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一天第二季

欧美剧美国2017

主演:斯特林·K·布朗,曼迪·摩尔,克丽丝·梅斯,贾斯汀·哈特雷,苏珊·卡莉奇·沃森,米洛·文堤米利亚,克里斯·沙利文,亚利桑德拉·布莱肯瑞吉,乔·胡尔特拉斯,西尔维斯特·史泰龙,奈尔斯·菲奇,罗恩·彼得·琼斯,洛根·施罗耶,汉娜·蔡勒,麦肯齐·汉奇恰克,帕克·贝茨,厄里斯·贝克,朗尼·查维斯,费丝·赫尔曼,利丽克·罗斯

导演:肯·奥林,约翰·福滕贝里,格伦·费卡拉,约翰·里夸,雷吉娜·金,泽纳·富恩特斯,乌塔·布里兹维茨,乔安娜·科恩斯,丽贝卡·爱舍,克里斯·科赫

 剧照

我们这一天第二季 剧照 NO.1我们这一天第二季 剧照 NO.2我们这一天第二季 剧照 NO.3我们这一天第二季 剧照 NO.4我们这一天第二季 剧照 NO.5我们这一天第二季 剧照 NO.6我们这一天第二季 剧照 NO.13我们这一天第二季 剧照 NO.14我们这一天第二季 剧照 NO.15我们这一天第二季 剧照 NO.16我们这一天第二季 剧照 NO.17我们这一天第二季 剧照 NO.18我们这一天第二季 剧照 NO.19我们这一天第二季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07 20:06

详细剧情

NBC剧集《我们这一天》宣布一次性续订2、3季,这部Dan Fogelman打造的大热剧是这个秋季档收视人数第二的广播网剧情剧。新续订的两季还是每季18集。

 长篇影评

 1 ) 《我们的这一天》---那些丧失和创伤带给我们的。。

毫不夸张地说,这部《This is us》真是把我哭瞎了。上一次身边放着纸巾盒一把鼻涕一把泪看得不能自已的是韩剧是《请回答1988》。这两部剧曾经荣登豆瓣2015和2016得分最高的韩剧和美剧。当之无愧的催泪弹剧。

关于这部剧的故事梗概以及第一季的内容概要我在这里就不赘述了。大家可以翻阅其他相关影评。这篇文章我重点想从心理学的角度尝试探索和分析在第二季中慢慢被揭开的“父亲之死”对整个家庭在接下来的20年里产生了怎样的心理影响而导致了第一季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同一个家庭的三个兄妹的“独特人生”。

一开始我们可能无法很好地理解,为什么一个看起来如此健康,温情,其乐融融的家庭里,会出现摄食障碍患者,药物成瘾者,以及一个对自己无比苛刻的完美主义者。三个孩子在一对“标本式”好父母的养育中长大,却依然在中年时陷在各自的人生“漩涡”里拼死挣扎。当然这也许正是此剧最吸引人的地方,我们看不到烂俗的高富帅白富美和傻白甜,也没有童话般王子和公主的happy ending。有的只是每一个普通人的真实的人生,真实的人生是什么?是大量的不完美,是各种人性的弱点和人生的局限,是大大小小的缺失和遗憾,是隐匿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同程度的种种“症状”。Kate一直用各种方式控制饮食调节体重却始终败给自己;Kevin终于鼓起勇气告别二流喜剧情景剧却在新的领域里困难重重同时感情生活一片荒芜;Randall突然在某一天和素未谋面的亲生父亲相认并且执着地接他回家吓坏了妻子和孩子。而所有这些隐隐作痛的疑问随着倒叙父亲的离世像剥洋葱一样层层递进,每剥一片都能刺激我们的泪腺。

随着第二季的放大镜逐一推进,以“父亲的死”贯穿整部剧的主线逐渐清晰开来。这个家庭一直以来表面的和平被凯文药物成瘾导致最后精神奔溃后的失控(带着侄女酒驾)而打破。他被迫接受心理治疗。第二季最精彩同时也是最伤痛的转折点来了。所有人原本为了支持凯文的心理治疗和康复而聚集到一起,却猝不及防地历经了一场“刀光剑影”的家庭治疗。凯文在治疗师的鼓励下,述说了自己从小到大在家庭里一直体验到的情感忽略。紧接其后他直言了一个让所有人错愕心痛的事实。

这个突破口直接撕裂了所有人希望在记忆里保存的父亲的理想化形象,这就是,那个细腻温暖刚毅勇敢充满力量的全能的父亲,那个带逃课的女儿去参加她偶像签售会的父亲,那个亲自跟儿子挑选西装并且教他打领带的父亲,那个鼓励儿子去约会并嘱咐他应该举止绅士的父亲,那个看似从来没有被任何困难打倒的全身发光的男人,竟然也有如此无助的时刻,竟然也会用酗酒来度过他的中年瓶颈。

然后在某一个毫无任何预兆的父亲最爱的超级杯的夜晚,因为一场意外火灾,父亲为了回去救女儿最爱的狗吸入过多浓烟而促发心脏病猝死。在他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没有任何人在身边。对于一个家庭来说,这个突如其来的噩耗难以承受。接下来三个孩子此后的二十年分别背负着这个无法承受之重,寻找着和父亲的各种“连接”,这些连接便是Kevin在家庭治疗里道出的各种“成瘾”。

成瘾,用积极心理学的视角来解释是我们暂时用来逃避痛苦的方式。我们躲在某一种重复的无法自控的渴望和恶性循环里,来避免产生某些更深层次的无法面对和处理的情感情绪。剧中Kate一直无法控制自己的体重,食物是她缓解自己各种情绪问题的一剂良药,为什么呢?因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父亲是曾经唯一一个全然接受女儿原本的样子,不介意她的体重,甚至偶尔纵容她对食物的偏爱在她异常失落的时候偷偷带她去冰淇淋店的人。幼年关于食物的美好记忆象征着父亲无条件的爱和接纳。值得一提的是她后来遇到了人生伴侣Toby,和她的父亲一样,毫无保留毫无条件地爱她支持她从来不放弃。这个像父亲一般足够好的客体,用Kate自己的话说:“You changed my life,you saved my life”。

Randall在父亲过世后戴上他生前手表的那一刻起,就一直在延续着父亲的完美,想成为父亲,这同样对某个人的高度认同和内化。这种认同也体现在他后来坚持想要收养一个孩子,因为他自己就是被Jack在40年前收养的。他延续着这种人性的善良和慈悲,作为报答和纪念父亲的一种方式。他成为一个如此卓越和优秀的人,其实也承接了父亲的某种“完美主义”。我们看到在第一季中他找到自己的生父然后用尽全力想治疗他的不治之症,作为工作狂他几次丢下工作耐心地陪伴Willian渡过他所剩无几的时光,现在看来似乎也是在对Jake的逝去作某种补偿。因为在父亲最后冲进火场的那个瞬间他没有来得及阻拦,他也没有来得及守护在父亲身边陪他走完最后一刻。

Kevin在这部剧里看起来貌似是问题最严重的那一个,一直在自我救赎和自我毁灭的循环里无法突破,无论是事业还是亲密关系,最后被药物成瘾折磨得几近崩溃。如果说Randall延续了父亲完美的无懈可击的那一面,毫无疑问Kevin无意识认同了父亲的阴影部分,父亲的压抑脆弱的那一面以及应对无助的方式。但与此同时我又强烈地感受到他是最勇敢真实的那个人。不可否认他那场如狂风骤雨般的家庭治疗击中了每个人内心的痛点但同时也激活了整个家庭重新哀伤和治愈的力量。无论是哪一种认同,都是各自在漫长的没有父亲的日子里用力“靠近”父亲的途经。甚至randall后来辞职开辟了新的事业,买下生父生前住过的一栋贫民楼,仿佛也和Jack未完成的事业有关。这个平凡的父亲为家庭奉献了大半辈子,却一直有个开创属于自己的建筑公司的梦想。只可惜止步于火灾的那一夜。而这个未完成的梦想,Randall和Kevin想为他去实现。

有人说,第二季完全可以改名为“父亲是怎么死掉的”,我觉得这恰恰是本剧编排得最精彩的地方。父亲作为三个孩子前十七年的一个不可或缺的人格榜样和精神支柱给于他们每个人恰当的教育,引导和陪伴,让每个孩子都能最大程度地作为独特的个体发挥自己的潜能和创造力。可父亲恰恰在孩子们17岁这一年走了。17岁对于大多数孩子是什么样的年龄呢?是打破父母理想化寻求独立的年龄,是渴望建立自己内心规则的年龄,是一边认同一边怀疑一边叛逆甚至想要超越父母的年龄,是身体和心灵极速成长的年龄,也是他们企图从心理层面脱离父母的年龄。Kate已不再相信父亲从小到大眼里“完美的自己”;Kevin直接显示出了所有青少年男孩对父亲的挑衅和攻击;Randall也非常明确地拒绝了父亲眼里更适合他的哈佛大学。这三个孩子同时在完成与父母的分离。而分离很多时候意味着反抗和抛弃。可那场意外让他们最终没有顺利地完成这种分离,反而固着在十七岁,各自怀着对父亲的内疚,无法释怀的爱恨,走完了20年。有的无法控制,有的无法超越,有的不能放下。所有人都遮掩着回避着否认着父亲意外死亡的这个事实。所有人都用自己的防御机制制构建了一个“父亲依然活着”(活在他们每一个人的身上)的世界,直到这个世界突然崩塌。

如此说来,第一季是果,第二季是因。进一步说,这个家庭背后巨大的创伤一直等待被真正地揭开,看见,接受,和解和跨越。这个过程充满了不可言说的苦楚和挣扎,这是一个重新直面伤口,完成哀伤的过程。溃烂的伤疤终于在阳光被摊开和照耀。完成了真正的哀悼,才能允许自己继续前行,重新启程。才有了20年后Kevin在父亲最爱的那棵树下和已故的父亲谈心,和自己的和解。才有了20年后Kate终于能坦然面对自己心中积压的悲伤真实表达自己的爱和恐惧拥有了弥足珍贵的爱人和朋友。才有了20年后Randall勇敢地放弃了令人羡慕的职位重新开始另一种更辛苦但更有意义的人生。

我们的这一生,其实是一个不断接受各种丧失的一生。从出生开始,妈妈温暖的子宫就是我们面临的第一个丧失。接下来可能是妈妈的乳房,安抚奶嘴,某个过渡性客体。然后失去的是父母全然的关注和照顾,童年的某个玩具或者心爱的宠物。慢慢地我们发现那些走近我们的人后来也陆陆续续走出了我们的人生。也许是某个喜欢的老师,学生时代的挚友,疯狂爱着的恋人。最后甚至是我们的父母和子女。所有的关系连同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个有机生物一样,不断地开始,存活和泯灭。而往往当我们和某个很重要的客体建立了非常亲密或者深刻的关系,当我们把某个人当成自己的榜样,支撑,不可或缺的拐杖。当我们把自己深爱的人当做自己的一个部分。失去他们,等于连同失去了我们自己。而这个失去在现实生活中有时不是死亡,而是关系的中断和结束。

然而,正是这些大大小小的丧失,让我们对当下的拥有倍感珍惜。丧失,意味着曾经拥有过。有时我们真的要走很久才能明白,人活着也许不是为了快乐。快乐和自由一样,需要有边界才能有意义。是丧失和痛苦赋予了这个意义,因为丧失过,我们才知道,曾经那些吵吵闹闹哭哭笑笑平淡而琐碎的拥挤的不完美的日子都很快乐啊。。

絮絮叨叨了这么久,用本剧的一句话作为结束,“爱过又失去,总比不爱好。”

 2 ) 如果你非要结婚,那么我们先来看这部豆瓣9.7分的神剧好不好

相爱相吸,然后相处、相杀,最后相看两相厌,是我一直以来对婚姻,对家庭生活的偏见。

有一次跟总监聊天,我试图举最喜欢的英剧和生活的例子来证明婚姻有多么不堪,从而佐证我们恐婚族的政治正确——即便此前我也曾为不少《美丽心灵》这样爱情闪闪发光的电影所动容,也丝毫没有怀疑过自己的信念。
总监克制了一下自己发表看法的欲望,终于还是缓缓地说:“你对于婚姻的看法,不一定对——我不知道,我不知道,你自己去体验,就知道了。”
也是他的迟疑,让我觉得,可能吧,婚姻说不定会有另一种可能,呢?比如,在沉迷享乐不可自拔的时候,我也会腾出心思,来为这样的微博点赞。



(见原作者id)

嗯,说不定,它真的会,有另一种可能呢,比如这部豆瓣9.7分的神剧。

这是一部很寻常的剧,几个中年人因为36年前一对怀上三胞胎的夫妇而彼此牵连,互相扶持,又各自在自己的生活轨迹上,为自己的情感、婚姻、事业和追求所困扰。

想想也知道,活到36岁及其以上,谁不是背着一身情债与梦想破碎的迷茫,浸淫在生活的鸡毛蒜皮鸡飞狗跳里,黯然地感慨诗与远方终究还是成为了诗与远方呢?

他们不是。

三胞胎中只有两个顺产,夫妇在离开医院的时候,还带走了一个消防员捡到的黑人男孩。
盘旋交错在这个脉络里的所有人,在编剧细腻的笔墨和强大的剪辑能力下,用温柔、平等、宽容、尊重、敞亮以及最重要的爱,不疾不徐地为观众泡制了一顿料足劲大的生活鸡汤。

个人认为被塑造得最完美的角色是一名年轻的爸爸Jack。

他会在妻子即将临盆性格暴躁把他轰出家门的时候,对试图拉他寻欢作乐的兄弟说“我现在只想回去看看她,她怀着我三个孩子,我却独自留她一个人在家,我要回去看她,我要陪着她……”

他会在年仅五岁的养子因为害怕优秀而被兄弟姐妹们孤立时安慰他
“you are not all the same
cause to me
you are every part my son

maybe I .I don't want you to feel like you stand out
but I need you to know something
I want you to stand out
I want all of you to be as different as you can possible be in all the best ways

I love you as much as a human heart can .kiddo
you are an exceptional young man

(这个镜头我来回切换了四五次,数次泪目,一个单词一个单词抄下来了。能力有限,就不复译了)

他也会对他5岁的大儿子说“对不起对不起,这也是我第一次当爸爸,会有很多不足,你再给我一次机会好不好,我会努力做得更好——现在,我可以得到一句‘爸爸,我爱你’了吗?”

会肯定她七岁女儿的话,“凯特公主,你说得对,夫妻之间,有问题就去解决”然后开着两个小时的车,去求和,去听她妻子的演唱会。

这样的场景我也在《摩登家庭》里见过数次,我感动于他们从来没有把小孩子当成“小孩”而是一个平等,独立但需要帮助的个体。他可以低头跟孩子们道歉,说自己还在探索着怎么做一个好爸爸,还可以一个转身就cosplay魔法师,让孩子们过一个难忘的圣诞夜,下一个场景出现时,他又是那个说两个当红明星都不及妻子貌美的老婆big fan

而骗走无数人眼泪的,是那个黑人养子的生父,那个36年前把孩子遗弃在消防站的毒瘾君子威廉。




他才华横溢,但人生大部分时间都穷困潦倒。然而无论贫穷或者富有,他始终没有因为自己的困窘,把生活变得乌烟瘴气。
事实上,弃子戒毒之后的他仿佛一身圣光,照亮每个与他有过一面之缘的人,并以智慧和温暖,触及他们心底最柔软的地方。他会每天跟儿子借零花钱,只为坐两个小时的公车回家喂猫;会在每天早上散步的时候问候邮差的孩子身体好不好;还会在临终前回到故土,站在吧台上跟堂哥演奏,重温旧时嬉皮时光;还会把自己的追悼会,交给三四岁的外孙女来策划......他到死,都用动人的诗歌和闪烁的爱丰盈自己浪漫自由的生活。







这部剧是荒芜的生活里开出的能量之花,赋予每一个人强大的爱与被爱的能力。我相信,营养充足的爱经过反哺之后,平凡琐粹的生活会因此变得花团锦簇,芳香馥郁起来。

如同生活并不总是朝阳的,也会有阴暗潮湿的一面一样,这部剧里的每一个人物都是立体的,有缺陷的。

表面完美的年轻爸爸原来酗酒成性,更年轻的时候,因为怀疑自己的人生,在遇见妈妈的那一夜准备偷窃。
漂亮贤惠唱歌好听的妈妈也会因为自私的爱瞒着养子关于生父的秘密,还像许多的中国父母一样,把自己不能实现的梦想寄托在女儿身上。
光鲜亮丽的哥哥像许多大宝一样,从小不待见养子,反复伤害他的心。
却也是他,在长到36岁这么大的时候,耐心地以盘根错节的线条为画,向弟弟的孩子们解释死亡和爱的永恒:
people will die in our lives. people that we love .in the future
it does not mean they are not still in the future
it does not mean they are not still in the painting
there is no you or me of them
life just us

(这段话的原本很长,我手抄出来的只是自己喜欢的。有剧迷用中文总结了这一段场景,写的比我好太多:我们与我们所爱之人的人生彼此交错,不断延伸,互相影响,成为一幅不断丰富的斑斓图画。我们给予的爱和温暖,都将留在这画布之上,不会因为死亡或分离而消失)

跟哥哥同胞生的妹妹虽然过度肥胖,反复减肥失败,但内心坚定,爱自己的家人胜过一切。所以值得拥有一个会珍视她梦想,因为害怕她勇气不足而在养老院给她安排演唱会的爱人。但也是她,会对妈妈说“你漂亮的存在,everything 就是我不舒服的理由”

而模范夫妻般相爱的父母,也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面红耳赤声嘶力竭,各自埋怨茶米油盐耽误了自己,痛心于自己的不被理解而黯然分居。
……

但正如剧中妈妈所说“我们都不是完美的,但这不是我们的问题,是完美本身不存在,于我而言,他已经,接近完美了。”

看剧的途中,好几个片段我都反复倒带,往往是一句话要看很多遍,除了要练口语……还因为,我真的好舍不得,从这些我以后都未必有机会拥有的微妙瞬间里,抬腿而出。

印象最深刻的一集里,导演用大段的场景刻画周边人物的状态,来全方位塑造养子弟弟的焦虑——这一段我非常能够感同身受。
面对事业和家庭的困顿,血浓于水的亲情的牵绊,好强的他始终洋装镇定。但是啊,人又不是铁打的,他又怎么可能无时不刻都控制一切呢?所以他在商务会议上前言不搭后语,坐在办公室前打电话给哥哥问能帮助他什么……若无其事挂完电话后,神情恍惚得不知今是何世。

另一端从小针对他的帅气哥哥,察觉到了异常,放弃了一段时间以来一直为之焦头烂额的,有可能会毁掉或者成就自己的一场戏剧表演,冲到他办公室,抱紧了缩在一角哆哆嗦嗦的他——看到这一幕,我真的要哭出来了。人生真的好难啊,纵使你从小努力,长大后兢兢业业,努力赚钱,用心去爱,可是你也会时运不济、也会在无常前败下阵来、还会爱而不得、会恨却软弱。纵使你努力让自己无坚不摧,可是皮肉之身对于爱与理解的渴望,就像需要呼吸一样迫切而寻常。
——好在你拥有亲情,友情和爱情啊,感觉难到挺不过去的时候,真的就有个人不顾一切冲到你身边,抱紧你蜷缩的身体,告诉你别怕。
——人生真的好难啊,可是又怎么样,天总会亮起来的。

朋友曾跟我说:“真羡慕你们这些人,可以在深爱的时候说自己还有其他事要做,礼貌克制着。”
——羡慕个蛋,人生苦短,却困难重重,有爱做盔甲,才能无往不利,无坚不摧好吗?你们能够勇敢高呼爱的人,才是文明世界的基石。
——说起来,怎么会有人在可以爱的时候,吝惜自己的温柔?

我喜欢看美剧,喜欢看爱闪闪发光的美剧。尤其喜欢《摩登家庭》《无耻之徒》《老友记》这些用爱为主旋律却不烂俗的美剧。但其实我也不只是喜欢看美剧,我喜欢看他们把爱放在光天化日之下,供人反复看的坦荡,我向往什么人生之暗都可以通过平等的沟通来解决的生活。

最后,用剧里的金句共勉,希望我们这样的小年轻,也能拥有他们那些可爱老头的智慧与温暖。

I like to think that maybe one day
you will be old man like me
taking a younger man's ear off .explaining to him
how to took the sourest lemon that life has to offer
and turned it into something resembing lemonade




来吧,相爱吧

 3 ) 爱过又失去,总比不爱好

“今天给大家带来一篇关于美剧This Is Us的观影, 作者是简单心理认证咨询师彭照亭。 美剧很好,影评也充满咨询师的洞见,分享给大家。”

《我们的这一天》

——那些丧失和创伤带给我们的

文 | 彭照亭 简单心理认证咨询师

编辑 | 山兔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毫不夸张地说,这部美剧《This is us》真是把我哭瞎了。上一次身边放着纸巾盒一把鼻涕一把泪看得不能自已的是韩剧《请回答1988》。这两部曾经荣登豆瓣2015和2016得分最高的韩剧和美剧。当之无愧的催泪弹剧啊。

关于这部剧的故事梗概以及第一季的内容概要我在这里不做赘述。大家可以翻阅其他相关影评。这篇文章我重点想从心理学的角度,尝试探索和分析在第二季中,逐渐被揭开的“Jack之死”对三个主人公在接下来的20年里产生了怎样的心理影响,从而让我们看到第一季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同一个家庭的三个兄妹的“独特人生”。

一开始我们可能无法很好地理解,为什么一个看起来如此健康,开放,温情四溢的家庭里,会出现摄食障碍患者,药物成瘾者,以及一个对自己无比苛刻的完美主义者。三个孩子在一对“标本式”好父母的养育中长大,却依然在中年时陷入各自的人生“漩涡”里垂死挣扎。

当然这也许正是此剧最吸引人的地方,我们看不到烂俗的高富帅白富美和傻白甜,也没有唏嘘的童话故事里的happy ending。有的只是现实世界里每一个普通人的真实人生。

真实的人生是什么样子?是大量的不完美,是各种人性的弱点和个体的局限,是主观体验中大大小小的缺失和遗憾,是隐匿在我们日常生活缝隙里不同程度的各类“症状”。

此剧一开始就活生生地向观众投下几枚“炮弹”:

Kate一直艰难地运用各种方式控制饮食调节体重却始终败给自己;Kevin终于鼓起勇气告别二流喜剧情景剧却在新的领域里困难重重同时感情世界一片荒芜(爱无能);

工作狂Randall突然在某一天和素未谋面的亲生父亲相认并且执意接他回家吓坏了妻子和孩子。所有这些隐隐作痛的疑问随着倒叙父亲的离世像剥洋葱一样层层递进,每剥一片都能刺激我们的泪腺。

随着第二季的放大镜逐一推进,以“父亲的死”作为贯穿整部剧的主线逐渐清晰开来。这个家庭一直以来表面的和平,终于被凯文药物成瘾导致最后精神奔溃后的失控(带着侄女酒驾)而激烈地打破。

他被迫接受心理治疗。此时第二季最精彩同时也是最伤痛的转折点来了!所有家人原本为了支持凯文的心理治疗和康复而聚集到一起,却猝不及防地历经了一场“刀光剑影”的家庭治疗。

凯文在治疗师的鼓励下,表达了自己从小到大在家庭里一直体验到的情感忽略。整个微妙的家庭关系动力场开始被撬动,紧接其后他直言了一个让所有人错愕而心痛的事实。

这个突破口直接撕裂了所有人希望在记忆里保存的父亲的理想化形象。

这就是,原来那个细腻、温暖、刚毅、充满力量的全能的父亲,那个带逃课的女儿去参加她偶像签售会的父亲,那个亲自跟儿子挑选西装并且教他打领带的父亲,那个鼓励儿子去约会并嘱咐他应该举止绅士的父亲,那个看似从来没有被任何困难打倒的全身发光的男人,竟然也有如此无助的时刻,竟然也用酗酒来逃避他的人生瓶颈。

然后在某一个毫无预兆的父亲最爱的超级杯的夜晚,因为一场意外火灾,父亲为了回去救女儿最爱的狗吸入过多浓烟而促发心脏病猝死。一个不舍得让任何人失望的英雄般的父亲,在他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没有任何人在身边。

对于一个家庭来说,这个突如其来的噩耗如同飓风一般直接粉碎了所有人的人生信仰。接下来三个孩子在此后的二十年各自背负着这个无法承受之重,开启了和父亲各种“连接”的寻求之路,这些连接便是Kevin在家庭治疗里道出的各种“成瘾”。

成瘾,用积极心理学的视角来解释是我们暂时用来逃避痛苦的方式。我们躲在某一种重复的无法自控的过度渴望里恶性循环着,来避免产生某些更深层次的无法面对和处理的情绪情感。

剧中Kate一直无法克制自己对大量垃圾食品的成瘾,食物是她惯常用来缓解自己各种情绪问题的“毒品”,为什么呢?因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父亲是曾经唯一一个全然接受女儿原本的样子,不评价不介意她的体重,甚至偶尔纵容她对食物的偏爱,在她异常失落的时候偷偷带她去冰淇淋店的人。

幼年时期关于食物的美好记忆,或许象征着父亲无条件的爱和接纳。这种“无条件的爱”有多难,我相信所有为子女为父母的人都有深切的体会。

值得一提的是她后来遇到了人生伴侣Toby,这个宽厚善良的男人正和她的父亲一样,毫无保留的纯粹地爱她、支持她,从不放弃,让她在他眼里重新活过来发出耀眼的光彩。用Kate自己的话说:“You changed my life,you saved my life”。

Randall在父亲过世后戴上他生前手表的那一刻起,就一直在延续着父亲的完美主义。他想成为父亲。这同样对某个人的高度认同和内化。

如果说Jack的完美主义来源于他要努力地成为一个和酗酒家暴抛妻弃子的爸爸截然相反的人,那么Randall的完美主义可能源自于Jack突然离世后,他也同样需要更早地变得成熟理智,支持极度悲伤的母亲和兄妹。

第二季中他坚持想要收养一个孩子,做了父亲37年前对他自己做过的同样的善举,也算是报答和纪念父亲的一种方式。父亲骨子里的慈悲和无意识中的拯救式幻想,早已潜藏在Randall的精神世界中。

我们看到在第一季他找到自己的生父然后用尽全力想治疗他的不治之症,作为工作狂他几次抛下工作耐心陪伴Willian渡过他所剩无几的时光,现在看来似乎也是在对Jake的陡然逝去作某种弥补。

因为在父亲最后重新冲进火场的那个瞬间他没有来得及阻拦,他也没有来得及守护在父亲身边陪他走完最后一刻。我想这个过程中,他真正地完成了对父亲最深刻的共情,并且找寻到了自己真正要想得生活。

Kevin在这部剧里看起来貌似是问题最严重最任性的那一个,一直在自我救赎和自我毁灭的循环里无法突破,无论是事业还是亲密关系。最后被药物成瘾折磨得几近崩溃。

如果说Randall延续了父亲完美的无懈可击的那一面,毫无疑问Kevin无意识认同了父亲的阴影部分,认同了父亲的压抑、脆弱、无助、逃避和自我攻击的部分。

但与此同时我又强烈地感觉正是这些让他成为本剧里最勇敢真实的那个人。不可否认他那场如狂风骤雨般的家庭治疗击中了每个人内心的痛点但同时也激活了整个家庭重新哀伤和治愈的力量。

无论是哪一种认同,都是每个人各自在漫长的没有父亲的日子里用力“靠近”父亲的途经。甚至randall后来辞职开辟了新的事业,买下生父生前住过的一栋贫民楼,仿佛也和Jack未完成的事业有关。

这个平凡的父亲为家庭奉献了大半辈子,却一直有个开创属于自己的建筑公司的梦想。只可惜止步于火灾的那一夜。而这个未完成的梦想,Randall和Kevin想为他去实现。

有人说,第二季完全可以改名为“父亲是怎么死掉的”,我觉得这恰恰是本剧编排得最精彩的地方。父亲作为三个孩子前十七年的一个不可或缺的人格榜样和精神支柱给于他们每个人恰当的教育,引导和陪伴,让每个孩子都能最大程度地作为独特的个体,发挥自己的潜能和创造力。可Jack恰恰在孩子们17岁这一年走了。

17岁对于大多数孩子是什么样的年龄呢?是打破父母理想化寻求独立的年龄,是渴望建立自己内心规则的年龄,是一边认同一边怀疑一边叛逆甚至想要超越父母的年龄,是身体和心灵极速成长的年龄,也是他们企图从心理层面脱离父母的年龄。

17岁的Kate已不再相信父亲从小到大眼里“完美的自己”;17岁的Kevin直接显示出了所有青少年男孩对父亲的公然的挑衅和攻击;17岁的Randall也非常明确地拒绝了父亲眼里更适合他的哈佛大学。

这三个孩子在那一年在同时完成与父母的分离。而分离很多时候意味着反抗和抛弃。可那场意外让他们最终没有顺利地完成这个分离。

于是他们固着在十七岁,各自怀着对父亲的内疚,无法释怀的爱恨,走完了20年。有的无法控制,有的无法超越,有的不能放下。

所有人都小心地遮掩着回避着否认着父亲意外死亡的这个事实。所有人都用自己的防御机制构建了一个“父亲依然活着”(活在他们每一个人的身上)的世界,直到这个世界突然崩塌。

如此说来,第一季是果,第二季是因。进一步说,这个家庭背后巨大的创伤一直等待被真正地揭开,看见,接受,和解和跨越。这个过程充满了不可言说的苦楚和挣扎,这是一个重新直面伤口,完成哀伤的过程。

溃烂的伤疤终于在阳光下被摊开和照耀。面对丧失,或许我们要允许悲伤的浪反反复复冲击海岸,一次又一次勇敢地经过它们,直到有一股新生的力量从无到有,从心底最黑暗的角落滋生出来。完成了哀悼,才能重新启程。

然后,才有了20年后Kevin在父亲最爱的那棵树下和已故的父亲谈心,和自己的和解;才有了20年后Kate终于能坦然面对自己心中积压的悲伤真实表达自己的爱和恐惧,拥有了弥足珍贵的爱人和朋友;才有了20年后Randall勇敢地放弃了令人羡慕的职位重新开始另一种更辛苦但更有意义的人生。

我们的这一生,其实是一个不断接受各种丧失的一生。从出生开始,妈妈温暖的子宫就是我们面临的第一个丧失。接下来是妈妈的乳房,安抚奶嘴,某个过渡性客体。然后失去的是父母全然的关注和照顾,童年的某个玩具或者心爱的宠物。

慢慢地我们发现那些不断走近我们的人后来也陆陆续续走出了我们的人生。也许是某个喜欢的老师,学生时代的挚友,疯狂爱着的恋人。最后甚至是我们的父母和子女。

所有的关系连同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个有机生物一样,不断地开始,存活和泯灭。而往往当我们和某个很重要的客体建立了非常亲密或者深刻的关系,当我们把某个人当成自己的榜样,支撑,不可或缺的拐杖;

当我们把自己深爱的人当做自己的一个部分。失去他们,等于连同失去了我们自己。而这个丧失在现实生活中更多的发生不是死亡,而是关系的中断和结束。

然而,正是这些大大小小的丧失,让我们对时间和生命充满敬畏,让我们能成为更丰富更悲悯的人,让我们对当下的拥有倍感珍惜。丧失,意味着曾经拥有过。

有时我们真的要走很久才能明白,人活着也许不是为了快乐。快乐和自由一样,需要有边界才能有意义。是丧失和痛苦赋予了快乐的意义,因为丧失过,我们才知道,曾经那些阳光慵懒的吵吵闹闹哭哭笑笑平淡而琐碎的拥挤的不完美但是互相陪伴有你有他有我的日子其实都很快乐啊。

我们中的每一个人,都可能是Kate,Kevin和Randall。

想用本剧的一句话作为结束,“爱过又失去,总比不爱好。

>>>更多观影:

“遭老师侵犯案”女童撒的这个谎,毁了无辜老师的一生|重温《狩猎》

如何毁掉一个孩子?《黑镜》的答案是:保护Ta

忍受暴力,才能活下去?《神秘巨星》讲了个彻底的悲剧


有温度有态度的心理学知识:关注公众微信号“简单心理”

听心理课/参加心理训练营:www.jiandanxinli.com/learns

预约心理咨询:jiandanxinli.com(或下载简单心理APP)

心理咨询师专业学习课程://uni.jiandanxinli.com/

 4 ) 陳丹青:"美劇是21世紀的長篇小說"

關於這部劇可以說的很多,至少有兩個點,一個是人物的出場順序的問題,還有一個就是主題上本劇是否是一些網友所認為的是心靈雞湯的問題。 把第二季用奇異果投屏的方式看完了,然後現在在某寶上買了第三季的資源。 然而我現在我不會立馬看這第三季的,因為我現在要到樓下的萬達影城去看今天才剛剛上映的《中國機長》,不知道為什麼朋友對這個劇這麼期待,去湊湊熱鬧也無妨。 《詞典》已經全部完成了,儘管我在詞典的最後留了一節寫了一下我未盡的遺憾,但終歸來說我認為這一次的作品我個人還是認為合格的。 完成之後一直也沒有再訂正過錯別字的問題,一方面是想要換換腦子,一方面也是因為責任編輯葉先生近期在外出差,無法看得了稿子的原因,故我著急也沒有什麼太大的用處的。 我現在最大的焦慮就是處理詞典完成之後的事情,也就是審核和出版的事情,不完成似乎心頭終有一事。

 5 ) Poems for my son

"And now an addendum to my earlier advice ,

If I am so lucky as to still have your ear.

I loved you ,I lost you.

And I advice you , 'twas better than to never having had loved at all.

But now ,with more years ,with more time ,more perspective ,I see things in a slightly new way .

So here ,my good son ,is a father's advice : Update and recalled .

It's better to have loved and lost ,surely , But try not to lost it at all ."

— William Hill

分割线…………………………………………

第十五集最后Jack买车时候的对话:

Here's the thing, Mel.

I don't want to buy one of those used cars out there.

That Wagoneer... that's my family's car.

I, you know... I can see it so clearly.

It's... sturdy, tough.

Pearsons, we need tough.

Because I can tell you right now.

there's gonna be scrapes.

I did something bad parking, And dings. Stains. So many stains.

But that's okay.

Because every battle scar is gonna be another memory.

But eventually, that car out there, that car is gonna tell my family's story just by looking at it.

But here's the thing, Mel.

I can't afford that car. \I can't.

Which is why I need you to help me.

I mean, as parents... we talk a lot about what we want for our kids, right?

I mean, I know I think about it a lot what I want for mine.

And I can come up with a fancy word, that's gonna make me sound a whole lot smarter than I actually am, but...

the one word I keep coming back to is... "okay."

I want my kids to be okay, Mel.

I want my family to be okay.

So, will you help me? Will you help me take care of my family?

Because I see it, Mel. I see it so clearly.

因为我知道 梅尔 我非常确定

I see my family okay in that car!

有了那车 我们家会好好的!

 6 ) 三胞胎的妈妈真的是歌手——漫谈Mandy Moore

内有横跨18年的MV

(提示:最下面有2020年的更新)

这部获奖无数,好评无数的电视剧里,三胞胎的妈妈Rebecca除了是家庭主妇外,有时会做一份歌手的工作。

扮演者Mandy Moore在这部剧里,她唱过Moonshadow(S01E18,Jack和Rebecca相遇时她唱的歌), 也在冲凉时被年幼的Kate听到唱Lean On Me(S02E02)。唱功谈不上有多惊为天人,但我个人觉得还是能看出来正儿八经有唱歌经验的。

估计也只有我这个年龄的朋友们,知道过Mandy Moore的出道史。

大约在世纪之交的时候,美国掀起了“流行小天后”的风潮,一年内陆续发出首张专辑的有Britney Spears, Christina Aguilera, Jessica Simpson, 以及比她们都稍微年轻个几岁的Mandy Moore。

Spears和Aguilera争得不可开交,Simpson努力跟上,Moore虽然和她们一起并称为“四小天后”,虽然也有一定的商业成功,但相比之下可以说像是个凑数的。

那个时候她的音乐,和四小天后一样,泡泡糖流行。

那个时候她的唱腔,软绵绵的,虚虚的。

小有名气,好歹算是首主打的<Walk me home>

Walk Me Home_腾讯视频

搭配她那个时候的造型——金色直发,不弄妆但不是没化妆,身高比较高——不是特别有杀伤力,但非常符合一个典型的美国女高中生的刻板印象。那时网络不发达所以我并不确切地知道,但如果和其他三小天后相比成为了邻家女孩式的全美少年梦中情人,也是非常合理的。

那个时候她的流量,虽说比不过前三位,但她出道在一个唱片业蓬勃的年代,至今在全球卖了也有超过一千万张专辑。当然,大部分是前面几张专辑攒的,后面就。。。

可能和兴趣有关,可能和商业上不够成功有关,Mandy Moore是四个人中第一个开始正儿八经开始演员生涯的。露脸的出道作品(之前有一部配音作品),就是你们的Anne Hathaway的成名作《公主日记》,里面Moore饰演的就是那种,每一部以高中女生为主角的电影里都一定会有的“啦啦队长”角色。估计也是看中她作为一个歌手的影响力,她在里面也唱了一首歌,翻唱作品”Stupid Cupid”(如果看过港剧《难兄难弟之神探李奇》,会发现你听过这首歌)。

但你也看到了,是个配角。

当主角的第一部电影是A Walk to Remember,爱情小说改编的电影。男主角Shane West当年也算是个小生。这部电影里Mandy Moore也唱了一首讲信仰的歌Only Hope,是一首中国听众可以很轻易接受和喜欢的歌。

也是在这部电影里她变回了棕发——之后也没有变回过金发。

之后,同期的小天后要么在唱歌,要么在跳舞顺便唱歌,要么嫁人变成真人秀明星。而Mandy Moore在努力成为一个演员。

只是她同一时期主演的电影,大概也是由于年龄和经验的限制,差别不大,票房影响力也就一般。比如<How to Deal>,比如<Chasing Liberty>,比如<Saved!>,都是高中少女谈个恋爱研究个人生分岔路时的选择等等,大概也只有我这种随着她一起长大的人在意过吧。

与此同时,她并没有完全放弃唱歌。前两张专辑的泡泡糖流行曲让她自己并不满意。事实上,后来的采访中她说到,如果可以的话,她想给每一个买过她前两张专辑的人退款(大洋彼岸的我买过盗版就不找她了嗯)。于是第三张专辑的音乐稍微有了一点不同……中东风情的In My Pocket,稍微大气一点的Cry,呃,迷幻一点的Crush? ……我的意思是,说不同吧,其实也只是不再泡泡糖,但依然是大流行,在流行里面加了一些不同的元素而已。

直到2003年的翻唱专辑Coverage,棕发的Moore才显出一些非流行的个性。最然只是翻唱专辑,但她,一个新世纪年轻人,选来翻唱的都是七八十年代的歌——她出生之前(至少是懂事之前)的歌。唱腔也不再软绵绵的少女风,而更多是上张专辑开始展现的稍微硬朗成熟一点的演唱。

从Elton John到Carole King,从Carly Simon到Cat Stevens和Joni Mitchell, 年纪轻轻的Moore对各位音乐前辈发起挑战,虽然音乐处理和演唱处理依然稚嫩,但的确显出了比同期的Spears(In the Zone时期), Aguilera(Xtina大发时期), Simpson(与丈夫Nick Lachey新婚真人秀当红期)更多,不,或者应该说不同的音乐野心。

是的,那个时候,当年的四小天后里,Mandy Moore依然最不红。

不过This is Us里面出现的Moonshadow, 是她在这张翻唱专辑里面就录过的。

再后来,我除了知道她又出了两张没水花但是有态度的独立还是民谣专辑(Wild Hope的专辑写真我觉得非常美),并一直在拍戏演着和自己年龄和人生阶段超级相符的角色(全都是现代都市戏绝无古装等也是毫无突破),结了个婚又离了个婚,之外,算是消失了。

直到很久以后发现出现了一部好评得不行的家庭美剧(通常好评的都得比较刺激,悬疑啊烧脑啊政治啊科幻啊等等,家庭题材巨高分片还是少见),发现里面有个女主角居然是Mandy Moore…

后面的事情,你们都知道了。现在她的身份就是三胞胎的妈妈了。

LAST BUT NOT LEAST, 作为一个那时候最听歌的我,想推荐一下我心中最值得听的5首Mandy Moore的歌。

时间顺序。

I Wanna Be With You

超级软萌,美少女时期的歌。软绵绵的梦幻般地说“我想和你在一起”。编曲也是比较梦幻的感觉,我觉得少男应该还是很受用的。是当年的电影Center Stage的主打插曲,电影讲的是“跳街舞的男主爱上学芭蕾的女主”的事情,后来这种套路也拍了好多好多青春电影。

I Wanna Be With You_腾讯视频

Only Hope

前面提过了,这是钢琴前奏,很温柔很抒情的歌。我认为这应该是中国听众最容易接受的外语歌类型。而且还是个三拍子,还是当年她软绵绵的虚虚的歌声时的作品,眼前浮现一个少女月光下祈祷的唯美样子(视频就是电影A Walk to Remember里唱这首歌时的场景)。

Mandy Moore - Only Hope_腾讯视频

In My Pocket

中东元素的欧式舞曲。当年这首歌也是遇上了小天后们纷纷转型成熟的时候,她相比之下转得就还好而已。Britney同期出的是I’m A Slave 4 U, Christina同期出的是Dirrty。我觉得这首歌算是有风情的,音乐也能跳舞,整体还算不错。但她的唱腔可以说是从这首歌开始真的用力,硬起来的。长大的少女不再软萌易推倒了的感觉。

Mandy Moore - In My Pocket_腾讯视频

Cry

我觉得这是跨步的一首歌,从泡泡糖流行到(相对)成人抒情,我觉得这才是正确的,适合她的很大众的形象和定位的作品。歌其实依然是没有啥杀伤力,但就是很”ear-friendly”, 对耳朵很友好,人声和配乐的饱满度都刚刚好,充满耳朵而不充爆耳朵。MV男主角也是当年A Walk To Remember中搭档的男主Shane West,也算是组了一段时间的CP。

初恋的回忆片尾曲MV 《Mandy Moore--Cry》_腾讯视频

Moonshadow

Coverage翻唱专辑才是明确,大声说出“我是一个有音乐野心的歌者”。别的歌都是很用力的,前面我说到的“硬朗起来”的唱腔。但Moonshadow是这张专辑里最软的歌。软,但是不像年轻的时候一样虚了,你能听出来这个时候她唱得更有自信,是因为音乐需要才这样唱,而不是为了走软萌少女路线才这样的。没错,这样是Jack和Rebecca相遇时,Rebecca在小酒吧舞台上唱的歌。

顺便看看Mandy Moore当时做唱片宣传的时候现场唱这首歌。。。谁没有发福过呢。。。

Moonshadow_腾讯视频

2020年更新:

凭剧翻红的Mandy Moore最近重拾音乐人身份推出了新专辑。乐评界基本上比较正面。想看mv的可以去搜歌曲"Save a Little for Yourself"

 短评

每个人都可以再这部剧里找到共鸣吧,我们就是有各自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我们活着,生活就是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都不是完美的,我们得先学会拥抱不完美的自己,再学会拥抱不完美的他人,然后学会拥抱这个不完美的世界,这就是生活教会我们的,也是我们来到世上唯一要学会的。

6分钟前
  • forfaen
  • 力荐

第一集就哭。"We are the imperfectly perfect, cuz we don't push each other, we adjust our plans", "I just need you to come home with me. If you have a problem, we'll fix it together". 这些可能是最美的情话。

8分钟前
  • 念辞
  • 力荐

这一季迄今为止最好看的是一家人在心理医生那吵架的时候

12分钟前
  • 幻兽
  • 推荐

依旧是那么击中我的心。Randall 与Beth面对问题时的沟通,还有Jack & Bec的婚姻需要说不上完美,但他俩遇事的处理真的让我感觉近乎完美。

14分钟前
  • 力荐

为什么老爸死了?到底怎么死的?为什么K说是她害死了老爸的?为什么老妈和米格尔在一起了?很多很多疑问,但不是疑问引领我继续追剧,而是这个家庭的酸甜苦辣,而是剧里有我羡慕向往的亲密家庭关系。而是让我对人生的一些大事的启示。

19分钟前
  • 未央盒子
  • 力荐

DEJA这条线真是拉低水准

20分钟前
  • (•̥́ˍ•̀ू)
  • 推荐

Jack死在他的中年岁月,只有他永不老去,这多不公平。所以在最后Kate的幻想中,她看见老了的父亲,头发灰白,挽着自己的手臂让她轻轻伏在他肩头摇曳舞步。长吁一口气,长大后的Kate终于得以与老去的Jack重逢,从前那些闪亮的日子也才能远去。

21分钟前
  • 不良生
  • 力荐

2.24:本来怕烂尾,意识到还能见到你们突然觉得好幸运9.27:打开豆瓣一看已经204标记看过9.9分,本来还哭着呢突然就笑了,真暖呀大家。等了6个月,终于看到你们太开心了!!第一集还是保持着高水准18.02.10.连补了四集,第14集哭完了半包纸巾,很幸运能看到如此好的故事

23分钟前
  • momo
  • 力荐

Jack吵架说的话让我吓到,但是一想这样才像生活中的人。被Rebecca第二次敲门感动瞎了,夫妻之间有什么问题都应该共同解决。

24分钟前
  • 【维西好少年】
  • 力荐

第一集生肉刷完,依旧五星水准

27分钟前
  • Leon
  • 力荐

全世界最好的爸爸回归了,看一集少一集的爸爸。

30分钟前
  • Hey_Sheldon
  • 力荐

第二季稍比第一季逊了一点 感觉在拿jack的死因吊胃口 kate越来越矫情了 不觉得rebecca有多么过分 当然我可能是一个人

31分钟前
  • 乐乐乐了
  • 推荐

和马男 鲜明的对比 马男是普通人对家庭的认知 我做出了牺牲世界是欠我的 这部剧是在讲理想型家庭关系 我们彼此都为家庭做出了牺牲 这种牺牲是值得的 心甘情愿的 建立在爱的基础上的

36分钟前
  • 唯尚
  • 力荐

看了第一季之后有什么理由不看第二季?

39分钟前
  • Kareninesn
  • 力荐

新一季从新一岁开始,依旧是多线交错复杂,依旧很感人。就算是在已知的结局里,还是能有新的感动。

40分钟前
  • kakakarl
  • 力荐

虽然早就知道Jack死去了,但是我还是要哭😭

44分钟前
  • Embarrassl
  • 力荐

只有我一个人很喜欢Beth吗?

47分钟前
  • nowhereelse
  • 力荐

在匹兹堡生活了五年多了,这部剧真实到走在路上我会想,这是他们一家生活的城市

48分钟前
  • Chengcheng
  • 力荐

那些打一星两星的简直莫名其妙,我并没有觉得剧情是在强行熬鸡汤,也没有欺骗大家生活是完美的,是完美的演绎了如何度过逆境。

50分钟前
  • 养猫的女士
  • 力荐

这剧可以换个中文名了:皮尔森榨泪机

52分钟前
  • 孤灯映雪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