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怒

战争片美国,中国大陆,英国2014

主演:布拉德·皮特,希亚·拉博夫,罗根·勒曼,迈克尔·佩纳,乔·博恩瑟,吉姆·帕拉克,布拉德·威廉姆·亨克,凯文·万斯,泽维尔·塞缪尔,詹森·艾萨克,安娜玛丽亚·玛琳卡,艾丽西娅·冯·里特贝格,斯科特·伊斯特伍德

导演:大卫·阿耶

播放地址

 剧照

狂怒 剧照 NO.1狂怒 剧照 NO.2狂怒 剧照 NO.3狂怒 剧照 NO.4狂怒 剧照 NO.5狂怒 剧照 NO.6狂怒 剧照 NO.13狂怒 剧照 NO.14狂怒 剧照 NO.15狂怒 剧照 NO.16狂怒 剧照 NO.17狂怒 剧照 NO.18狂怒 剧照 NO.19狂怒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2-02 00:11

详细剧情

1945年4月,德国纳粹已成强弩之末,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落下帷幕,战火正转向德国本土。绰号“战争老爹”的坦克小队队长唐·柯利尔(布拉德·皮特 Brad Pitt 饰)刚刚与战友经历了一场殊死之战,疲惫和愤怒早已胜过了对战争的恐惧。休整期间,从没有过战场经验的打字员诺曼(罗根·勒曼 Logan Lerman 饰)被分到唐的坦克“狂怒”上。诺曼对自己的遭遇愤愤不平,也无法坦然接受新战友粗鲁暴虐的一面。接到新的任务后,唐带领坦克小队前往下一个城镇作志愿,然而一路上却遭到德军顽强的抵抗。   最残酷的腥风血雨,让诺曼在悲伤、暴怒、惊恐和绝望中迅速成长起来,而他也即将和战友们经历一场最难忘的殊死决战……

 长篇影评

 1 ) 这也叫战争片?

屏幕上德军虎式坦克用穿甲弹击中美军M10坦克,随即引发了M10内部的爆炸,只见炮塔底座被猛烈掀起,后部也有爆炸物喷出,而正面钢板弹孔处却没有半点火焰或气体喷出来。对如此特效,我想说,这不科学。

还有,一个营的德军精锐,居然宁愿用火箭筒、机枪和手榴弹,前赴后继自杀式攻击一辆已经失去动力且孤立无援的美军坦克也不愿用最简单的火攻,这根本就是无视军事常识且在诋毁观众的智商。

曾几何时,时任上将的曼施坦因元帅在率领第11集团军进行克里木战役时,自己并没有装甲部队,却指挥德国步兵在毫无遮挡的开阔盐碱地区域击退了数百辆苏军坦克和飞机的协同进攻,试问,国防军尚且如此强悍,战斗力远超普通国防军的党卫军又怎能在一辆坏坦克前这样不堪呢?

贬损对手太过分,却不小心将自己抬举成了飞上天的猪。这样的编排,让人摇头。
  
最不能容忍的是片中一位纳粹士兵发现藏身于坦克之下的“机器”后,居然宛然一笑,飘身离去了。这太狗血了吧?我知道导演想表达德军并非人人禽兽,德军中也有好人,就如同前面那位与“机器”相爱的德国姑娘,战争中有残暴也有温情,但此处的表达不合逻辑。

且不说这些德军是完全彻底被洗脑后誓死捍卫元首的狂热纳粹,就算是普通的国防军士兵,在身经数小时惨烈的拼杀后,尤其目睹自己众多战友的相继牺牲后,双眼应已杀红,此时怎可能来得了普世情怀,对敌人的活口手下留情呢?

与之前皮特胁迫“机器”枪杀德军战俘那一幕相比,此时纳粹放过“机器”的情节简直就是在歌颂纳粹比美军还更有人情味的节奏啊!

这样一部漏洞百出的影片,不值一看更不值得推荐。

 2 ) 步兵/坦克协同进攻反坦克兵器阵地

非科普性质,只是用偶然找到的资料写的备忘录

示意图壹,图中的情况与电影情节有差异

示意图壹:进攻正面宽度200-400米,美军投入两个装甲步兵排攻击。德军投入反坦克炮两门,得到七廷通用机枪的掩护。德军武器的配置情况请参照图例。

(电影情节中,美军有一个搭载坦克进入战场的装甲步兵排,外加之前因为M-3半履带输送车被击毁,而被困在战场上的另一个装甲步兵排的余部。)

示意图贰

示意图贰:已经完成对装甲步兵排余部的救援/收容。坦克开始用机枪火力压制德国通用机枪/步兵火力。装甲步兵尚未转换队形。图中坦克之间的间距很小,这只是为了满足电影构图的需要,实际战斗中所需要的车辆间距参见下面的示意图肆。

(电影情节中,相对于示意图壹显示的情况,德军的通用机枪火力不足——只有一挺,没有配备预先标定了杀伤区的迫击炮,反坦克炮和通用机枪因为地形原因也无法形成侧击。反坦克炮阵地最后毫无悬念的遭到美军攻陷。)

示意图叁

示意图叁:民主德国陆军相关手册当中收录的插图,装甲步兵队形的转换。与电影情节基本是一致的。

示意图肆

示意图肆:完成队形转换后的示意图,每一个BTR车载步兵班的进攻正面宽度为50米,每一个步兵班之间的间隔为50米。一个装甲步兵排的进攻正面宽度为250米,和示意图一当中,一个美军装甲步兵排的进攻正面宽度接近。

 3 ) 德国定义了坦克,美国定义了电影,世界最终是斯拉夫人的

个人英雄主义是最佳电影题材,不过呢,虽然战争中所有人都很努力,并不是所有部门都能出个人英雄主义。
战斗机驾驶员和狙击手是最容易出孤胆英雄的,坦克就不容易。除非你驾驶一只虎式。但你们最后败了,无论驾驶什么都不会拍成英雄电影,真不好意思。(不过仍然有《泥泞中的老虎》)
在胜者阵营,最常规的坦克谢尔曼和T34都无法单独作战。作为集团军的一部分,就不好拍电影了。除非你拍成《狂怒》这样,设计出一种不可能存在的情况,英雄主义才能出来。

虽然德国定义了坦克,美国定义了电影,但最终定义坦克电影的是网游《坦克世界》。
这部电影刚上映,赞助方《坦克世界》就推出一款“狂怒”谢尔曼。就是普通的M4A2炮管上刷“FURY”字样。普通谢尔曼是免费的,“狂怒”卖30美元。
当得知《坦克世界》是赞助商以后,我对这部电影的所有疑惑都迎刃而解。对它的评价从3分上升到5分。
这根本就不是装甲战电影!是坦克电影!
最正统、最纯粹的坦克电影,像《坦克世界》一样纯粹。
仅举一例,这部电影里主要坦克都是真的。用的虎式是英国当年缴获的,用的谢尔曼都是从博物馆里开出来的。但是,反坦克炮只是拖着走了一圈,根本没用上。

这个故事设定在1945年4月——这句话就交代清楚了一切,只要别做傻事,美国坦克在德国不会出现以少敌多的悲壮情况。这和设定在1944年夏的《拯救大兵瑞恩》不一样。
这时,盟军已渡过莱茵河,苏军在东边筹备柏林战役。希特勒已搬进地堡,正在为斯坦因那筹集不到部队发火(元首的愤怒),他将在月底自杀。美军在心理上想赶在苏联以前攻进柏林,但隐约知道赶不上了。
主角们所属的第二装甲师属于第12军,是先锋中的先锋,所以有很多孤军深入的描写。这时他们在汉诺威(Hannover——皮特车长的喝醉笑话),往易北河方向走。大任务是与苏联会师,把德军切断。
小任务是清扫战场,消灭残兵,巩固阵地。
作为指挥官,当然还有个更大的任务,他们从非洲打到意大利、诺曼底,最后打到德国本土,都到这个时候了,其实唯一的任务是把手下人安全带回家。
——皮特车长一开始说出这个目标的时候,是很有说服力的。为此他逼小机枪手杀战俘也能被原谅,观众也都希望他快锻炼出来,别影响大家活命回家。最后车长出尔反尔,是这个结局,真想掀桌。

电影一开始皮特杀了纳粹,放走一匹马。从此马和女人和人性,就是电影中不可分割的符号。
然后凑齐成员,坦克上路。电影前半部分是非常靠谱、非常精彩的。一辆坦克出门就被炸了,这是德国步兵针对坦克发动的唯一一次有效攻击,也是任何游击队在这种情况下的理性选择。
这可惜这是电影中德国人唯一一次展示智商。
剩下的四辆坦克占了三种谢尔曼型号,还有一辆装备了当时应该已经不用的M3短炮筒。这明显是放杀必死,小分队每一辆车型号都不一样,也太不方便了。
第一个任务开始,这些车突突突地在战场上收集散兵,很真实也很好玩。这是唯一一次展示坦克支援作战,也是最真实的一场戏。
这时我还想,开场半小时就出这么场大戏,后面的压轴得拍成什么样啊?难道今天将看到改变我人生观的那部电影吗?——结果,呵呵。
然后进入城镇,触发剧情,队伍道德值降3。

再上路,继续往前推进,遭遇一辆虎式!
发生了一虎战四谢的电影史奇迹。奇迹的点在于五辆车都是真实的,那辆可能是世界上唯一还能动的真实虎。
具体战斗过程是这样的:咚咚咚、突突突、英文通信、德文通信、突突突、突突突……
这里就比较网游了,双方都是光杆坦克,为了画面好看,不管三七二十一都冲出掩体,在平原上对峙。美军的设计思路是,8-10辆谢尔曼可以对抗一辆虎。三辆谢尔曼排成一排,直线往前冲的精神,除了服务观众也没什么更好的理由。
虎式正面刀枪不入,没有主角光环的A1、A4三辆车秒毙。主角车超人化,在极近的距离绕到虎式后面,连开两炮灭了虎。
做人要知道好歹,这段坦克战设计得很卡通,是为了让你看个爽的,挑毛病就没意思了。

唯一一辆坦克继续去完成任务,给后续部队清理一条路。
还没提到,这辆车上没有通信兵。是不是因此叫不到支援,不清楚。
坦克踩到地雷,炸坏了履带——这部电影也没出现过机械师,小毛病由装填手随便修一修。真的是充满孤胆英雄气息的一辆坦克。
现在履带断了,他们也要自己修。相信观众也想看看,他们五个人打算怎么空手修履带,可惜没有这个机会,远处来了300多个希特勒青年团。
神一样的压轴大戏开始了,车长出于对纳粹的憎恨,拒绝躲进丛林,决定用一辆坦克战300步兵。
当然,他们面对的不是普通的300个步兵,是缺乏战斗经验的、不知道往坦克下面扔炸弹的、喜欢在坦克狭窄的视角里走来走去的,最不可理喻的那种步兵。
那些少年兵打开坦克盖子一定要往里看一眼,然后被爆头。没人遵守标准作业程序扔个手雷什么的(除了最后)。而且都是面对机枪也不匍匐的好汉。
一辆虎守住一个阵地并非神话,不过都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而且一定有支援步兵和维修人员。谢尔曼的设计不是用来防守的,在不能动的情况下,就是一个铁棺材。加上这时美军占绝对优势,死守一辆坦克孤军奋战真是莫名其妙。
退一万步讲,就算这个地方必须死守。条件是五个人、轻重两挺机枪、一门炮、其他武器若干,除了都蹲在不能动的坦克里,你能想出个别的战术吗?
不过那就不是拜坦克教了,这部电影就没意义了。
最后还有一个杀必死,是在少年兵中间有个资深狙击手。各种福利元素目不暇接,令人激动不已。

在这部崇拜圣坦克的电影中,演技绝对拯救了剧情。剧情线很弱,但是利用细节增加了人性深度。
故事基调是《大兵瑞恩》以后长盛不衰的“战争把人变成鬼”。闪耀人性光芒的三个年轻人:小机枪手、德国少女、最后打手电的年轻德国士兵,都是因涉世不深而单纯。在三个人在即将堕入战争炼狱的边缘,战争结束了,或者是人死了,三个人免于丧失人性,是这部电影最动人的地方。
而其他人已经变成鬼了,延续了布拉德·皮特在《无耻混蛋》里,没有好人坏人之分的战争观,也算是最近战争电影的风气。
变成鬼的人死在战场上,不见得是坏事。

另有两件小事,布拉德·皮特已经老到可以演导师形象了,稍微有点意外。
还有这片子的烟火师,不知道在想什么,做些火树银花的爆炸效果。

 4 ) 男孩才分对错,男人只看敌友

电影发展到如今,战争片的精华,已不在于打了多少弹孔,躺了多少尸体,炸了多少火球,烧掉了多少钱。诚然,冲着视觉冲击而来的观众还是大多数,但时下我们可以在任何大片博览视觉效果,漫画片、科幻片的特效越来越精致,场面越来越恢弘,战争片早已失去好莱坞黄金时期规模扛鼎的地位。然而我们仍然爱看战争片,这里有雄性的质感,其纯度是其他类型无法比拟的。一流的战争片,无论是讴歌英雄还是对战争的反思,首先都要赋予观者置身战场的错觉。其实在这一点上,游戏往往容易比电影出彩,但电影也有它的优势,《狂怒》是你能从大银幕上获得的最接近战场的体验。

《狂怒》对音响效果的运用出类拔萃,绝对不适合对声音敏感和神经衰弱者在影院观看。整个前半段,每一次突如其来的伏击和遭遇战,都以一记毫无预兆的巨响拉开序幕,保管把你没有防备的小心脏撕成碎片。这本是三流恐怖片的伎俩,却为本片缔造了一流的效果。两三次惊吓后,随着条件反射,你会时刻担心冷不丁再来个爆炸,处于一种紧张戒备的状态,从而获得最接近作战人员的情绪状态:风声鹤唳,朝不保夕,比起食物、清洁和美女,放松神经才是顶级的奢侈享受。对我来说,最直观的是看到两个德国女人那一段,一直无法放下警惕,生怕煮鸡蛋、弹钢琴时,她们会掏出刀子什么的,直到共赴巫山的“文艺”画面时,我都在担心屋外会扔进一颗手雷来,倒是皮特那几个阿飞手下闯进大闹,才让我稍微心安一些。过了这段,一惊一乍明显减少,观众也和士兵一样,在感官上“适应”了战场的瞬息万变。好的代入感就是这样,通过对视听语言的巧妙运用得以实现,而不是千篇一律地使用摇晃镜头、第一人称视角等隔靴搔痒的老套招数,看那些还不如直接玩游戏呢。

宣传主打的是布拉德•皮特,希安•拉博夫等大腕,然而片中戏份最多的其实是90后演员罗根•勒曼所饰的新兵,叙述也从来没有离开过他的视角,他是这场战争RPG游戏中观众扮演的角色。他的经历举止和心理活动也最接近世俗观众,被从打字机前直接丢进坦克里,满脑子仍是善恶分明、是非对错、仁慈宽恕等与杀戮之地格格不入的观念,对两军交战的残酷毫无概念。片中主角们乘坐一辆名为“狂怒”的坦克,而他们心中也都充满了狂怒,从几个情节可以看到,这几乎是所有久经沙场的老兵所有共有的,不是出于狭隘或冷酷,而是在丛林中养成的求生习惯。这片里看不到主旋律大片中美国士兵的人道主义光辉和道德讴歌,他们毫不掩饰将敌人看做牲口,满口粗鄙的笑话,不会善待俘虏,不会尊重尸体,对女人的态度跟暴徒和流氓无二致(当然可以理解他们的饥渴)。稍有阅历的观众都清楚,这样的痞子恶棍,才接近现实的大兵形象,他们不需要观众喜欢他们,他们也从不认为自己做的是对的,战场上也没有对错,只有必须与否。《珍珠港》那样白白净净哭哭啼啼伟光正玩三角恋的小清新战争片,轰炸效果再壮观,也像足了娘炮,那是给男孩看的,而冷硬到不带一丝矫饰和怜悯的《狂怒》是给男人看的。

新兵从胆小如鼠、满脑子不切实际的男孩,经过几场战役的历练,变成大半个“喝酒打架睡女人”的男人,还收了个“机器”的雅号,融入了起初看来毫无人性的小团体。在这个过程中,他也不可避免要失去一些人性,起先宁可挨枪子也不愿杀人,一个小时后,已经沉浸在猛开机枪剥夺生命的快感中。战场撕去了文明的遮羞布,你死我活的丛林法则被千百倍放大。通过在移动的钢铁孤岛中的生死与共、耳濡目染,通过被战友时而扮黑脸殴打戏弄,时而扮白脸善待致歉,新兵快速而不自觉地拥抱了野蛮纯粹的丛林法则。如果没有阵亡,这几乎是一条必由之路,谁能想象炮弹横飞若等闲、坦然迎接狙击枪的钢铁中士,当年也是被一声炮响震出屎的新兵蛋子。幸运的是,战争已经快结束了,片尾那个打手电的年轻德国兵,也许能幸免于同样残酷的蜕变。

影片没有常规意义上的情节,就像从卷帙浩瀚的二战全史中随意截取了一个章节,围绕一辆坦克,几场不同地形和样式的战斗,串联起一曲壮士悲歌。放在好莱坞战争片中,《狂怒》的场面并不以大取胜,当成动作电影来欣赏会更有收获。开阔地冲锋是大开大合的两军对垒,各种曳光弹越空飞舞,煞是好看,恍惚穿越到《星球大战》的世界,疾射的炮弹在厚重的装甲上弹开,金属审美快感爆棚,临场感极强,只是整体嫌短;与虎式坦克的交锋,则拍出了武林高手过招的节奏和气韵,见招拆招,步法游移,唯快不破,上一次见到这么沉稳激烈富有张力的坦克单挑,还是在俄罗斯拍的《白色虎式》;压轴的五人固守坦克力敌数百名纳粹,渲染了一抹僵尸片的恐慌,四合的夜幕被火焰照亮,烟雾弥漫中,敌军不现面目,如重重鬼影,从四面八方潮水般涌来,纷纷倒在布拉德•皮特巨枪怒射之下,犹如《无耻混蛋》加入了《僵尸世界大战》。(文/方聿南)

 5 ) 换个厨具炒冷饭可以做出另一种味道

我很久不写影评,而且也从不去做背景调研,只作为一名无知的观影者,以自己有限的知识与理解力,写下看完一遍之后的感觉。我想这也是评价一部电影成功与否的关键要素,你不能期望所有人去看二周目三周目才能了解里面的玄机,那种影片不是拍给老百姓看的,是导演拿来自娱自乐的。

在看这部片子之前,要明确两个点。一,这是一部商业片。二,这是一部视觉片。所谓看什么片子就要有什么心态,所以不要抱着去看 Gone Girl 的心态来看Fury。男生请尽情享受战火硝烟,装甲坦克,男性荷尔蒙爆棚的阳刚之气。女生请尽情体会帅哥开挂,帅哥流泪,帅哥惨死的虐心心路。

首先这部戏的中心思想还是炒着“英雄主义,揭露战争中残酷与人性,让我们珍惜现在幸福生活”的冷饭。作为一部视觉娱乐商业片,这点儿深度差不多了。本戏的亮点在于导演用了另一种角度,换了个厨具来炒冷饭,味道居然就不一样了。以我的感觉,大卫艾亚还是想把片子弄的文艺一点,但客观事实是你得迎合观众,得赚票房。所以在一个个文艺范儿爆棚的场景,男主们忧伤蓝调的眼神与各种逻辑漏洞百出的剧情混合之后,就成了一个“好像还有点儿深度但深深一想有点儿搞笑”的感觉。

好了,先说亮点。片子的第一个镜头和最后一个镜头是关联的。第一个是一个仰视沙地一个德国兵骑马走来(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最后一个是俯视Fury号坦克的残骸和无数德国党卫军尸体。至于有什么深度我不敢揣测,但能感觉出是有意为之的前后呼应。几个象征性的符号是,被放生的马,和被“善待”的女人。

皮特大哥是被塑造成一个典型的战争中为生存与人性冲突的人。开篇以及其残忍的方式刺死德国兵,却放生了马,一个剧情就把整个片子的主题说出来了,“我是战争中的魔鬼,但我心底还有人性。Ideas are peaceful, history is violent.”为表现皮特这个矛盾的人,大概出现了2次他个人的特写。第一次是第一次回军营他痛苦的蹲在那里,像是杀戮后遗症发作。第二个是强迫小诺曼杀了德国俘虏后,神情悲伤的蹲在那里无奈的发呆。他可能从诺曼身上看到了自己当年的影子,他很想保留他的人性,但为了大家的生存他不得不把他拖入鬼道。皮特开篇就说我的任务是带我的队员回家。其实队友都被他骗了,他指的家不是美国本土,而是那辆坦克。最后大家一起死在家里,也算是死得其所。这里更是显示了战场老兵无法面对杀戮的罪恶,最后想战死沙场的那种无奈吧。

另一个亮点是坦克大战,世界上仅存的虎式坦克和从博物馆弄出的谢尔曼式真实还原,确实让军事迷大呼过瘾。这里缅怀一下炮灰坦克1,2,3号,为掩护主角carry成功绕后而主动送人头的悲壮精神。坦克兵的视角是比较难来表现英雄主义的,不像阻击手啥的。因为坦克主要是协同作战和掩护等,从第一个平原掩护步兵就十分还原其职责。但为了凸显英雄,导演终于让他们成为了狼牙山五壮士玩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老套剧情。

这里槽点太多了,大马路十字路口就埋了一个反坦克地雷简直是匪夷所思,如果fury不走这条路你们党卫军不也要经过么?埋一个这是什么自信人家能踩中啊?300装备精良党卫军从白天打到黄昏才知道用rpg打坦克,德国军官估计要从坟里跑出来发飙了。还有连我这个文弱书生都知道要弄死坦克里的人就是开盖儿丢手雷,干嘛非得探个头看一眼?找死?导演一定把敌军AI调成简单了吧。还有一个细节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错觉,为啥德国兵开枪的弹道是绿色的?激光么?最后皮特被狙击手干了3枪淡然的坐在坦克里连汗都没出,真是铁男。两个手榴弹丢进来,他还能留个全尸,那手榴弹该不是八路军造的吧?

没有爱情算什么好莱坞娱乐片?这段横插进去的无厘头爱情让我觉得很无力。虽然剧情需要是为了让小诺曼fuck Nazis一定要让爱的人死,战友死多少无所谓,老子的妞死了我就跟你拼命。年轻啊。这里广大单身屌丝可以学习一下怎么成功牵手:凶神恶煞的进来让女的害怕,然后高冷的表示我们是绅士,然后给好处(那时候是蛋,现在请拿名牌包包),然后展现自己的才能表示我不是野蛮的士兵其实我是个文青(弹钢琴),最后玩玩玄学(看手相,现在说星座吧),小姑娘就这么爱上了一个侵略者。德国人你们怎么了!节操呢!算上村口指路大爷和最后放过了仇敌的探视坦克底部的德国兵真是给我种全民德奸的感觉。当然你也可以理解成人民已经厌恶了战争,想美国救世主赶紧灭了他们的领袖。

总之,我看了一遍之后是一种啼笑皆非的感觉。说沉重确实挺沉重,加上昨晚本来心就很累看完心更累。虽然换了个厨具,但冷饭依旧是冷饭,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张乐乎
10/22/2014
San Francisco

 6 ) 说好了的坦克科普片,怎么又变成脑残偶像剧了?

愿天下所有军迷、考证迷、反YY协会成员们,共同为此片打0分,阿门~ 开场骑白马的德国军官被皮特斩于马下,好像已经被人吐槽过了; 小镇里的狙击手第一枪为啥要爆头威胁最低的土著老大爷? 3辆谢尔曼对1辆老虎,不管前进还是撤退,至少1辆先不停地放烟雾啊!排队往老虎方向冲锋是几个意思??你怎么知道那边没有其他埋伏了,导演告诉你的?? 1945年4月德国临投降的档口,居然还有一辆完好无损,有油有弹药有乘员的老虎!居然还舍得让他孤零零地去打伏击?不知道老虎有多宝贵嘛!!不知道老虎作战手册严禁没有步兵或者突击炮掩护出击嘛!!(老虎车长:我咋能不知道呢,这不导演让上不能不上嘛,不说了,领便当去啦~) 一辆开不动的谢尔曼在十字路口阻击党卫军步兵营,貌似借鉴了卫国战争初期KV守桥的故事。可是,麻烦德国人们,你们能别抱团从正面往枪口上冲了好吗,麻烦往绕一绕,车体正面的机枪射击角度很小的好不好! 你们几个笨蛋从坦克屁股方向打铁拳,N中1我就不说啥了,美军一出坦克就不扫射他们了,你们是哪头的啊?军队合唱团也不至于这水平啊?? 美军抵抗这么顽强,撬开盖子肯定二话不说先一捆手榴弹冒着烟扔进去关盖子啊,先探头往里看是饿了么,美军自己检查都知道端着枪啊!! 猪脚光环不光覆盖自己,还覆盖队友尸体有木有,两颗手榴弹就炸掉个耳朵啊!! 最后的最后,拿手电的党卫军小盆友,美国佬刚杀了你们多少同伴你没看到??一点点怒火都没有啊!!!

 短评

大概有三个时刻我都以为Brad Pitt和Shia LaBeouf要亲上去了,真的

7分钟前
  • 办公室甜心
  • 推荐

在美国的影院与百号美国人一起欣赏美国人打纳粹的电影,有点儿能体会像是国人看抗日片的那种feel。货真价实的谢尔曼x4与独虎硬抗,实在太爆!为了迎合本土观众,情节多少得“设计”下,不过至少有那段或许空前绝后的谢虎大战撑场面!

12分钟前
  • SupER
  • 推荐

好他么无聊加难看啊,完全没人物,战争戏只有坦克迷爱看吗?各种中途就想离场了。

16分钟前
  • 阿巴厮
  • 较差

我大皮特依然帅到让我尿裤子。他内心仅存的信仰和优雅分别在希亚拉博夫和诺曼身上找到了映射,所以他爱他们,胜过肉体眉目的情欲。最后的困兽之斗不是为了国家或尊严,是解脱。战争对灵魂的折磨远胜过肉体,你明知会结束却望不到它的影子。人竟可以变成这样,所以坦克就成了唯一的归宿。

19分钟前
  • 伍德与夏洛蒂
  • 还行

真是好,正点,纯粹。虽然好莱坞矫情俗气那套一点不拉,最后一战也英雄主义zuo到死。但影片切口极小,把战争电影常见对人性的弱智关怀全部转移到了对战争细节逼真的刻画上,在感官上相当过瘾。国内11月上映,力荐呢!

21分钟前
  • Peter Cat
  • 推荐

“理想是和平的,历史是残暴的。” 套路的战争片,但是皮特叔一把年纪了为啥肌肉还保持的这么结实?室内那段戏真以为他要硬上两姑娘了…★★★☆ - 发自豆瓣App

24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四星全部给战争场景尤其是如此真切的坦克戏码,颇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另:中间一段德国妞戏码让人很想吐。太假了。

26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推荐

看了#电影狂怒#首映礼。 3.7分(满分5)|▲冯小刚也去看了,看完和王中军说,这不是《集结号》嘛。王中军说,我感觉应该是《兄弟连》吧。。▲Brad Pitt 的头发和脸永远不会被炸弹炸毁!

31分钟前
  • 二月鸟语
  • 推荐

别的情节一直在我脑子里乱入。。。行尸走肉的Shane死掉变成僵尸,感染了德国人,Brad植入病毒变得无敌,壁花少年爱上Brad,然后变形金刚突然出现保护Shia,把所有的僵尸都杀掉了。。。。。墨西哥amigo全程打酱油。。。LOL

34分钟前
  • elly的小hui儿
  • 推荐

剧情四平八稳里还能讲出新意,落窠臼的题材能拍得这么残酷得不落窠臼,真是很不容易啊。就喜欢这种从不拿绿幕糊弄观众,直接上4辆谢尔曼坦克真家伙外加一辆虎式坦克真家伙的作风。片中的道具几乎全是真家伙;最后,不辣的皮特发型绝对不能乱!

39分钟前
  • davekozg
  • 推荐

跟《拯救大兵瑞恩》一比真是史诗与小品的区别。除了开头的坦克突击与跟虎式的决斗两段,本片就是一个接一个episode的melodrama,所表现的并不是带入二战的真实感而是五个坦克兵cosplay上演一场接一场狗血的情感大戏,再加上结尾一战直接沦落为抗德神剧的节奏,实在是令人失望。

44分钟前
  • Rilkelee
  • 还行

结尾一下就俗套了,不过前边大半段真好看。子弹的特效太像激光了,违和的科幻感。

49分钟前
  • 伊拉克洗衣粉
  • 推荐

the desires of the flesh and eyes and pride of life, is not from god but the world. That world is passing away along with it's desires, but whoever does the will of God abides forever.

52分钟前
  • Die Katze
  • 力荐

最后几分钟美国人还是给足了德国人面子的。。Brad Pitt男神形象再次升华!好片

53分钟前
  • -AAAlice
  • 力荐

坦克大战……希亚·拉博夫和布拉德·皮特的深情对视是怎么回事……

58分钟前
  • 恶魔的步调
  • 推荐

至今还是没有一部二战片可以和拯救大兵比肩。

60分钟前
  • song
  • 还行

“理想是和平的,历史是残暴的”——牛X

1小时前
  • daangel
  • 力荐

当看到刚上战场的男主又哭又闹,看到男主弹钢琴看手相就把惊恐的德国少女骗上床还称之为爱情,看到党卫军年轻士兵露出歌颂人性真善美的微笑...我想起因恐惧而失明的士兵布洛依,想起坐在教堂外聊天的医护兵尤金和法国女护士,想起温特斯看到同样微笑后一枪将其击毙... 还不如再刷一遍《兄弟连》。

1小时前
  • 陀螺凡达可
  • 还行

看过那么多部战争片 这部依旧带给我不一样的震撼(Brad Pitt老了也帅

1小时前
  • 文淇
  • 推荐

三星半吧,能看,槽点也有。整体还是前面的战争戏更好,尤其坦克带小兵以及战虎式,后面多少有点抗战神剧。影片营造出肮脏、压抑、险象环生的战争环境,所谓的真实感也是大卫·艾亚一贯推崇的,这是影片比较带感的部分。声光结合的战场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1小时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