无厘头;看起来剧情紧张节奏明快,实际上所有角色都空洞得变成了工具人。

好看吗?好看。失望呢?失望。

这一部的节奏实在是有太多槽点。比如前半部分为了缩短时间加快进程直接用了画外音这种偷懒的方式来叙述剧情,我仿佛梦回《新红楼梦》。过分密集的剧情点在有限的时间里被压缩得毫无记忆点。如果说第一部的剧情还讲究抑扬顿挫有张有驰的话,第二部的剧情就像越绷越紧的橡皮筋,一边让观众越看越累一边渐渐走向崩溃。

过多没有必要的剧情和旁生的人物是导致剧情越来越流水账的元凶。第二部的出场角色和牵连程度过于复杂,而且一直粘连不清。很多原本的角色都失去了他们的存在定位,变成了没有感情的工具人,而更多的新角色我都不明白出场的意义何在?

第一部的半泽还是会有情绪波动的,他有反思会沮丧也能重新振奋,所以小花的家庭戏才格外温馨,同期情谊才格外珍贵。然而第二季的半泽像拧足了发条的玩具,能不停地转动下去。所以小花的存在可有可无,同期只要吃吃喝喝再当当半泽的工具人就可以了。失去了角色之间的互相支撑,半泽看起来还是强悍如神,可是雅人叔偶尔疲累的状态和嘶哑的嗓音还是暴露了角色的疲劳。

大和田这次从一个野心家变成了搞怪的小丑,强用颜艺让大家忘记剧情的扁平。很明显第二部的看点已经不是剧情,而是各个演员的颜艺了。这对剧来说其实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其实很多时候在紧凑的剧情里,角色本应该正经起来,安静起来的。可惜恰恰相反,第二部所有人都急起来了,说话要用吼的,走路要用跑的。就连第一部一直被人调侃好像不用工作的渡真利这一部也开始急匆匆了起来。

所有人的角色从自己本身的定位中被拎出来统一命名为半泽的工具人,甚至于不惜ooc。一心想当行长搞死半泽的大和田为什么第二部就成了半泽的导师行长的舔狗?黑崎娘娘从专跟银行不对付的检察官变成了精准定位半泽的活体GPS,证券检查有你,银行检查还有你,出场是频繁了,高光却没了。后半部分针对银行的检查像是走过场,最后光明正大站到了半泽的同盟更是让人觉得莫名违和。至于渡真利,你还记得第一部要跳槽的事吗?

森山下半部存在的意义是什么?他和半泽的手下就不能合并吗?居酒屋的女老板铺垫了那么久,但是又没有什么大作用,全身都散发着柔弱无助的感觉,在大佬面前完全抬不起头。而且整个针对行长的往事剧情由于被切割地支离破碎失去了原有的悲剧色彩和悬疑气氛。整部剧都套路化了,主角受挫――我方有二五仔;如何击败反派――感化对手反水。而反派又弱的要死,三笠就是个大和田翻版,萁部明明有一千种办法让半泽当场GG却非要曲线救国。

总之,这部剧爽吗?爽!可是没有让人再看第二遍的欲望了,因为一切都失去了深入探讨的意义。我情愿把这部剧称之为《论工具人半泽和他的工具人队友是如何拯救世界的》。

 4 ) 《半泽直树》中国版

  看有网友说,《半泽直树》没法拍中国版。美国人能在白宫前骂美国总统,苏联人也能在白宫前骂美国总统。所以,只要换一个思路就可以了。

  中国在日留学生刘皓轩,因揭露学校食堂工作人员使用巧妙的手法不给或少给学生盛肉,把肉留给学校领导的内幕,被学校以进门先迈左脚开除。

  语言不通,三餐不济的刘皓轩,成为了一名派遣清洁员,在东京中央银行打扫卫生。在一个下水道的油纸包里,刘皓轩发现了一本《派遣真经》,署名大前不败!得此秘籍的刘皓轩,很快告别了下水道,开始打扫楼道。

  有一天,刘皓轩在在地铁上给一位两鬓斑白的老人让座。老人是东京中央银行的行长中野渡谦,欣赏刘皓轩的人品,让他做了自己的心腹,利用打扫卫生的机会,监视银行的高管。

  又有一天,刘皓轩在地铁上给又一位两鬓斑白的老人让座。老人是进政党干事长、众议院议员箕部启治,欣赏刘皓轩的人品,让他做了自己的心腹,利用打扫卫生的机会,监视中野渡行长。

  还有一天,刘皓轩在地铁上给还一位两鬓斑白的老人让座。老人是金融厅检查局黑崎主任检查官的父亲王老爷子…呃…片冈老爷子,欣赏刘皓轩的人品,让他做了自己的心腹,利用打扫卫生的机会,监视进政党箕部干事长。

  机智的刘皓轩,利用自己从B站知识大V学习的人力资源管理和时间管理技能,闪展腾挪地游走在东京中央银行夫人会、进政党夫人会、金融厅夫人会之间。终于打倒了砍伐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松树的箕部干事长,尸位素餐的中野渡行长,利用职权性骚扰的黑崎检查官。

  在记者发布会上,刘皓轩感动地说,感谢各级领导和学校领导的栽培,才有了今天的成绩。

  目睹了日本社会黑暗的刘皓轩,心灰意冷,谢绝了霞关夫人会的挽留,毅然决定回到自己的祖国。

  但是买不起价格暴涨的机票,所以买了一张去美国的机票。

  机场上,几百万前来送别的日本群众,饱含热泪,送上了鸡蛋、菜籽油、大枣,呼喊着刘皓轩的名字,迟迟不愿离开。

  当晚,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宣布因个人原因辞职。

  一定得选最火的小鲜肉,找最能抄的编剧。除了把半泽直树换成刘皓轩,其余都是《半泽直树》剧组原班人马。什么渡真利呀,大和田呀,小花呀,能找来原演员的都给他找来。堺雅人友情客串地铁上一个不给老人让座的路人,戴一帽子,特土气那种,一口地道的京片子腔:“你说我吗?”

  剧里植入一堆硬广,手机用大米的,电脑用神船的,酒馆喝1572的,光这些就得收几千万美金。再加上剧头、剧中、剧尾广告,就是一个字:广告多!VIP会员看一集广告就得50分钟。你要一普通会员,看上一集一天都不好意思干别的。

  你说这样的《半泽直树》得拍多少集?

  我觉得怎么着也得50集吧?

  50集?对得起广告商吗?80集起!你别嫌长,还得是VVVIP先看模式。你得研究观众的心理,愿意花钱买会员的的观众,根本不在乎再多花上几次钱。什么叫VIP,你知道吗?VIP就是看个电视剧,能多掏钱,就多掏钱!所以,我们拍剧的口号就是:不求最好,但求收钱!

 5 ) 半泽直树2背后的日本经济背景

对这部剧的兴趣主要是对日本如何摆脱失去三十年的前景的好奇,日本经济三十年低速发展,有各方面的原因,但日本的文化与经济制度的影响也是举足轻重的。知道日本经济发展与社会文化的背景,有助于你更好地品味本剧。

日本一直处于低增长、低失业率和低通胀和低利率四低之中。低通胀与低失业率一般很难同时存在,这是因为低失业率一般意味着无工作的人已经很少,工资会上升,从而带来通胀提高。而这两者能存在,主要还是因为老龄化和日本年功序列制度的作用,二者都使得日本换工作率很低,而研究表明,换工作才是使得工资上升的原因。

日本年功序列的含义是员工的职位随着入职年数不断上升,与此同时,如果没有重大过错,就算是公司濒临破产,公司重组,被收购等等动荡,都不会被公司开除。年功序列制度是适合制造业的,尤其是精益求精的制造业。由于基本上不会被开除,所以每个人在公司一待就要待到退休,而一旦离职,可能再也找不到工作,所以在这样的氛围,努力工作是他们唯一的价值体现,反而不会大锅饭;其次,员工不会被开除,事实上是保留了工人中的精锐,不像不少服务业,不需要很长的学习曲线,所以在业绩不景时可以辞退,而制造业工人是需要很长的学习曲线的,在企业经营不善时依然保留这些生产力精华,反而能让企业穿越周期,而稳定性也能够让他们安心生产与研究,尤其是研究这块,不会因为研究的成败而导致失业,所以技术上不断突破。年功序列超稳企业带来的就是人事任免上的类公务员模式。正如公务员也是没有出大问题不会罢免,只会调任一样。在日本传统企业不会解雇员工,而只是调任。此剧的半泽,上司对其惩罚就会调去下级的子公司(往往也意味着薪水的降低)。

年功序列同时带来的或者说强化了等级制度,因为这不是一个按能力来分配权力的制度,而只是按入职的年数,与犯错误熟低。上位者必须要强化等级制度,才能够有威信。与此同时,犯错误是唯一降职的可能,所以为了防止犯错误,日本的企业员工喜欢集体决策,喜欢看大众脸色,单打独斗冒头的英雄往往是背锅侠。半泽直树事实上是日本人幻想出来的英雄。

年功序列制度需要一整套国民经济体系来支撑。其中一个是主银行制。每个日本企业都会与一个主银行结盟,主银行就像你的妈妈一样,会一直伴随着你,主银行是有"道义“管你的死活的。即便你已经奄奄一息,主银行也会续着你的命,以求你东山再起。企业如果有真才实料,往往能够挺过几年的周期低谷,然后迎来曙光——这其实是日本制造业能够在全球获胜的秘籍。但是也是有副作用的,有可能这个企业是怎么样也活不过来。日本有大量的僵尸企业。“僵尸企业”这个名词事实上是首先描述日本的,就是一些企业本应该破产了,但是银行一直续着命。事实上僵尸企业不少只是日本中央政府的“福利政策”,就是让那些人有工作做,不失业。所以日本人低失业率的同时,贫富差距很小。有经济学家研究,事实上日本企业中生产效率特别高的就那几个部门,其余的部门都不那么高,甚至可以说是低,但贫富差距低,也说明生产效率高的企业在补贴低的企业,这背后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也是政府有意让不那么赚钱的企业不被淘汰,然而这种不充分竞争也使得日本不少行业竞争力十分匮乏,例如互联网服务这块。

银行盲目续命企业这样做对银行有什么好处?首先,盲不盲目要事后才知,企业会不会翻身有不确定性,以制造业为主的日本经济,曾有一段时间企业大概率会翻身。此外,银行也身不由己。这是因为银行和政府事实上是“共荣”的,政府基本上”控制“着银行,日本是个权力寻租极盛的国家,可能在世界上算是第一梯队,这部剧正好补充了许多政府”控制“银行的细节;此外日本的银行背后与政府背后的那些人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总之,私营的日本银行难说是真正的私营企业。最后,事实上日本一直实行接近于0利率的货币政策,在这样的情况下,银行的利率成本很低,所以即使部分贷款违约,也仍能承受。

日本年功序列之所以需要改革,这是因为这套制度尤其不适合服务业,像互联网服务这类需要快速、变化、破产退出、整合分拆等等的操作,伴随的是不断地裁员、辞退和调动,根本是年功序列超稳结构企业的反面,日本在互联网时代落后于全球,跟日本内在的制度不无关系。事实上,官方的破除年功序列制是在1998年,但现实不可能马上终断,不随便解雇仍然是一种潜规则,也影响到是否能吸引劳动力加入的声誉。最近二十年,日本的派遣员工制度盛行,反过来说明年功序列仍然在不少企业内部事实上地实行者。本剧的第一部分日本互联网企业的并购攻伐战,就是在这日本互联网落后全球背景下的故事,至少还是可以看出日本已经开始焕发出一些活力与生机。

而第二段事实上就是挑战日本民营企业不真正独立的问题,无论是民营航空企业还是银行,都受到政府的影响,难以做出市场性的决策。

剧中人物夸张的表情与动作,气氛十分燃,这可能跟现实相反,现实中的日本人很少与别人发生冲突,表情与动作管理十分细微,但传达了许多重要的信息,不熟悉日本文化的人很难觉察,曾有为响应政府号召的日裔移民南美二代回日本发展,虽然都能使用日语,但是已经产生了文化隔阂,难以融入日本社会,最后被政府送回的事例,这种事情在全球恐怕都算是奇闻,也反映出日本文化拥有丰富的内容,对于外人而言,有比较高的门槛。总而言之,剧中的夸张反应其实是日本内心的外化,是一种咆哮式的感情抒发,是压抑的社会的反弹,如果拍现实中的日本人的”微表情“,比较难拍出来,可能连日本人都看不下去。额外说一句,拍微表情的好日剧当属《白色巨塔》为代表,里面有大量的特写近景镜头,演员细腻的微表情变化可以看得很清楚。

日本的优秀电视剧从来都是教育性的。作为一个看了很多日本电视节目的人,发现日本是个特别喜欢教育广大民众的国家,举个很小的例子,在新冠疫情爆发初期,我是跟日本人学习如何带口罩的,日本还通过综艺解析了打一个喷嚏会溅多远的实验,很好地揭示了关于新冠的危险。这部电视剧也是教育性的,喻教于乐是他们惯用的方式,越是好剧,越是深刻地揭露日本社会存在的问题,这部剧主要揭示的表面上是职场人在森严等级下为真求“企业效率”这一正义的反抗,实质是探讨腐蚀“企业正义”的日本社会种种痼疾。

不过,我还是很高兴看到日本人对自身存在的问题还有些自知之明。

=============================================

PS:德国也实行主银行制,事实上这个制度是日本学习德国的,但为什么德国没有出现如此多的僵尸企业呢?这是因为德国严格实行抵押贷款,也就是贷款必有相应的抵押。

 6 ) 大和田实际上担任了半泽失去的“父亲”的角色

大和田是间接害死半泽父亲的仇人,但在第二季却成为亦敌亦友的长辈,这个设计真是精妙。

这个亦敌亦友是什么意思呢?敌,作为半泽价值观的对立面,严厉鞭策他。友,虽然名义上是敌人但在半泽真正遭遇危险时会出来保护他的生存。

你看这就很明显了,这个鞭策和保护的角色在传统心理学伦理学观念里,就是父亲。半泽如果当上行长彻底地胜出,就是完成了“弑父”。但在这个过程中他一定会学到,吸纳大和田的价值观,真正的成长。

任何价值观都有弱点,半泽提倡的为客户服务的理想主义价值,它的对面恰好就是大和田的银行利益至上的现实主义价值。如果没有生存就无法实现理想,二者对立统一。要更好的践行理想就要更脚踏实地立足现实。这就是大和田教给他的,也正是他需要学会的东西。

大和田是在成年人的规则里摸爬滚打过来的,知道该怂就要怂,知道装孙子,知道什么人得罪不起。所以他知道纪本背后有zf撑腰,立刻意识到事情不简单,在箕部面前立即意识到要服从。箕部说半泽不是banka是baka,他一万个不爽还是立刻选择鼓掌,这都是残酷的生存法则里学来的。半泽童心未泯,绝不屈服,这种精神是大和田丢掉的,但是也会遭来横祸导致突然夭折。两者都不可或缺。最后半泽把责任一厢情愿地都揽到自己身上,大和田就用自己的方式告诉他,自以为承担责任其实是选择了逃避,是懦夫,男人哪怕像个狗一样活着都要去活,哪怕深受屈辱都要前进。

这就是两个人完全不同但互补的生存方式。虽然这个剧还有一大堆别的吹点,不过这两个人的关系让我感触最深。就单独说这个吧。

 短评

编剧从八津弘幸换成关系户丑尾健太郎我就无比担心,果不其然第一集前三十分钟因为加了银行让证券公司处理不良资产的非原著桥段而让节奏奇怪,直到原著最吸睛的电脑杂技集团恶意收购东京spiral的消息被打在半泽背后的公屏上才热血沸腾起来,《迷失一代的逆袭》是半泽系列最适合改编的原著只求丑尾别辜负豚对你的强捧&整个日本都在萎靡,被寄予厚望的续作希望能给越来越丧的日本人民来点强心剂吧&雅人叔是最棒的!!!我都三四年没看日剧了,他一下子就把我重新带回来半泽的世界感动死了

8分钟前
  • 姬长安
  • 推荐

谁能不爱渡真利

11分钟前
  • Doublebitch
  • 力荐

大哥大嫂过年好

13分钟前
  • 取个名字好难
  • 力荐

郭德纲会演戏不稀奇,日语说的那么溜就厉害了

15分钟前
  • Zoe
  • 推荐

可以看出导演拍这类剧已经炉火纯青了,画面的光影,镜头语言,其实比第一部要好,剧情其实比第一部也要更好,但表演真是。。。。只能说越来越半泽风了,感觉在半泽里面部肌肉不能明显抽筋的演员就不是好演员一样、、、但毕竟是有生之年,时隔多年的续集如果在水平之上的必然会有情感加分

19分钟前
  • 中华解构大字典
  • 力荐

从第一季里5亿变成1500亿 通货膨胀的这么厉害吗?(狗头

21分钟前
  • Ceilingya
  • 推荐

看完就想干领导。

23分钟前
  • 见路不走
  • 力荐

和雅人叔成同行了

28分钟前
  • 赵雪锋
  • 力荐

爷青回

31分钟前
  • _波特卡斯_
  • 力荐

半泽直树要变社会主义直树了。「工作不是为了自己,是为了客户,进而为了社会。」五体投地。社会主义果然好。-----浮夸程度比第一部更胜一筹。IT企业女社长看了收购方案后直接湿了简直是想笑死我……这部剧的演员杀青的时候面部肌肉崩坏到底算不算工伤?感觉他们不提前买个「五官扭曲意外险」,根本没有保障啊。

34分钟前
  • F
  • 推荐

贺来贤人你突然严肃起来我好不习惯啊!!

37分钟前
  • 小猛猛
  • 力荐

正义的斗士,金融秩序守卫者,客户的公仆,小微企业救星,击碎腐败者,曾经的融资课精英、营业二部王牌,如今的证券营业企划部部长,颜艺十级艺术家,下克上八级学者,整天把牙字挂在嘴边曾一度被误以为是口腔科医生的大嗓门半泽·钮祜禄·直树,他终于回来了!

39分钟前
  • 20个小明≯
  • 推荐

感觉再4集搞定日本内阁,大结局要打川普了

43分钟前
  • 小肥侠
  • 力荐

哎,要是有半泽花这样通情达理的老婆一生也没白活了。

47分钟前
  • 克劳德先生
  • 力荐

被社会毒打之后,你可能觉得放弃原则圆滑一点也没什么错;但同样也不妨碍在虚构的作品中,坚持底线的主角在鼓舞着人们。

52分钟前
  • 暴风大侠
  • 推荐

观感不如第一部,对于我这个没事业心的人来说大家为了名利而勾心斗角向上爬的故事有点令人疲惫,几个新登场的配角面谱化有点严重

55分钟前
  • 阿五
  • 还行

中央银行这帮孙子还敢去惹半泽 是都没看过第一季吗

56分钟前
  • 爹 我亲爹
  • 推荐

七年前不会五十音,七年后和日本朋友旅行归来直接电视看生肉,时间是个好东西

57分钟前
  • Eva
  • 力荐

反派前期有多威风,后期的下场就有多惨!😏

58分钟前
  • 力口力口
  • 力荐

认真负责的融资科长长了一张无良律师的脸…

1小时前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